作文一次难忘的实践三篇
作文一次难忘的实践一
小时候的我,爱玩,爱动。经常会做一些很奇怪的事,让大人们哭笑不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难忘的实践,他让我明白了该如何敬畏生命。
还是在一年级的时候。下午刚放学,我伴着铃声冲出校门,着急忙慌的跑回家,把书包往桌之上一扔,飞奔进厨房,扣上门,从门缝中看看有没有人在附近才放心。或许你会疑惑我为何这般举动?原来是下午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实践课,说,蜗牛遇碘会化成脓水。于是,我就想试试,看看蜗牛会不会真的怕碘,其实用家里的食用盐就可以了。我蹑手蹑脚的到盐罐子旁边找了一个塑料袋,将盐弄了一放在袋子里,便在蹑手蹑脚的拿着袋子除了厨房。小心翼翼的将房门关好后,便迫不及待的出去找蜗牛了!
终于在老太家门口的砖墙上找到了一个大蜗牛,我激动极了把它放在我挖好的小坑内,紧接着,小心翼翼的把袋子里的盐一点一点的倒入小坑内。随即,蜗牛的身体开始慢慢的变化,慢慢的变得模糊不清,渐渐化为一滩脓水。我吓坏了,连忙跑回家去,用袋子盛了一大袋清水去救蜗牛,可是这“远水救不了近火”,待我赶到时,蜗牛已经不见了,剩下的只有一个空空的蜗牛壳和一滩脓水……我呆呆的望着,续而慢慢的擦干泪水,望着泪水打湿的躯壳难过不已。我默默的从旁边的一堆石头中找到一颗洁白的石头,把石头和蜗牛的躯壳埋葬在一起,这样小蜗牛在天堂就不会孤单了……
这件事以过去很久,但现在回忆起来仍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我抹去眼角的泪水,心中默默地念到:小蜗牛,你在天堂还好mang?
作文一次难忘的实践二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们吃饺子吧。”我高兴得一跳三尺高。说完妈妈便走进了厨房。我自己在屋里觉得没有意思,便到厨房来和妈妈一起包饺子。
我赶紧把手洗干净。这时,妈妈正在擀面皮,不一会儿一个又圆又扁的面皮就出现在我面前。“妈,我也来试试。”妈妈把擀面杖给了我。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擀面皮,可面皮不是擀厚了就是粘在面板上不下来。这时妈妈又对我说:“你呀,真是笨。”“那,„„那我包饺子。”谁知,包饺子比擀面皮还不容易。我捏住饺子的这边,可那边的馅儿却冒了出来;捏住那边,这边又露了。后来,我把面皮放在手里,同时捏两边,两边是不冒馅了,可中间的肚皮却破了。我赶紧拿来另一张面皮,把肚子破的洞补上了。这才算是包好了一个饺子。
我把我包的饺子放在案板上,与妈妈包的相比较。呵,妈妈捏的饺子一个个挺着将军肚,活像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而我的呢,还没上战场就趴下了。妈妈看后,笑得前俯后仰,我却羞得满脸通红。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来,我教你。”于是妈妈告诉我许多包饺子的道理和技巧,我也耐心地学了起来。首先,我注意掌握放馅的量:多了,露馅包不住;少了则饺子瘪。接着又跟妈妈学习捏饺子的手劲,除了要捏的结实外,还要让饺子美观、能坐稳。这些都是包饺子的技巧啊!终于,我包的饺子和妈妈包的饺子一样挺着将军肚,坐在案板上。
这次包饺子的实践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干什么事都有技巧,包饺子也得有技巧啊。掌握了技巧,就能把事情干好。
当吃着自己包成的饺子时,我觉得格外香,因为这是我亲手包的呀!
作文一次难忘的实践三
这可怎么办?我急得在屋子里直转圈儿。谁叫我在书店里看上一本价格不菲的书,谁叫我平常花钱大手大脚的,弄得现在手头拮据,全部家当只有20块。那本书却标格26块。天啊!这不是难为我嘛!
对了,我灵机一动,可以去卖旧书嘛!我大约用了半个小时,才勉强挑了十来本不太喜欢看的书,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了。
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书市,走到一家书摊前,不好意思地问道:“请问您收旧书吗?”“不收!”我只好扫兴离开了,然后又来到了另一个书摊前......可我万万没有料到我走遍了整个书市,硬是一本也没卖出去。
我心里懊恼极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忽然眼珠一转,有了!怎么就许你们摆摊,不许我摆?哼!你们不收,我自己来卖!就干就干,我七手八脚地把书摆在个既显眼又凉快的地方,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摆好摊子,身边少不了有几个邻居。其中有一位卖音响的叔叔帮我找了把椅子后,跟我闲聊起来。
“你多大了,怎么会出来卖书?”我如实作答。他又问:“怎么不找家里要钱呢?”我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回答,也许是忽然来了劲儿吧......
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过,我一看表,好家伙,到快两个小时了,可我一本书还没卖出去呢!
正当我发愁的时候,一位老大爷走了过来,他来到我的摊前,指着两本书问:“这本书多少前?”哈!有生意了!我赶紧迎了上去,说:“不贵,一块钱两本。”“哟,小家伙,做赔本买卖呀!”我莞尔一笑,把缘由有重复了一遍。“噢。”他点点头,忙从上衣口袋掏出了一块钱递给我,我毕恭毕敬地双手把,两本书递过去。握着这一块还带着他的体温的钱,我的手感到有些温暖,心理也暖了。嘿!开张了。
不一会儿,又来了个戴眼镜似的叔叔,他指着书问:“怎么卖?”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也看不清他指的哪本,只好说:“厚的一块前两本,薄的一块钱三本。”听到这话,他俯身拾起了十来本书,“我要这十一本,三块钱,行,我就买,不行就算了。”
我一听,急忙点头,又挣三块。不过,他刚走,我就后悔了,应该收他三块五呀!亏了!哼!狡猾的“眼镜”!
初战告一段落,生意越来越好,还不到10分钟,我就挣够了6块。
当我手捧盼望已久的《一千零一夜》回到家时,跟妈妈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一讲,你猜怎么着?妈妈的眼都直了......
我的这次实践一时在院中传为佳话,而我也明白了挣钱的艰难。我决定下回还要“自力更生”,只不过......只不过不再做“亏本生意”了。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