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仅仅是享乐作文(3篇)
生活不仅仅是享乐作文1
人不过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的地球上的生物中的一种罢了,是宇宙的物质际会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只不过这种物质构成有了生命,有了较高级的思想。人类和其他物质有一样的特征,产生、灭亡、转化等。他的意义就是体现了宇宙之中物质的一种转化和存在。他不可能影响宇宙的根本。而且将来消灭或转化为其他形态后,人类也就消失了。(当然不排除其他星球上有类似人的动物)。
有了思想的人们面对这茫无边际的宇宙和自己可悲的命运,十分不甘心,极力想找到自己生存的“伟大意义”,以区别于其他的物质其他的生物。但是理智告诉我们:人会和其他的物质其他的生物有本质的相同点,只不过思维稍微高级一点,但却无法跳出宇宙,这个事实。所以"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命题,如果你想针对宇宙、自然,就只能是妄想。如果你把这个命题相对化,不是针对宇宙,而只是针对人类自己(包括“我”)的生存延续问题,这个命题才具有意义。
再说,一个人的出生并不是你自己的意志,是人类、父母把你生下来的,所以你的临世不可能有你自己的出生目的。你的出生“目的”是大自然、人类、父母“强加”给你的。所以个人的人生观必然和人类、父母的“目的”有共同的切合点,形成个人人生观当中的“社会意识”(后边将谈及)部分——延续人类。所以,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人活着的目的只能是:如何使人类自己(包括“我”)在宇宙中存活的长一些,好一些。
这是每个人的与生俱来的责任义务,每个人的价值也就在于对这个人类(包括“我”)的延续事业的贡献大小上面。损人利己的人,从事反人类事业(如贩毒、侵略战争等)的人,其社会价值无疑是负数。帮助别人的人,从事有益人类社会事业的人,无意是高价值之人。
生活不仅仅是享乐作文2
我今天的名言来自托尔斯泰: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我今天的话题是“奉献”。
对于一个博爱又睿智的人而言,奉献是一种义务。如果还要追求更高的梦想,则会相对应的背负更多的压力和责任,遭受冷清,遭遇误解,直至死于孤独。这句名言的创造者,托尔斯泰,便是最佳佐证之一。
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为人民的生活困苦,精神麻木而痛苦,为自己平白无故的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因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追寻苦行而懊恼……为了实现他的“天下大同”,他和农民一起生活劳动,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在捐出所有财产的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终孤独地死于一个小驿站。
生活是严酷的,对于那些不安于平庸又富有奉献精神的人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可言的,是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这可谓是完美总结托尔斯泰一生的墓志铭。
无独有偶。在浑浊不堪的明朝,偏偏是有那样的一个人,那就是明朝首辅徐阶,他在忍辱负重十几年后终于斗倒了深受宠信的贪官严嵩。然而,当他接替了权力的第一把交椅时却选择一改严嵩执政时官场腐败污秽的局面,开明政治,力挽狂澜。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拔人才于壮志难酬之苦。正是因为他拥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所以才能坐拥金山却弃之敝屣,权倾朝野却心系百姓。
生活不仅仅是享乐作文3
一江春水任性地流着,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流动的欢快,更是为了成为大海的一部分;一颗种子任性地破土而出,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泥土上方新鲜的空气,更是为了成为一棵参天的大树……而你们,任性地活着,不仅仅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自己内心任性的想法,为了给后人以警醒吧。
任性,如陶渊明。
是否还记得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五柳先生?即使“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你依然能够安然自若,依然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你本可享受官场的俸禄,博得个封妻荫子,可任性的你最终还是选择了辞官回乡,隐居山林。“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为你一生任性的写照。任性的你走进了田园,一个人徜徉在南山脚下,与菊同眠,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草盛豆苗稀”不要紧,“夕露沾我衣”也不要紧,我只要荷锄归来满满的乐趣。
啊!任性的你不愿事权贵,你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节气为重,不趋炎附势,保持至纯至善的本性,更让后人明白了要为自己的心灵而活的道理。
任性,如太白。
是否还记得那“酒入愁肠,七分酸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任性诗仙?你只需吟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华丽诗句,便可享有“贵妃弄墨,御手调羹,力士脱靴”的殊遇。然而你面对早已不励精图治的唐王,面对官场的黑暗和勾心斗角,任性地说“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怀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志,任性的你走进了大自然,携一腔豪情,登舟望月,在明月下,你对影成三人。
啊!任性的你不愿享受殊遇,你那“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更是不断地激发后人奋发向上,更让后人明白了我们要任性地活着,乐观地活着的道理。
任性,如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任性如闻一多拍案而起;任性如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斯人已逝去,任性流后世。品读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任性,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时享乐,而是一种内心的活法,一种道义的坚守。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