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三峡之秋课文(4篇),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峡之秋课文篇一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酌情。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观、读、想、写四结合。
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使用媒体:课件《三峡风光》或教学图片。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利用从网络上或图书馆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2、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圈。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何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三峡图片或读文章。
清新而明丽
中午
长江
热烈
下午
雾(长江)
青色而透明
夜晚
长江、峡谷
宁静而神秘
三峡之秋课文篇三
【教材分析】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读后宛如身在画中。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学生继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5、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三峡群峰秀丽、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你们可曾想到,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曾这样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抒情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课题)
本文写的是三峡秋景,那三峡在哪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通过预习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资料,教师概括性地对学生的介绍进行评价。
1、自由读课文,师生合作理解橘柚树、云母石、素锦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
1、默读课文,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三峡秋天美丽景色的呢?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并回答。
3、让学生用横线画出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谁找到了?
4、小结:课文就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到夜的景色。(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
1、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峡秋天总的特点。
2、学生汇报:成熟
3、作者正是抓住了橘柚树的变化,让我们知道: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来了,作者按时间顺序将三峡不同时间段的美丽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了描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美读具体的句子,感受三峡的美。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三峡之秋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三峡不同的景色?告诉我们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峡早晨的段落,从书上找一个词语来体现三峡早晨的特点(明丽)
2、那哪些词语或句子能体现明丽的特点?说一说。
3、在橘柚树的变化中,让我们感到早晨的三峡是明丽的。(板书:橘柚树——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
4、谁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请大家像他那样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我们刚刚学习了三峡之秋早晨的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这部分?
6、生汇报学习方法。(读-找-说-读)
7、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自学后面的三个时间段,并在书上用笔将描写的特点勾出来,一会儿进行汇报。
【中午】
1、谁来读读三峡中午的景色?指名读文
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写出了三峡中午的什么特点(热烈)?描写了哪些美景——阳光、长江,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3、学习比喻句,理解“呼啸”感受热烈的气氛,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热烈读出来?指名读读文。
4、这么热烈的气氛请我们男同学来读一读,女同学静静的听,感受感受我们男同学热烈的气势。
【下午】
1、刚刚我们还沉浸在三峡中午热烈的气氛中,此时太阳渐渐西斜,已经是下午了。请同学们默读下午的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峡有什么变化?(雾升起来了,长江平静了)
2、看看这段话,哪个字能体现出影子的动态?
“拥”形象地写出了影子的动态,也显示出雾中三峡的宁静。怎么来处理这个拥字)此时,笼罩着一层雾的三峡就像一位穿着纱衣的仙女,朦胧而优雅。请女同学来读。
【夜】
1、走过白天的明丽和热闹,三峡的夜终于来了。想一想,三峡的夜又给你带来哪些特别的感受呢?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三峡图片或读文章。(2)请去过三峡旅游的同学说说三峡的风光和感受。
2、放三峡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方纪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3、板书题目《三峡之秋》。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何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分小组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3、生汇报。
①谈收获。
②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谈,对于提问有价值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本文语言优美,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非常适宜学生边读边想画面,感受三峡美。并及时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三峡景色的无穷魅力。
1、让学生自己朗读最欢喜的段落,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想画面。(展示:教师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突破重点。)
2、朗读指导。
(1)分小组读。(按兴趣,可分为早、中、午、晚四个小组)
(2)小组比赛朗读,学生评仪,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配乐朗读。让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配上合适的音乐。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以各自的体会去朗读课文。
2、请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3、活动:制作《三峡之秋》音乐风光解说片
(1)讨论关于“音乐风光解说片”制作的有关知识。(要有合适的音乐作背景,要有与文字内容相同步的图片资料,要配上感情的的解说。)
(2)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包括:①背景音乐若干段;
②图片资料50幅;
③powerpoint应用程序;
④麦克风。)
(3)学生按兴趣分组,组成研究、制作小组,分工合作,制作片子。
(4)成果汇报交流。全班同学参与评价,评选出最佳片子和最佳解说员。
1、喜欢文学的你,摘录本文优美的词句。
2、喜欢朗诵的你,配乐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喜欢唱歌的你,用自己熟悉的旋律,配上自己填的词。
4、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三峡。
5、喜欢写作的你,可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校园之秋》。
6、喜欢旅游的你,为三峡写一段广告词,为三峡作宣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