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观后感>>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观后感6篇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观后感6篇

标签:时间: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观后感6篇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观后感篇1

  56年前,为解香港“水荒”,一万多名建设者在物资和技术都匮乏的艰苦条件下,以敢让“江河倒流、高山低头”的气魄,在一年的时间里日夜奋战,建成了全长83公里、通过8级抽水将东江水提升46米的东深供水工程,成了香港供水的生命线。

  如今,东深供水工程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后,不仅保障了香港每年超过11亿立方米的供水,也造福了沿线的深圳、东莞等城市。这些“改天换地”的建设者值得粤港两地乃至全国人民铭记。

  胸怀祖国、心系同胞的格局是一个民族的自豪。东深供水工程建设之时,广东也同样遭遇旱情,很多人正在为生计奔波,但为了救济数百万香港同胞,在国家号召下,上万人齐聚工地,并以能参加工程建设而骄傲。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精神永不过时。工程建设时期,国家底子薄弱,大量工作靠人力完成,而且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建设者们住在野外的临时工棚里,夜以继日,靠着双手双脚高质量完成了工程建设。

  忠诚使命、无私奉献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所在。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官员、有工人、有学生,有人孩子才刚出生不久,有人学业尚未完成,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但他们无怨无悔,只因那份为国家、为同胞的使命。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复兴正砥砺前行。作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面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等重大挑战。使命光荣而艰巨,更需要新时代的建设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建设者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观后感篇2

  4月21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荣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昨晚,广州塔亮灯5分钟,在城市最高点向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致以最高的敬意。这一奇迹工程建成56年来,累计对香港供水267亿立方米——相当于大半个三峡水库,至今书写着祖国对香港最深沉的爱。

  “致敬‘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致敬‘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珠江之畔,城市之巅,“时代楷模”点亮广州夜空。昨日20:50-20:55,广州塔亮灯5分钟,向中宣部“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公司建设者群体致敬。

  这一个被誉为“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写下了一段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呢?

  累计供水量相当于大半个三峡水库

  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莞市桥头镇,南至深圳市深圳水库,工程主干线长83公里》,中国水利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水利年鉴1995》,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低价水费一直持续到1977年。为确保供水水质,广东省从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出台《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护规定》等保护性法例。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为香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香港的繁荣提供了机遇。从东深工程到港珠澳大桥,再到深圳前海的发展都体现了香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画面。

  第三,东深工程向香港供水体现了中央始终是从有利于香港和国家发展的两个大局来处理香港问题和香港工作的。不论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还是“一国两制”方针都不是权宜之计,都是为了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领导人在涉港问题上的高瞻远瞩和大局观念还是受到两地人民的赞扬和肯定。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贯彻下,在中央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东深工程必定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内地与香港的联系必定越来也紧密,祖国和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观后感篇6

  东深供水工程:供港水凝聚祖国的深情呵护

  人们都知道供港水使用的是东江水,但是香港并不在东江流域。所有洁净的江水,都是依靠一项巨大的运输工程——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运往香港。

  运水要先抽水。日前,笔者来到源头取水口太园泵站。这个位于东莞的泵站非常宁静,宽阔的东江在两岸树木葱郁的小山坡间缓缓流动,碧绿的江水推动着江中深黄色的浮标不住晃动。每年有20多亿立方米的江水从这里抽往深圳水库,最后有8亿立方米的水通过输水管道送至香港。

  大江平缓,但历史波澜壮阔。

  东深供水50年扩建三次

  这是超过半个世纪的建筑运营史,数万人次参与施工。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水位提高了11层楼的高度,倒流约70公里到达香港。

  建设这一项浩大工程的原因是香港遭遇了水荒,需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济香港同胞。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动工兴建,1965年1月建成,同年3月1日供水。随后的1974年至2003年间,广东先后耗资近百亿元三次扩建和一次全面改造东深供水工程,满足香港、深圳和东莞等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用水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太园泵站,笔者再一次听到建设和运营者感怀东深供水工程动人心魄的历史。三扩建一改造,每一次都有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促进了不同时期广东水利技术发展。

  经历了三次扩建,东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由最开始的2.46亿立方米提高到17.43亿立方米,几乎增长了10倍,向香港、深圳的年供水能力分别为11亿立方米和4.93亿立方米,沿线农田灌溉用水1.5亿立方米。

  目前,东深供水工程对香港供水占其用水总量的75%以上,对深圳供水占其用水总量的50%以上,对东莞沿线八镇供水占其用水总量的80%左右。水质达到国标饮用源水II类标准以上。

  从1965年3月至2014年底,东深供水工程投产运行50年来,累计对香港供水223.48亿立方米。

  东改工程实现四个“世界之最”

  最后一次改造,即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专用输水工程,影响最为深远。

  走在泵站半弧形的岸边,泵站负责人自豪地说,东改工程2000年动工,2003年投产,对原东深供水工程彻底改造。新供水通道不再利用原来已受污染的自然河流,从太园泵站开始,遇山建隧、平地搭渠,以往的明渠全部改为暗渠,几乎重新建设了一条独立的供水通道。

  当时,东改工程成立了工程现场总调度中心,负责工程全线的调度协调工作。成立了技术顾问组,聘请省内外各有关专家,研究、咨询工程建设的重大技术问题。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专门派出项目站。承担过长江三峡工程设计任务的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担任设计监理。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MIS),提高办公效率。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核和法律咨询。

  东改工程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参与建设的企业几乎都是国内顶尖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高手。在精英荟萃的东改工地上,每个企业都面对着同行的激烈竞争。这些“久经沙场”的参建单位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老总说:“东改项目亏得起,但输不起。输了就失去了广东市场。”武警水电部队东改工地负责人说:“东改工程的劳动竞赛抓住了施工单位‘不愿丢面子’的心理,这里充满精益求精、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

  东改工程51.7公里的路线,勘测设计人员们来回走了数百次,行程成千上万公里,才定下最终方案

  东改工程诞生了四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型薄壳渡槽;世界最大直径(4.8m)现浇环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埋管;同类型世界最大的液压式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混流泵;工程全线自动化监控系统史无先例。

  最终,东改工程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工向港供水。全线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1%,未出现一例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参与过东深供水工程初建和三次扩建的省水利厅原总工程师汤德俊曾感叹:“东改工程的工程量浩大,相对于普通水利工程,已从量变发展到了质变。”在他眼里,东改工程在较短的工期内保证了较高的质量,这在广东水利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在3年的施工期内,全程51.7公里的施工现场,包括了7条总长15公里的隧洞,有各种复杂的地质类型,整个建设过程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上世纪60年代,他曾参与建设乳源南水隧洞,亲见建设者牺牲在那里。因此东改工程的安全零事故让汤德俊备感欣慰。

  东江下游地区不再喝咸水

  东深供水工程最终目的固然是呵护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过半个世纪的工程建设运营史同样反哺了沿线的建设者。

  从市场效益看,东改工程许多标段都是精品工程,成为了施工单位吸引未来客户的招牌。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到东改工地考察后曾说,东改工程是国内第一个按市场规律运行的水利工程,在全国水利系统树立了榜样。

  中水总公司建设的一段明槽,虽然内在质量已符合要求,但外观尚未达到高标准,该公司不惜损失60多万元,将已建好的工程砸掉重建。结果该标段成为吸引最多领导、专家参观示范标段之一。

  深圳东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德国CEGELEC公司在开发东改工程全线自动化监控系统时,为了提高图像传输的质量,主动承担了环网拓宽所需的200万元费用,凭借东改工程在中国乃至世界做了一次很好的品牌宣传。

  笔者溯江而上,来到省东江流域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石教智指着巨大的水质监控屏说,东深供水工程配套建设没有停步。以前,我省每逢年底和次年初枯水期,下游城市因为咸潮倒灌,屡屡要喝咸水。目前随着新丰江等三大水库投入使用,可以调动60亿立方米的水量压制咸潮倒灌。这个水量足以应付4个连续特枯年的枯水期,而有记载的历史上还没出现过3个连续的特枯年。因此,可以说东江下游地区从此不再喝咸水了

  ---

  东江供水对香港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全长68公里的东深供水工程今年迎来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来,东江水对香港的市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帮助巨大,特区政府水务署署长林天星及前任署长高赞觉表示,香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东江水。

  “在我们没有东江水的时候,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所以用自己的雨水根本不够用。在以前,大概是1963年、1964年,特别是在旱灾期间,我们要4天才供水4个小时,要实施一系列的制水措施,非常影响民生和经济发展。”林天星在接受专访时说。

  1963年和1964年香港遭遇干旱,供水严重短缺,政府实施管制用水措施。严重缺水的困境到1965年才得到改变,当年3月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开始正式向香港供水,当年供水量约6820万立方米。时光荏苒,东江之水输往香港已整整50年。

  据林天星介绍,目前根据不同年份的降雨量差异,东江供水在香港供水总量中所占比例略有波动,但总的来说在70%至80%之间。至于东江供水的水质,林天星表示,香港的市民比较满意。

  稳定和高质量的供水是内地和香港共同努力的结果。林天星提到,为保障东江水的水量及确保供港水安全,广东省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在东江流域的三个水库进行联合、科学的调度,在东江流域建立水量水质监控系统等,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供港水源。

  据高赞觉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楼宇的食水大部分直接由“街喉”供应,每逢制水时期,因为水压低,当低层住户一窝蜂开喉取水时,楼上的住户就没有食水供应,被迫开窗大喊:楼下闭水喉呀!而“楼下闭水喉”也因此成了一句特色的本地话。

  东深供水工程在建成之后,又进行过4次大规模扩建改造,如今供水能力已经提升到24亿多立方米,并且优先保障香港每年最高11亿立方米的水量。截至今日,东深工程已累计对香港供水超过223亿立方米。

  缺水的烦恼被解决了,香港市民现在只要打开水龙头就有水用。不过,在林天星看来,香港人对水安全还是应该怀有居安思危的心态,特区政府水务署也将通过“节水周”等活动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普及节水理念,推广节水文化。

  除此之外,香港特区政府还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水务署已聘请香港大学研究人员研究气候变化对东江水、对香港水资源的影响。林天星认为,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香港既要做好本身功夫,又要做好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沟通合作。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观后感
    下载文档

    看过《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观后感6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66年,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但在我们的心中,它永远停留在温馨的岁月和温暖的童年,下面是爱学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66岁生日庆典致辞范文,仅供参考。 66岁生日庆典致辞范文篇1 又

    【第1篇】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苹果树上的外婆》,它是奥地利作家米拉·洛贝写的。这本书非常有趣,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没有外婆、也没有奶奶的孩子——安迪的故事

    第一学期幼儿园中班工作总结篇1  我们中(2)班是以英语特色班的身份刚刚组建起来的一个集体。一共有39个孩子。这些孩子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他们是由原中(3)中(4)班各

    班主任工作总结篇1  古代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胜利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负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部署相应的工作,尽心肠进

    发言(fāyán),动词,义:评论,讲话。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xx年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20xx年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  按

    基层林业个人工作总结本人一年以来在林业站领导及同志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较大提高,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的工作、学习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以来的工

    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加强教学基本训练,搞

    奇迹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Q&Iacutej&igrave这意味着非常困难和不寻常的事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勇敢面对生活出奇迹的作文的文章9篇,欢迎品鉴!【篇1】勇敢面对生活出奇迹的作文适应社会的

    论**城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现状调查及建议**城市地区18岁以下未成年人126,727人,占总人口的24.9%,其中14岁以下儿童85,704人,14-18岁青少年41,023人。为了真正了解未成

    港口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4篇)港口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范本篇1目录第一卷第一章投标邀请书第二章投标须知第三章合同协议书第四章合同通用条款第五章合同专用条款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