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说课稿1 【摘要】智障儿童存在语言缺陷,为了补偿这一缺陷,语言训练成为生活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西红柿》是本人根据我校中级一班学生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自编的教材。编写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培智生活语文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培智生活语文说课稿1
【摘 要】智障儿童存在语言缺陷,为了补偿这一缺陷,语言训练成为生活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西红柿》是本人根据我校中级一班学生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自编的教材。编写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了解西红柿颜色、形状的特点基础上练习说话。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性,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西红柿》一课我采用了实物教学法、涂色感知法、分层教学法和多种形式的说话练习,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本节课,使每个学生语言能力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锻炼提高,并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说课稿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作了全面的阐述,说明了怎幺教,还结合学生实际说明了为什幺这幺教。
【关键词】培智;生活语文;自编教材;西红柿;说课稿
1 说教材
《西红柿》是我根据中级一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自编的生活语文教材。课文主要是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特点描写了西红柿的样子。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在认识西红柿特点的基础上练习说话。
2 说学情
中级一班共有8名智障儿童,轻度3名,中度5名。他们记忆能力比正常儿童差,感知觉缓慢,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在语言表达方面,轻度同学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但缺乏简单的具体描述能力。中度同学中有一名能说简单的词语,但表达不清楚。其他同学能清楚地说出词语,但说完整句子能力差。根据以上情况我把他们分成A、B、C三组,分层教学。
3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编写意图和中级一班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3.1 知识与能力目标
A组同学:能够说出西红柿的颜色、形状,根据这些特点简单描述西红柿的样子。
B组同学:能够说出西红柿的颜色、形状,用“西红柿是————(颜色或形状)。”的句式说完整话。
C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说出西红柿的颜色、形状。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实物、图片、朗读等方法,让学生通过看、摸、尝、涂、说的过程完成本课的学习。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愿望。
4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是说完整句子。难点是熟练地说完整句子。
5 说教学方法
5.1 实物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看、摸、尝、说,调动多个感官参与体验,加深印象。
5.2 涂色感知法。智障儿童感知觉缓慢,通过涂颜色的过程可以慢慢去感知西红柿形状和红色这个色彩,强化记忆。
5.3 分层教学方法。智障儿童程度不同,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5.4 多种形式朗读、说话法。智障儿童有语言缺陷,因此说话训练是生活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说话练习,使学生在兴趣学习中语言缺陷得到补偿。
6 说教学准备
洗干净的大西红柿、画着西红柿图案的卡片、红蜡笔、两个词语卡片(红红的、圆圆的")
7 说教学过程
7.1 导入(2分钟)
为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接受,设计了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导语:“同学们,你们都吃过什幺菜呀?”“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种蔬菜,看看这是什幺?”由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入,轻松自然、亲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2 新授
第一个环节:认识实物西红柿。(8分钟)
因为智障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直观形象思维尚可,因此采用实物教学。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亲自去感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说出西红柿的颜色、形状。并且把课前准备好的词语卡片随机贴在黑板上,采用各种形式读,强化记忆。
第二个环节:给卡片上的西红柿涂红色。(4分钟)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一是转换一下学习方式,避免单调、疲劳、失去学习兴趣。二是在学生涂颜色的过程中慢慢感知西红柿的形状和红色这个色彩。涂好的同学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卡片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个环节:练习说完整句子。(20.5分钟)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趣味性、多样性的说话练习。
7.2.1教师示范。参照板书对西红柿的样子进行整体描述,给学生整体的感知。
7.2.2 师生接龙。教师说西红柿是,学生说红红的。教师说西红柿是,学生说圆圆的。师生再调换过来说。这种形式可以增加趣味性,学生在快乐中语言得到锻炼。
7.2.3 自由练习。在师生接龙的基础上,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练习说话。教师随机走动,发现问题及时帮助。
7.2.4 分组合作互补练习。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成员程度不同。轮流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7.2.5 个人展示。让每个学生都展示一下,程度好的同学可以自由发挥,说得更具体些;程度差的同学可以说词语。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7.3 总结(0.5分钟)
我设计了鼓励性的总结语:这堂课同学们不但知道了西红柿的样子,还学会了用西红柿说话,你们真聪明!下课后你们还可以继续练习说。这样的总结语既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又可以把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
8 说板书设计
板书融在教学过程中,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增加了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课题西红柿写在中间,周围是学生完成的涂颜色的作品。右边是教学中随机粘贴的词语卡片。这样的板书既直观形象,有简洁明了。既是教学内容的概括,有突出了重难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浓缩。
参考文献:
[1] 南靖县特殊教育学校蔡文婷《培智低年级语文的说课基本内容》。
[2] 《认识蔬菜》说课稿
[3] 认识水果说课稿
培智生活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学做家务》是一篇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本课有7个生字,4个随图出现的词语、一段文字和几幅画有餐具、灶具及妈妈教孩子做家务的插图。教材中心是从小就要学做家务,从弱智孩子的实际出发,使他们掌握这些常用的词语,认识这些常用的餐具和炊具并学习使用。课文共有三句话,贯穿了“从小学做家务”的思想,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用性很强。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智障学生的要求,以及班上学生的情况,我确定了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7个生字以及新词,进行“把”字句的练习。认真看图,懂得和掌握常见餐具、炊具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从小就要学做家务的道理,并能付诸实践。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四个随图出现的词语,懂得和掌握常见餐具、炊具的名称。
2、学习“把”字句。
四、说教法
因为弱智孩子思维受限制,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首先采用看图法,说话法,直观教学法,图文对照,从图着手,学习生字以及词语。
五、 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大纲要求,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来学习句子。
六、 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请同学们一一列举一些最为常见的餐具和炊具,请学生讨论发言。你会使用这些餐具和炊具么?下面我们来认识这些餐具和炊具,教师把实物碗、盘子、筷子、勺子、汤锅、炒锅拿出来,请学生说出名字和用途。根据现在的生活水*,灶具一般都是灶,所以煤炉就不再详细讲解了,认识即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对表达有误、发音不清楚的学生,要加以指导。多读这几个词语。为下面学句做好准备。
(二)图文结合,深入探究。
在认识了几个餐具的基础上,学习句子。
老师可以在此问一个问题:“每天家里吃完饭,谁洗碗,收拾呀?”对能够帮助父母的学生提出表扬,要其它的学生,多向他们学习。
学习句子:句子的学习,可以逐句进行,注意循序渐进。
“妈妈择完了蔡,我拿起笤帚扫地。”这一句讲了我扫地,时间是在妈妈择完了菜以后。
“吃完了饭,妈妈收拾桌子,我把锅勺碗筷洗干净。”这句话时说,在吃完饭以后,小主人跟着妈妈学做家务,把碗筷锅勺洗干净了。这是可以从图中细细观察,观察小主人在洗碗时的动作、表情、以及洗碗时衣袖的装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发音,矫正缺陷,弥补不足。这个句子里出现了这节课的重点句式:“把”字句。练习用把字句说话?我把书包放教室里了。我把家庭作业交到给老师了。放学了,我把教室的灯关了。这种句式要想学生讲清楚,多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加以巩固即可。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问:这些家务活你会干么?你能干哪些家务活呢?
“我记住了老师的话,从小就要学做家务。”这是第三句话,强调“从小”“学做”就是从现在开始,不会得学呀!不信,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班上好多同学在家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时间长了,就成了爸爸、妈妈的小能手了,什么都会。结合班上会做家务,经常做家务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继续努力,希望别的学生多向他学习。通读全文,理解全文.
(三)发展思维 拓展练习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讨论法,让学生说说你自己家里,还有哪些餐具和炊具?。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两个烹调室参观,认识常见的餐具和炊具。教育学生从小要学做家务,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