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感作文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
一切发生得太快就像一阵风,起初他们以为她失踪了,等来的却是警察的验尸报告以及令莉迪亚母亲难以相信的死亡原因:是她自己选择了这么做。
这一切似乎都很难让家人相信,对于他们来说,莉迪亚成绩优异(这让她的母亲燃起了希望),每天都会和她的朋友们通话(这又让她的父亲很安心)。而只有莉迪亚的哥哥内斯知道,她是如何沉默地自己一个人走上校车,坐在他身边,一言不发,如何对着电话机假装和朋友们聊天,其实对面只有“嘟嘟”声。
这是一个混血家庭,父亲詹姆斯虽然出生在美国本土,也没有去过别的国家,他却不觉得自己属于那里。从读书起,他就显得“与众不同”,华人的长相让他深受种族歧视的困扰,没有聚会没有朋友,他内心深感一种被遗忘的孤独感,渴望融入人群,一切平凡的东西。
而母亲玛丽琳则却最希望与众不同,她渴望成为一名医生,然而在二十世纪中叶,性别歧视仍存在的那个年代,女医生屈指可数。玛丽琳的母亲是一名家政课(教女孩子管理住宅的课)老师,最希望的就是玛丽琳能找一个丈夫,守着孩子、房子、车子过一生。而这正是玛丽琳最痛恨的生活。
玛丽琳在大学期间与詹姆斯相恋并结婚,产下大儿子内斯,这打断了她成为医生的计划。而她从未放下这个梦想,这促使她在八年后的某一天带着对丈夫和孩子们的爱偷偷地离开了家里,独自回归了大学生活。丈夫和孩子们都以为她失踪了,而她也只能在极度想念丈夫和孩子们的时候克制着自己,往家里打几个无声的电话,哪怕是听一听他们的声音也好。
而这一次的“失踪”也正是后来这错到无法挽回的日子的导火线。孩子们成为了没有母亲的孩子,不免要听人谈论到关于他们没有母亲的闲言碎语。而那也是年幼的莉迪亚第一次感受到了幸福是那么脆弱,只要你不小心,就能轻而易举地推倒幸福。
那年,年幼的孩子在心里许了一个愿:只要她母亲能回来,她一定会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只要她能回来。她拿走了那本令母亲伤怀的烹饪书:一本象征着玛丽琳母亲的印记,那种把女儿禁锢在丈夫和家庭之内,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生活的书。
莉迪亚撒谎说她把这本书扔掉了,其实她是藏了起来。而玛丽琳认为这是一个征兆:她的女儿不甘心于禁锢在厨房,过着麻木生活的征兆。她暗自许诺要在余生一直鼓励自己的女儿,让她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自此,莉迪亚成了全家人的宇宙中心,饭桌上父亲和母亲眼光的聚光灯永远打在莉迪亚身上,对大儿子内斯和小女儿关心甚少。
莉迪亚每天在饭桌上都不得不说个不停:母亲滔滔不绝地总是和她说着学习成绩的事情,父亲总是不停地询问着莉迪亚朋友们的近况。面对出喘不气来的父母的期望,和自己高中以来越来越沉重的压力:总是学不懂生物,全靠死记硬背,而物理也不及格,在学校也没有任何朋友的事实,莉迪亚只能面不改色地习惯性说谎好让父母安心。
实际上,她默默地承受着父母对她的期望,那些是父母未完成的梦想,而不是她想要选择的人生。父母期待的眼神与态度都在希望她说“好啊、好啊”,所以她一直以来都默不作声地承受着。她真的是很爱父母的女孩,她把维系这个脆弱不堪的家庭的重担子扛在了自己的身上。
最后她溺死在密不透风,想要逃离的爱里。哥哥内斯要离家远去在哈佛的校园里自由自在,她沉浸在将要失去他的悲伤中;父亲和他的助教路易莎的暧昧氛围让她觉得她守护的东西轰然倒塌。她就像一只曾经优美地降落在一摊树脂里的苍蝇,当它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时,已经太晚了。当她最后一次坐在家附近的码头上,她已经感受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窒息。她幻想了所有美好的明天,却无可抑制地走向了湖水——那平静的虚无。
当玛丽琳在女儿的房间里因为丈夫的出轨而摔乱一地的物品,她终于看到了那本书:那本她一直以为是被莉迪亚扔掉了其实却是藏起来不让她难过的那本烹饪书,才饱含泪水地发现,其实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
作者在扉页上写道: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笔者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心里也是这样敏感而微小地爱着父母和身边的人,很害怕失去。希望父母开心骄傲,也希望身边的人开心。有时候闭着眼睛脑子里想到一点不好的,就赶快把眼睛睁开,让光透进瞳孔,仿佛这样就能驱散不幸,保护我爱的人们,就跟有强迫症似的。而我想每个人天生都爱父母,但最不幸的就是当爱变成重压。
每个人的父母都对他们的小孩有所期望,期待是种软压力,是一种不易察觉的裹在爱里的担子,越爱父母的小孩受累越重。但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要过的要过的一道坎,走出这道坎,也就拥有了自主的境界。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