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博山之“开箱取宝”优秀作文
博山人是淳朴的,博山的美食也是淳朴的。
“开箱取宝”是一种美食称之为豆腐箱,又称“秀才盒子”、“金箱子”。
“开箱取宝”是这样来的:清朝咸丰年间,博山大街南头有位张姓厨师,在京城一家绸缎庄事厨,后来因病归里,与人在博山合开了一家饭馆。有一天,张厨在京时的绸缎庄掌柜顺路来博山看他,至时已是傍晚时分。店内当日的大菜也已卖光,没有像模像样的大件菜招待客人,张厨情急之下就以家乡豆腐为主,切成箱形,炸至金黄色,将里面的豆腐挖出来切成粒状,配以海米、木耳、笋粒等煸炒成馅,然后撒上砂仁面、香油等调味适口后装入箱内,上笼蒸透,随即蒜醋炝锅,勾芡成汁,浇在豆腐箱上。此菜上桌后只见金黄油亮,诱人食欲,箱内原料滑嫩烫口,香气扑鼻。客人问至这菜叫啥名堂时,张厨随口答道:“豆腐箱,要不掌柜给取个名字?”绸缎庄掌柜也来了兴致,他温文尔雅道:“此菜形似箱,掀盖方见菜,好东西都在里面,我看就叫它‘开箱取宝’吧。”
许多美食都是在不经意间创作的,有时候,无意要比刻意做出来的更好,更自然。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临幸博山,瞻仰相国文定公孙廷铨之故居,相府招待用膳时,就有豆腐箱这道菜,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
博山著名的美食之一就有豆腐箱,根据食名就可以看出,主要原料为豆腐。每次过年,总会有一盘金灿灿的豆腐箱出现在已经满的不能再满的桌子上,金黄的颜色调动着我的胃,令人垂涎欲滴。
过年的时候,搬个小板凳,坐在姥姥身旁,看着姥姥做豆腐箱,因为那时时间紧,没得空我动手做,只得静静地看。但后来亲手做了。
最近一次和豆腐箱接触是在中郝峪。是一次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天中午品尝本村的八大美食,最后一味美食就是豆腐箱,其作坊名曰“秀才盒子坊”。在这里终于得到了亲手做的机会:拿在手里的是一块金黄色的小正方体,小心翼翼的将豆腐割薄薄一层,但不能全割下来,不然“盖子”就掉了!然后再用一根特别的铁丝,将豆腐的瓤掏空,这样才叫“豆腐箱”。但还要“开箱取宝”——饱满的肉粒、碎木耳、海米、切碎的葱、姜,制成美味的馅儿,塞满“箱子”;最后,再浇上由西红柿、黄瓜和木耳做的酱汁,浓浓的酱汁浇到豆腐箱上香味四溢,单单是吃酱就能吃上两三碗。
用度娘的词来形容,就是“口感细腻,浓香满口,皮韧馅嫩,回味无穷”。
过年的时候亲戚之间往往会互相送些吃的,像酥锅、春卷、卷尖等,豆腐箱也会送,但总不及姥姥做的味道醇厚、甜美。家里人是用心做的,一尝就能尝出来,而饭店酒馆的为做而做,总是缺少了一点“家”的味道。
每年的除夕夜,一家人团座在一桌子美食前——豆腐箱、酥锅、春卷、糖醋鲤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大人们斟满酒杯,孩子们倒上饮料,举杯庆祝,品尝着美味佳肴,诉说着一年来的欢喜忧愁。
不管是“开箱取宝”,还是酥锅、春卷,都传承了淳朴浓郁的博山文化----舌尖上的博山。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