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心得体会>>历史回眸心得

历史回眸心得

标签:时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回眸心得(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历史回眸心得4篇

第1篇: 历史回眸心得

回眸历史

一、学校简介:

学校成立于1960年,原名复兴小学,1980年更名为茶坊乡中心校,1992年再一次更名为黄土镇中心小学校,1997年9月将原蟠龙乡中心校合并作为一个村小,2003年9月又将原黄土小学合并,校址由原茶坊村迁入到此。学校在一次又一次合并中,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占地面积30亩,现有教学班级30个,(中心校23个,村小7个),学生人数1170人,教职员工88人,本科生 人,专科生 人,中师生 人。高级教师 人,一级教师 人。省骨干1人,市骨干1人,县骨干 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科学管理,以德治校,依法治教”的原则,形成了“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四季花香。

二、回眸历史

1.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

04——08年连续五年荣获县年度目标考核“一等奖”。

(相片处五年的)

04——08年连续五年荣获县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相片处五年的)

2.浓郁的教研、科研氛围。

学校每期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师上“示范课”“教研课”“汇报课”“竞赛课”给老师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研讨的氛围。每年都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不定时的开展教研沙龙活动。

(相片处)

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每年我校教师撰写论文80余篇,分别获全国、省、市、县一、二、三等奖。

(相片处)

近几年来,学校有 位教师参加县、市教学竞赛有1人获得市“一等奖”1人获得市“二等奖”1人获得市“三等奖”,获得县一等奖 人,县二等奖 人,县三等奖 人。

(相片处)

学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寄宿制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即将揭题。

07年宋建伦、杨秀英、李加亮所撰写的《农村。。。。》获得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08年获得县先进教科室。

3.多元化的素质教育

我校长期以来特别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施展学生的个性才华。

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相片)

出色的艺体成绩。

两年一届的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我校取得骄人的成绩,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第二名。县六、一文艺汇演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相片)

学生美术作品获得县一等奖 人,二等奖 人,三等奖 人。

学生美术作品

(相片)

4.开辟我县寄宿制先河。

我校于03年9月,通过调研,提出了走寄宿制的办学之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各级领导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在我校的带动下,全县先后五所学校到我校考查,并紧接着办起了寄宿制。通过近六来的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变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行为习惯变好了,路途中的安全隐患减少了,家长的工作减轻了,他们满意了,社会认可了。

展望未来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抓住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广阔发展天地,新的征程已扬帆,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希望,黄土镇小正豪情满怀地沿着“创一流的育人环境,建一流的教师队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办一流的品牌学校”的目标奋进!

二、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未来需要的人才。

三、办学理念:欣赏每一个孩子,呵护每一颗童心。

四、三风一训

 校 风:文明、勤奋、求实、创新

 教 风:敬业、爱生、严谨、开拓

学 风:勤学、善思、好问、合作

校 训:自强不息、求实创新。

五、办学目标:创一流的育人环境,建一流的教师队伍,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办一流的品牌学校。

六、具体措施

(一)以凝聚合力为重点,实施科学的现代管理。

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认真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从而凝聚创造合力。今后五年,学校将全面深入实施现代管理,深化改革,真正使管理成为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师发展的有力手段。

1.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努力塑造学校制度文化。

在学校制度建设中,通过对现有制度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和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度。同时依据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在适度维持与适度创新思维的引领下,对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进行适度创新,有效进行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实践--修订—再实践—再修订,最后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确保制度体系向制度文化的提升。

2.以人为本,强化民主管理与决策。

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完善教代会审议制度,提高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开展好工会活动,努力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努力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管理者应深入教师,以一个普通者身份和教师谈心、拉家常,和教师心贴心,彻底消除管理者于教师间的一种隔膜,让其敞开心扉,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在工作中还应善于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呼声。如果是我们管理的失误,就应及时更正,要敢于正视自己、勇于承认错误,赢得教师的信赖。努力营造学校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学生的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和谐氛围。教师要关心学校发展,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奋发向上,共建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二)以自我需求为根本,打造优秀的教师群体。

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是办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打造优秀教师群体,要激发教师的自我需求,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未来五年,学校把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将通过实施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评价等措施,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加大骨干的培养力度,形成乐于奉献、富有特色、积极反思、合作研究的教师群体。

师资队伍的开发是治校的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首先应狠抓师德教育,采取政治激励,榜样激励和制度激励等手段,使全体教师具备“乐教善教,倾注爱心育英才”的奉献精神。使其牢固树立抓质量,保生存,求发展的观念,让每一位教师都清醒的认识到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生存线。其次,苦练教师内功。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教学札记,每期读一本教学专著,人人写读书心得和论文。集中组织业务学习,更新观念,让老师们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改,从学习研讨中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精髓并运用于教学中,通过学习和研讨,让教师们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应经常组织教师听《中央远程优质课》,先听、后评、再议,使每个教师在听、评、议中得到升华。(2)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好各年级专题研讨课活动,挑选各年级拔尖人才上示范课、观摩课,而后是评、议、探讨,通过此活动达到人人有所获。(3)学校每年应坚持开展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赛课以新课标为向导,评课以新课标为指南,教导处还应将赛课情况作全面、细致的剖析,每一次赛课对青年教师都是一次锤炼,一次升华!力争赛课质量一年高过一年。(4)学校应不断推出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教学下层教师上汇报课,通过帮、教、扶,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学校还应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更上层楼“架梯子”,竞赛比武“搭台子”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为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优越的条件,以鼓励骨干教师敢当领头雁,敢于一马当先。良好的师资,为学校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建立高效的运行体系。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这个中心。今后五年,学校以新课改为契机,建立高效的教育教学运行体系。

1.德育工作。落实德育为首,以德育人。坚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读书活动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教育。继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留教育的“死角”,使德育工作真正走上重视实践体验,重视教育过程,身心和谐发展的科学轨道。立足常规管理,完善由“党支部—少先队—班主任”和“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双线运行组织机制。抓常规,促养成,开展“班风、学风”评比。把握时机 ,坚持利用升旗仪式、人队仪式和重大节日等 , 强化爱国、爱家乡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等教育,充分利用朝会、班会、队会三会阵地,开展主题性系列活动,着力抓好学生各种良好品质的培养,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守纪、向上、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有毅力。继续加强寄宿制管理,让学生自主生活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变得更强,各种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变得更好,让孩子的成绩更优秀。

2. 教学工作。大力提倡“五心”教学,以新课标为指南,深化课程改革,让精心备课、全心上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潜心科研,逐渐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努力构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的理想课堂。力争让学校的艺术、体育、科技教育百花齐放,在全县的各种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 教研科研一体化。坚持开展益智益教益趣的教研沙龙,让教师们不拘形式、轻松愉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收获,把它融入到年级经验的河流中,教研沙龙将是我校一枝亮丽的教研奇葩;
坚持开展各年段各学科的专题研讨活动,无论哪学科都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感悟、发现、体验、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强化课题建设,借鉴教研科研一体化的成功经验,使课堂有人文精神、生活气息和感性经历,使校园溢满书香。

(四)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强总务后勤工作。

总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后勤坚持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通过全体后勤人员的共同努力,努力做到后勤服务规范化,校产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后勤工作方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各项服务的过程管理,同时加大检查力度,细化考核标准。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后勤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总结,逐渐完善和提高,努力做好,做优。

1.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工作中团结协作,互相关心,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尽力创造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主动全心全意为师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2.总结以往食堂工作的经验得失,广泛听取全体食堂人员意见,完善明确岗位职责,以科学的考核促工作质量的提高,切实提高食堂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3.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财务纪律,严守财务制度,严格把握经费的合理使用。大力提倡勤俭办学,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利益着想,心系学校的发展,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用好学校的每一分钱。4.加强学校财产、专用教室、专用仪器的管理,规范对学校的财产保管。5.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管理工作。努力做好校园绿化、净化、美化的整修与管理,加强清洁卫生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6.加强门卫管理.特别要加强进、出门人员的登记管理,加强上学放学重要时间段的保卫管理,加强晚间巡视,确保校园安全。

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我们坚信,随着规划的实施,目标的实现,五年后的黄土镇小将是一个环境特别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每一个角落都富有文化的内涵、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呈现一道更亮丽的风景!

第2篇: 历史回眸心得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题术语

万能答题术语:

政治:阶级(势力、矛盾);
缓解危机;
社会腐败;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中央集权;
民族危机;
政策;
稳定社会;
加强管理;
巩固统治;
巩固政权;
加强皇权;
社会动荡;
对后世影响深远;
社会转型……

经济:促进/阻碍经济(农业、商业)的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
土地兼并;
贫富分化;
加重人民负担;
生产力……

思想文化:思想统一;
思想繁荣;
教育……

民族: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融合;
汉化;
封建化……

军事:军队战斗力;
军事近代化……

例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2)加强皇室地位;
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
抑制旧士族的影响;
有利于维护统一;
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例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

例3:(2015·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通人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
部分轴线“数倍于正赋”,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
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参考答案: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
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
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例4:(2014·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参考答案: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
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
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
推动了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例5:(2013·新课标全国II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
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

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寒时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时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
人无丁中,以贫畜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弃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报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参考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6分)

(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
朝廷收入增加;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从以人丁为主导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例6:(2011·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
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参考答案: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
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
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10分)

第3篇: 历史回眸心得

历史回眸:人类与瘟疫的较量

佚名

【期刊名称】《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传染病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再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历史上,人类曾经饱受瘟疫的痛苦,只有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在与瘟神的较量中才逐渐占了上风。

【总页数】2页(58-59)

【关键词】人类生命;历史回眸;瘟疫;现代医学;部分地区;现代科学;传染病

【作者】佚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S855.3

【相关文献】

1.历史回眸:人类与瘟疫的较量 [J], 无

2.人类与瘟疫的较量 [J], 钟悟

3.历史回眸:人类与瘟疫的较量 [J], 诚诚

4.人类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致命瘟疫一览 [J], 无

5.探讨世界重大瘟疫历史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世界瘟疫史:疫病流行、应对措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简介 [J], 明辉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4篇: 历史回眸心得

高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与“革命”一同被视作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一)改革的含义

  在含义上看,改革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技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 、宗教改革。改革的实质应该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那么,一定程度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社会机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与疾风暴雨般的革命有区别。

  具体含义:

  从程度上看,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革命是对旧的事物或思想进行彻底的变革的一种形式。

  从内容上看,改革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革命是对这些方面的彻底变更。

  从性质上看,改革有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的改革、资产阶级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当然,革命也包括这些。

  从背景上看,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
革命时阶级关系错综复杂,阶级矛盾走向激化,社会相对动荡。

  从方式、力量上看,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渐进的变革方式;
而革命一般是自下而上的、社会阶层广泛参加的暴力方式。

  从根本目上看,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从对生产力影响上看,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革命往往是疾风暴雨、剧烈的社会变革。

  (二)改革的历史反思

  ①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这里的时代潮流是指先进生产力及其政治代表的发展需要。

  ②成功的改革是全社会的互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

  ③历史经验表明:改革既是一场伟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所以,改革的征途会障碍重重,甚至发生新旧势力的激烈斗争;
改革家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无私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⑤历史上的改革呈现了人类文明演进中多元化的特征,但是都在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总的趋势。

  (三)1、各种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

  ②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③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

  2、改革的原因(背景)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3、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成功的改革:

  外:梭伦改革、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

  外:阿里改革、苏联改革。中: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5、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

  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

  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

  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6、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性质:奴隶主民主政治改革)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1)雅典城邦国家雏形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

  条件:临海多山,小国寡民(——主人翁意识强烈;
生产力发展)

  表现: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2)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

  导致:贵族掌握大权;
公民大会的权力有名无实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2、经济:

  ①农业生产力提高(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②手工业发展,商贸日益繁荣(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③贵族专横压榨,掌握了大部分财富

  ④“六一汉”与债务奴隶制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3、阶级:

  ①工商业奴隶主形成 ②前632年,平民武装暴动

  ③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平原派: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巩固自身既得利益。

山地派:下层平民,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海岸派:工商业者,主张打破贵族专权,分享权力;
反对激进要求,主张温和改革。

导致:“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强烈要求改革)

  4、梭伦:
①出身贵族,同情平民 ②收复萨拉米斯岛,获得威望(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

  ③“疯诗人事件”表达了爱国热情,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 ④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他也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 (简单概括:1.部落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2.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

  二、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开始)内容:

  目的:

  1、直接目的:缓和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缓和矛盾,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1)经济领域:

  1、颁布“解负令”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身为抵押借贷 ②释放债务奴隶

  ③废除“六一汉”制度,归还土地

  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
制定“遗嘱法”

  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保持贵族优越的经济地位

  影响:a)贵族兼并受制,难以扩展势力

  b)平民重新获得土地和自由,扩大公民的群体

  c)使雅典城邦走上对外掠夺外邦奴隶的道路

  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目的: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城邦实力

  ①农业:提倡种植经济作物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食涨价,保障平民生活稳定;
改进水渠灌溉系统;
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

  ②手工业:对内让孩子学门手艺,否则儿子可以拒绝赡养父母,对外对移民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

  ③商业及其他: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确立私有制,成人财产继承自由原则;
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
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规定个人所能占有土地的最大限额和遗嘱法;
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制订了一些新的法律

  影响: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2)政治领域: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原则: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特点: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和义务就越多

  ①政治:第一等级—— 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官职

  ②军事义务: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和军装

  第四等级——充当轻装步兵和一般水手,不用自备军备,只带棍棒

  影响:

  a)但打破了贵族的垄断特权

  b)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的途径

  c)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开辟道路

  局限:并未实现真正的平等

  4、重组国家权力机构

  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新设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③新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机构

性质

职能

人员构成

产生方式

作用与意义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

决定国家大事;
选举公职人员

所有雅典公民

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

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削弱贵族长老会权力

四百人会议

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执掌最高统治权

前三个等级的公民

选举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执掌最高统治权

公民陪审法庭

最高司法机关

案件审查;

起诉已判案件;

上诉裁决

各等级的公民

抽签产生

打破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影响: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特点:

  1.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打破了贵族的专权,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根本性的变革,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折中性——梭伦的“中庸”原则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指导思想:中庸之道——坚持对贵族和平民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原因:梭伦于公元前509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时,由于当时贫富分化和社会严重对立,社会矛盾尖锐。因此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梭伦使工商业奴隶主以第一和第二等级而获得掌握政权的机会,把他们上升为统治阶级。对贵族也并非彻底的打击,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第一和第二等级,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不能再独占政权了。

  他给与平民的政治权利却是有限的,反映了他的改革始终保持着他自以为荣的“中间路线”。他自称既遏制富人的贪婪,又要抵制穷人过分的欲望。

表现: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梭伦改革的结局与评价

  1、结局:①各阶层不满,梭伦被迫远走埃及 ②僭主政治建立

  ③但改革并未被废除,保留成果

  2、历史意义:

  民主: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④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经济:①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②雅典很快成为古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总的来说:①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雅典城邦的发展。②扩大了民主的范围,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3、历史局限:

  a)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少。

  b)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c)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附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克里斯提(梯)尼改革

  背景:梭伦改革未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

  措施: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比例代表制选举法、抽签选举、任期制。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方法。

  意义: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

  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陶片放逐法的认识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在民主探索中的成功创举。它对于捍卫民主政体和平民利益、反对民主之敌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粗糙的民主制度,其投票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投票公民群体素质、个人好恶的影响,有时的判决结果也不公正、不理智的。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仍有着很大不同。

  (2)进一步完善——伯里克利改革

  ①完善的表现:A.取消了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

B.发放津贴;

  C.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

D.进一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

  ②意义:进一步完善雅典的民主制度。

  (3)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性和局限性)

  积极性:①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④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化与科学。

  局限性:①男性公民的民主,其他的妇女、外邦人、奴隶没有民主。

  ②选举的不科学性导致民主制的最终夭折和衰落。

  ▲选举的不科学性

  (1)选举表决方式的原始性。抽签选举和举手表决在雅典民主中占有绝对的地位,许多政府官员都是由此产生。其随意性与幸运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盖过民主的实际意义。我们不能抹去举手法在直接民主中的实际作用,但选举人的正当权益,尤其是不受干扰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2)选举不能尽才为用。在抽签选举中公民不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自己胜任的职业,忽视了不同公职之间的特殊要求,也不利于公民特长的发挥,这不仅不能有益工作效力,甚至适得其反。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

  (2)官吏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
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任期时间比较短。

  (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思考: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
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
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如古代埃及、中国,以及印度,从而将每一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之下,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心得体会
    下载文档

    看过《历史回眸心得》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1、树上的小鸟成双对,绿水青山笑开颜,恭喜你迈进了婚姻的坟墓,判了无期徒刑,哥们人帅人穷,只能短信表心意,望笑纳。2、美女,你被评选为本年度最幸运公民,会收到国务院派发的小礼品,礼品为拿着婚戒抱着玫瑰

    入党转正申请书之三,关键词是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 为了便于党组织对

    内科医生医院工作总结篇1  本人于__年毕业进入临床,__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既辛苦、忙碌,又让人感到充实和自豪。  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在幼教岗位上奋斗了五年,从走出学校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我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 在园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下,让我成长、进步、收获了不少。 五年里我与教师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送走

    【2016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上册】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为了探索大自然的àomì(),借着ménɡlónɡ()的月光,我进入了一片jìnɡmì()的树林。突

    工程公司员工试用期个人总结范文首先,说一下我刚来单位时的想法和对自己的预期:学东西,是首要的,不论是他人这么认为,我自己也不否定。我自己给自己的规划是:根据我身处环境和所在部门来选着学习的东西,学

    初闻这个名字――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在小学。当时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是介绍他著名的风筝实验,主旨是要鼓励我们要有创新、冒险、探索意识。那只是久远的初知,对这个人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是在高一。那一年暑假,漫

    物流英文名称:Logistics原意为“物流”物流&rdquo或&ldquo货物配送&rdquo,它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规划、实施和控制货物、服务消费和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

    虎丘前山导游词导语: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当年诗人的赞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广告词。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虎丘前山导游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虎丘前山导游词范文:到虎丘,过去有两条路,一条是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