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工作范文>>工作汇报范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_工作报告十篇

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_工作报告十篇

标签:时间:

工作报告】导语,我们所阅读的此篇文章共有56516文字!招商引资源于中国因开放政策所成立的开发区,早期主要集中在吸收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中国早期沿海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所引起的示范效应(地方经济总量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地方就业增加,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地方官员升迁比例增加)被各地政府官员发现,随后中国各级政府成立了大量的开发区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_工作报告十篇感谢大家一起学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_工作报告 篇一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20xx年开始开发建设,20xx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七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3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20xx年开始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环境搭建了平台,公租廉租房、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20xx年有望建成使用。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 家,已投产企业 家。20xx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xx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比20xx年增长了 倍;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家;人口集聚超过 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xx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也不过分。全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尤其去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正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抢抓进度,赶超发展,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由于是新鲜事务,大家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xx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县域中心城市“强攻新城”、“决战新工业”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

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投产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防洪排灌站等工程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xx年实现周边村镇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公园、公租廉租房、商场超市、酒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根据市政协七届十二次主席会议的决定,20xx年4月17日至26日,市政协副主席张俊昌、赵泽义带领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到盘北经济开发区、红果经济开发区、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等就园区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建设成效初显

全市共有11个工业园区,即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鸡场坪工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保田(盘南)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大湾、汪家寨、中箐园区)、发耳工业园区、路喜园区。11个园区现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通过近期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增大。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5.2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9%;实现工业增加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4%。超百亿元的园区2个(水月、董地工业园区),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园区 8个。20xx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52%;实现工业增加值 45.57亿元,同比增长52.9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1%。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增加。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99个,总投资140.7亿元,完成投资额60.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01.3%。20xx年1-3月份,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115个,总投资186亿元,完成投资额22.4亿元,同比增长134.5%,完成标准化厂房投资2.7亿元,占计划投资30亿元的9.0%。目前,红桥新区、水月园区已全面实现七通一平,红果、董地、盘北、木岗、大湾园区核心区域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三是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增多。20xx年,全市园区在建产业项目165个,项目投资总额861亿元,完成投资额120.6亿元,增长37.48%,建成投产项目44个,释放工业产值近30亿元,20xx年1-3月份,全市在建项目175个,计划投资771.8亿元。完成投资额32.9亿元,同比增长 1.86%。

四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xx年3月底,全市11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含开发区管辖),入驻生产企业150余户,直接和间接为园区服务的从业人员约10万人。20xx年全市产业园区预计实现税收47亿元,新增从业人员数1.2万人。

二、园区建设问题明显

(一)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受煤炭、钢铁、建材、电力四大产业影响,各园区在规划布局主导产业时,出现了明显的产业(主导产业)趋同,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如: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老鹰山园区)、红果(两河)新区、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大湾(汪家寨)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等都把能源化工(煤化工)作为主导和主要产业来发展,产业布局不集中、规模分散,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煤炭、水、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得不到保障,甚至产生恶性竞争,还会造成工业污染源分散,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红桥新区、董地、红果(两河)、盘北(鸡场坪)也都着力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园区的主要产业来培育发展,培育和发展上具有一定盲从性,未能找出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导产业方向不清晰,易造成同业竞争,不利于产业聚集发展和形成区域竞争力优势。

(二)体制机制不尽适应。一是园区人员配备不到位。园区有抽调、借调的人员,但其工资关系、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很好调动。部分开发区的公安、工商、地税、国税、国土等垂管部门机构人员不到位。二是部分园区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园区机构成立,人员配备到位,但缺少项目、规划等行政审批权限,土地报批、交易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对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影响很大。三是目前在11个产业园区中,仅红桥新区有完善的财税体系,能较好的满足园区发展需要。水城、两河、盘北、六枝4个开发区均由县区代管,尚未建立起真正运行的财税体制。其余园区也未建立与县区的财税分配体制,导致园区的责权利不明确,运行和造血功能不足,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严重影响了园区建设。四是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不活,不能有效项目落地。

(三)协调管理不尽规范。有关职能部门对园区的管理、调度过于频繁,使得园区管委会需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各类文件、汇报、会议、材料、调度、统计(重复)以及各类社会事务等,极大地消耗园区建设的精力。

(四)招商引资不尽理想。相当一部分园区的项目是存量多,增量少,有的项目是在园区划定时就已存在。目前,表面上谈的多,实际落地的少,有的虽然落地,但后续扶持指导力度不够,造成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业主不满意。

三、对下步园区建设的建议

根据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市园区管理办法(暂行)。为促进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议尽快全市园区管理办法。尽可能规范园区管理。

(二)成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为有效加强对园区的统筹、指导、协调力度。在市级层面,应成立一个较为的,有一定权威的园区管理机构,以便对园区的规划、土管、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进行统筹协调,避免盲目无序的散打和乱打,使园区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赋予园区一些必要的实际权力。

1、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尽可能下放一定的行政审批权限。在不违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大胆放权;在土地收储、项目报批、项目规划等方面,应将适当的权力下放到园区,减少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使园区成为一个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运行的经济主体。

2、允许园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以便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

3、赋予园区一定的人事权。对园区的工作人员,应让园区自行选聘,已选聘的要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园区要建立用人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应将各业务主管部门支持园区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制约工业发展相关因素调研报告 篇三

为使大家对工业发展有一个系统了解和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按照县委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安排部署,结合经贸工作实际,由本局赵光义局长牵头,尹爱萍副局长、工业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从4月7日起至4月20日,深入到我县建星纸业、锡矿、贞元硅、龙润茶业、雄达木业、康丰公司等企业,采取座谈、走访、查看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我县工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了具体的表现形式,初步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一、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工业以没收大田坝、漭水等地的私营炼铁作坊转为国有,没收蒋家山豪绅用于伪造“半开”的一台发电机组建立第一个火力发电厂,才有了工业的初创。经过五十多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苦苦探索,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制度不断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糖、茶、纸”为主的轻工业和以“硅冶炼、矿产、原煤、建材、电力”为主的重工业体系,为本世纪前二十年确立“工业立县”战略和实施工业连续倍增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糖产业。继1977年建成投产日处理甘蔗500吨的湾甸糖厂后、先后建成了柯街、卡斯、勐统、红庆糖厂。目前我县有三户制糖企业,五条制糖生产线,即恒盛糖业有限公司、(柯街糖厂、卡斯糖厂、湾甸糖厂)、康丰糖业公司勐统糖厂和红庆糖业公司红庆糖厂,在厂员工1100人,榨季达1600人,生产规模为日处理甘糖6500吨,日产酒精5500升,拥有固定资产近4亿元。带动着全县8个乡镇,2个农场,61个村民委员会,618个村民小组,22803户蔗农,近11万人口种植甘蔗。县内共种植甘蔗达16394亩;

2、茶产业。以1958年建立县红茶精制厂为起点,相继发展创建了“碧云”、“树根地”、“尼诺”、“勐鑫”、“雪兰”、“龙润”等为主的茶叶品牌以及发展了全县140户小规模茶叶加工初制厂,支撑着全县制茶工业的稳定发展,茶叶生产逐步走上了精加工、规模化生产。

3、纸产业。以1994年县造纸厂的建成投产,开创了我县造纸工业,通过资产整合重组,整体出售给香港建星纸业公司,生产纸10669吨,实现产值5663万元。另外,我县木材加工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无规模以上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只有初加工小规模企业9户,加工木材27227立方米,产值达4152万元。

4、矿产业。以1978年弯岗锡矿的采选为切入,相继发展了贞元、盛吉硅冶炼,探索铜、铁、锑、铅、锌等采选工业,为矿冶工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5、煤产业。以1956年组建的采煤队开采七甲煤矿为标志,发展成为露天开采的红星煤矿,井下开采的崩龙田、华侨农场等13户煤炭开采工业,开采煤炭36万吨,产值6515万元;

6、建材业。在1976年建成投产的年产5000吨县水泥厂后,相继发展了湾甸水泥厂以及9户建筑砖生产企业,推动了建筑建材业的发展;以1964年建成的河东水电站投产为起步,取代了火力发电厂。

7、电力业。先后建成了新城、河西一级、河西二级、九甲、三八沟、橄榄河、弯弓桥、松山河、岔河、更戛河二、三级水电站,全县水电装机容量21255kw,年发电量达11192万度。

县委、提出工业立县战略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方针,把加快工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树立全县一盘棋的全局思想,依托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县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速度加快、总量壮大、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3.44亿元,同比增29.76%;完成工业增加值5.24亿元,同比增25.96%;实现税收0.68亿元,同比增11.4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8亿元,同比增118.68%;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1.10%,增2.26%;单位gdp能耗下降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1.51%。工业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地方财政增长和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1、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发展滞后的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从总体上看,我县仍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

制约工业发展相关因素调研报告第2页

总量偏小、发展速度缓慢。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一缺、二少、三小、四低、五高”的问题突出。“一缺”就是缺乏大中型企业带动。“二少”就是集团企业和骨干企业较少。“三小”就是产业规模小、市场容量小、工业经济比重小。“四低”就是工业化程度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对财政贡献率低。“五高”就是财务费用高、生产成本高、运输成本高、能耗高、劳动强度高。三是资源支撑型企业比例较大。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0%以上的硅矿冶炼、蔗糖生产、木材加工等均属资源型产业,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四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从大的政策背景来看,国家加大了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力度,财政、信贷和土地政策逐步趋紧,致使我县工业项目的争取和工业规模的扩张空间受限制。中小企业困难,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低,企业规模小,缺乏自我积累,实力薄弱,缺乏贷款抵押前置条件,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支持。另外,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也不健全,不能发挥担保功能,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制约因素

一是能源制约。主要表现在工业项目落地难、生产投资成本较高,电力“瓶颈”制约、生产难以保障;二是加快工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制约。在少数干部群众和企业主中认识不到位,思想解放上有差距,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思想保守、不敢发展、不会发展,怕担风险的思想。有的缺乏领导工业经济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工业的思路不宽,找不到发展工业切入点和突破口,拿不出发展工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有的发展思路不清,没有把工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统筹考虑,发展工业只停留在会议和号召上,对工业安排部署得多,落实少,实际效果不明显。企业自身投入不足、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不大。三是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制约。企业缺乏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员工素质偏低,企业管理粗放,生产工艺落后。少数企业发展理念有差距,不同程度的存在“企业老大”的思想,缺乏沟通协调能力,企业与、农户、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够协调,只注重利益不思和谐,往往给企业发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障碍。四是机制体制方面的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缺乏统一的规范的协调机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存在着协调难、办事难、办成事就更难。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在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提高加快工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三、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克服各方面制约因素,必须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工业发展,巩固发展传统产业,做强做大骨干企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扶强龙头,创建品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努力实现至20xx年期间工业发展目标,尤其是抓好县委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努力完成工业总产值15.31亿元,增长15%;工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其中利润万元。工业投资6.3亿元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3.9%。

为实现我县工业发展目标任务,努力克服各方面困难及制约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工业发展稳中求快。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把握经济运行趋势,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搞好管理和引导,协调银企关系,拓宽渠道,加大对工业支持力度,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特别要关注开工不足、生产经营困难、不畅企业,不仅要关注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也要关注中小企业、亏损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问题早发现,政策早到位,难题早解决。当前,尤其要重视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在困难时期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带动的作用,积极为企业搭建好投平台。

二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挥项目带动作用,确保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加快立得硅项目建设,柯街110千伏变电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确保立得硅年内试车生产。完成卡湾一级电站和大勐统河五级电站建设并投入运营,加快卡湾二、三级电站和大勐统河三、四级电站建设。继续抓好卡斯煤矿整合、雄达木业和桦东木业等建设项目。完成湾甸水泥厂技改扩建项目并投入生产,推进建星纸业、红星煤矿等企业技改扩建项目。力争年内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以上。

三要增强环保意识,抓好节能降耗,确保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认真贯彻环保优先方针。严把准入关,一要加大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二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环境综合治理;三要抓住国家扶持政策机遇,加大环保的投入,加快污染治理项目建设,采取切实有效节能降耗措施,加大技术改造措施,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环保节能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单位gdp能耗控制在4%以下。

四要创优环境,搭建平台,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我县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已通过市级评审。现在关键是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规划》抓紧上报省,同时尽快成立园区管理机构,明确职能职责,调配工作人员,启动整个工业园区建设。严格按照特色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完成两个片区控制性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园区管理办法,开展园区土地规划调整和收储工作,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搭建招商平台,推进工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五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始终把推动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从部门层面,应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二是要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开发机构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企业层面来说,重点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主动对接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二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方面下功夫;三是在与世界一流技术合作方面下功夫,特别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硅精深加工上,要逐步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是全面落实有关技术开发、技术改造、设备进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确定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上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实施人才战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加大品牌创新力度。要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等基础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发展培育一批省市级品牌企业,提升一批省级品牌成为国家级品牌。

六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确保企业安全和效益同步增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重点抓好煤炭行业的专项整治和依法监管的同时,抓好其它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坚持从严治企,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切实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严禁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和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

七要加大对外开放工作力度。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对外贸易增长空间,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要在继续保持茶叶等农特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不断增加多晶硅等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在巩固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重视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要进一步强化产业招商,围绕生物资源优势,推动企业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以优质的招商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必须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发展“三大目标,六大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复杂形势,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努力克服工业发展中各方面制约因素。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立足基础,难中求进,突破制约,应对挑战,整合要素,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制约工业发展相关因素调研报告

关于民营工业企业xx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四

【附加篇一】

为切实了解我市民营工业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民营工业企业的有效举措,根据恩市文〔xx〕11号文件精神,市政协调研组通过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含国有烟厂、供电企业)其中富硒绿色食品企业35家,水电能源企业10家,矿产建材企业23家,医药化工企业23家,机械制造企业5家,目前1家上新三板(和诺生物),6家上四板交易(花枝山生态农业、慧聚太阳能、武陵山生态农业、金贝嘉农业、晨光生态农业、盛硒健康科技)。共15个产品获得名牌产品称号,13个商标获得“省级著名商标”,8家企业被纳入省“两化”融合试点范围。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工业增加值60.79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37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4%,工业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26%。

本次调研的14家产值2000万元和13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情况统计表明:xx年银行贷款4.316亿元、占当年的46%,财政“两金”2.075亿元、占当前的22%,自筹3.051亿元、占当年的32%;

xx年银行贷款6.5809亿元、占当年的53.6%,财政“两金”2.64亿元、占当年的21.5%,自筹3.0608亿元、占当年的24.9%;

xx年需资金18.8613亿元,实际到位11.76613亿元,占总需求的66%,资金缺口7.1亿元,占总需求的34%,在到位资金中,银行贷款6.463亿元、占当年的55%,财政两金2.44亿元、占当年的20.7%,自筹2.0857亿元、占当年的24.3%,从三年民营工业企业情况看,资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来源:一是财政“二项资金”为民营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撬动作用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是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的主渠道;

三是民间借贷成为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自身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

一是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存在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的问题,且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弱,大部分民营企业有限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设备购置,有钱建厂房,无钱做经营的局面较为普遍;

二是中小民营企业管理落后,家庭式管理决定了企业经营信息不透明,会计资料不健全,无法提供正规的财务信息,导致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使企业资信度低,信誉度下降,银行不愿打交道;

三是部分民营企业由于土地、厂房、设备等抵押产品变现率低,不能提供有效信贷保证,而银行为了防范风险,放贷手续复杂且放贷率低,银行资金无法被企业有效使用。

(二)民营企业成本高,负担压力大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成本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率市场化、企业很难获得国家规定的低利率贷款;

二是由于企业抵押物不足,寻求第三方担保,除手续费用2%左右外还需提供20%的反担保资金,提高了企业成本;

三是银行贷款担保难。大部分民营担保公司难入银行担保准入门槛,唯一一家国有担保公司州农发行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基本饱和,新增担保能力不足,自身担保风险增加,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银行贷款;

四是大部分企业依赖民间资本生产经营,成本在20%以上,高利率恶性循环,使企业无法良性发展。

(三)民营工业企业渠道狭窄,企业做大做强难

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无一家上市公司,仅和诺生物上新三板。由于企业直接的渠道不畅通,企业要发展只能依靠内源、银行贷款、财政专项资金和民间借款,狭窄的渠道极大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搭建企业平台不够,支持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为民营工业企业搭建平台,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配合,目前在支持企业发展平台方面:一是支持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二是银企对接平台建设不够,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单调,特别中长期信贷产品开发有差距,“企业联保”“助保贷”等新型金融产品开发不够,切实解决企业难的局面尚未有根本改善;

三是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环境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项目落地、项目推动困难重重。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市场主体建设

突出理念先导,强化市场意识,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新要求。一是做企业家,不做家族企业。引导民营工业企业打破传统的家庭式管理,逐步从个体业主制、合伙制,转向股份合作制、公司制,实现由单体型向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型转变,树立股权理念。二是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企业。用事业、感情、待遇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三是围绕六大产业链,结合地方优势定位企业发展思路。从“画地为牢”转变到放眼世界,通过转观念、显特色、强管理、练内功,把企业做大做强。

(二)突出营造最优环境

重点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上强化保障,优化服务,营造民营工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氛围。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完善功能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特定功能区集中,使民营工业企业更多的资金用在研发新产品和扩大经营上。二是对已落户的民营工业企业要逐一清理,凡是应给企业办理的各种证照要限时办理,增强企业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树立“企业家老大”意识,完善服务体系。

(三)拓展服务平台

切实解决民营工业企业难、贵说到底,就是要搭建平台,要让资金顺利流向企业,银企实现双盈渠道才会畅通。鉴于目前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现状,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拓展渠道。一是市成立市级担保公司。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采取“监管、市场运作”的模式,为辖区内信誉度高、效益好的企业在时提供担保;

二是大力推广“助保贷”业务。市追加2000万元风险金,再次遴选一批优质企业进入“助保贷”范围,进一步减轻企业压力;

三是搭建市级互助平台。借鉴龙凤镇互助联合社的先进经验,按照产业类别成立互助平台,建立“企业联保”机制,为真正做实体的中小企业拓宽渠道;

四是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企业实施股权。可引进带有国资背景的基金公司,通过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实施股权;

五是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私募债。可同武汉市股权交易中心合作,遴选一批优质企业发行不超过企业净资产40%的集合私募债。

(四)政策落地举力支持

支持民营工业企业发展,从到地方各级高度重视并了许多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含金量的政策,下步工作重点应是大力促成政策落地。市委市应高度重视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家培训、企业产品推介、银企合作、企业重组试点、企业上市、挂牌等方面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的氛围;

一是细化措施,制定符合xx实际的政策。贯彻落实《xx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措施》精神,全力推进xx市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施工作,进一步创新优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法和投放方式。二是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性基金,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改革对银行业考核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担保、、民间借贷等市场管理,取消不合理费用,规范民间行为,避免企业落入“民间”的泥塘。

【附加篇二】

在经济新常态下,“三山”问题尤其是“的高山”,让不少中小微民营企业喘不过气来。“难”、“贵”等问题未得到根本改观,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一些中小微民营企业在经济形势大好时,全力借贷谋求快速发展,要么加速扩张,要么跨界投资,在近两年遭遇“市场的冰山”时,由于投资方向不当,导致入不敷出。银行手中钱非常多,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各家银行为了控制风险,贷款十分谨慎。当企业向银行贷款难,不得已选择了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而自身业务收益又比较低时,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频现,企业宣告破产、倒闭,企业家“跑路”“跳楼”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近期,我市的景泰县、白银区和平川区等县(区)已发生好几起中小微民营企业“跑路”事件,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针对资金链断裂问题,春节刚过,市工商联组成中小微民营企业情况调研组,通过走访全市三县两区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20余家企业、商(协)会,重点对工业以及农林渔、建筑、制造、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行业的中小微民营企业情况开展调研。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调研组进行了认真讨论、分析和研究,对进一步重视中小微民营企业难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促进中小微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截至xx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8.39万户,比xx年增加3.19万户,增长61.45%,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396户;

非公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297亿元,占比达63%,比xx年增长97.68%;

非公经济增加值213.4亿元,占全市gdp的49.05%,比xx年提高7.51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纳税20.22亿元,占全市纳税总额的46.94%;

全市非公经济新增就业人员8.11万人,累计达到20.86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的81.4%。非公经济在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增强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和扶持。特别是通过政策扶持、成立服务机构、协调金融机构给予贷款等措施,帮助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难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困难逐步得到缓解。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制定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进行的各种政策。先后制定了《白银市委、白银市关于推进全市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白银市关于加快推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白银市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不断完善各种政策,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开展工作进行指导,为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困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搭建企业平台。设立白银市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各县(区)安排2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市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累计发放各类资金7860万元。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上市、发行债券,采取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商铺经营权质押、商业信用保险单质押等多种方式,对上市(含股权交易所)成功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三是间接仍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主渠道。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基本上还没有对中小微企业开放,少量的财政性资金基本上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因此在目前的体制和制度框架下,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外部主要还是依赖间接。截至xx年底,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41.48亿元,较年初增加32.47亿元,增幅为29.79%。

四是直接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门槛较高,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二板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债券受到发行条件的严格限制,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因其规模和业绩而很难挤进证券市场的大门。截至今年2月底,我市共有111家中小微企业在全国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其中xx股权交易中心102家、xx前海股权交易中心5家、上海股权托管中心4家。累计5.79亿元,其中,私募股权3亿元、股权质押1.29亿元、定向增资1.1亿元、私募债发行40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资金链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循环资金的链条,是企业良性运转的根本所在。可以说,资金链的安全与否直接攸关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环境虽然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帮助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难的政策等“软环境”尚不完善,中小微民营企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成为制约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中小微民营企业政策环境还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在有关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银行机制不灵活,有关贷款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是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市虽然了一些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由于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完善,对直接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难的规定较少,加之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没有从机制、体制上形成有力保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些政策的作用就更难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是银行成本过高。有的金融机构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程序的规定过于僵化,缺乏有效便捷的服务措施,导致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申报手续繁杂,办理时间过长,成本高,使中小微民营企业只能“望钱兴叹”。金融机构很少提供民营企业长远发展所急需的中长期贷款,普遍提供一年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在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中小微民营企业必须提前2-3个月筹措还款资金,名义上一年期贷款实际只有9个月使用期。同时,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在中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时要求条件多比较苛刻,在对中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时采取信贷员责任终身制,削弱了银行放贷积极性,无形中抬高了企业门槛,对中小微民营企业惜贷、拒贷的情况比对国有企业高出2—3倍;

从贷款交易成本上看,与大企业相比,由于中小微民营企业在贷款时银行付出的单位成本较高,在贷款需求量大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企业在银行贷款的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

三是银行和企业无法实现共赢。一方面,随着连续的降息降准,股市低迷,各家银行都收紧了贷款,甚至出现了抽贷的情况,导致银行的大量资金回流。对很多银行来说,“钱多项目少”成为常态,许多资金已经无法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微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紧张,不得不选择高额民间借贷,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将企业逼向绝路。

(二)社会服务体系作用发挥有限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较差的中小微民营企业难以通过直接渠道获得所需资金。各级及职能部门对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多为一次性投入,后续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由于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服务非常有限,而有需求的企业却排成长队,银行为了减少风险,只能提高贷款担保条件,这也限制了中小微民营企业的。由于财政投入限制,主导的担保机构普遍规模较小,资本实力弱,很难满足中小微民营企业的需要。评估等中介机构对诸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的评估收费较高,并且评估有失客观,无形中提高了中小微民营企业成本。目前,我市土地评估机构只有1家,处于垄断地位,民营企业办理抵押评估登记时间过长(10-15天左右),收费偏高。一些职能部门对贷款抵押手续办理迟缓,加大了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负担。中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尚未完全按市场化运作,贷款担保面较窄,担保的贷款品种单一;

银行和许多中小微民营企业对担保机构及其运作的情况了解甚少,信息不对称,担保得不到银企双方的认可,其作用发挥较为有限。中小金融机构(如贷款公司)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形成面向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具有专业性质的金融体系,导致对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全面,没有针对性。目前,我市现仅有银行机构10家,性担保公司15家,小贷公司32家,典当行15家。由于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信贷规模受限,银行间竞争不够充分,客观上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满足率。

(三)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加剧困难

中小微民营企业大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目标不够明确;

自有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

没有自主品牌,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市场潜力小,附加值较低,缺乏竞争力,企业转型遇到“火山”;

企业内部管理往往缺乏规范性,大多数中小微民营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一些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在交易和中不讲信用,导致银行和中小微民营企业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影响了企业的能力;

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缺位,失信成本较低,导致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违约后,银行很难收回贷款本息,因此不得不提高放贷条件,致使惜贷行为比较普遍。由于自身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加剧了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困难。

三、对策和建议

书记在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难问题,健全完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落实非公有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规范信用担保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投渠道。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

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占99%的中小微民营企业为国家gdp贡献超过60%,税收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微民营企业还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66%的发明专利、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微民营企业。因此,我市也要站在努力营造公正的法治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规范的市场环境、良好的环境的高度,为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做好规划,引导中小微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任务;

各级和职能部门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促进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针对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中最大的困难即难、贵的问题,调研组认为要健全和完善中小微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放开方面胆子更大一点、门槛低一点、步子大一点,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切实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瓶颈,助推中小微民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协调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

一是对民营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信用度高的企业适度降低利率。二是扩大抵质押范围,在企业资产抵质押担保上,鼓励和督促金融机构拓展贷款抵质押资产担保范围,积极开展应收账款、动产、股权、订单、仓单、保单等业务。三是推出满足中小微民营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拓宽民营企业的渠道。四是挖掘和培育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创新性、科技性的中小微企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变小客户为大客户。五是进一步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自身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六是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引导保险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二)引导中小微民营企业提质增信

一是引导民营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整合相关部门的培训规划,借助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和力量,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引导他们转变管理经营方式。二是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财政对申请扶持资金的项目和企业,对信用良好的优先给予扶持。探索建立企业申请财政扶持资金信用评级制度,对接银行征信系统,最终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引导中小微民营企业注重提升自身经营能力和水平。

(三)鼓励中小微民营企业直接

一是抓住全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力契机,我市《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意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挂牌上市,通过股权交易、发债等工具筹集发展资金。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出于对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的考量,商业银行容易出现惜贷、惧贷情绪,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进一步降低,但债券市场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若企业可以直接发债,便打通了联系密切的市场主体间资金拆借渠道,更有利于借出方对借入方的监督。二是采取分县区进行专题培训的方式,在五个县区分别举办直接培训及项目对接活动,促进我市企业同资本市场的对接,进一步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间,推动企业壮大发展。三是协调xx股权交易中心在白银高技术产业园设立白银运营中心,为我市中小微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四是积极开展租赁。企业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设备以及原材料,降低企业负债率。五是引进更多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微民营企业挂牌上市提供咨询服务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全市环境。

(四)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

一是加强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合作,运用财政贴息、风险分担等方法,鼓励商业银行把钱贷出去。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注入,做大做强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担保,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探索在白银市民间商会设立基金池,以市财政每年安排的2000万元为母基金,整合其它财政资金,并动员有参与意愿的会员企业将富余资金放入基金池。基金原则上采取有限合伙制,其募资、设立、管理、收益分配、到期退出等均按市场化原则操作。通过社会出资人优先分红、出资收益适当让利等措施,源源不断地为全市中小微民营企业“输血”,激发活力,让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创新、更快地成长起来。过去,财政资金补贴一家企业或是一个项目,都是“一锤子买卖”,钱给了企业就收不回来了。而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后还可退出来,再把钱投到其他中小微企业上,虽然财政资金在收益上适当让利,但实现了循环使用,资金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各县(区)民间商会也可以以200万元财政资金为基础设立基金池。三是探索设立财政参股的科技创新驱动基金、战略创新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结构优化。

(五)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升级小微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着内在优势:一是突破传统银行服务中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能够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金融供给。二是容纳了海量客户,规模经济凸显,单个客户边际服务成本足够低,甚至接近于零。三是借助智能技术,银行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度来持续跟踪客户情况,比如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偏好、市场区域化差异或需求波动等信息,进而提高对客户预期收益、资产价值和整体商业价值的准确评估,帮助客户完善市场定价、实现精准营销,这便能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风险不易把控、收益却相对较低的问题。因此,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整合业务资源,推出专为小微企业客户定制的小微网上银行及小微手机银行产品,精简查询、支付和理财流程,为小微企业主提供集企业信息管理和个人财富管理于一体的全面金融服务。

(六)强化银政企对接服务机制

一是依托门户网站建立网上对接服务平台,及时披露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举办银政企对接会。组织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进行项目对接活动,现场洽谈、签订授信协议,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需求。三是建立人行、银监、发改、工信、金融办等部门参加的金融工作会商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的调整,及时研究有利于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措施办法。

(七)加强中小微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制定中小微民营企业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中小微民营企业信用征集、评级、通报平台。二是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曝光制度。对失信行为严重、事实清楚、造成较大社会危害,且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失信行为的企业列入失信企业“黑名单”予以曝光。三是将企业信用环境建设纳入的目标考核体系。

(八)减轻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负担

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压力。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要认真贯彻落实《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从严审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性基金项目。

(九)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中小微民营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防范资金链断裂。一是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充分利用集体决策得出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利于员工对决策的接受和实施。二是要积极笼络各种专业人士,组织高素质决策机构。中小微民营企业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仅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竞争的要求,其专业素质也达不到市场的要求,所以就必须依靠专家集团来管理企业,提升决策水平。三是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可以最大程度上修正决策中的不可行因素,更加有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十)改革金融体制解决中小微企业贵问题

“利率管制+国有垄断银行体系”的金融体制安排导致了利率双轨制,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5.35%,而民间综合借贷利率高20%左右。国有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廉价信贷,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借贷,不得不承受民间借贷高利率。要想根治中小微企业贵,必须打破扭曲性的金融体制安排。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消除利率双轨制,从而降低民间信贷市场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之间争夺存款的竞争会加剧,存款利率的提高将使存贷利差减小,银行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会更加关注高风险但是回报率也偏高的小微企业贷款项目。在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之后,中小微企业对民间信贷的需求减少,民间贷款利率随之降低。二是引入中小民营银行,打造适宜服务小微企业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中小银行通常是地方性银行,能够和当地中小微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等信息有更全的了解,因此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方面与大银行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附加篇三】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县政协于xx年4月份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邀请县直部分单位共同参与,对全县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察看、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并于28日下午邀请主管领导、部分县直部门领导和民营企业主参加,召开了专题研讨会。5月5日至6日,调研组又赴xx省xx县、xx县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量快速扩张。xx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亿元,同比增长11.5%,占gdp的比重为62.3%。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比重最高、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经济增长群体。

(二)规模持续扩大。截至xx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2989个,“四上”民营企业达229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6%以上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个体经营户(流动摊贩、个体运输户等)3.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00余户。

(三)社会贡献不断增大。截止去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12.9万人,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社会剩余劳动力3万多人。民营企业的税收已成为全县的税源主体。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近2亿元。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但有效地集中了社会闲散资金,增加了全县的经济总量,而且成为吸纳和安置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四)产业集聚水平提高。我县民营企业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金密集型,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较快发展,目前我县工业已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木材加工四大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五)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不断拓宽。近年来,我县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拉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开发区扩区规划获得省批准,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

泗海工业园被列为全省5家合作共建特色园区之一,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经省批准设立,“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发展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各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也初见规模。xx年,全年引进项目120个,实际到位资金205亿元,利用外资5296万美元,基本上都是民营经济主体投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我县自身发展的变化来看,进步来自于民营经济。但是,从与xx、xx等先进县区发展的比较来看,差距也在民营经济:

一是实力不强,规模较小。泗县民营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目前只有24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商贸企业只有2家,附加值高企业很少,绝大多数企业特色不突出,竞争能力和扩张实力明显不足。

二是管理粗放,竞争力差。管理方式保守落后始终是阻碍全县民营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目前,多数企业在扶持创业、促进创新、培育名牌、培养人才、扩大整体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企业产品水平、设备水平及人员素质等都相对落后,难以对抗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距甚远。各企业间只存在竞争,不存在合作,没有形成共同发展、共闯市场、共享资源的观念,形不成群体集团优势。个别企业不能完全做到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劳资两利。

三是瓶颈制约,发展缓慢。民营经济受生产成本上升、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影响,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预期的问题增多。民营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个别执法、职能部门仍存在着“三乱”现象,不利于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思想观念仍然滞后。我县民营经济尽管有了长足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影响,在思想和认识上仍存有不少偏见,导致了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市场进入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

与外来客商相比,有些地方难以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从民营企业本身来看,多数存在“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干大事业、闯大市场、和敢为人先的气魄,也缺乏企业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二是发展环境不优。有些单位主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少,以检查代管理、以罚款代服务的多,甚至出现强行收费、搭车收费、动辄罚款和违规罚款的现象,企业不堪重负;

损害民营企业利益的治安案件时有发生,社会安全感不强,极大地挫伤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三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多数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商标”、“品牌”意识淡薄,缺乏自主研发机制的建设,致使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

有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会计资料不全,财务核算不实,财务管理无章可循;

有的因传统家族式管理的制约,致使企业发展慢、效率低、社会贡献少、外向度不高;

部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层素质低,忽视学习“充电”,加之企业改革不彻底,特别是土地、房产出让不全面、不到位,影响了企业发展;

有的民营企业主缺乏社会责任感,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也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四是服务水平还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由于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仍然存在,导致有些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工作规范落实不到位,缺乏用足、用活和用好,甚至出现了因政策制约和服务不周企业外流的现象;

有的对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服务承诺多,实际落实少,“多头管理、都管都不管”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考察学习的启示

通过在xx、xx两县实地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行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也对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得到了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营造浓厚的民营经济发展氛围,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民营经济对促增长、调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快富民进程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

启示之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金融服务环境。首先,坚持招大引强不动摇,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支撑。其次,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再引进1-2家商业银行入驻我县。第三,千方百计提高我县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例。第四,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同时积极完善和开发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新型金融产品。

启示之三: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外部环境至关重要。在政策环境上,抓好落实,搞好服务,优化软环境,打造一个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启示之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层层有任务、人人有压力,建立奖励先进、惩罚落后的激励机制,努力在全县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四、关于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晰民营经济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认识民营经济作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自主创新的主源头、启动社会投资的主载体、自主品牌的主创者的重要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要强力推动,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大战略来抓。只有有效发挥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引导发展、强化后盾,广大民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主动、更有底气、更显轻松。要在工作中形成“企业要发展,来扶持;

企业有困难,来解决”的风气。推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领导包干挂钩服务制度,成立县小微企业投诉中心,切实为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二)进一步激发主体活力,拓展发展空间。一要掀起全民创业新。激励政策,推动更多社会成员兴办经济实体,引导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更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法人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贷款等信贷支持。二要强力推动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途径,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有针对性招商,把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引进来。三要落实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放开投资领域,做到平等准入、放手发展。放宽经营条件,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让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在税费政策上进一步倾斜,新办民营企业两年内不收任何费用,有关部门只服务不收费,对微型企业月营业额未达到三万元免征营业税、增值税。四要支持现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增强“商标”和“品牌”意识,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五要打造服务平台。采取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形式,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构建全县服务平台网络,建立公共网络平台窗口,帮助企业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等。

(三)进一步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瓶颈。一要缓解民营企业困难。建立健全担保体系,规范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落实担保机构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要统筹担保公司的贷款、科技局的科贷、人社局的就业贷、妇联的妇女、共青团的青年创业贷等的发放。应设立全民创业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小微企业应急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实行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等抵押贷款。推进银企合作,带动商业银行增加小微企业投放。推进统贷平台建设,积极打造统贷平台的品牌和影响力,提升服务效果。二要重点解决民营企业用地困难。充分利用好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自身挖潜,盘活存量,整理出可供项目建设用地。兑现农民进城购房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换出大量的建设用地。要利用好并村后闲置的村部、学校撤并后的校舍、乡镇工业集中区闲置的厂房等为民营经济创业者提供便利。三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用工困难。

(四)进一步加大产业规划的力度。按照“品牌化、生态化、集群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做好产业规划工作。一要突出品牌化。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行业话语权、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努力形成品牌效应。二要突出生态化。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上马,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三要突出集群化。按照相对集中、集约用地、优化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搞好产业基地规划布局,促进企业形成群体、集聚发展,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根据产业实际需要,规划建设专业园区。与优化、提升现有各类工业园区相结合,搞好园区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大企业领办、创办工业园区,吸纳上下游中小企业产业配套。

(五)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兑现奖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动员全民创业,是各级党政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纳入考核。建议按每个行政村每年动员返乡创业的人员创办的小微企业不少于十家的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年终考核兑现奖惩,超额完成者按完成比例予以奖励,完不成任务者镇村主要领导给予惩罚。

(六)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相关组织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构建以企业经营者为主体的行业协会和商会。逐步形成企业家办行业协会、商会,加以引导的新路子。二是积极推进民营经济诚信制度的建设。完善维护消费者权益,公平交易、合法经营的市场竞争机制,保护诚信经营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利益。三是支持民营企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工会建设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保护员工利益,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附加篇四】

近年来,前进区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紧紧围绕打造“五大中心”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要素制约等不利因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搭建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破解要素制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区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在稳定增长、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不足难的问题。为寻求破解之道,我区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集中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就中小企业发展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1、前进区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xx年底,全区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有10330家。其中:非公企业达到2345户,个体工商户7727户,上规模企业270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其中餐饮服务企业1545家,医药卫生60家,学校教育23家,注册资金100.9亿元。

2、前进区驻区金融机构基本情况:区域内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44家银行分支机构;

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40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

有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等5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

有xx市盛源有限责任公司、xx市天麒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民间金融机构,是xx最密集的金融商贸服务中心。

二、主要作法

1、在深入走访中了解企业情况。实地走访了辖区内中唯实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迪尔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经典158面点厂、益硕口腔门诊部等企业,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访谈了解到,资金流量不足、金融产品有限、扶持政策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进而引发了技术水平转化难、人才引进难、生产经营难、市场开拓难和持续发展难等一系列难题。各中小企业需求强烈,资金用途明确,主要是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中唯实业有限公司提出因为市场资金运作方式、企业锅炉改造等问题,造成企业,贷款需求2000万元;

利华食品厂提出现在企业升级转型,面临厂房搬迁问题,贷款需求30万元;

公共交通公司因公益性票款补贴资金不到位,导致购买新能源公交车及建场站资金严重不足,贷款需求3000万元;

经典158食品厂因扩建新的销售点需要贷款300万元;

xx小天使妇产医院因购买医疗仪器需要贷款2200万等等。

2、在搭建平台中促进银企合作。6月中旬,我区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交流互动平台,组织召开了“银企”对接会。邀请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平安保险公司、创鑫担保有限公司等12家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辖区内电机股份有限公司、xx新玛特购物广场等涉及工业生产、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科技文化、医药卫生等行业的48家驻区企业代表参会。各金融单位负责人推介了涵盖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小微企业互惠贷款等符合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驻区48家企业代表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现状、需求,并与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互动交流。双方增进了信任,加强了沟通,建立起互信、共赢、稳定的新型政银企合作关系。6月下旬,组织召开了“前进区.xx企业联合会经贸合作交流会”,邀请12位xx企业家来我区进行经贸考察,我区进行了招商项目推介,并引荐xx企业家和各企业进行对接,实现了“合作、交流、发展、共赢”的目标。

3、在实地调研中提供精准服务。“银企”对接会后,各金融机构主动下沉服务重心,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精准服务企业发展。截至目前,交通银行已经和广源种业对接,企业正在准备贷款相关资料,计划3000万。桥南春饭店、鼎特大酒店、四海印刷厂三家企业是邮储银行的用户,桥南春贷款500万、鼎特大酒店贷款500万,四海印刷厂贷款100万,邮储银行会继续跟进这三家企业,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建设银行走访了解有需求企业12户,其中嘎咕鸭脖、老李头粘玉米、利华食品厂3户企业有合作意向。中唯实业公司是工商银行的用户,工商银行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准备进一步进行对接。平安财险有限公司将有需求的企业名单报送到总公司,等待核实评估,确定结果。中国银行、哈尔滨银行近期准备到迪尔制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江天大酒店、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实地了解情况,进行对接。

三、存在原因

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又有商业银行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存在政策缺失、支持力度不够的因素。

1、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管理层的现代企业意识、金融风险观念、信用意识不强,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经营行为短期化、随意性大,适应商业银行信贷要求标准不够。二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大多数为家族式企业,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不高、企业信息不够完整等问题,有“现金结账”、“以单代账”现象,银行难以全面掌握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三是企业风险评估难。银行发放贷款必须通过严格的企业风险评估,但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够强,加上受生产能力、市场营销、后续发展等因素的制约,风险评估等级明显不足,也直接影响了银行的贷款。四是企业抵押能力不足。由于多数银行目前只接受产权明晰的抵押,且抵押物价值变现折扣率不够灵活。而绝大多数企业自身积累薄弱,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的问题,一般很难达到银行所要求的抵押或担保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因此大大降低。

2、金融机构(资金供给)方面的因素:一是审批时间长。基层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权限太少,省级分行对基层银行放贷控制严格,存在贷款审批时间长、审批效率低、手续繁琐等问题。对资金要求急、周转快的中小企业极为不便。二是贷款风险大。由于中小企业效益低,稳定性差,贷款风险较大。而大企业的贷款可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耗费更少的贷款成本。所以出于利润最大化和降低风险等级的双重考虑,银行在贷款投放上更倾向于大企业。三是信贷政策制约。历史上,各商业银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法收回的中小企业贷款,形成了一些不良资产,而一些中小企业也在银行部门留有不良的“信用记录”。现商业银行实行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使一些工作人员宁可采取保守的信贷政策,实现“零风险”,也不愿担责任。四是贷款期限短。银行通常借贷采取“一年一贷一还一续贷”的模式,即一年内从银行贷款,一年内收还本息,然后再通过风险评估贷款。因此,从银行贷到的资金实质上发挥效用的时间不足10个月,而企业生产收效回报最佳时间是2至3年。一年内很难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资本回笼非常困难,根本无力偿还本息。

3、方面的因素:一是政策贯彻执行难。为缓解中小企业难的问题,从到地方各级相继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文件,对促进企业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强调宏观指导的多,具体实施办法不够明确,没有细化量化硬性化,导致可操作性不强。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缺少被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普遍接受认可的中介性质的信用评估机构,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资金用途的真实性、合法性不被商业银行认可。三是搭建平台不够。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缺乏沟通平台,致使中小企业不了解金融机构一些新的产品和渠道,也不能很好地研究并有效地利用国家财税、金融、产业等优惠政策为自身服务等等。

四、对策建议

1、要充分发挥的指导作用。要进一步认清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性,从层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务实管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尤其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更多的优惠支持。应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设立面向中小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创业基金。对于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财税部门应给予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增强中小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能力。广泛开展以“守法诚信”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努力开创良好的信用环境。

2、要全力打造优质的政务环境。及相关部门要努力创造优质的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简政放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实行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和联系企业责任制,定期组织发改、经合、安监、统计、公安等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和障碍,积极帮助企业想办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强化“一条龙”“直通车”服务,为企业提供、用工、政策咨询等方面服务,营造“亲”“清”政企关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机制,推进“全岗通”改革,再造服务流程,完善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全面开展“四零”服务创建活动,让办事的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3、要着力构建银企互动平台。应为中小企业搭建平台,畅通银企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发挥现有金融机构的主渠道作用,推动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合作。要积极引导企业自觉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横向联系,全力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一方面,主动邀请金融机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企业考察,定期推出项目供金融机构选择,主动向金融机构通报项目谋划和运行情况,引导金融机构挖掘好的项目,增强投资信心。另一方面把有信誉,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主组织起来,到金融机构共同探讨企业发展方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形成银企携手共建的良好局面。

4、要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整合工商、税务、质监、银行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建立信用数据库,逐步建立一套全覆盖的通用信用查询系统,营造全社会讲信誉、重信用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加强与银行、企业、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协调引导、银行合作支持、担保积极配合、企业主动参与”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及资金需求资料库等形式,定期向金融机构发布中小企业信息和项目需求信息,增强中小企业吸引金源的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民营担保公司,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鼓励企业之间通过资本联合重组建设新的担保公司以及行业协会组成的互助担保公司,多形式、多渠道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健全社会信贷服务体系,培育信用评级、物业评估、报表审计、担保等方面的社会服务中介组织,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快银企间的信息传递。

5、要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商业银行要研究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法,用简便的流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较低的业务成本,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要进一步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和流程,缩短审批时间,采取审贷会方式将评级、授信工作一次性解决。创新管理机制和业务品种,适当调整再贴现、再贷款额度,实现银企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要有针对性地优惠政策,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计划,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提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在现有银行实施的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推出金融新产品,量身订制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信贷品种,开展信贷创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大力发展租赁、企业联保、商会协会担保、信誉荣誉放贷等新兴金融产品业务,努力开展动产质押、仓单质押、权利质押、在建工程抵押等贷款业务,丰富中小企业的方式。

6、要努力提升中小企业内在实力。要组织引导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信贷信心。要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企业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细化企业市场定位,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多渠道的能力。要积极参加金融机构组织的信贷登记、授信评级活动,取得金融部门和社会各界公认的信用评价,为争取打好基础。要着力于创建现代型企业,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商业银行要求,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定期向相关各方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要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快资金回笼与周转。要主动了解、适应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增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实现信息的互动。要及时还本付息,逐步建立和提高金融机构对本企业的信用记录,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外在形象。

【附加篇五】

一、调研基本情况

截止到xx年底止,全市中小微企业已达24131家,从业人员65.1万人,营业收入2732亿元,实现增加值740亿元,实交税金30.3亿元。中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5%以上,提供了超过90%的新增就业岗位,中小微企业增加值约占全市gdp的40%,上缴税收占全市税收的50%,中小微企业在促进我市经济稳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市中小微企业问题面临以下情况:

(一)难。从贷款投向上看,截至xx年5月,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贷款总额约为554亿元,其中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总额分别约为148亿元、162亿元、244亿元。据统计,中小微企业数量是大型企业21.6倍,相比之下,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总量仅为其2.7倍。金融机构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仍然偏重于资本规模大,信用水平高的大型企业。

(二)贵。从贷款利率上来看,不同类型的企业,其贷款利率差别也很大,大型和中型企业的贷款利率主要以基准利率为主,相较而言,小微型企业贷款利率远高于大型企业

二、中小微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中小微企业难贵的原因纷繁复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小微企业方面

1、企业规模较小,抵押担保困难。我市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及负债多、积累少,市场竞争力不足,银行担心贷款风险而不敢放贷;

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不足,流动资产变化快,资产结构存在较大缺陷。同时抵押品的登记、评估、拍卖环节多,程序复杂,使得中小企业通过抵押担保实现贷款比较困难。

2、财务管理不规范。我市部分中小微企业存在“以单代帐”、“帐外经营”、“现金结账”的现象,信息不透明,报表不健全,大多无法向银行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

3、信用等级不高。个别企业主诚信意识差,不能诚信履行合约,欠息欠贷甚至骗贷:有的企业多头开户,销货款体外循环,逃避银行监督;

有的通过非正常的相关交易抽逃资金,转移资产;

有的未经银行同意,擅自处理银行贷款抵押物;

有的拒不还贷,不签收银行催债文书,企图使银行债权失去法律时效;

有的借破产或重组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等种种行为使银行惧贷,败坏了整个xx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

(二)金融机构方面:

1、现有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需要。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对中小企业“惜贷”的现象。二是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相对集中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实力弱和贷款需求集中等限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限。三是我市属于传统农区、工商业经济欠发达,缺乏民营股份制银行。

2、银行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借贷。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资产的监控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使得信贷人员在面向中小微企业时惜贷情绪严重。二是各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避免风险,上收基层信贷权,贷款权限集中到省行和总行。三是银行从资金的安全性、赢利性出发,贷款始终坚持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客户的方针。

3、金融机构服务缺乏创新,不够灵活。一是在贷款期限上,我市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一般以短期信贷业务为主。二在贷款周期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制定借贷时间缺乏弹性和灵活性,与企业的资金需求周期不相匹配。三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除极少数金融机构尝试过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惠农卡等信贷新产品外,大多数金融机构一直沿用房地产抵押这种单一的信贷产品。四在贷款程序上,银行业务流程长、环节多,与中小企业“额度小、要得急、频率高、周转快”的信贷需求在操作中难以对接。五在信贷标准上,银行在信贷办理上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用统一金融产品、同一标准衡量,使中小企业失去了信贷机会。

(三)外部金融环境方面:

1、渠道狭窄。目前国内企业有银行、上市、股权、债券、民间借贷等多种方式。据调查,我市企业的方式基本依靠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极少数企业进行了上市和股权。以本次调研的沈丘县为例,该县中小微企业民间借贷占企业的80%以上。

2、成本较高。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借款方面大多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除去基准利率4.85%,加上中小微企业的上浮利率和授信审计费用、担保费用、评估费用、财产保险费用、费用、价格调节基金、资料费用等中介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收费,中小微企业的成本高达11%以上,平均比大企业高出了3-4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营造良好的小微金融发展环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健全法治、改善公共服务、预警提示风险、完善抵质押登记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二是强化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实现银企对接、项目对接和信息对接,促进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互动。三是培育资本市场,拓展渠道。鼓励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和优势资产的整合,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同时,借助“新三板”的良好机遇,通过上市、集合债券、股权、招商引资等渠道鼓励我市企业直接。

(二)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大力拓展小微企业渠道。一要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城市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吸引优秀民营企业参股入股。二要鼓励招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落户xx,重视新兴网络银行,加快发展村镇银行,逐步构建金融多元化格局。三要利用互联网金融改变小微企业生态,改善小微企业状况。此外,还要招引保险业机构、证券业机构、信托业机构,真正增加xx金融机构的供给。

(三)加强金融机构改革,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效率。加大力度清理整顿银行业不合理收费,缩短贷款发放、展期、续贷等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创新模式、产品模式和担保模式,结合小微企业经营周期和特点,在贷款周期、品种、贷款收息上实行“量身定制”,以满足不同小微企业群体的需求。

(四)增强企业自身素质,改善企业信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方式,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打造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改善企业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全市中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及中小微企业诚信披露制度,将诚信评估与法规条例及监管行为有机地结合,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诚信评价及惩治系统。实现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联网共享,为银行资金降低必要风险,为优质企业铺设信贷通道。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趋势调研报告 篇五

为推进xx县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我县的具体实际,县委提出“新农村、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四大发展战略。要实现工业化,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建设工业园区。如何搞好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带着这一问题,我带领相关部门就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就对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设工业园区是大趋势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要加快全县的经济发展,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建好工业园区则是破解工业难题的重要方法。

(一)建设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来我县投资工业的外来企业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县内没有合适的工业用地,城区周围又没有工业园区。一个企业要到县内来投资,首先看重的是投资条件,其次是优惠政策。因此,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摆清主次,把提供建厂条件放在优惠政策之前。工业园区就是为企业提供最现实、最直接、最实惠的平台。

(二)建设工业园区是拓展城市框架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我县城区范围太小,城镇人口集聚在县城内,消费也浓缩在城内,这与今后城区发展的方向极不相称。今年我们搞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要明确县城主要功能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进一步扩大县城框架”,这是完全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建设工业园区,可以有效地拓展城区框架。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的建设,将不断增大县城容量。

(三)建设工业园区是紧抓政策机遇的大好时机。在国家扩大内需这样的大好机遇下,加强建设工业园区,在土地征用、金融贷款、项目申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二、抓好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今年,县委、县将工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快响水洞工业园区、通州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园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明年企业正式入园。目前,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正处在起步阶段。对如何加快县工业园区建设,我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保持高度统一的思想。建设工业园区是全县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领导必须在思想上有高度的统一。首先,县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要有决心,形成一致共识;其次,各相关部门要有积极的行动,特别是在园区建设时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方面都要给予全力支持。同时要有工作的紧迫感,要紧抓国家在贷款、贴息、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机遇,形成一盘棋的思想。

2、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园区规划。规划是行动的指南。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节约投资、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工业园区的规划要本着“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原则,遵循“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适当超前、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特别是在功能分区、道路布置、管线架接、美化绿化、排水排污等硬件方面要远瞩,留有余地,既要结合当前实际,又要考虑日后的规模扩张。

3、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健全组织机构是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力保障。县委、县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抽调部门、单位的精兵强将来实施这项工作,要明确部门、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便于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要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快园区建设进度,保障园区畅通高效运行。

4、要开辟切实有效的投资渠道。从我县的实际出发,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要建立、企业、项目配套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资金筹措体系,保障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一是县通过各种渠道协调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保证园区基础公用设施的建设;二是通过以土地置换、资金扶持等方式,积极引导各入园企业参与道路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申报争取园区建设扶持配套资金;四是积极争取中省市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财政扶持资金或财政贴息贷款。

5、要更加完善的优惠政策。工业园区要按照“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标准服务”的原则,重在服务和协调,只要是承诺的事情,就要一定办到、办好。要学习借鉴其它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实行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机制,理顺审批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帮助入园企业解决投资前和投资后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达到“亲商、安商、富商”的目的。

6、要协调好工业园区建设占用土地的群众的关系。我县工业园区约占地面积较大,涉及的土地较多,必须处理好园区与村组之间、园区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协调,要提前考虑可能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占地、搬迁等具体问题,并积极稳妥解决,确保县内外投资企业能够顺利入园。为经济发展注入一定的活力。

最新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六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也是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的平台。为了搞好“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旗工业园区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关于我旗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园区工作在基础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巴林左旗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838亩,现园区由南塔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和凤凰山工业园区三个园区组成。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1、南塔工业园区。南塔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5238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1548万元,其中道路1,666米投资为66.8万元,桥涵投资25.1万元,供水投资为376.1万元,供电总投资为790万元,征地投资为89.2万元,平整土地投资为200.8万元,现园区有6.6万伏变电所一座,园区内已实现“五通一平”。

南塔工业园区是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制造、化工、煤炭加工配送、非金属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现入驻企业有7户,固定资产总投资为48,346万元,其中xx年底前入驻的有: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12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完成投资8,00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三期扩建工程投资12,000万元;平煤公司完成投资350万元;南塔自来水公司投资376万元。xx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阿旗鑫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30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白音罕山矿冶集团投资18,000亿元建设的6万吨/年铅冶炼项目;内蒙古源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建设的煤炭加工及货场项目。

2、上京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631.7万元,其中道路2,608米投资为47.5万元,排水2,100米投资为117万元,供水投资为320万元,征地投资为120万元,园区拉电27.2万元,电话光缆已经开通,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上京工业园区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兽药、纸制品加工等轻工轻纺为主的绿色环保型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7户,固定资产投资为5,667万元,其中xx年底前入驻的有:赤峰向阳兽药厂完成投资127万元;赤峰市百利造纸厂7,000吨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1,100万元户;左旗龙翔肉禽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200万元;左旗日升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360万元。xx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其中:巴林左旗古城乳业投资700万元建设10吨/日鲜奶生产线项目;巴林左旗郑和木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设的木材加工项目;巴林左旗鑫达种业公司投资580万元建设的高粱米加工和玉米种子包衣项目。

3、凤凰山工业园区。该园区是xx年新规划的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22,600亩(约15平方公里),该园区主要以发展能源、电力、化工、建材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从今年一月份开始该园区聘请有资质的专家进行规划,现园区规划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目前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矿投资4.6亿元建设的10万吨/年铅冶炼项目已开始土建工程。

(二)园区效益

1、经济效益。开工企业产值和效益同步增长,截至6月底,入驻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7,718.3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实现销售收入30,372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实现工业增加值9,132.1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63%;实现税金805.9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9%,占全旗工业1-6月份总收入9,529万元的8%;实现利润920.2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其中: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24万元,实现利税856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598万元,实现利税1,066万元。

2、社会效益。(1)园区共安排再就业职工750人,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职工收入的提高及生活水平的改善。(2)预计为当地居民可创收3,000万元以上,为左旗经济发展做贡献。就龙翔肉禽有限公司按年屠宰600万只鸡,2元/只计算,可为农户创收1200万元以上。(3)使工业园区注入新的招商项目,使左旗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4)能带动左旗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对科学养殖和深加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我旗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内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

2、园区基础设施滞后。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内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3、入园企业不多、投资强度不高。(1)入园企业不多。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仅有14家,其中,规模最大的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1,120万元,规模最小的赤峰向阳兽药厂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127万元。(2)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入驻的14家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13万元。(3)部分入驻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4、园区管理体制有待健全。与园区建设相关的旗直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搞好服务,影响了企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5、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1)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2)服务企业意识不到位。尽管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较好,但因园区工作人员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3)治安环境有待加强。园区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企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我旗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我旗的工业园区建设,应把“核心抓招商”工作思路与工业园区发展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我旗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借鉴外地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在连片开发土地、集中经营管理、优化招商环境上下功夫。

(一)规划先行,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的前瞻性。工业园区是工业布局调整的载体,其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交通环保、消防治安等规划配套起来,立足于规划先行,注重与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在明确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的同时,一是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园区的配套建设;二是要对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等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园区建设无论从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还是形成工业区域、合理规划建设城镇等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一流的园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客商投资兴业,促进生产项目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说到底,加快园区建设是为了“筑好巢,引来凤”。因此,园区要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型方向发展,能够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从而形成优势板块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科学指导,进一步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1、合理优化布局,高起点抓好园区规划。

一要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使三个园区的布局、产业定位、生态建设及配套设施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超前性。

二要以特色的思路来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园区特色优势,构筑园区龙头地位,凸现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三是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要树立长远目光,着眼于园区的长远发展,防止园不成形、区不成块的现象发生。

2、立足因地制宜,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适度超前。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适应长期的发展需求,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适度超前抓好园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因为资金制约就降低建设标准。二是梯度推进。要依托项目建设园区,根据入园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科学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空地、白地,防止开而不发。

3、运用市场法则,高水平抓好园区经营管理。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设置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统一负责园区管理。

(四)全力支持,进一步发挥园区的积极作用。

1、核心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生命线,园区建设目的在于有利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成功与否又系园区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议旗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合我旗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大中小、内外资项目一齐上,在较短时间内引进一批项目,较快地树立园区形象,开创我旗园区工作的新局面。

2、要利用园区的特色优势招商,进一步挖掘园区的特色和优势,做好园区的包装和推介,“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举办经贸洽谈会、项目推介会,不断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公认度。要探索招商新办法,实现招商形式多样化,重视发挥网络信息在招商引资中的突出作用,开设园区招商网站,把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发布出去,力争园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3、落实优惠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要对现有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完善,并认真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加大通报和反馈的力度,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确保优惠政策真正能够体现“优惠”。同时,要搞好政策研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抓住重点,制定更为灵活有效的政策。

4、营造良好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特色的投资氛围,是竞争制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旗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使我旗真正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创业者的乐园”,还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建设工业园区是工业兴旗的战略性举措,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需要认真地去研究和探索,进行严肃缜密的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切忌盲目。打造好建设工业园区的平台,创造好软、硬环境,以诚信换取回报,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相信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定能给巴林左旗的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七

遵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审议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报告的需要,7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于7月下旬前往璧山、荣昌、忠县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自20xx年1月县工业园区批准设立以来,特别是20xx年3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工业强县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管委会等县乡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忘我工作,实现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园区征地拆迁较为顺利。南宾工业园区1.89平方公里启动区征地基本结束,完成征地2080亩;签订房屋拆迁协议214户,占应拆房屋239户的 89.5%。拓展区中2平方公里的土地丈量、实物勘测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启动区现已完成基建投资1.96亿元,竣工场平工程12个,园区内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等设施基本达到企业入驻需求;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孵化楼已面向社会招商;3.5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3万平方米。

三是入园企业渐成规模。现已累计入园企业3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建成厂房11.7万平方米(其中南宾工业园区入园企业2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园区投产企业20家,解决就业1000余人。在建企业11家,主要包括电解锌、沃特矿业、火电、复合肥、氧化铁、中药饮片等项目。待建企业4家,其中升达地板即将开工建设。

四是一区三园协调推进。除南宾工业园外,西沱临港工业园、龙潭有色金属园均有较大项目落地,带动全县工业投入提速提档。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尚未统一,配合不够默契

(二)建设资金断链,园区运行受阻

(三)土地指标紧张,项目推进困难

(四)区位劣势明显,引资到位较少

(五)体制机制不顺,办事效率不高

三、对发展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形成抢抓机遇大办园区的强大合力

纵观世界各国和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历史及区位的原因,我县传统农业至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获得了几个全国第一,但并没有改变民贫县穷的面貌。同时,第三产业在我县尚处于培育起步阶段,多年强力推进的特色旅游业仍然举步维艰。要想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还是工业。发展工业如果继续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量小质弱,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唯有发挥园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优势,才能走通走活工业强县之路。

在新一轮的产业大转移中,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内地梯度转移、主城退二进三企业向两翼转移;同时,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和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提出了许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于区县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县园区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企业梯度转移不可能持续多年,市委市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门,如果不主动承接相当数量且形成产业链的转移企业,不主动争取市委市和市级部门的支持,我们就会坐失良机,石柱的发展就会滞后。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在全县上下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坚定以园兴工信念,以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创新精神,全力打造园区,为石柱工业经济的兴起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在全县开展工业强县大讨论活动,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为园区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业,石柱的难点在工业,再难也要办工业的共识。

(二)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思想大解放,园区大发展,园区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解放表现在敢不敢于突破陈规旧习,开拓创新。只有敢闯、敢干、敢试,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本本,才能加快园区发展。常委会考察所到区县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要敢于让利企业。一些同志担心我县入园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是不是过多,4万元甚至1万元一亩的地价是不是太低,收取的税费是不是太少。殊不知区位条件比我们好的地方都有实行零地价和零收费的。璧山县与中国奥康集团联合打造西部鞋都,奥康集团用地2200多亩,位置紧靠璧山县城城南,完成七通一平后每亩土地出让金为3000元,而奥康年创税只有1000多万元,按当时璧山县城的商业用地拍卖价折算,用奥康的税收去偿还土地价款,需要300年的时间才能平衡。但在奥康集团的引领下,目前西部鞋城在全国已有较大影响,整个鞋业年创税7000多万元,100多家企业用工1万人以上,工人月均工资超过18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奥康的成功,使市内外企业普遍看好璧山的投资环境。目前,长安、宗申、力帆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璧山或在璧加工重要零部件。同处渝西的荣昌则了入园企业不收取县级行政事业费的零收费制,吸引大批企业到荣投资,20xx年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渝西地区排名第二。璧山、荣昌的快速发展除区位比我们好之外,敢于让利企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要敢于举债建设。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县大都靠举债建设,涪陵区欠债20多亿元,渝中区欠债30多亿元。市委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中,市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等各种会议场合,都提出要帮助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建设工业园区,其实质也是帮助区县贷款。我们应敢于举债建设园区,从中长期贷款入手,力争多融贷资金,尽快用于园区七通一平建设。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大规模举债,园区到底多少年能收回投资,实现平衡。经县园区管委会测算,启动区1.89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共需资金35000万元,到20xx年实现最大规模后每平方公里产出25亿元,按此计算的投资回报期限为13年。据了解,投资回报的平衡点在上海为10年左右,重庆则相对长一些,璧山、荣昌等基础较好的地方为12年左右。这样的投资平衡测算是指园区靠税收等直接收入与投入之间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常委会考察所到的区县都认为不能这样算,还必须算园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南宾工业园区除了税收,它还能有效扩大县城规模;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有效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降低城镇失业率等,所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三是要敢于储地用地。要承接大项目或产业集群项目,就必须加大园区土地征用和整治储备,完善好基础设施,筑巢引凤,使前来考察的企业愿意投资。璧山、荣昌等区县除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外,还解放思想敢于用地。荣昌县今年计划用地4000亩,上半年争取到位指标1000亩,实际征地拆迁8000亩。他们的体会是,只要做好了群众工作,安置好拆迁户,就可以早用地多用地。

四是要敢于创新机制。目前,阻碍区县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很多。要实现园区快速发展,不打破障碍、创新机制显然不行。在企业审批方面,荣昌实行了授权办理,在园区内设立了四个职能分局,一个办证服务大厅,每年各职能部门将一部分审批序号留给园区,由园区自行在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结,不用再跑到各局审批。只要企业基本要件齐全,他们可以一天内办结,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还不够快,在浙江昆山等沿海地区,只要企业达到三符合(符合产业结构、符合规划、符合环保要求),就可以先干再逐步完善手续。此外,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费制、土地指标先用后争取等等做法,都无不与他们灵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关。

(三)拓宽渠道,集中各种资金投入园区建设

除了县财政先期投入3000万元用于场平外,我县园区建设主要依靠,县作为投资主体,对部分承担了相当的债务风险。如按目前的运行模式,要大力发展园区,就必须大幅度提高举债数额,所带来的风险较之渝西的区县会更高。因为我们的用地条件差(山地多、平坝少),征地拆迁加整治成本每亩需21万元左右,加上水电气讯等投资,每平方公里在3亿元以上。南宾工业园区8平方公里拓展区,须在短时期内20多亿元,这是我县财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我县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担保资产。因此,必须拓宽投资渠道,增强能力。在拓宽投资渠道方面,一是可以借鉴璧山、荣昌、忠县的经验,责成县级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水务部门运用城镇供水工程等项目资金投入园区解决供水问题,交通部门争取路网建设资金解决园区道路建设问题,市政部门争取市政设施建设资金解决园区内道路硬化油化问题等等。二是按县委〔20xx〕34号文件规定,天然气、电力、通讯等公用事业部门,要从企业增量扩容的需要考虑,积极铺设园区管网,以减轻园区七通一平的建设资金压力,降低的负债风险。三是在拓展区内规划30%左右的综合用地,实行招标拍卖,以商补工收回资金缓解压力。在增强能力方面,关键是做大现有资产存量。建议在县城规划区内尽力多征多储国有土地资源,以储备的城镇国有土地进行,提高承接吸纳贷款的能力。

(四)转变观念,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满足园区建设需要

目前,我县无论是发展工业园区,还是城镇扩容,都需要大量土地指标。而国家的大政策是把好土地闸门,对基层用地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沿海发达地区和我市较发达区县,在上世纪末就认识到土地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囤积了不少可供开发的土地。我县长期以来强调管好土地而忽视了用好土地,结果导致我县土地储备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市委三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帮助渝东北、渝东南的16个区县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同时近几年我县运用市上批准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每年提供了几千亩的土地利用指标,从实现占补平衡角度讲,我县也应适当多享受一些土地指标。因此,采取多种形式,策划包装好项目,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是各部门,特别是国土部门的重要任务。建议我县每年为下一年储备可用土地指标2000亩以上,以保证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五)创新机制,调整完善园区管委会职能职责和办事程序

一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运作模式。对园区企业运作、封闭运行、核算、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作出调整,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投入资金、多主体开展建设的需要。二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管理职能。建议对园区松绑减压,不再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征地拆迁主要交由园区所在乡镇和县国土部门负责,水电气讯等公益事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交相关部门负责。同时,强化园区审批服务职能,使之更好服务入园企业。三是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实行县级行政事业性费用零收费制度,上级部门收取部分由县财政上缴,中介收费采取中介单位由园区推荐,企业自主选择并承担费用,园区代办的方式进行。四是调整企业审批办证程序。可以借鉴荣昌的做法,实行授权委托、集中办证,由职能部门留出部分审批文号直接授权园区办理。或者借鉴忠县的做法实行限时办结,不能因为部门的原因贻误建设进度和入园企业的生产经营。五是完善拆迁安置机制。可在城区较好位置统建居民小区,完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在此前提下对个别阻碍建设的钉子户依法实行强拆。

(六)严格管理,维护园区良好建设秩序

一是拟定入园企业基本条件标准。入园企业必须数质并举,注重环保和社会效益。引进项目要结合本地资源,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坚持四不要,即无税的不要,污染大的不要,实力弱的不要,劳动密集且附加值低的不要。二是加强园区土地管理。由《工业园区土地管理办法》,对不按协议投资投产的用地依法予以收回,禁止跑马圈地。三是建立完善入园企业退出机制。设立规范的退出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四是加强园区审计监督。责成审计部门按期审计园区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明确职能部门工作任务以利考核。如国土部门应争取到位的用地指标,规划部门应完成的园区规划面积和项目,交通、水务、市政等部门投入园区的争资立项任务等等,都应在相关部门的年初目标任务中加以明确,年底严格考核兑现。

(七)加强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

一是成立由县上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一个月召开一次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八

遵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审议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报告的需要,7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于7月下旬前往璧山、荣昌、忠县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四是一区三园协调推进。除南宾工业园外,西沱临港工业园、龙潭有色金属园均有较大项目落地,带动全县工业投入提速提档。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尚未统一,配合不够默契

(二)建设资金断链,园区运行受阻

(三)土地指标紧张,项目推进困难

(四)区位劣势明显,引资到位较少

(五)体制机制不顺,办事效率不高

三、对发展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议

纵观世界各国和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历史及区位的原因,我县传统农业至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获得了几个全国第一,但并没有改变民贫县穷的面貌。同时,第三产业在我县尚处于培育起步阶段,多年强力推进的特色旅游业仍然举步维艰。要想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还是工业。发展工业如果继续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量小质弱,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唯有发挥园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优势,才能走通走活工业强县之路。

在新一轮的产业大转移中,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内地梯度转移、主城退二进三企业向两翼转移;同时,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和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提出了许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于区县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县园区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企业梯度转移不可能持续多年,市委市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门,如果不主动承接相当数量且形成产业链的转移企业,不主动争取市委市和市级部门的支持,我们就会坐失良机,石柱的发展就会滞后。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在全县上下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坚定以园兴工信念,以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创新精神,全力打造园区,为石柱工业经济的兴起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在全县开展工业强县大讨论活动,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为园区建设营造浓厚的氛围,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业,石柱的难点在工业,再难也要办工业的共识。

关于街道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九

近期,通过对区xx工业园区的全面深入调查,找出了目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概述如下:

一、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呈现的几个特点

  近年来,xx街道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街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共有6个,其中广场工业园、三里工业园、熊咀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已建成投入使用,广场科技创业园正在筹建中。6个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3.5亿元,规划用地约600亩,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建成园区面积385亩,引进工业项目35个,引进资金3.3亿元,其中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4个,过5000万元项目2个,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3家。园区经济在街道发展越来越快,主要呈现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规模逐步增大。街道先后建设的三里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熊咀工业园、广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规模一个比一个大,特别是20xx年兴建的广场工业园,占地达到200亩,引进企业投资总额达到1.72亿元以上。同时,即将动工的广场科技创业园的面积和投资规模更大。由此可见,街道园区建设规模呈逐步扩大之势。

  二是园区功能逐步增强。已建成的5个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了水、电、路、话、网络“五通”,完全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如广场工业园,厂房全部是标准化厂房,办公、住宿、仓储用房一应俱全,整个园区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园区功能十分完备。

  三是入园企业逐步增多。随着各种优惠政策的和措施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看重这块热土。截止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个,新引进项目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70%。预计今年园区工业企业将达到40多家。

四是园区规模企业发展逐步增快。20xx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家,是20xx年的4倍。今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望达到13家。

五是入园企业高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家中有9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六是社会贡献逐步增加。从税收上看,20xx年园区实现税收478万元,分别是20xx、20xx、20xx年增长67%、48%、23%,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从社区集体增收上看,20xx年社区集体从园区获取租金收入415万元,占集体纯收入总额的22%,分别比20xx年、20xx年、20xx年新增收入391万元、241万元、160万元,园区对社区集体增收的总计贡献份额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从安置就业上看,园区目前就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其中,20xx年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人,仅社区在园区就业居民就达300多人。

二、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从现有的工业园区情况看,高新技术企业所占份额较小。机械加工、电子、农产品加工是目前园区主要产业,由于产业和产品的特色尚未形成,产品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园区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联系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导致园内企业既无协作配套关系,又不能形成“簇群”效应,弱化了园区整体竞争力,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

2、资金融通渠道不畅。无论是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入园企业维持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政策性扶持力度小而且慢,企业的渠道没有得到有效拓宽。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于街道五个工业园区起步较晚,起点不高,布局上处于散、小状况,整体功能上还不健全,加上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原因,有的企业没有相应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配套资源,缺乏先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有的企业满足于现状,不愿承受企业自主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不愿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有的入园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和各职能之间没有良性互动,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三、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1、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和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领导。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要继续把支持和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街道实际,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处理和引导好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道路、供水、供电、城市交通、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与园区建设同步,使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要抓好广场科技创业园项目的启动和建设。督促项目主体尽快落实资金,实实在在搞好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促进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三是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加强与外地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嫁接一批大项目,新上一批好项目,力争全年新上工业重点项目5个以上。

3、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生产要素协调,改善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需求,尽力克服资金、电力、运输等瓶颈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同时,要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创业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二是要实行客商“绿卡”保护制度。对各类入园投资企业业主及高级管理人员颁发投资保护“绿卡”,对持卡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予以重点保护;在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优先照顾。三是要完善联系会议制度。

  4、打造特色工业园区。一是要做好产业定位。各工业园区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区域特点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开辟新区,大气魄、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几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精品园区,在讲求园区工业经济规模总量的同时,做好园区的产业定位。二是要积极开发上游产品。围绕提高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做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篇十

为研究破解我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园区建设,早日实现工业强县,根据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生态发展,主攻三区建设,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要求和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县人大常委会、政协xx县委员会园区建设工作调研组于8月24日至9月10日通过实地察看、部门调研、走访座谈、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了解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考察学习了其他地区在园区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讨论和探索了促进我县园区建设的工作措施和方法。现将调研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自20xx年2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县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了《xx县园区工业招商项目准入评估及管理服务指导意见》、《xx县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工业园区的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的工业强县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一)园区雏形初步形成。

2、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保障园区建设有序开展,三年来,工业园区加大资金投入用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主要完成了征地、土地平整、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给排水管网铺设、园区外部排污排水铺设、高压电网、配套厂房建设、行政服务大楼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有利条件。

3、管理队伍不断强化。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加大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力度,在原省级林产实验开发区和东莞石龙(xx)产业专业工业园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了县派出机构xx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由县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属正科级行政单位,内设三部一室,专门配备行政编制5人,事业编制10人,后勤编制3人,为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设立了机构和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园区功能初步显现。

2、社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增加,园区逐渐成为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到xx年底,园区企业实现劳动用工11318人。就业率的提高,带动了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幅度减少,同时也为我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园区优势逐步显现,前景乐观。

3、环境优势明显。我县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生态示范县、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环境优势明显,为一些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入驻投资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科学规划,制约园区发展。我县园区发展起步相对早于周边县市,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再加上人才、资金、地理条件的制约,我县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直接导致现在一园五片区的零星布局,园区发展面临规模小、整合管理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等问题。如一园五片区在水、电改造、安全保卫、物业管理等方面,由于园区分散,不能做到资源有效共享,必然导致建设成本过高。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园区产业定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招商而招商,造成了园区企业布局凌乱,缺乏主导产业,企业间关联度小,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体系薄弱,园区综合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如:我县现有的制衣、家居、纸业、玩具等一些产业相同或相关的企业本应合理集聚,但由于规划和人为原因,却分散在多个园区,难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机构职能难以发挥。从全县对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的现状看,体制上还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园区建设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虽然成立了园区管委会,也明确了为县的派出机构,但由于存在人手不够、队伍不齐、专业人员匮乏、工作经费和业务经费不足等问题,再加上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的行力不在园区而在部门,管委会实际上既管不了事又管不了人,既管不了职能部门又管不了企业,权、责的不统一客观上弱化了园区管委会的履职能力,使其管理、服务、招商的职能难以发挥。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配套建设滞后。由于园区发展前期投入大,我县园区属主导型开发模式,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园区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依赖土地出让金和省市专项资金滚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企业等地等水等电建设现象仍然存在,如:东湖坪制笔基地新建厂房供水、供电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影响企业建设开工进度。道路、管网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园区在安全生产、物业管理、社会公用事业、商业服务等配套方面还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

(四)土地储备不足,土地利用率低。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发展,受用地指标的限制,园区工业用地储备严重不足,一些项目难以及时入驻,对招商引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据统计,我县工业园区土地储备量仅为1155亩,其中还包括400亩不符合土地使用整体规划的土地和80亩未平整的土地,土地储备资源极为有限。同时,因项目用地出让政策不甚科学和对企业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到位,一些企业项目审批用地远远超过实际用地,造成土地使用浪费、圈地等现象比较突出,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低。

(五)招商引资质量不高,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优惠政策滞后。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至今还是沿用20xx年制定的优惠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招商引资的要求,亟需新优惠政策的。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多角度、全方位、连贯性的宣传报道,不能充分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三是服务意识不强。有关部门存在着重招商,轻服务的现象,缺乏跟踪服务意识,一些部门在对企业收费问题上存在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使得部门服务形象大打折扣。四是引进项目整体质量不高。从入驻的52家企业来看,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大型外资企业多,大型内联企业少,一般性企业多,高新企业少,缺乏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产业龙头,整体竞争力不强。

(六)入园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绩效不明显。

三、加快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做好科学规划,确保园区有序发展。科学规划是园区发展的龙头,园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

1、做好园区建设规划。一是要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规范工业园区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功能的规划设计标准,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要将园区周边的规划纳入园区统一规划,妥善处理好园区建设与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关系,有效防止因园区建设规划不到位而激发新的社会矛盾。如:太平、马市反映的因园区周边排水设施不完善,每逢雨季就容易发生水淹农田,水浸民房的危险,附近群众意见很大。

2、做好产业规划。一是要科学论证我县工业发展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建议充分发挥我县木材资源的优势,以华润木业为上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将家俬产业的发展列入发展规划。二是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建议在重点发展沙水和马市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其它片区的产业配套,加大各片区产业集聚力度,着力打造沙水电子机械、马市新型材料和家俬、东湖坪制笔等特色园区,改善目前一园五片区零星布局的局面。

3、在制定规划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管理,确保园区建设按规划有序推进。要进一步推进园区规划管理政务公开,强化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办事程序,切实树立和维护园区各项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有效遏制变更规划的随意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一是成立由县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三)加强园区管理,优化园区建设发展环境。一是积极转变职能,在服务中履行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做好服务。既要帮助入驻企业协调落实政策,搞好项目建设和开工投产,更要注重投产后的服务,促其尽快达产达标。二是健全园区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责权统一的原则,建立集园区管理、服务管理、招商引资等职能于一体的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做到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零障碍,诚实守信,兑现全部承诺,增强园区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强化园区治安工作,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积极维护园区建设良好环境秩序。四是加强对入园生产企业的监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园区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园区绩效。

(四)畅通渠道,解决园区发展瓶颈。一是建议可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探索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BOT、BT等方式推向市场,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我县财政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压力。二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安排部分专项贷款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本地落户园区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三是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的支持。要根据省、市在产业转移、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充分做好相关的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最大的资金支持。

(五)完善土地机制,解决用地难题。征地和供地是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先决条件。要解决园区用地难题,一是要尽快解决征地拆迁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抓紧完善征地拆迁政策,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使土地征用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完善土地审批和使用的监管体制。对企业用地指标的规模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审批,有效防止用地浪费;对分期建设的项目用地应采取科学的分期出让土地的政策,防止发生圈而不建闲置土地的现象;对不符合园区规划的用地指标要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要建立入园企业土地利用动态档案,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加大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的方法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全民招商的社会氛围,提高部门和个人参与和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的自觉性。二是要根据现有的政策法规和新时期周边县、市、区的好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和更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xx。三是要打造一支专业的招商引资队伍,逐步从全民招商过渡到专业招商,高位招商,提高招商成果和项目质量。四是要提高招商质量。在招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园区产业规划和《xx县园区工业招商项目准入评估及管理服务指导意见》(始府办〔xx〕42号)的有关标准,为园区发展引进高质量、高产出的企业。

(七)注重环境保护,促进园区建设生态化。一是设立环境保护准入制度,适当提高入园门槛,对污染大、能耗高、效益低的项目应限制入园。二是对入园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在园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做到立项之前要预审,动工之前要环评,投产之前要验收,生产过程要监管。三是提前统一规划和布局入园企业排污处理及环保措施,把工业园区建设与生态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园区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工作范文的资讯,请访问:工作汇报范文
    下载文档

    看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_工作报告十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下面是爱学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电话礼仪与客户电话沟通技巧汇集,供大家参考。 要有喜悦的心情 打电话时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但是从

    班主任工作总结篇1  本学期是我踏上讲台的第一年,在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当中,我咀嚼着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的心灵洗礼,让我真真正正地感到当一名老师不简单,当一名一年级老师也不简

    内科护士长年终工作总结篇1  护士素质是护士应具备的职业修养,是护士通过培养、教育、自我修养、自我锻炼而获得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随着传统护理向科学护理的过渡,护理体系

    银行工作总结篇1  **年前三个季度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全体员工不懈努力与坚持下,基本完成了前三季度的工作任务。具体分以下几方面  1、提升服务品质。首先我们认为公司的服务品质要上台阶单靠我们服务办的

    【爱学范文网 - 学校出纳年终个人总结】光阴易逝,我们即将翻开新的一年,“凡事预则立”,学校出纳年度工作需要尽快安排在计划表中,优秀人士对于年度的工作总结都非常重视。写好一篇学校出纳年度报告,重点涉及

    妇女,在官方辞典中,其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女者,指未婚女子。妇者,指已婚女子,故妇女泛指女性。《礼记&middo

    应用化学是一门培养具备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生产实习是学生认知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与协调发展、促进&ldq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是最常见、最通用的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检查、总体评价、总体分析和总体研究,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角色的动态、表情,想象各个角色对鸭子骑车的不同想法。  2、感受尝试新事物带来的快乐,体会只要够自信、够勇敢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活动准备:  图画书课件。  活动过程课件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学生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