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远方优秀作文
38级4班4班 段莹莹
徐徐的风,舞蹈着去寻觅她的远方;潺潺的水,奔跑着去追求他的远方。几千年前,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骑着青牛,与万物并行,怀着一颗澄澈的心,向远方坚定前行。
他出生在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时代。青年时,他游历各方,在他的行囊中收集点点滴滴对万物的感悟。他曾在稷下学宫深造,在与各家激烈的辩论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铸炼了自己的灵魂;他曾借图书馆馆长身份,畅游于各派典籍中,取各家之所长。不知不觉间,他的思想已经可以自成一派,可他最崇敬的是自然,心中始终怀有一个远方的梦。
心中向往远方,也就不会被宫邑红尘牵绊住前行的脚步。在洛阳静修的老子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两位中国历史上的先哲—孔子老子终于在这一天会面,洛阳城也因此意义非凡,那一天的洛阳应有凤鸾长鸣。他们长谈,用自己的思想去启迪对方。孔子能言善辩,可他面对的是老子,那种无为自然之道早已占据了他整个灵魂。最终,他们长揖作别,走上相反的路。老子那坚定的目光流露出了他对远方的渴求,这次会面更加坚定了他前行的步伐。
人生苦短,老子须发已略显斑白,岁月磨出了他眼角的皱纹,可他心中对远方的梦却在时间的打磨中日益清晰。他明白自己该出发了,找一座天际的孤山,了此余生。就像流水,或渗于地下,或蒸发于旷野,悄然而来,又悄然离开。“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就是老子毕生追求的道。收拾起载满思想的行囊,骑一头青牛,在黄沙路上慢慢前行。什么都没有留下,什么都不挂念,只是走向远方,燃尽自己生命的余焰。
前面就是函谷关了,走出了它就告别了纷繁的世俗。上天好像不忍让老子就此离去,希望他可以留下点什么。于是,在关尹喜要求下,老子执笔而起,心无羁绊,洋洋洒洒5000字,千古佳作《道德经》。然后,走向远方。《史记》中记载“不知其所终”,这才是老子,他的结局在远方。
鲁迅曾写:“大家在关口目送着,走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土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儿,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老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黄尘滚滚中的背影,与自然大地融为一体,大声吟唱着那奔向远方的喜悦。
远方,是老子心中的梦。他怀着对自然的敬畏,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追求着远方那缈远的天际。
(指导教师 段祖香)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