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1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学分析
(一)地位、作用
因为本章内容比较抽象,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的结构。而且,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本技能。所以,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课程理念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练习使用显微镜。
2、过程与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显微镜的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依据: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学能力。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物象的同时,右眼睁开)。
依据:这是个“习惯养成”问题,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所以,是难点。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学,他们还没有上过生物课,生物实验能力差,但是,上实验课的热情却很高。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通过读第二单元开篇语;
(2)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教师演示辅导和“小先生”辅导为辅;
(4)小组竞赛;
(5)练习;
(6)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学方法、
1、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法。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多媒体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小先生”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提出问题、引出主题:生物是细胞构成的,要了解生物就必须了解细胞。
(二)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教学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三)讲授新课
1、取镜和安放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37页,动手取镜和安放。注意: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并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用的是光学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俩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学生都很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要随机抽测。达到人人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为练习使用显微镜奠定基础。
(2)显微镜的使用
学生早有迫切动手的欲望了。教师在进行鼓励的同时,引出显微镜的使用。教师首先介绍四种观察标本:A、写有“上”字的玻片;B、印有数字的透明纸;C、动植物的玻片标本;D、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动手观察。学生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师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补充对光、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2、对光
教师强调并演示:A、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C、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D、转动反光镜时看到明亮的视野,对光完成。
3、观察
教师强调:E、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F、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下降直到接近标本。G、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学生再次动手操作,观察。教师和小先生巡视,帮助。
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A、物象是倒像。B、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也不同;C、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归纳:播放多媒体展示显微镜使用的过程,请学生讨论归纳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小组竟赛:教师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象。
按座位分成四大块,每一快内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其他同学按着操作规范指出问题,进行评价。
练习:教师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应怎麽办?
学生思考: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小结: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麽收获?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因为本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内容比较抽象,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的结构。而且,能够熟练地显微镜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本技能。所以,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练习使用显微镜。
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
2、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练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初步形成利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必须具备的生物学能力。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物像的同时,右眼睁开)。依据:这是个“习惯养成”问题,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所以是难点。
二、教材处理:
1、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学,他们还没有上过生物实验课,本节课是他们首次进入生物实验室,虽然生物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差,但是上实验课的热情却很高。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阅读第二单元开篇语。
(2)、利用生物教学挂图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4)、小组竞赛。
(5)、练习。
(6)、小结。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法。
2、教学手段: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并采用挂图导入、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的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阅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提出问题、引出主题:生物是细胞构成的,要了解生物就必须了解细胞。
(二)、导入新课:展示生物挂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三)、讲授新课:
1、取镜和安放: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37页,了解取镜与安放的步骤,并明确取镜和安放的要点: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在取镜时,教师要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在这一步时,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文,记忆并能说出要点。教师再进行演示,取镜和安放的过程中故意做出一些错误,让学生找出,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
(1)、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分组(课前分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不能太多,太多则没法保证在实验课上每个学生动手做一遍)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在学生学习认知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忆的顺序,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便于学生认知和记忆。教师要随机抽测学生,达到人人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为练习使用显微镜奠定基础。
(2)、显微镜的使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同时,引出显微镜的使用。教师首先介绍四种观察标本:A、写有“上”字的玻片;B、印有数字的透明纸;C、动植物的玻片标本;D、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动手观察。
学生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教师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补充对光、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2、对光:左眼看,右眼睁(不做强调,哪只眼睛能看清楚就用哪只眼睛)。
教师强调并演示:A、对光时,要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当对准时,手能感到咔哒一下)C、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D、转动反光镜时看到明亮的视野,对光完成。演示时动作一定要慢,让学生上来看并说出对光结果,可边对光边讲解,方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教师的操作。
3、观察
教师强调:E、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F、镜筒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与玻片相撞。镜筒下降直到接近标本。G、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学生再次动手操作,观察。教师巡视,帮助。
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A、物像是倒像。物像偏左,往右移玻片。要想物像往左,往右移玻片。B、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也不同;要让学生能说出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个数越少,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个数越多,细胞越小。C、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薄而透明)原理不做强调
归纳:请学生讨论归纳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小组竞赛:教师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
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其他同学按着操作规范指出问题,进行评价。
练习:教师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应怎么办?
学生思考,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小结:学生自主总结,教师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阅读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1)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反思3篇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反思1
《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课以学生对显微镜的实际使用和操作为主,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显微镜结构的认识,先采用简单记忆后的提问方式加深对构造名词的印象,由其他学生判断答案的正误,增加学习的参与度。
教师对构造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以便在操作时更加准确。在对显微镜使用的讲授上,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步骤后,教师最好予以演示,并在演示时故意设置几处操作上的错误,让学生观察和查找错误,这样是为了避免学生使用显微镜时出现常见错误或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可以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对方的操作,并以简单的口诀做提示辅助操作,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讨论分析,最后通过使用显微镜和观察玻片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总结出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都是倒像,对显微镜的使用也可以了然于胸,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应尽量减少教师的讲述,避免课堂过于死板,在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安排的紧凑一些,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反思2
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要熟练掌握的知识,也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仪器;是培养中学生严格规范操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对这个实验一定不能含糊。
而课标只安排了一节的授课时间,课能上完,可学生的操作只能刚刚触及到皮毛,不能达到熟练规范操作的目的,因为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显微镜,要他们在四十五分钟内认识显微镜、了解其构造,了解使用方法,会用显微镜是不可能的。
“显微镜的使用”是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个实验,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第一次接触科学仪器,不敢动,怕把显微镜弄坏,所以,我认为这个内容要安排两个课时,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前的那一节课,我先上这些内容:
①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②介绍显微镜几个重点部分的作用;
③学生学习操作步骤,老师演示操作步骤,指出注意事项。
我先让学生对照课本P37页图2-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然后把显微镜的结构讲清楚,因为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是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基础。如果不清楚显微镜的结果与功能,就谈不上正确使用显微镜。接下来学生自学“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并主学生提出疑问,尔后我演示操作步骤并解释相关疑问。但认识结构毕竟比练习操作容易得多,只有在练习操作过程中才能加深和巩固对显微镜结构的认识。显然接下来的第二节课是至关重要的一节课了。
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有:
①学生在进一步了解操作步骤在基础上开始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如:人血涂片等。
②观察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和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
③观察自己的毛发。
④观察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移动方向的关系。
⑤物像和实物的差别,放大倍数问题。
在具体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操步骤,同时给学生交待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把学习任务板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我在他们之间巡视。我发现学生开始使用显微镜最易出现这些问题:
①显微镜安放位置不当,有的没有放在实验台的中央。有的放在桌的边缘;有的甚至完全放的是反的。
②玻片标本没有放好,没有移到通光孔中央,找不到观察目标。
③三四个围成一圈,把光线挡住了。
④低倍镜和高倍镜分不清,好多用的是高倍镜,找不到观察的物像,还有的认为高倍镜放大的倍数高,观察效果一定会更好。
⑤没有用细准焦螺旋,当能看到物像时,还是用的粗准焦螺旋;有的用高倍镜时,也没用细准焦螺旋。我边走边给他们一一纠正。在这节课结束前,让学生小结练习使用的情况,汇报上课实验收获。
这节课上完后,我感到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课堂上还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初中学生第一次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很激动,还应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二是实验中要反复说明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三是三四人使用一台显微镜,对光后视野时明时暗,有的把光线挡住了;挪动显微镜看不清物像等,要及时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四是强调光圈、反光镜和光线的关系时要让学生自己自做,最好把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怎样使光线变亮,怎样使物像更清晰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边做实验边验证。
五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小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能帮老师的大忙。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反思3
1.课前准备,现在的教学设计都有老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但实际上学生的课前准备是相当有限的,课前10分钟不可能,前一天的晚上更不可能。在目前的情况下,课前准备仍然只能以老师为主。
2.学生初次看到视野里的物像时,并不是都有一种享受的感觉,有的充满了恐惧感,因此要及时给学生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原始的好奇心向科学探究欲的转化。
3.每个同学对显微镜的使用兴趣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的要求和辅导都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进行操作技能竞赛时就要注意不要伤害到部分学生的自尊。
4.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有许多规范和程式要求,如果一下子全部摆在学生面前,他们会显得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应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来体验和尝试,获得成功和失败的真实感受。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2)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1
1.课前准备,现在的教学设计都有老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但实际上学生的课前准备是相当有限的,课前10分钟不可能,前一天的晚上更不可能。在目前的情况下,课前准备仍然只能以老师为主。
2.学生初次看到视野里的物像时,并不是都有一种享受的感觉,有的充满了恐惧感,因此要及时给学生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原始的好奇心向科学探究欲的转化。
3.每个同学对显微镜的使用兴趣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的`要求和辅导都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进行操作技能竞赛时就要注意不要伤害到部分学生的自尊。
4.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有许多规范和程式要求,如果一下子全部摆在学生面前,他们会显得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应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来体验和尝试,获得成功和失败的真实感受。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2
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课,由于学生的兴奋和跃跃欲试,而必须交待的注意事项又非常多而琐碎,在许多情况下,难免出现教师细细交待,学生亦步亦趋,在严格的要求下活动,既放不开,学生实践的机会也少。
我在这节课,40分钟内学生至少实际操作了两遍,第一遍是学生自主的尝试性操作,第二遍是在解决新问题(物像是否是倒像?物像究竟放大了多少倍?)的情景下的再操作。如果算上第一遍结束时,一名同学边说边演示,其他同学帮着找问题,和第二遍结束时,中间一行各小组为主操作,左右二行小组检查,则全班至少有1/3学生共实践了三次。一切技能,都是熟能生巧,以有限的时间,实现学生的充分实践,至关重要。
我认为之所以能做到,在于我对技能实践的高度重视,精巧的安排,而且每次都不是重来一遍——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情境下向前推动,使重复实践富有新意。
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上好今日的科学课程的关键。希望我的做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3
为了更好地贯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我们提前组织培训了一批“小先生”,在课堂上,他们帮助教师辅导同学的实验操作、检查实验结果。这样即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在帮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取了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于有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结构,让学生自己描述这些结构的特征,推断他们的功能。对于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结构,特别是光学结构,教师要给以适当的讲解。要让学生们不仅认识这些结构,也能初步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原理。只有理解了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各项操作注意事项背后的原因。例如:双手取放显微镜的原因、不能用手或纸巾擦镜头的原因、镜筒下降时眼睛看物镜的原因、不能随意将镜筒倾斜的原因等。
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程时间一般都很紧张,而显微镜是学生除了生物课以外,不会在其他生活和学习中接触到,因此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在这节课上,尽管我们特别注意不要上成“老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的木偶式的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留足时间为学生,去摸索、去探究,但还是感到老师指导得太细致、太死板。所以在课时安排上,最好安排两课时,以获得充裕的探究时间。事实上,如果学生显微镜使用的技能掌握得比较好,以后的探究活动可以减少很多时间的。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3)
——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反思
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反思1
教后记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要熟练掌握的知识,也是中学生学习生物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仪器;是培养中学生严格规范操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对这个实验一定不能含糊。
而课标只安排了一节的授课时间,课能上完,可学生的操作只能刚刚触及到皮毛,不能达到熟练规范操作的目的,因为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显微镜,要他们在四十五分钟内认识显微镜、了解其构造,了解使用方法,会用显微镜是不可能的。
“显微镜的使用”是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个实验,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第一次接触科学仪器,不敢动,怕把显微镜弄坏,所以,我认为这个内容要安排两个课时,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前的那一节课,我先上这些内容:
①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②介绍显微镜几个重点部分的作用;
③学生学习操作步骤,老师演示操作步骤,指出注意事项。
我先让学生对照课本P37页图2-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然后把显微镜的结构讲清楚,因为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是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基础。如果不清楚显微镜的结果与功能,就谈不上正确使用显微镜。接下来学生自学“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并主学生提出疑问,尔后我演示操作步骤并解释相关疑问。但认识结构毕竟比练习操作容易得多,只有在练习操作过程中才能加深和巩固对显微镜结构的认识。显然接下来的第二节课是至关重要的一节课了。
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有:
①学生在进一步了解操作步骤在基础上开始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如:人血涂片等。
②观察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和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
③观察自己的毛发。
④观察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移动方向的关系。⑤物像和实物的差别,放大倍数问题。
在具体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操步骤,同时给学生交待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把学习任务板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我在他们之间巡视。我发现学生开始使用显微镜最易出现这些问题:①显微镜安放位置不当,有的没有放在实验台的中央。有的放在桌的边缘;有的甚至完全放的是反的。②玻片标本没有放好,没有移到通光孔中央,找不到观察目标。③三四个围成一圈,把光线挡住了。④低倍镜和高倍镜分不清,好多用的是高倍镜,找不到观察的物像,还有的认为高倍镜放大的倍数高,观察效果一定会更好。⑤没有用细准焦螺旋,当能看到物像时,还是用的粗准焦螺旋;有的用高倍镜时,也没用细准焦螺旋。我边走边给他们一一纠正。在这节课结束前,让学生小结练习使用的情况,汇报上课实验收获。
这节课上完后,我感到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课堂上还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初中学生第一次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很激动,还应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二是实验中要反复说明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三是三四人使用一台显微镜,对光后视野时明时暗,有的把光线挡住了;挪动显微镜看不清物像等,要及时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四是强调光圈、反光镜和光线的关系时要让学生自己自做,最好把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怎样使光线变亮,怎样使物像更清晰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边做实验边验证。
五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小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能帮老师的大忙。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4)
——《显微镜下的大明》读后感3篇
《显微镜下的大明》读后感1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最爱看的`还是历史书,最最爱的还是明史。像当年看到《明朝那些事儿》那样激动,一口气看完。喜欢当年明月和马亲王这种阅读很多历史材料之后归纳总结,只是当年明月是编年体,讲的王侯将相高居庙堂的故事,马亲王的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则是纪传体,讲的是基层小老百姓的故事。
徽州丝绢案,婺源龙脉保卫战,杨干院律政风云,黄册库的前世今生,大篇幅主要讲述了这四个故事,后面两个故事比较短,没有那么精彩。前三个都是地方上的故事,是基层群众和基层官员与高层领导与法律制度硬碰硬的死磕,然后所有人都在权衡自己的利益的,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正是这种权衡,不断能窥见明朝这座大厦一点点在崩塌。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大人物决策的改变,影响的是数以万计人物的命运,也庆幸数以万计的人当中有人选择记录下这些故事,让后世的我们看到。
最爱的是黄册库那章,实在是太绝了,横穿了整个大明史。明朝的黄册,类似与现在人口普查手册和土地房产证资料,每10年更新一次,记录了每一个生活在明代的人的身死由来,每一块土地的归属变迁,黄册的质量也反映了每个朝代的兴衰荣辱,朱元璋朱棣时期的黄册材料要求较高管理严厉放了几百年依旧清晰可见能翻阅,但是到嘉靖万历年间的材料偷工减料管理松懈放了几十年就已经失踪或者不能翻阅。在这些黄册上,能感觉到生活气息,也感受到历史温度,近300年的历史都藏在玄武湖(后湖)的中央,当时搜集黄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插手谋求利益又各种和稀泥,但是又随着南明的灭亡很多都被当作柴火当作火把毁灭。
“这是一幕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曾令大明江山永固的黄册,在风雨飘摇中被一一扯碎。漫天的纸屑飞舞于后湖之上,万亿大明子民的户籍华为甲胄和火器,以毁灭自己的方式,试图成为挽救这个王朝的最后希望。”以前觉得开国皇帝,开疆扩土武将最为重要,看完这章发现文臣更为重要,打完仗后的土地和人口,都是一盘散沙一团乱,人口统计经济统计耕地统计,每一样都是由基层人员一个个一点点实地去做,需要一套强大的系统来管理,上行下效。历史书上就简简单单一句 几几年,某某朝建立,立年号某某,但是实际上还要好几年整合才能成为真正成为一个朝代。还有,*实在是一个力量过于庞大的机器,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说从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有整体配套体制的改革了。
都说以史为鉴,呵呵,这本书里面详细描述的官场的姿态,跟400-500多年后的今天还真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显微镜下的大明》读后感2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最爱看的还是历史书,最最爱的还是明史。像当年看到《明朝那些事儿》那样激动,一口气看完。喜欢当年明月和马亲王这种阅读很多历史材料之后归纳总结,只是当年明月是编年体,讲的王侯将相高居庙堂的故事,马亲王的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则是纪传体,讲的是基层小老百姓的故事。
徽州丝绢案,婺源龙脉保卫战,杨干院律政风云,黄册库的前世今生,大篇幅主要讲述了这四个故事,后面两个故事比较短,没有那么精彩。前三个都是地方上的故事,是基层群众和基层官员与高层领导与法律制度硬碰硬的死磕,然后所有人都在权衡自己的利益的,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正是这种权衡,不断能窥见明朝这座大厦一点点在崩塌。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大人物决策的改变,影响的是数以万计人物的命运,也庆幸数以万计的人当中有人选择记录下这些故事,让后世的我们看到。
最爱的是黄册库那章,实在是太绝了,横穿了整个大明史。明朝的黄册,类似与现在人口普查手册和土地房产证资料,每10年更新一次,记录了每一个生活在明代的人的身死由来,每一块土地的归属变迁,黄册的质量也反映了每个朝代的兴衰荣辱,朱元璋朱棣时期的黄册材料要求较高管理严厉放了几百年依旧清晰可见能翻阅,但是到嘉靖万历年间的材料偷工减料管理松懈放了几十年就已经失踪或者不能翻阅。在这些黄册上,能感觉到生活气息,也感受到历史温度,近300年的历史都藏在玄武湖(后湖)的中央,当时搜集黄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插手谋求利益又各种和稀泥,但是又随着南明的灭亡很多都被当作柴火当作火把毁灭。
“这是一幕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曾令大明江山永固的黄册,在风雨飘摇中被一一扯碎。漫天的纸屑飞舞于后湖之上,万亿大明子民的户籍华为甲胄和火器,以毁灭自己的方式,试图成为挽救这个王朝的最后希望。”以前觉得开国皇帝,开疆扩土武将最为重要,看完这章发现文臣更为重要,打完仗后的土地和人口,都是一盘散沙一团乱,人口统计经济统计耕地统计,每一样都是由基层人员一个个一点点实地去做,需要一套强大的系统来管理,上行下效。历史书上就简简单单一句几几年,某某朝建立,立年号某某,但是实际上还要好几年整合才能成为真正成为一个朝代。还有,*实在是一个力量过于庞大的机器,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说从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有整体配套体制的改革了。
都说以史为鉴,呵呵,这本书里面详细描述的官场的姿态,跟400—500多年后的今天还真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显微镜下的大明》读后感3
这本书是明代纪实文体,主要讲了一些*民百姓关于赋税劳役方面几个难缠的官司。说是难缠不是因为官司复杂,而是中间纠缠了各层级官员的利益而使得事情变得难办。从这些故事中能深刻感受到明代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艰难困苦,明代的基层机构对百姓的掌控与盘剥,真是“皇帝不下县”。
这本书在讲故事之间,插入了大量的注释,一口气读起来不是那么顺畅,甚至有些费力,慢慢读就还好。《古董局中局》相对是比较简单的,《长安十二时辰》情节更紧凑更有趣,叙述时开始夹入一些解释,有些影响阅读,结尾也有些仓促。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很明显故事相对简单,大量的"注释非常影响故事的阅读,但是不读又不完整。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笔记,一本亲王在搜集、调查、了解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写下的笔记,开心的是亲王大方的分享给所有人,让读者都能更深刻的了解明代背景,缺点是影响了故事的趣味性、阅读的流畅性。而且这本同样的也是前两个丝绢案、龙脉案精彩,中间的档案馆冗长略枯燥,结尾的简单急促。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5)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3篇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1
初次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课,由于学生的兴奋和跃跃欲试,而必须交待的注意事项又非常多而琐碎,在许多情况下,难免出现教师细细交待,学生亦步亦趋,在严格的要求下活动,既放不开,学生实践的机会也少。
我在这节课,40分钟内学生至少实际操作了两遍,第一遍是学生自主的尝试性操作,第二遍是在解决新问题(物像是否是倒像?物像究竟放大了多少倍?)的情景下的再操作。如果算上第一遍结束时,一名同学边说边演示,其他同学帮着找问题,和第二遍结束时,中间一行各小组为主操作,左右二行小组检查,则全班至少有1/3学生共实践了三次。一切技能,都是熟能生巧,以有限的时间,实现学生的充分实践,至关重要。
我认为之所以能做到,在于我对技能实践的高度重视,精巧的.安排,而且每次都不是重来一遍——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情境下向前推动,使重复实践富有新意。
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上好今日的科学课程的关键。希望我的做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反思2
为了更好地贯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我们提前组织培训了一批“小先生”,在课堂上,他们帮助教师辅导同学的实验操作、检查实验结果。这样即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在帮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取了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于有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结构,让学生自己描述这些结构的特征,推断他们的功能。对于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结构,特别是光学结构,教师要给以适当的讲解。要让学生们不仅认识这些结构,也能初步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原理。只有理解了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各项操作注意事项背后的原因。例如:双手取放显微镜的原因、不能用手或纸巾擦镜头的原因、镜筒下降时眼睛看物镜的原因、不能随意将镜筒倾斜的原因等。
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程时间一般都很紧张,而显微镜是学生除了生物课以外,不会在其他生活和学习中接触到,因此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在这节课上,尽管我们特别注意不要上成“老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的木偶式的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留足时间为学生,去摸索、去探究,但还是感到老师指导得太细致、太死板。所以在课时安排上,最好安排两课时,以获得充裕的探究时间。事实上,如果学生显微镜使用的技能掌握得比较好,以后的探究活动可以减少很多时间的。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6)
——《综合素质练习》说课稿3篇
《综合素质练习》说课稿1
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提出要培养学生综合身体素质,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喜欢做游戏,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早期是否有充足的爬行训练将影响到心理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前庭*衡能力的发展,现在学校有许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庭*衡能力失调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即使是对前庭*衡能力较好的学生,爬行对上肢、腰、背肌群,对心脏、智力、视力、协调能力、心理品质等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此的基础上,我制定了这节体育课。
一、教学内容:
综合素质练习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初步学习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的技能,发展灵敏、速度耐力*衡等身体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精神
4发展弹跳力及快速反映能力
三、教学要求:
学会徒手操,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麦感
每个学生能按照老师设计的路线完成任务
四、教学重点:各节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教学难点:爬的动作协调程度,以及跳跃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六、教学原则: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则,适应学生心理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师生问好,课堂常规的练习
2、基本部分:热身操是本课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方法和集体练习的方法来进行热身操的练习,同时热身操的动作有些简单、连贯、要领好记,重点就在后面的身体综合素质练习为目的的游戏中,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认真练习和坚持到底的优良作风。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薄弱的上肢力量及腰背肌肉力量。一节课的几分钟爬行效果是有限的,所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爬的兴趣。跨过小溪,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腿部的弹跳能力,穿过设置好的障碍物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把这些*时看起来,做起来很单调的各种素质练习,放在游戏中,不但达到了锻炼的目的,而且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运动,并能从中找到快乐。
3、结束部份:学生欢快地进行放松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
八、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体操垫子若干绳子若干标志物若干小盖章四个
白纸四张呼啦圈若干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7)
——高精显微镜购买合同 (菁华1篇)
高精显微镜购买合同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甲方供乙方_________台,型号:_________。主要功能:______,各项技术指标以合同内容为准。
一、甲方应按所签合同内容,如实提供_________ 给乙方_________台,并根据乙方要求提供所需的___;____等。
二、价格:_________元/台,共计_________元。
三、乙方应按甲方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合理操作使用,不要自行改造或不合理操作。
四、提货方式:甲方负责办理托运和托运费。
五、结算方式:先付款后提货。
六、如乙方验收_____不付合____要求,甲方应按民法典通则执行退款,如发生纠纷应通过当地法院判决处理。
七、本合同一式两份(下载、复印有效),签字付款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合同签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8)
——第一次使用显微镜作文 (菁选2篇)
第一次使用显微镜作文1
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第一次见到实物并使用了它。
虽然在上一节科学课上,我们已经从书中认识了显微镜,所以对它并不陌生。但是从讲台上抱着装着显微镜的箱子回到座位上时我还是有些吃惊——没想到显微镜那么小,那么轻。
我小心翼翼地把装有显微镜的泡沫盒子从瓦楞纸做成的盒子中拿出来,又轻手轻脚地打开盒子——哇!我惊呆了。“如果我穿上白大褂,再戴上帽子,站在显微镜旁边,会不会很像……科学家?”我暗暗地想,心中充满了好奇。于是我接着按照王老师的指令,把显微镜的目镜装了上去。
“好了,现在我们把手电筒打开,把反光镜调到*光面,再把手电筒放在合适的位置。”王老师拍了拍手,示意我们安静,接着说“如果从目镜中看到的雪白一片,那么恭喜你,你就成功啦!”听了这话,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我也不例外。
于是,我先找到了反光镜的*光面,然后把手电筒打开,对准了反光镜的*光面,然后眼睛凑到了目镜上面看——咦?怎么是漆黑一片?我又把手电筒换了一个位置,继续观察。啊!终于有一点光了!我很惊喜,于是又把反光镜的角度调了一下。啊!好了!我终于弄好了!从目镜里看到的果然是雪白一片!我成功了!我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旁边的同学看我这么高兴,就伸过头来看了一下,她马上对我说:“真棒。”我喜不自胜,差一点就把椅子撞倒了。
接着,王老师让我们在发下来的样本切片中找出彩色的小泡泡。
我拿到的是南瓜茎切片。事后,我听说,有人还拿到了人血切片呢!我把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王老师教的方法仔细察看。咦?怎么没有?我顿时就懵了。刚想再看第二遍时,下课铃响了。唉!真是!下课铃总是在该响的时候不响,却在不该响的时候吵个不停。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科学教室,希望能在下节科学课上快些找到答案。
第一次使用显微镜作文2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回忆。这些回忆中,有痛苦的,快乐的,悲伤的。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我第一次使用显微镜。
在一个晴朗无云的早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今天有我最爱的实验课啊!想想就觉得开心!科学课是上午第三节,我怀着百般煎熬的心,度过了前两节课。第二节课的下课铃一响,我就似脱缰的野马一般,冲向了实验室。我是第一个到的,同学们陆陆续续也来了。
上课铃叮叮当当地响起来,啊!我从未觉得上课铃声如今日这般好听,这节课万老师教我们如何使用显微镜,我很快就学会了,并开始观察标本。啊!太美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像是一所所小房子。标本的边缘,竟然有着深浅不一、大小各异的七彩泡泡。这一切汇成了一大片美丽的花海!
就在我陶醉于大自然所赋予生命如此美丽的花海时。万老师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看到什么了吗?”“一大片大小不一的泡泡,我觉得那是花海!”。我这么回答着。“这些泡泡,就是生命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生存单位——细胞!”万老师笑眯眯地说。
我呆着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这样的花海吗?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竟然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美景”,实在是鬼斧神工!
每个生命体中都有一片美丽的花海,奥妙是有限的,但对它们的发现却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自然科学的奥妙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待到将来去发现更多的奥妙。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扩展9)
——怎么正确使用军用望远镜
怎么正确使用军用望远镜1
屈光度调节
1、将左右目镜都调到"0"位,然后观看60米左右的景物。
2、如果影像未处于聚焦状态,则需要调节屈光度,以补偿眼睛的视力,调节时闭上右眼或盖上右边的目镜盖,调节左边的目镜使左眼的影像聚焦。使用同样的方法调节右眼,调好后,记住你的屈光设置数字,以免下次使用时再调。
带眼镜人士的指南
1、因为望远镜的出光孔有更长的目镜适配间隙。所以折回橡胶镜杯后,将两个目镜的屈光度调到零(7×50,6×30),可通过眼镜观看 。
2、对于其他视得乐望远镜,可卸下眼镜观看,并通过调节屈光度,补偿视力的近视问题。
3、带眼睛人士来说,调节方式与正常视力的人士相同。
聚焦调整
通过一种特殊的结构处理,视得乐精密望远镜无需重新聚焦,在正确地调整好两个目镜之后,望远镜从20米到无限远都永远清晰。
用镜小窍门
1、尽量拿稳望远镜,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可双手拿住望远镜同时将肘部放于支撑物上。
2、对于高倍望远镜(如15倍),在可能情况下尽量使用三角架。
3、将镜杯按紧在眼睛上,对于带眼镜的人来说,折回镜杯将目镜按紧在眼镜上。
内部目镜距离的调节
1、选择一个光线好的*面目标用两眼观看,通过中间轴慢慢调节两个镜筒的"距离,直到出现一个圆形画面。
2、注意:枢轴上的数字"60"或"70"是两个镜筒之间的距离显示值。
3、如果有某处的画面出现黑影,那么需要将望远镜稍微移开眼睛几个微米。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