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遐想(3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光下的遐想(3篇),供大家参考!
月光下的遐想1
傍晚,在幽静的乡间小路上,只能看见几个匆匆赶路的行人,或是瞧见农民骑着牛背上,催着贪吃的牛赶快回家。谁也都不吭一声,只有牛儿在那放松地发出浑厚‘哞哞哞’声,在山间飘荡……
我在盘山小路上走,欣赏着此时迷人的风景。一轮明月高高挂在空中,发出皎洁的月光,在黑夜中把光带给了万物。月光和山谷中乳白色的雾融为一体,显得朦朦胧胧,此时的万物经过月光的照射和雾的抚摸充满了柔和的光泽。
‘沙沙沙,沙沙沙’听,那是树在歌唱,那么动听,那么柔美……月光下的遐想
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应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是,我的心情却充满惆怅,因为今天过后,我再也见不到了爷爷了。
爷爷生前最疼我,只要知道我去他家的消息,他马上就会去买来许多我喜欢的零食。等我来到他家时候,他马上迫不及待地柱着柺杖,在我脸上亲了又摸,摸了又亲,还一边嘀咕着地说;‘呵呵!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我的宝贝孙子给盼来了咯!到吃饭时,他的筷子忙个不停,他不是给自己夹菜,而是夹的菜都往我的碗里‘搬’。还一边嘀咕着说;‘宝贝,你现在已经在长身体了,可要多吃啊!’
可是现在,他已经与世长辞了,我再也得不到他的呵护和关爱了,唉!
天空中月亮依然皎洁,可我现在恨月亮——月亮啊,何时长向别时圆?
月光下的遐想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悲乎,何时共赏月?”这句话在我看到作文题目时冒出我的大脑,诗仙也忧愁?渐渐地,我的思绪飞到了唐朝,看见了李白那杯子上映出的面孔。那一丝忧愁怎么能抹平?l李白转过头去,却见他脸上的泪珠,从眼角留到下颚,然后掉落。“疑是地上霜呀!”我怎么霜似的月光,只见那灯火下闪烁的泪光,这莫非才是“霜”?“举头望明月,把酒来邀月。”李白将头换换抬起,将酒杯举过头顶,洒在脸上,一会儿就分不出是泪还是酒了,低头思故乡。”刚刚念完,李白便掀开了被褥,跳下床去,冲到家门,又退了回来,只是摇头和流泪,将门虚掩,坐在床上,念着刚才的诗句,叹息……他在等待什么呢?渐渐地,思绪飞回了家中,家里的人围在一处将月饼取出,望着月亮,叹息,那空缺的两个位置视为谁留?在外求学的姐姐和我?我刚刚想喊,但是却喊不出来,只是喃喃自语:“能看到家人就好。”可是,月圆之夜,儿女不在身边,怎么可能不挂念呢?渐渐地,思绪飞到了未来,那时的我背井离乡,在疑似月光洒落在大地时,哭着吃着月饼,只希望家像月亮一样,我也像李白似的,举起酒杯,把酒邀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悲乎,何时共赏月?”
月光下的遐想3
万家团圆的中秋节来到了。月光下的遐想
皎洁的月光让人心醉,窗外的一切在月光的抚慰下显得格外恬静。但在这美丽的夜晚我却有着一种莫名的伤感,让我联想翩翩。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思念漂洋过海来到了宝岛台湾。
那里有浓浓的热带风情,有热情好客的台湾人民。但你是否曾想过,那里还有没安息的魂灵,他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远离祖国大陆。他们曾苦苦期待与祖国亲人相聚,耗尽自已的青春与热血,却未能等到那一刻的到来,他们去了,带着永久的遗憾和不瞑目的双眼离去了。落叶不能归根也许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无奈他们去得太匆,只能在这个洋溢着思念的日子给他们送去人世间最亲切的祝福,让他们的灵魂得到慰藉。
海外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我不知道。带着梦想的风帆和对海外侨胞的爱,我幻想着,希望一切还好。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新中国刚诞生的时候,有一个人毅然选择了放弃优越工作的环境,重重困难也挡不住他回到中国的心,即使被扣留,即使被关押,他也毫不在乎,当他终于踏上祖国坚实的土地,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泪水夺眶而出。他就是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也许在国外的土地上有无数的侨胞正努力奋斗着,为了祖国的尊严;也许他们此时也正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因为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因为他们都有着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抬头望月,月亮依然皎洁明亮,但愿这美丽的月光把我的思念、祝福洒遍神州大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