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彝族火把节节日习俗

彝族火把节节日习俗

标签:时间: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爱学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彝族火把节节日习俗供大家参考选择。

  彝族火把节节日习俗

  彝族火把节的三大独特习俗

  彝族 火把节,是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彝族延续数千年的、对火的自然崇拜,也表达了彝族人民追求光明、祈盼丰收、驱害祈福的美好愿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彝族火把节的三大独特习俗。

  彝族火把节是祭祀性的节日。因此在传统的乡间农村往往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彝族人家家户户对此都很重视,在这期间,有三大独特的节日习俗。

  祭祀鸡

  火把节的祭祀鸡是挑选精心饲养的鸡,须是金黄色的还不能下蛋的子母鸡,一般是一斤左右重。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七天或前三天,人们用倒扣的竹背篓把这只祭祀鸡关起来饲养。

  火把节当天一早,家里的长者就抱着这只鸡到田间地里祭祀田地,与各种农作物诉说些免受天灾,祈求上天保佑农作物健康发育,祈求丰收,驱赶邪恶病害虫等祝祷言辞,然后撕扯一些农作物的枝叶一起回到家里。

  下午三四点钟左右,用一种特作祭祀用的树枝叶泡在冷水盆,将祭祀鸡用树杈摁着鸡脖子,把鸡头浸没在盆里,后在鸡嘴上塞进荞面或青稞面或燕麦面。如此反复这两个动作,直到把鸡闷没气后,再去毛、刮肚、砍剁,将鸡翅、鸡爪、鸡尾巴、鸡心肝等烧烤后撒上适当的盐,放入彝族传统的木制器皿进行祭祀,其他部分则在煮熟后以同样的方式,先祭祀后享用。

  这种祭祀都是两个步骤,第一步将鸡肉端出门外,向自然界或上天祭祀;第二步,简要调整盘中肉后,再端到堂屋家里的祭祀台上向祖先神里祭祀。这是一个很庄重的仪式,整个过程除了必要的言语外,人们要保持严肃,不能随意说话;祭祀完毕前无关的鸡、狗、猫也不能到现场寻食;浸泡祭祀树枝叶的盆水和鸡毛等也不能马上倒掉,而是放到送火那天,跟随送走的火把一起倒掉等。

  枯蒿芝杆编制的火把

  火把节的三天晚上都要点火把。所点的火把主要是枯蒿芝杆编制的火把,以及松树上砍来的松明子火把。不过要注意的是,送火的晚上点的火把只能是枯蒿芝杆制作的火把。

  这些火把都要提前数天,早则一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尤其是枯蒿枝杆编制的火把是要精心制作的,通常是一家之主或懂事的孩子去筹备制作。在离过火把节还有一两个月的时候,人们每天在上山放牛羊时,或专门去山林中寻找枯蒿芝杆,找到后折断成捆带回家放着,当积累到足够用的时候就开始编制。

  编制时根据要编成的长短和粗细来选料加料,一般说来,点火或玩火的晚上点的是有一米多长的火把,送火的晚上点的都是超过一米多长的火把,最长的有三至五米或七八米长。编一米多长的火把,是拿出数根枯蒿芝杆组成一捆,从头到尾用麻绳分三节或五节不等的距离捆成碗口粗壮的长条火把即可。

  而如果是编制三到五米或七八米长的火把,就要在编一米长的火把的基础上,在用麻绳捆扎好的下方插上一圈枯蒿芝杆后顺上去,再用麻绳捆扎,再插上一圈枯蒿芝杆顺上去,以此反复,直到达到想要的长度,之后再扎上结,方宣告完成。

  这样的长火把往往是中间粗大两头细长,有的中间粗大的部分可大直径一尺多,经点耐燃,足以熬过从家点起到送火场所的长时间。编制这种火把,如果一家之主或家里没有合适的孩子来编制,就请寨子里能干的小伙子编制好后送来用,小伙子的报酬就是主人家火把节上宰杀后煮熟的鸡的一只鸡腿。

  点火、玩火和送火

  火把节第一天晚上要点火。点的一般是松明子火把,有时也点一把枯蒿芝杆编制的约一米左右长的火把。一般在祭祀完毕吃过晚饭天擦黑的时候开始点。火种从屋里燃烧着的火塘里取出后,点燃一把火把后走向门外,分成一把(堆)或若干把(堆)点着,但一般都是点单数,如一把(堆)或三把(堆)或七把(堆)等。

  火把有的点放在门前屋后的空地上,有的点放在房前屋后的庄稼地里,之后寨子里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在房前或寨子里空旷的地方烧上一堆或三堆熊熊燃起的篝火,围着篝火打跳或闲聊或讲故事或玩游戏等,直到深夜。

  玩火是火把节第二天晚上的事。整个玩火的程序和内容跟第一天晚上的点火仪式差不多。不同的是当天的白天还会举行了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射箭、赛装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到了火把节第三天晚上,就是隆重的送火仪式了。天一擦黑,寨子里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就用长长的枯蒿芝杆编制成的火把,从屋里的火塘取火点燃后,照亮屋里的每一个角落,并在屋里各个角落里上下左右晃动火把,以求烧掉尘埃和不吉利的东西。

  晃动火把的同时,口里还要不停地念着:“火啊火!烧啊烧!火是上天赐予的,或是祖先留下的。今晚要烧掉一切不吉利的东西!要烧掉妖魔鬼怪。全家人平安幸福,牛羊兴旺,五谷丰登……”就这样让火把在屋里晃动燃烧一阵后才走出门,接着举着火把绕着整座房屋一圈或三圈,之后就汇入整个寨子里的火把队伍,向葱郁弯曲的山路走去。

  当走到山林中陡坡山梁上年年都约定俗成的送火把的场所,人们将火把朝着一个方向排成排,放着让它继续燃着。送火把的人们一边各自在那里呼喊着各种家禽或动物的名字,一边用手或小刀片在稍粗的蒿芝杆上抠出小槽,放进事先准备好放在身上的食盐,叫唤着动物们来喝盐水。

  等到进行完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后,人们就可以结束仪式回家,继续围着熊熊的篝火挑起欢乐的打跳舞。这天晚上是火的世界,如果你从一个寨子的送火点,向其他寨子的送火队伍和送火场所望去,会发现整个夜晚的世界是火的海洋,火的家园,火的天和地。

  2016云南彝族火把节

  云南楚雄彝族火把节

  云南楚雄是我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每年立秋是彝族群众传统的火把节,几十万彝族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与游客欢聚在各会场载歌载舞,庆祝本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今年的楚雄彝族火把节突出“还节于民,还俗于节”的特点,以群众参与,自己组织过自己的节日。庆典活动以“看的精彩,玩出心跳,吃出味道”三个板块分别为:祭火大典、火把巡游、特色美食展示等18项主要内容。

  云南楚雄万众欢庆彝族火把节

  8月8日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中国·楚雄XX彝族火把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尽管当天暴雨不断,但依然阻挡不了数十万民众参加祭火大典、欢庆火把节的热情。

  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传统中最为重要和盛大的节日,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由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 中共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 楚雄州其他9县的县委、县政府协办。主会场设在楚雄市鹿城镇,其他9县设分会场。从1984年起,楚雄州火把节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据介绍,今年火把节较以往更加突出“火”的主题,注重“还节于民,还俗于节” ,突出“好看、好玩、好吃”等元素。除了祭火大典、焰火晚会、万人左脚舞狂欢、斗牛、竞技等传统活动外,节日期间还有彝剧展演、彝绣动态展、彝族特色美食和文化旅游产品展示。

  恰逢立秋之日的火把节当晚,楚雄市区下午时分下起了大雨,但浓浓的节日氛围并没有因为雨水的突袭而减少,彝族同胞们穿上了自己的民族服饰,游客们成群结队走上街头,为节日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祭火大典还未开始,主会场彝海公园早已人山人海。冒雨出场的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最后一个节目:毕摩取火,彝族祭司毕摩登上了祭台,彝族伙子们长号齐鸣,毕摩围绕着等待点燃的火堆开始诵经、祈福,最后通过传统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了圣火,四周的数个3米高的火堆也随即被点燃,红彤彤的火焰染红了天空,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欢呼声中,游客和市民丢下了手中的雨伞,排成长龙去点燃手中的火把。民众舞动着火把,走上了街头,围成圈,跳起彝族传统左脚舞。

  此外,火把节期间的系列活动,按“特色主题活动、群众狂欢活动和商贸经济活动”三个版块来布局,共有17项主要活动,充分体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包括搭建招商引资和商贸经济平台,举办全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洽谈会,汽车展销、花鸟盆景促销、彝族特色美食和文化旅游产品展销、核桃节、动漫节及等。

  彝族火把节的故事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

  彝族火把节的故事: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但最初不过是彝族先民用打火把来驱虫辟邪、企盼丰收的民间习俗。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火把节历史久远,自汉唐起,已沿袭了一千多年。有关火把节的起源,记载和传说甚多,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的大力神思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比赛摔跤。思惹阿比战败后上天拨弄是非,天神大怒,于是撒下众多害虫糟蹋庄稼,粮食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于是,英雄俄体拉巴率领人们点燃火把驱虫除害,最终战胜了天神。

  另一种传说:天神恩梯古兹派喽罗到人间收取苛捐杂税被杀后,为报复放出害虫祸害人间。俄体拉巴相邀大家用火把焚烧害虫以保平安,虽说法不一,但各地过火把节的时间是相同的,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为了欢度人战胜神这一伟大的胜利,人们相聚一个叫“日都迪散”的高原平坝(如今称火把场),狂欢三天三夜。馋嘴的阿衣(彝族小孩)等着吃过节的砣砣肉,爱美的阿米米(彝族姑娘)盼望过欢乐的火把节,每当节日来临,彝家山寨便忙碌起来,姑娘赶缝新衣彩裙,小伙子驯马、摔跤跃跃欲试,阿衣抱着雄鸡山野觅食;好斗的公牛不劳而获还享受他普(彝族老人)的特殊特遇。

  按彝族的传统习俗,火把节要过三天

  第一天清晨,男人聚集河边杀猪、宰牛、打羊分肉;妇女在家忙着煮荞馍、磨糌粑面,准备以后两天的熟食,这一天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每家要杀一只鸡,察看鸡舌、鸡胆、鸡股以占卜来年的吉凶,并烧鸡祭祖,祈盼阖家平安、牲畜兴旺。

  第二天,四乡八部的人们穿带节日的盛装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寨潮水般涌向青山环抱的火把场。这天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传统项目有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斗鸡、爬杆、抢羊、射击、赛歌、选美、赛衣、老鹰捉小鸡、跳“集乐荷”舞、耍火把、打情火等。

  第三天继续前一天未完的活动。太阳映红了天边,他普牵着获胜牛,阿衣抱着不败的雄鸡,小伙子簇拥着“火把美女”、阿米米紧跟摔跤英雄回到山寨,点燃用蒿枝或细竹扎成的火把举行神圣的“送火”仪式。火把节万众欢腾的高潮来临,彝家男女老少高举心中的火把,欢庆丰收,祈祷平安,祝福吉祥。

《七月火把节》舞蹈串词七月火把节舞蹈串词牟定火把节的故事少数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什么族的泼水节是什么族的火把节?傣族人民有泼水节彝族人民有火把节还有什么节日教师舞蹈七月火把节的台词家乡的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作文3篇火把节教学反思火把节教学后记彝族火把节教案 彝族火把节教学反思彝族火把节的故事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彝族火把节节日习俗》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县关工委工作制度(一) 一、思想制度。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工委组织的指导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县委、县政府

    企业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企业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例文(范文)在200x年的工作中,办公室作为企业的综合职能部门,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在省局办公室的关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

    【党员工作总结】篇一:学生党员公开承诺书2022 学生党员公开承诺书2022 <!--adend--学生党员公开承诺书2022尊敬的党组织:您好!我为自己成为一名预备感到十分的高兴,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寒假同学们都认真的做课外阅读,并且来写一本好书的读书心得体会,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寒假读书心得体会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寒假读书心得体会作文寒假里,闲来无事,翻了翻儿子的许多书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了――《

    知识点是在教育实践中,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多用于口语化,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考点1: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1、大气主要污染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但是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脱贫攻坚

    个体工商户聘用劳动合同(通用3篇)个体工商户聘用劳动合同篇1雇主(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受雇职工(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和《______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新郎结婚致辞24篇,供大家参考。新郎结婚致辞(精选24篇)新郎结婚致辞篇1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特别的开心和激动,因为我和可爱的新娘经过了相识,相知到相恋,今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在悄然兴起一场技术革命,自动化控制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从发射台自动化的意义、发射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建设的意义,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广播电视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