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医疗机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社区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后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高于健康教育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社区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保健水平,改善了患者治疗保健效果。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社区;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139-02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疾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病种之一,针对哮喘的预防、控制及治疗的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的社区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笔者所在社区对服务区内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对支气管病的社区控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2月笔者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18~39岁,平均(26.9±2.9)岁;病程13~30年,平均(18.3±2.5)年;急性发作期14例,缓解期34例。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门诊就医观察时的健康教育 门诊就医观察的患者一般处于病情急性发作期,但是患者病情在社区医师可控范围内,为疾病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者,此时患者一般神志清醒,且有获得立即救治的强烈愿望,而且受到疾病发作的影响,急切地想知道减少哮喘的发作、延长缓解期的有效办法,此时可以对患者进行有关哮喘定义及其社区和家庭有效治疗方法的健康宣教,并告知患者如何使用常用治疗药物及其技巧,以及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2]。
1.2.2 病情好转时的健康教育 有条件时可以对哮喘缓解期的患者进行中医养生指导,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制定复诊计划,教育方式可采取讲解、指导、演示、提问等,并要求患者演示[3]。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告知患者家庭干预及治疗的重要性,并告知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能达到的效果及其意义,告知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做到有效的自我监控与防治,并要做好长期的坚持用药,有条件时应该记录哮喘日记,并详细告知哮喘日记的记录方式与内容,使患者了解记录哮喘日记的意义,同时注意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做好寻求医疗帮助的准备,并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及告知患者社区医疗机构的联系办法,通过“联系卡”的形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与患者长期友好的伙伴关系。其中的“联系卡”部分,笔者建议应该包括社区电话、接诊医师电话及患者联系方式等。
1.2.3 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首要因素,许多患者因为对吸入治疗药物的优点认识不足,以及对吸入药物的治疗副作用存在疑虑而畏惧长期使用,并未能有效地掌握吸入治疗药物的正确用药方法,或者因为用药后出现过的不良反应而产生了对同一种药物使用的恐惧感,同时还有部分患者因为经济的原因,无法进行规律用药,另外医源性的因素也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医生对哮喘的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不了解,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教育,或医生不愿花时间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等[4-5]。同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告知患者平喘用的气雾剂(如舒喘宁)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紊乱,甚至猝死,不能因为呼吸困难未得到缓解就反复使用,要严格按医嘱用药[6]。
1.3 观察指标
患者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社区随访,观察两组教育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前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65.9%,治疗依从率43.2%;经社区健康教育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93.2%,治疗依从率86.4%。社区健康教育后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哮喘患者常因缺乏有关知识和对自身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而出现反复发作,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现有研究认为对哮喘的防治应当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转移到预防哮喘发作,保持患者的病情长期相对稳定,以提高生活质量[7]。
社区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在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兼顾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护理工作人员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社区健康教育以为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为目的,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并为患者解决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可促进患者养成更有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帮助患者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使其知道要想得到哮喘的长期缓解[8] ,有效的预防、有效的健康管理比治疗更为重要。社区健康教育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与医护人员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更有利于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避免接触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变应原,可以减少患者夜间发作及急性重症发作的次数,促使患者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通过总结本组研究的护理经验,认为社区健康教育能更好地为患者提高治疗信心,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支气管哮喘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邱碧秀,贺永杰.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1(11):69-70.
[2]庄丽萍,戴文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5):450-451.
[3]林毓霞,胡媛,李华丽.院内外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76-1377.
[4]黄逢敏,赵彩云.系统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1):68-71.
[5]蔡玲芳,徐红.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对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J].护理学报,2007,14(9):87-88.
[6]谭莉.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用药的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5-116.
[7]熊洪,王怀莲,潘碧.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1(7):611-613.
[8]马爱芬,梁桂琴,陈洁.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107-108.
(收稿日期:2013-06-04) (编辑:朱姣)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