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玉兰说课稿1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优美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广玉兰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
广玉兰说课稿1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优美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对五年级学生来讲,他们都见过广玉兰,但未必仔细观察过,学习课文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本年级段的要求,我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孕育”、“衬托”、“生生不息”等部分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广玉兰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4、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它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其中目标2、3是教学重点,目标4是教学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借助实物、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认识广玉兰,理解课文。
我预设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安排四个环节:图片导入、初读感知、梳理层次、阅读第一段。第一个环节由广玉兰图片的介绍,直接板书课题导入。
五、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网络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读中感悟,多渠道接受信息。
六、教学思路:
本课凭借网页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互动。本课采用三课时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广玉兰的幽香是吸引我观察的原因。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第三课时:复习词语并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最后让学生根据第三自然段练习写一个片段。
这里,我着重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自主探究,感受文字美
页面导语:请进入“倾心赏玉兰”主题栏,自主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点击进入!
[此设计充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利于学生发挥个人的特长]
A.迷人花瓣
导语1:俗话说,花儿还需绿叶衬。广玉兰的花美,它的叶子也别有一番情趣。选择“盎然绿叶”的同学们,你们的眼光很独特哦!现在你可以读读课文内容,看看叶子有什么特点?
导语2:课文里“活泼”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既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文字的准确性,又以发散式的“体悟”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灵活性。]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美
1、广玉兰的确美,花儿香,花瓣美,形态美,叶片美,美得脱俗、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学罢此文,你们喜欢广玉兰吗?夸一夸它。
2、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已的情怀:
引读:“我爱——,更爱——”。
课外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词语、佳句,注意积累。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也可看看“知识库”里的文章),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来。
[夸夸广玉兰的环节既总结了教学,又扣住了课文的中心,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作者对广玉兰蕴含的思想感情。]
七、板书设计
花瓣
高雅洁净
10、广玉兰
形态
姿态各异
绿叶
终年不败
广玉兰说课稿10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8课《广玉兰》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朗读,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它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广玉兰的热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行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导入:上课一开始我通过提问上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解了一种从广州一带传过来的植物--广玉兰,你能回想一下,说说你对广玉兰的了解,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气味幽香。
为精读课文作好铺垫。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广玉兰呢?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环节的学习“精读感悟”。
第二步:精读感悟。课文第二段(第2—5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分别从广玉兰花的纯洁高雅、花的形态以及叶片特点三个角度具体描写了广玉兰的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层层推进的感知过程和情感激发过程,通过读读、背背、议议等形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领悟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在学习第2自然段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找出写广玉兰色彩和质感的语句,然后一起分析,一起诵读感悟。
在学习课文重点段第3自然段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读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究竟写了广玉兰花的哪几种形态。
2、出示广玉兰花的几种不同的形态的词语: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凋谢。
3、结合对凋谢的花的不同看法的对比来体现广玉兰的旺盛的生命力。
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的学习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在学生交流终年不败的叶子时,我还摘取了几片树叶,引导学生观察、触摸,感受叶片的独特情趣,激发学生爱花之情。
第三步:拓展练习,激*感。在学习完文章的重点段落后,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如果自己看到广玉兰花时想怎么办时,以此体现出对广玉兰的喜爱,最后齐读最后一段,激*感。
读完后让学生想想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总结作者是一个观察仔细、热爱生活的人,也希望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课后,布置小练笔,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写其它植物开花时的形态,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总结反思:
《广玉兰》一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教材,感知课文;整合课程资源,深入研究学习;拓展练习,处理、内化信息等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