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作文技法——"以小见大”
什么是“以小见大”呢?“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
以“水”为话题。据此,可拟出下列题目:《我在河边散步》、《我是一条孤儿鱼》、《最后一杯水》等。其中《最后一杯水》是这样的:时间为50年后的一个中午,地点为已成为沙漠的中原地区,人物是我和两位最好的朋友,事情是我们发现了地球上的最后一杯水。中心事件是我们商量如何使用这杯水,最后决定用它培植绿洲。这最后一杯水是文中的道具和线索,对主人公可以重点进行语言和神态描写。
以“亲情”为话题。有一位同学写了《明天吃什么》,时间是一天晚上,地点是家里,事情是爸爸和妈妈商量明天早上为要考试的“我”准备什么样的食物。人物对话描写细腻真实、妙趣横生。作文《纸飞机》则回忆了外公生前为“我”折许多种小飞机的事,小飞机虽小,却表现了外公真挚博大的爱。
以“幸福”为话题。有一同学写了《爸爸妈妈的爱情》,文章重点刻画爸爸和妈妈搬运家具时,爸爸的手好像被碰了,妈妈关切的询问,他们互相体贴的这一幕使我对爸爸和妈妈的爱情和幸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此外,还有同学写童话《我是一只幸福的小狗》,主人公小狗赌气离开穷困的家出走,本文通过它的经历表现了“有钱不一定就是幸福”这个深刻的主题。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应能大概明白“以小见大”这一写作手法的可以怎样去运用了。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
②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③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
④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
⑤选择思维方式。
⑥放开眼量,提升到时代高度。
⑦合理想象联想、提升材料层次。
作文写人技法之以小见大:管中窥豹
【技法说明】 “以小”是为了“见大”。“小”既是具体的事例,又是典型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题。以小见大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一些细小的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其特征是从细小的形象和故事里,能写出具有深邃隽永的意义,发挥思想教育作用,反映一个重大主题的文章。然而,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少有的,而环绕我们的是凡平小事。但我们却能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悟出道理,揭示主题。把“以小见大”引入写人技巧之中,有助于我们能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人物的“亮点”,激发作者用真情实感写人,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得感情表达得深厚,细腻,感人。更能通过看是平凡却不平凡的小事中突出人物性格,从而揭示意想不到的主题,让主题达到深化的效果。
【考试要点】
1、文章所表现的重大主题,小处选材;大型题材,小处着墨;材料众多,选取典型;小处着眼,细节描写等等都能体现“以小见大”。
2、以小见大是写作技巧的一大亮点。
3、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小事,往往能发现令人意想不到的“亮点”。
4、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 悟出道理,揭示主题。
【范文例说】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滕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珍爱无声
高山,在无声中诉说威峻。蓝天,在无声中袒露旷远。江河,在无声中书写恢宏。
人,亦在无声中笑看人间的月圆花瘦,把持心灵的阴晴曲直,掂量生命的跌宕浮沉,送走时光的斗转星移。
在同时,沉淀下了无声的真情,值得珍惜。
依稀记得小时候淘气顽皮的我爱在妈妈怀里撒娇,从来不愿看父亲不苟言笑、深沉无言的脸。母亲的溺爱娇惯了我,让我无法习惯在父爱面前的拘束地享受。更难谈“珍惜”。
父亲对我有太多的“不许”。“不许看电视,不许画漫画,不许看课外书,不许与同学长时间通电话,不许去同学家玩…… ”
于是,在初三的上半学期,我要求住校。在强烈的要求下,母亲答应了。父亲无言,默默地抽着烟。
在那个星期天,母亲为我收拾东西,我兴奋地跳来跳去,却在门口看见父亲静静地翻我的画册,轻薄的烟圈里,我看见父亲不同往常的慈祥的目光…….
住校的一个周末,我打电话回家。是父亲接的,像和陌生人说话一样,拘谨地与父亲敷衍了几句。他知道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快让妈妈接。
一个傍晚,父亲到宿舍看我,我接过妈妈让父亲带给我的衣服还有“三勒浆”。在阳台上目送父亲归去的时候,我发现父亲胖胖的身躯,变得有些弯驼。如血的斜阳投在他寂寞的身影,拉长,拉长。
晚上我打电话给妈妈,谢谢她的“三勒浆”。妈妈却是全然不知情。是爸爸买的。
默默抽烟的,翻我画册的,常常“不许”我的,为我送“三勒浆”的,与我拘谨通话的。
那个父亲,在无声中倾注了我那么多的不解,那么多的爱。我一直不懂的,现在,我想我是懂的,我想用有声的方式来换取父亲无声的微笑。我幻想当用优异的成绩给父亲时,父亲表面的不语,内心的喜悦。这种珍惜的方式。
我懂了,真爱无声。
我知道,要无声珍惜。
【技法津点】
1、小处选材。重大的主题通过平常小事中体现。选材唯其“小”,才便于精雕细刻,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也才能更深入挖掘,从而把主题表现得较为充分。从材料的意思是让我们珍惜身边曾经对我们付出爱的人。许多考生都选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也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材料。既可以把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护描述出来,也可以把老师朋友的关怀展现出来,从而表达自己的珍爱之情。在《珍爱无声》中,作者选取了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父亲对我有太多的“不许”,父亲来宿舍看“我”……这些小事并没有直接把“父爱”写出来,可却把那厚实凝重的父爱在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表达自己的珍爱之情。
2、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的细节进行具体生动,细致逼真的描绘。细节虽小,它的作用不小。它既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又可以深化作品主题。
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突出人物性格,便有以小见大的效果。然而,真实的,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须来自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刻的分析和独立的思考。《珍爱无声》中对父亲的几处细节描写,如“默默地抽着烟”“静静地翻着我的相册”“ 父亲胖胖的身躯,变得有些弯驼。如血的斜阳投在他寂寞的身影,拉长,拉长。”……使父亲的一颗挚爱孩子的灼热的心跃然纸上,同时体现作者也希望珍惜这份爱。
3、选取典型。在众多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主题的事例。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的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这才能使人幸福,灵活灵现。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典型事例能突出人物性格,体现主题。如果没有典型,文章就平淡无奇,主题就浅显。塑造典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种事理。所以,在塑造典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在《珍爱无声》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事例:我强烈要求住校,父亲接电话,父亲来宿舍看我……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爱作者的,他的爱是在行动上,而不是在语言上,却体现了那伟大的父爱。作者把那无声的父爱浓缩在字里行间。
【作文导思】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滕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抓住话题最重要的信息
1、认真分析材料 把握好材料中心
2、分析提示语,分析文章的侧重点
3、寻找作文的命题意图
这是一篇以“珍惜”为话题的话题作文,所谓“珍惜”,意思是珍视爱惜,这是人类抽象的情感,写作的关键在于要把这种抽象的情感表现具体。
1、作文审题立意
这个世上我们可珍惜的东西太多太多,亲情、友情、爱情值得我们珍惜;生命、人生、生活值得我们珍惜;山川、湖泊、大海值得我们珍惜……但透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才是我们行文的关键。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但生活中,人们往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些看似平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
“珍惜”,意为珍重爱惜。可以是具体的物或人,也可以是珍惜某种感情。从内容上,既可以是真挚深厚的情感,如友情、亲情、爱情等,从反映生活的层面看,可以选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想象生活,也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材料。既可以把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护描述出来,也可以把老师朋友的关怀展现出来,从而表达自己的珍爱之情。
2.符合题意:
顺向角度:珍惜朋友;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幸福;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初三;
人常说,只有成年了,才会懂得珍惜,只有到了老年,才有资格回忆。可是换一种思路,就会发现未必如此,如果我们现在就懂得了珍惜,学会了反思,那我们的生命多么辉煌!考生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从真实的生活出发,选取动人的生活场景,撷取生活中的某一横截面,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用文字把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真正体现出当代中学生的“精气神”。
逆向角度:学会珍惜;终于懂得珍惜;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你会更加幸福;人生因珍惜而精彩;珍惜你所拥有的你会更快乐……
例如:珍惜亲情,亲人的关爱,那是世间最闪耀的珍宝;
珍惜友情,朋友的友谊,犹如一泉甘露,是心灵里的一眼清泉,一池清凉。
二、学生交流:讲述几件小事,突出珍惜的主题。
三、看例文,师生共该一篇文章
珍爱无声
高山,在无声中诉说威峻。蓝天,在无声中袒露旷远。江河,在无声中书写恢宏。
人,亦在无声中笑看人间的月圆花瘦,把持心灵的阴晴曲直,掂量生命的跌宕浮沉,送走时光的斗转星移。
在同时,沉淀下了无声的真情,值得珍惜。
依稀记得小时候淘气顽皮的我爱在妈妈怀里撒娇,从来不愿看父亲不苟言笑、深沉无言的脸。母亲的溺爱娇惯了我,让我无法习惯在父爱面前的拘束地享受。更难谈“珍惜”。
父亲对我有太多的“不许”。“不许看电视,不许画漫画,不许看课外书,不许与同学长时间通电话,不许去同学家玩…… ”
于是,在初三的上半学期,我要求住校。在强烈的要求下,母亲答应了。父亲无言,默默地抽着烟。
在那个星期天,母亲为我收拾东西,我兴奋地跳来跳去,却在门口看见父亲静静地翻我的画册,轻薄的烟圈里,我看见父亲不同往常的慈祥的目光…….
住校的一个周末,我打电话回家。是父亲接的,像和陌生人说话一样,拘谨地与父亲敷衍了几句。他知道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快让妈妈接。
一个傍晚,父亲到宿舍看我,我接过妈妈让父亲带给我的衣服还有“三勒浆”。在阳台上目送父亲归去的时候,我发现父亲胖胖的身躯,变得有些弯驼。如血的斜阳投在他寂寞的身影,拉长,拉长。
晚上我打电话给妈妈,谢谢她的“三勒浆”。妈妈却是全然不知情。是爸爸买的。
默默抽烟的,翻我画册的,常常“不许”我的,为我送“三勒浆”的,与我拘谨通话的。
那个父亲,在无声中倾注了我那么多的不解,那么多的爱。我一直不懂的,现在,我想我是懂的,我想用有声的方式来换取父亲无声的微笑。我幻想当用优异的成绩给父亲时,父亲表面的不语,内心的喜悦。这种珍惜的方式。
我懂了,真爱无声。
我知道,要无声珍惜。
简评:
“父爱”并不是十分新鲜的话题,但是作者能够把这种流动在心底的无声的父爱浓缩在字里行间,把父爱活化成无声的泉眼,在不经意间渗透到作者的学习、生活和心间!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流露,恰恰表露出作者的真挚情感。
语言流畅、优美,构思精巧。仅取三个片断,就把厚实凝重的父爱和“我”感受父爱的心理历程,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四、学生自由评析佳作
考场佳作一 梧桐叶
那天云淡风清。
孩子在书堆里找资料,发现了一本尘封的笔记本,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张梧桐叶。
孩子两岁那年被送到了乡下奶奶家,于是奶奶便多了个小尾巴。有一天,孩子对奶奶说奶奶的手像一片梧桐叶,奶奶笑了。妈妈有时会来看孩子,顺便捎来些水果糖。孩子很懂事,也很珍惜眼前的一切。于是奶奶嘴里便会时常地塞着孩子给她甜甜的爱。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孩子早已习惯伴着那并不悦耳的歌声入睡,有着那并不光滑甚至有些粗糙的大手抚摸自己的头。
孩子六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都来了。爸爸说孩子长大了,该去上学了。孩子不愿意,因为他不想离开奶奶,失去那份奶奶对他的爱。于是,奶奶举起那梧桐叶般的手,一下一下地打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哭了,哭得很伤心。第二天,孩子跟爸爸妈妈走了。他坐在车子的后面,硬是倔强地没有回头。那天风很大,孩子的眼睛里进了沙子。
孩子很听话,学习非常刻苦。渐渐地孩子习惯了没有那并不悦耳的歌声和梧桐叶般的大手抚摸自己入睡的夜晚。
进入小学后,孩子从书本上知道了人是会死的。于是孩子便恳求父亲为他买了一辆脚踏车,孩子学车很快,不到一个月他已能熟练地骑车了。每到了礼拜天,孩子都会骑车到乡下奶奶家,给不识字的奶奶看满分的试卷,奶奶便会微笑着从厨房里拿豆腐乳给他吃。
又一个礼拜天,孩子又像往常一样回到了乡下奶奶家,看到哥哥也来了,只是面带着几分伤心,哥哥说:“奶奶死了,她让我把这豆腐乳送给你。”孩子没有哭,接过了豆腐乳,里面有十块。他把头转向了窗外,一片梧桐叶正落了下来,孩子把它捡起来夹在了笔记本里。
这天,孩子上街买了一瓶豆腐乳,里面正好是十块。
吃着吃着,孩子哭了。
点评:
通篇没有直接点出“珍惜”,而是将“珍惜”包含在流畅有序的文笔中,融化在全文的字里行间。“梧桐叶”里饱含着珍惜,“豆腐乳”里蕴涵着珍惜。简洁老到的笔致,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考场佳作二 珍惜幸福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周围:如果你与母亲逛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引下,邀游在知识海洋,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朦胧的灯光下,静静看书,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
假日,我陪母亲逛街。我喜欢稍后一步跟随着母亲,凭她老人家带着我在街巷左拐右折。
母亲带我来到一家点心铺,从腰中掏出一张面额不小的钞票,非要我和那几个小孩坐在同一条长凳上吃点心。于是,我便擎着小碗加入了那几个小孩的行列,大嚼大咽起来。母亲则在一旁微笑着。陪母亲逛街,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母亲怜爱我,纵宠我,不为别的,就因为我是她女儿。我眼中流动的是她昨日的眼神,我眉梢挑着的是她今日的骄矜。在母亲的心目中,我的一颦一笑一啄一饮都是天大的事。我拈起一片快乐的红叶,母亲便拥有整座枫林;我咽下一滴苦涩的泪水,母亲便坠入了汪洋大海。拥有母亲,便拥有幸福。与母亲相伴,幸福的琼浆便汩汩流出。
清晨,语文老师风风火火地走进了教室,他和蔼可亲、夸张有度的表情,总令我们感到亲切,他诙谐幽默的话语、声情并茂的讲解总能博得我们的阵阵掌声。他“没大没小”地和我们“侃大山”,同时又巧妙地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文学面纱。琅琅的读书声中孕育着生机,静静的思索中流露出希望。有时,我们品味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境;有时我们感悟着“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的哲理;有时我们领略着“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豪情。多么美好的瞬间,多么幸福的时刻!
感到疲惫时,从摆满名著的书架上随意抽出一本《文化苦旅》或《艺术人生》,泡杯咖啡,坐在撒满冬日阳光的窗前,细细品味。夜深人静时,缩在被窝里,听着北风呼呼作响,看着艾米莉的《呼啸山庄》。我喜欢看书,更喜欢看书给我带来的幸福。
幸福在我的字典中,表示关爱、上学和看书。在我的诠释中,幸福有着虽淳朴却美好的意思。我快乐,因为我拥有幸福,并且我会好好地珍惜幸福,让它永远陪伴在我左右。
点评:
作者用散文的笔法叙述了萦绕在自己周围的三个幸福片段:假日,陪母亲逛街的温馨;课堂上,邀游于知识海洋的畅快;灯光下,静静看书的惬意。字里行间渗透着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写出了“珍惜”之情。清晰严谨的结构,生动流畅的语言,可见作者沉厚的文字功底。
“事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会观察,学会感悟,学会思考,写作的“源头活水”就在我们生活中。这便是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珍惜与生俱来的感动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我永远会在那里为你守侯。
——题记
传说女娲造人时,最先封入人体的就是感动。请聆听大自然吧!听一棵小草吐绿于狭缝之间,感动它的坚韧;听细雨滋润万物,感动它的喜悦;听苍鹰翱翔于天宇,感动它的自由。
倾听春,当一只小虫吮吸小草猛然感到多汁,当一个孩子放风筝猛然感到飞腾,当一个患风痛的人猛然感到无比舒畅,他们一齐感动着把嘴噘成吹口哨形,发出共同的声音——春。
倾听夏,傍晚青蛙在田间呱呱地叫,暴风雨在头上隆隆地响,杨柳随风摇曳长袖,我们共同感动夏日的热情奔放。
倾听秋,感动是那“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气势.
倾听冬,感动那独钓寒江雪的丰富的安静,莹白的世界,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珍惜四季的感动。
在家庭中,半夜学习之余,一杯送进屋中的白开水是一种亲情的流露,遇到挫折,在背后为自己默默祝福鼓劲的,是一股亲情的泉水,成功时,为自己拍手喝采的,也是一种亲情的感动,这所有的感动交织到一起,构成了我充满关爱,温情,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服务员的一声“欢迎光临”,列车员的一声“祝你平安”,老师的一声“下次努力”字里行蕴含着关怀,爱心与不懈的守候。我把这些感动视为一颗颗珍珠,一一拾贝,珍惜到永久。
毕业之即,回首四年初中生活,有欢乐,有笑语,有挫折之中的一双双援助之手,有元旦联欢会上一个个小品,相声,有一次次班会中的自省与教导,有同患难的知己,有学习上的互助,在这即将离别之时只想对大家说一声“珍惜难忘初中生活的感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落叶润一片情,亲身经历了寒冬,冷冽,秋风,清高,夏夜,绝句,春潮,暖身,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了这么多感动则不虚此行,而我们所要做的并不多,希望所有人记住“珍惜所有的感动,我永远会在那里为你守候。”
珍惜这次流泪
“前二十名的同学是……”班主任在讲台上大声宣读着名单。当女孩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不觉眼中的泪悄然落下,顺着面颊缓缓流进嘴里。“哦,这回是甜的”,女孩默默地对自己说。
女孩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高中生,她的成绩也同她一样的平凡。除了语文,其他各科只能用合格来评判。
女孩很喜欢诗词、散文之类,有时她自己也胡乱地写些随笔什么的,虽然羞于拿出去见人,但私下里还满意。她的梦想是将来当个大作家,用自己的笔颂扬人间的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这也可能是女孩更加喜爱语文的原因之一。她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想在语文竞赛中给自己争个名次。学校要举办高一语文竞赛了,报名的同学很多,女孩也报了名,虽然她并不认为自己十分有入选把握,可她不想退出竞争。几天后,经筛选的参赛人选终于确定下来了,入选人的名单发下来时,女孩才发现自己不在其中,一刹间,心乱如麻。她心里明白,自己的语文功底并不比入选的同学差,只是因为未能在上次大考进入前二十名罢了。那天,女孩恍恍惚惚的,课堂笔记写得胡乱不堪。她紧咬嘴唇想忍住委屈的泪,然而嘴唇差不多咬破了,不争气的泪水还是不由自主的滚落而下。那泪水酸酸的,涩涩的,女孩现在回味起来依然苦不堪言。
女孩暗暗的下了决心:一定考入前二十名,一定要捡回自己的尊严。从那以后,女孩更加努力:深夜星星伴她学习,黎明的月儿陪她读书。就这样,日子如同女孩手中不断翻动的书页,一天天过去了。终于,到了大考的时候,女孩考得很仔细,也很自信。
如今,她真的如愿以偿,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甜甜的果实,但女孩怎么也不会忘记上次流出的泪。那么苦,那么涩……她知道,激励她自信的就是这份难咽的苦涩。
[点评]
这篇文章是这次作文练习中难得的优秀之作。从她的文笔我们可以看出她是在写自己,但她很聪明,而是运用第三人称的旁观叙述手法将“珍惜”话题演绎出来了。文笔细腻流畅,感情深沉而真诚,主题积极而自信。从这篇文章的诞生,我们可以领悟一点更实在的写作真谛:质朴无华是我们永远追求的写作境界。
五、美文欣赏,从中汲取养分
文一: 自己打磨自己
叶超英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上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后来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这位年轻人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民主主义革命者乔.富兰克林。指点他的那位编辑名叫弗恩。富兰克林一直以一种敬畏和崇拜的心情按照弗恩的严格要求磨砺自己,终于取得了成功。后来,弗恩去世了,富兰克林整理弗恩的遗稿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人。我并不懂写作。每个单词都得查字典,一篇稿子要看上几十遍。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权威的形象。你让我教你,我尽量去做,其实多数时候是你自己在打磨自己。”自己打磨自己?富兰克林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指点自己写作的权威竟然近似于写作盲!自己的写作才能竟然就是自己在一天一篇的积累中打磨出来的!老编辑只不过是对他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而已!富兰克林再读弗恩的其他遗稿时,才相信他的话句句是实——那些手稿幼稚得令一个作家心碎!
许多的事情就是这样:不要对名家或权威寄希望太多,人生更重要的就是自己打磨自己!如果说岁月是磨刀石,那么一个人的才华就是磨刀石上的那把刀,握住刀柄的磨刀人就是自己。只有自己不停地磨砺自己,不停地给自己淬火,在勤奋的熊熊炉火中锻打锤炼,自己的才华才会锋锐明亮起来,并最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珍惜了自己,才有了“十年磨一剑”的韧性;而有了“十年磨一剑”的苦功,何愁没有“锋刃谁与试”的那一天!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4、3)
[点评]
文很短,但内涵是丰厚的。故事中,富兰克林“敬畏和崇拜”弗恩编辑,认为自己实习时“遇上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编辑”,自己也在他的指导下不断进步着。没想到,弗恩的去世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弗恩“并不懂写作”,“每个单词都得查字典,一篇稿子要看上几十遍”,“你让我教你,我尽量去做,其实多数时候是你自己在打磨自己”。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发现,这又是多么令人深思的大哲学。是啊,“人生更重要的就是自己打磨自己”,这深刻的道理确实值得我们谨记。珍惜自己并打磨自己就是本文所传达的信息。
文二:学会珍惜
余秋雨
学会珍惜说了这么多,可能造成一种印象,人生在世拥有真正的友情太不容易。
其实,归结上文,问题恰恰在于人类给友情加添了太多别的东西,加添了太多实利性的义务,加添了太多计谋性的杂质,又添加了太多因亲密而带来的阴影。如果能除去这些加添,一切就会变得比较清晰。
怎样清晰呢?我的看法大致如下——
一、 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为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两者不可颠倒。
二、 人的一生要接触很多人,因此应该有两个层次的友情:宽泛意义的友情和严格意义的友情。没有前者未免拘谨,没有后者难于深刻;
三、 宽泛意义的友情是一个人全部履历的光明面。它的宽度与人生的喜乐程度成正比。但不管多宽,都要警惕邪恶,防范虚伪,反对背叛;
四、 严格意义的友情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所寻找的精神小村落,寻找途中没有任何实利性的路标。在没有寻找到的时候只能寻找,而不能随脚停驻。因此我们不能轻言“知己”。在绝对大多数情况下,安于宽泛意义的友情,反而彼此比较自在。
五、 一旦获得严格意义的友情,应该以生命来濡养。但不能因珍贵而密藏于排他的阴影处,而应该敞晾于博爱的阳光下,以防心理暗箱作祟。
就写这几条吧,文章也可以结束了,但笔底似乎还有一些绪没有吐尽。是什么呢?
想来想去,还是寻找的困难。密密层层的“朋友”,结合成友情的沙漠,不要说严格意义上的,就连宽泛意义上的友情,要想真实而纯净,找起来又谈何容易。然而,你在如饥似渴寻找的对象,很可能正与你擦肩而过,你没有在意,或无法辨认。
我们的精神小村落,究竟在哪里?
想起了我远方的一位朋友写的一则小品,两只蚂蚁相遇,只是彼此碰了一下触须就向相反方向爬去。爬了很久之后突然都感到遗憾,在这样广大的时空中,体型如此微小的同类不期而遇,“可是我们竟没有彼此拥抱一下”。
是的,不应该再有这种遗憾。但是随着宇宙空间的新开拓,我们的体型更加微小了,什么时候还能碰见几只可以碰一下触须,然后对视良久,终于紧紧拥抱的蚂蚁?
来一次世间,容易吗?
有一次相遇,容易吗?
叫一声朋友,容易吗?
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选自《余秋雨散文精选》)
[点评]
本文是就友情这一话题来谈珍惜的。由于我们“人类给友情加添了太多别的东西”,“要想真实而纯净,找起来又谈何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友情。接着文章从严格意义上的友情及宽泛意义上的友情两个方面为我们指明了“珍惜友情”的重要性。同时作品又从珍惜友情的不易告知我们:“ 学会珍惜,小心翼翼。”这是余先生发自心灵的告诫,质朴而又真诚,值得我们学习。
六、学生交流,大家共享。
七、组织材料,写作文。
八、互改文章使之提高一个档次
第4技法 以小见大
[技法解说]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作者选定这个“点”后,要从这个典型的侧面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从而引伸出含义深刻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种方法在作文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祖国、生命之类的较抽象的作文题,这类题目范围很大,看起来有很多话可写。但一动笔就发现脑子里掌握的东西全是些大道理,写出来较空洞,跟政治书上的观点一样,一点作文的味道都没有。怎么办? 这时你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写一篇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写生命的意义之类的内容,就很难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空泛的东西,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后再就业的工人等等。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
一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材料和你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要注意在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空发议论。
三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下面我们以“尝试”为题目来看一下如何以小见大。
「立意探讨」每个同学都会有尝试的经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总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次的尝试。比如做试验,如果自己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就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自己心里直羡慕,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老师和同学的多次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文章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即使文章语言流畅,情节波澜曲折,但因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依然没有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也缺乏深度。如果写同一题材,在结尾处加上议论的语句,就会使人眼前一亮:“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第一次尝试固然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尝试着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也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时刻了。”结尾几句使得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寻常中顿见奇崛,这巧妙的点睛,虽在情理之中,实属意料之外。
[例文欣赏]
这伸来的手
沐着晨曦,我去上学。时间还早,路上没有别的人。夜里下过雨,路上又湿又滑,道旁树的叶子上还积着许多晶莹的水滴。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前方,一个一瘸一拐行走的身影跃入我的眼帘,是她?那瘦矮的个头,那蹒跚的脚步,都向我证实,是她。虽然我们同班,但因男女之别而互不讲话;况且,大概是由于那一条有病的腿,她在班上更是不声不响。
我加快了步伐----不能跟在女孩子后边走,当然并非因她速度慢,所有的男孩都会这样的。这是一种潜意识在驱使。
渐渐地近了,前边的她,一瘸,一拐,一步,一摇……举步维艰。唉,真可怜!
更近了,只有五六步远。我正准备再次加速超过她时,她忽然身子一斜,左脚向前一滑,摔倒了!摔倒在我前面!
下意识地,我愣愣地站住了,不远的身后,飘来人们的的谈笑,我该怎么办?
----不管她,扬长而去?不,当然不能这样。十几年接受的教育,父母、老师,同学、社会、书本,所有这些输送给我的善恶观,不允许我视而不见。----那么,上前去扶起她?不,也不能这样。不是因为我和她从未说过话,而是因为:她是女生,而我是个男孩子!何况----似乎有人来了……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痛心的画面:在我前面五六步远,摔倒着一位腿有残疾的女同学;而我,却呆呆地站着,站着!欲扶,不行,欲止,不能!
这只是瞬间的景象,顷刻的思绪。飘在身后的谈笑声,促我在迷惘中作出抉择----不去扶起她!匆匆,我迈开步子,超了过去。
可我又立刻站住了,面对前方延伸的路,我将走向哪里?我能顺着这条路走去吗?
回头,注定要回头。我转过了身。她正努力着想要站起来。伸手,伸手,她攀住身旁一棵树,用力拉着,将身体拉高一些,又把手抬高一点……渐渐地,慢慢地,她站了起来。我好可怜:我不如一棵树!
积在树上的雨水,在她的拉力下纷纷滴落,仿佛在痛哭。你为谁而哭,树?
----你应该为她而哭,她摔倒了,没有人扶她起来!你也应该为我而哭,一个残疾女同学摔倒在我面前,我只是看着她自己站起来!可是,你更应该为千万个她和我而哭,为这个世界而哭!
她又迈开了步子,坚强地走来,甚至比原来更快。转过身,我怅然若失地走着,顺着这条路走去。是她摔倒了么?是的,的确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有谁,有谁能伸过手来,拉我一把呢?
“哎呀!”我脱口出声。任何偶然摔倒者都会叫的----这是下坡的路,我一脚踏空了。真疼啊!我试着站起来。突然,我怔住了!
—只手伸----了----过----来!----是她!她站在我身旁,一只手伸在了我的面前。她脸上的汗迹,衣服上的泥痕,清晰,刺眼……
哦,这伸来的手!----我不禁潸然泪下。
点评:
本文写的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雨后路滑,瘸腿的“她”摔倒在“我”的面前,“我”愣愣地站着,不敢伸出应该伸出的手;而“我”跌倒后,“她”却勇敢地向“我”伸出援助的手。事情虽小,却表现了一个很大的主题:抨击封建思想阴魂不散的现象,鞭挞“男女授受不亲”余毒残存的劣根。作者写道:“是她摔倒了吗?是的,的确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正是“以小见大法”使《这伸来的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学生习作]
我家喜事多
刘雪梅
今晚是除夕夜,爸爸妈妈为庆祝新年的到来,特意在厨房里忙着做年夜饭。不时地从厨房里传来“嗞嗞”的煎炒声,飘出阵阵肉香。说真的,我对过新年没什么兴致了,只是三岁的小弟弟高兴地蹦来跳去要这要那。
不过半个小时,一桌丰盛的饭菜准备好了。不必说黄嫩嫩、脆酥酥的烤鸭,也不必说白莹莹、油光光的桶子鸡,单就是几个小小的素菜也着实地让我流了口水:白亮亮的藕片,晶莹透明的海带丝,黄黄的油炸豆腐块配上青青的蔬菜叶,红红的冒着热气的花生米……“你刚才不是吵着要吃吗?小吉,这么多好吃的,你怎么不快点吃?”爸爸问弟弟。“现在不想吃了,肚子早已填满了。”弟弟抱着肚子说。很快,晚饭结束了,只有爸爸妈妈边吃边唠叨着“现在的小孩子----真是的,过年了这么好吃的饭菜怎么就吃不下呢?要是咱们当年,早吃光了。”爸爸接过话说:“孩子们怎么会像咱们当年呢,过去春节有好面(小麦面)吃就不错了,哪敢奢求什么鸡、鱼、肉呀。现在不同了,天天都有鸡呀、鱼呀的,平常就是天天过年,真到过年了,反倒不稀罕了。”我仔细琢磨着他们的话,确实难以想象他们的童年、少年是怎样的饥饿光景。
大家边聊边看电视。大姐刚从上海打工回来,我和弟弟围着她问这问那。她高兴地对我们说:“上海是个大城市,人多、车多、马路多、楼房多、工厂更多。我们厂里一日三餐,餐餐不同,特别是中午,每人加一个鸡腿。老板对我们可好啦,工资每月7号按时发放,听说过了春节每人工资上调30%,老板为我们办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真庆幸,我选择了职业中专,要是上高中还不知怎样呢?”大姐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彩。我听到这里,我都不想上学了,马上去打工。这时妈妈在一边说落大姐:“咱们邻居二妮,人家正读高中,将来考大学,人家那才是正道,将来比你强百倍,别高兴太早。”妈妈还在埋怨当时大姐没按她的意思去上高中。爸爸一直叹气:“大妮,哪有那么好,小心别受骗。我当年被别人骗的不轻,至今两年的工资没踪影。幸好,这两年猪市行情好,一年能赚上一两万,我也上了年纪了,在家种地又免交公粮,包上几十亩地,一年养上五六十头猪也不错。”
“汪汪……”我家的大黑狗突然叫了起来。爸爸正高兴地说着停下来对我说:“快看看!是谁呀!看着狗。”我急忙起身奔向大门。一看是大伯,我把大伯让进屋里。爸爸急忙自己拿酒拿烟,又叫妈妈把菜端上。大伯还没说话,已是满脸的兴奋:“今年地里收成好,这不,村干部又送给五百块,说是啥低保,还有别的,我也不懂,反正是上级政府给的。我无儿无女,这四百块钱给二妮子和小龙当学费吧!就算压岁钱,也算是我给他们的一点心意,让他们好好上学,咱家今后还指望他们呢!”说着大伯把四张大红票和一盘大鞭炮放在饭桌边上。我和二姐齐说:“过了春节,我们的书钱、学费全免了!”爸爸说:“大哥,你恁大年纪,也不容易,这钱你自己留着吧,过了年,孩子们上学一切费用都免了。”还没等爸爸说完,大伯抢道:“不行、不行,这是我对孩子的一点心意,必须收下,再说,我一个人留着那么多钱啥用?若病了还有合作医疗和我的保险单呢!”“大哥,大年呀的,哪有病,我们现在不仅吃的饱,而且吃的好了,平时我们就能保证营养均衡,健健康康活到一百岁没问题。”妈妈抢过话来。爸爸端起酒杯递给大伯,他们一饮而尽,脸上一会起了红晕。
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我们村的房屋全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宽阔的马路,到处是绿树、草坪、鲜花,鸟儿在蓝蓝的天空自由飞翔。
点评:
言一家之事。展一国之情。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小作者以小小笔触,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就寝风波
魏梦莹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一丁点儿的事儿,有时也会让大家感到其乐融融,有时则会在我们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就拿住校生就寝时的关灯来说吧:虽然说平日里我们都能和睦相处,然而一到就寝时,就会因关灯一事上演一出出闹剧,大家各抒己见,尽显“聪明才智”。
晚上九点钟,伴随着就寝铃声的响起,有同学释放出最后的疯狂----唱起劲歌:“抓不住爱情的我……”立即会有人接上类似“谁有掏耳勺”的调侃。大家准备进驻自己扎在学校的“使馆”睡觉。睡觉就要关灯,否则难以入眠。于是,问题便来了----谁去关灯呢?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就此拉开了帷幕。
眼镜刘说:“关灯乃一项义务,须由咱们的老大来做,所谓一国之君爱民为先也。你们说,有没有道理?”眼镜以专犯上司、要享受公仆的服务却不愿做公仆而闻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寝室长立即反对:“公平、公正是原则,官坑民不对,民坑官也不行,官民平等、互相体谅才是时代的潮流,以后不如轮流关灯。”瘦子阿芸则反问道:“雷锋精神我们经常在口头上说,难道寝室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吗?”显然这“我们”是不包括他在内的。这时小胖发表高见了:“别吵了,既然没人自告奋勇做好事,轮流来做又浪费人力,我看不如选举一个关灯员。”猴子阿香马上插话:“好呀,多少工资?什么待遇?我干!”整个寝室哈哈大笑起来。大家笑过以后,眼镜刘再次重申:“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当官带长的不是平民百姓,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就必须担起应尽的义务。”这当然遭到了寝室长更强烈的反对……
灯久久地亮着,到底谁去关呢----大家还在争论着。
值班老师来敲门了:“怎么还不关灯?”“正商量谁去关呢!”“这还用商量?当然是开关旁边的……”说话间声音已远了。
可床有两层,是上层的关呢还是下层的关呢?争论依旧在进行……
当然,灯最终还是关了。是谁关的呢?不告诉你!
点评:
本文是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中的一篇佳作,究其亮点表现在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由就寝时“关灯”这件小事折射出人生百态,反映了社会上某些办事互相推诿“踢皮球”的不负责任的不良现象。文章主题深刻,有现实意义;选材真实可信,贴近校园生活;小中见大手法运用成功。
[写作例话]
马克吐温与理发师
马克·吐温一次外出做演讲,来到一个小城镇。
晚饭前,他先去一家理发店刮胡子。
“你是外地人吧?”理发师问。
“是的,”马克·吐温回答。“我是头一次到这里来、”
“你来的正是时候,”理发师继续说。“今晚马克·吐温要来做演讲,我想你会去的,是吗?”
“噢,我也是这样想。”
“你搞到票了吗?”
“还没有。”
“票全都卖光了,你只有站着了。”
“真讨厌!”马克·吐温叹气着说。“我的运气真不好,每次那个家伙演讲时我都不得不站着。”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