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行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院内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好转,对腹部外科手术的治疗未产生不良影响。结论: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加强营养支持等可以降低腹部切口感染。
关键词: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63-01
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SI)是医院感染的一种主要形式,大量数据已表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占医院感染的比例10%及以上,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预后,它所带来的危害是:增加患者的痛苦,使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切口感染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行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感染因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5~82岁,平均年龄42.5岁。
2 方法与结果
2.1 手术方法:根据切口的类别分:①Ⅲ类切口,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5例、结肠手术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手术2例、空腔脏器穿孔合并腹膜炎手术3例、其它手术1例。②Ⅱ类切口,其中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手术4例;剖宫产1例。③Ⅰ类切口,腹股沟疝修补术1例。本组切口感染以小儿和老年病人较多,急诊手术比择期手术多,体弱病人比肥胖病人多。
2.2 结果:22例院内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好转,对腹部外科手术的治疗未产生不良影响。
3 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1 患者患有原发慢性未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
3.2 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治疗室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划分不明确,清扫床铺、地面不能湿式清扫,造成病室空气污染;换药用品如镊子、药碗、敷料等无菌用品灭菌监测过程不严格;终末消毒不彻底,常伴细菌污染,致创面易招致细菌定植。
3.3 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在切口缝合过程中,如残留无效腔,易导致腔内积血、积液、异物存留及切缘对合不良,感染提供有利条件;皮肤缝合时切口对合不良、打结过紧可影响切口的血液循环,使切口延迟愈合,增加感染机会等。
3.4 引流管的使用,引流管使用时间超过9d、引流管过敏、过敏体质、汗液刺激使切口出现红、肿,切口表面出现分泌物,周围有皮疹,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当腹腔引流物从原切口引出时,切口感染率明显升高。这是因为腹腔引流液可随同引流物污染切口各层组织,引流物影响切口对合,增加了切口感染机会。
3.5 持续过低体温对人体是有害的,它能引起凝血病,导致出血增加;使代谢率降低,机体氧供减少,导致酸中毒;免疫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性白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降低,使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伤口感染率的增加。
4 预防性措施
4.1 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加强支持疗法。注意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应用新鲜全血、血浆、人血白蛋白、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胸腺肽等,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调配手术后患者的饮食结构,全身麻醉手术者,需待清醒后3~4 d无胃肠不良反应情况下,开始少量进食。经1~2 d试食无不适反应后可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向普通饮食过渡。
4.2 加强皮肤防护:清洁皮肤及备皮可以降低皮肤表皮携带细菌数量,且备皮时间与手术时间愈近愈好。切口防护的目的在于保护和避免切口污染,促进早期愈合。加强皮肤护理是预防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重要方法。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定时被动变换体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骨突出皮肤使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如有渗血或渗液情况,及时换药并处理。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医院感染的媒介因素,也是造成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清洁的手接触清洁物品,接触脏物品时必须戴手套,以降低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4.3 重视引流管的防护:胃肠减压要根据病人年龄、身材、高矮及发病前进食情况选择胃管粗细长短;根据体差异来掌握好插管深度;防止和减少胃肠减压管堵塞。妥善固定胃管,防止管道牵拉、扭曲。做好留置导尿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关键,指导病人注意保持尿管通畅,勿使扭曲,受压,告知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流。观察引流出尿液的质和量并及时记录。引流管局部皮肤过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消毒药改用0.1%新洁尔灭或碘伏消毒液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专人换药可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4.4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到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执行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知识,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药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换药依据。
4.5 加强病区管理减少或限制人员流动:在查房和家属探望时间,病区环境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是56.25%和75.00%。加强陪护管理,协调早餐的开饭时间、集中换药时间和医师查房时间,尽量避免三者时间上的重叠,为营造一个“清洁”的换药外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严重污染的病房暂时关闭,并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待对病房环境进行全面的细菌学检测确定原有污染细菌肯定已被清除后,再重新收治患者。
5 讨论
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可严重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为了保证腹外科手术的成功,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应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对腹部切口感染重点在于熟悉相关因素,使每一名医护人员认识洗手的重要性;注意手术切口护理和引流,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加强环境管理和微生物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完善相关理论知识对有效地预防切口感染,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的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龙月珍.试论医院内感染发生和预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3):1205-1206
[2] 唐校瑾,邹长芬.剖宫产腹壁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7):1561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