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市社会大救助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致辞,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我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推进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持断提高完善,全力打造全国民生工作品牌。接下来,就今后一项期间全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推动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当好社会大救助工作的职责感与使命感
大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试点单位与基层干部狠抓落实,各种工作任务顺利推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认同。
完善提高政策统筹力度。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各类救助政策、各类社会福利与保险政策以及各项社会力量进行统筹完善、整合衔接,对各种政策进行流程再造。在完善“三个统筹”基础上,着重当好以下三点:一要深化流程再造。前期时间,各级各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要求,有效开展了社会大救助流程再造工作。但从现实效果看,流程再造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希望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抓紧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认识流程再造既是“放管服”的一个改革,也是一个完善本单位本系统救助流程政策的机遇,是规范政策落实、规避问责风险的有利时机。大家务必要根据“减不可减、放无可放”与“乡镇审批是常态、县以上审批是例外”的原则,尽量缩短审核时间,减少申报材料,下放审核权限。二要推动政策的完善创新。要结合上级文件要求,从困难群众的需求与保障出发,从政策保障、社会补充、“物质+服务”救助多层次分析,查补政策缺失、不足与漏洞,及时健全完善,不断夯实体系运行的政策基础。三要将救助政策落实及时纳入大救助平台。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工作专班将部门救助政策措施及时纳入平台运行。在这里再明确一下,所有救助政策必须无条件纳入大救助运行平台,所有福利政策本着自愿的原则纳入运行平台,所有福利与保险政策数据必须实现和大救助平台的实时对接、互通共享。市里已经制定政策,从x月x日起,各种政府性救助资金全部纳入大救助平台统一出单,从如今到2020年年底作为调试期,从2021年1月1日起,所有政策性救助资金不通过大救助平台出单的,各级财政部门不予资金拨付。
建工作站、村服务站x个。这些网点建设质量怎么样?是不是符合要求?请同志们先仔细的梳理查摆一下,自我论述、完善提高。四要确保工作队伍体系的完备与高效服务。当前,市县大救助中心基本都配备了工作人员,下一步的工作着重是在工作专班继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市县“专班制”向“中心制”的改变,让大救助中心逐步全面接手工作,真正运转起来。五要不断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各县市区要严格贯彻执行《社会救助资金实施意见》的各种要求,结合本地现实出台贯彻落实意见,确保年底前实现救助工程资金全部在平台内发放。要当好和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的对接,及时公开发布社会救助信息。要对接好x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失信惩戒数据库,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要真正发挥社会大救助监督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对各级各部门工作成效给予客观公正评价,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鞭策效果。
凝聚工作合力。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提高的工作,未来的工作任务量还很艰巨,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特殊是在“三大机制”建设上,需要大家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在这里我强调了一下动力提高机制。社会大救助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而动力提高机制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消除贫困的强本之策,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目前,动力提高机制在教育帮扶、劳动参加、精准帮扶、社会联动等方面计划了提高路径指引,共涉及x多项事项、x多个部门。目前市工作专班已经对x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信息化设计,下一步工作中,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好工作,让这一机制发挥出最大能量。
(三)加大宣传力度。社会大救助体系是一个新生事物,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强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鼓励基层大胆探究实践、勇于创新。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工作不仅仅要宣传工作经验做法,还要宣传通过社会大救助体系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例,切实叫响x民生品牌。要创新形式、深化感受,创新宣传方式,策划有关活动,让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深度融合,切实增加群众知晓率、认可感与获得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