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1 一、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举一反三有灵动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能揭示矛盾,唤起联想,引起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1
一、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举一反三有灵动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能揭示矛盾,唤起联想,引起思考,使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一些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 ……这种问题看上去学生能简单回答,实际上却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因而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应启而发。
二、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贴近目标有实效
好的前置性问题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核心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学目标,收获既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要求。
例如在设计word《复制粘贴》一课的前置性问题时,可以这样设计:1.回忆学习《画图》软件时复制粘贴中学习过哪些方法?请写下来至少一种方法。2.在进行复制粘贴前必须要做的一个步骤是什么?3.复制与移动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有针对性,使通过复习《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方法一步步接近word中的同类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点,真正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前置性问题中就予以体现。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学得轻松,学得简单,学得到位。
当然一个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前置性学习的问题,首先必须自己要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把握好知识点和教学的重难点,使问题导学有明确的学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2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教师》这本书,我也对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给我带来了教学的春天。我国当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对荆老师中肯的评价,这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记得以前最头疼的事是遇到调皮,违反课堂纪律,偏执的学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还有从老教师那习得的经验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来都不会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装着发怒的样子去吵学生。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你越说他就越不听你的。自己还时常委屈,感觉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们也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好好学习,但收获并不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是教过的一个学生。我上课时讲到0。88。循环时,我重复念了几遍,那学生竟然答应。我当时都气炸了,我作为老师的尊严一扫而空,我摸着良心说善待我的每一位学生,无论好坏,但是他却如此对我。我有点想不开了,精神有点抑郁。老头晕还跑去安阳看病,跟医生说我不能看学生,一进教室就头晕,这是我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经常尝试各种让学生学习快乐的方法,但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并不成功。荆老师“生本教育”中具体阐述了开展生本课堂的方法,思想,为我注入了科学的理念,我也不在为那些淘气包犯愁了。其中介绍了一个方法,拍学生的马屁——好感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站在学生立场说话,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喜欢什么,让学生上了贼船下不来。寻找与学生们的共同语言,尽量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答成一致,面带微笑进课堂。但是自从我读了《幸福地做教师》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对自我进行反思了。时常念起荆老师的那句话:给学生一个欣赏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动作,一句赞赏的话语,给学生一份关怀,一次肯定,一种信任。新学期开始我告诉学生我喜欢花草树木,并给班里买了几盆花。我让学生帮我养花,树立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在数学课上开始了我最喜爱的数学实验课,手工制作教具,让他们对数学充满兴趣。
我现在经常对学生说:“以前你的老师爱你们,但是不会爱的方法。现在你的老师学会了爱你们的方法,尊重、赞赏你们。”由此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前几天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上课时一个偏执的男孩在做小动作,不听课,让改错题不写。当我看到这种情况时,压住心中的"不满把他叫出来。我没吵他,没讲大道理,只问他为什么不写。那孩子见我没生气,没批评,跟我说老师咱以后别这样写错题,我觉得太无聊了。我接着问他想怎样写。学生说想让同桌把错题中的数变变,然后再写,旧题换新题。我当时欣慰的说他的建议非常好,以后我们可以按你的想法试试,但是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学生满脸兴奋,高兴的把作业写啦。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与学生交往真是门艺术,方法确实重要,孩子需要用赞赏,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开他心灵的那扇窗,你将给他一片蓝天。
还有,荆老师的“生本教育”理念给我的启示是教育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没有原则性。开展生本教育也要有公*公正的奖励制度,评价制度,毕竟是孩子,要规范他们,规范课堂。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认真做好都有奖励,做的不到位都有处罚。只要有要求就要有评价,评价就是引领,久而久之,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荆老师的课堂都会被唤醒激情唤醒,看到学生的精彩,体会到做老师可以这样神奇,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像经历了一场头脑和心灵的洗礼,即使是传统教学思维的头脑会掀起巨大的风暴。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本教育给我的启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来想要快乐教学的理念。谢谢荆老师的书给了我方向,解决了我的困惑。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阅读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3篇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3篇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1
教师不是哲学家、教育家,但是不能只埋头教书而没有自己的教育思考。荆老师认为:生本教育中的着眼点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发展。我们应以生命的观点去看待教育,让校园生活、课堂生活充满爱、充满生命的脉动,则教育也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书中,荆老师还对如何做生本作了毫不保留的介绍:
第一,从学生的层面来讲:让学生了解生本、接受生本。告诉学生生本教育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开展生本教学的老师着眼于学生的一生。
郭思乐教授说过:什么是生本教育?按我们的说法,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有的人说,我们的教育向来依靠教,现在强调以生为本,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这是“剑走偏锋”,言下之意是权宜之计,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策略。我们并不排除这是在教育处于需要改革的困境之中的一种解脱的策略,但认为它更是教育的本质的回归。
通过曾接受生本教育的学生对生本的认识来告诉新学生开展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在心理上接受生本教学,从而认识到改变自身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应从“主动学习”开始。
引导学生开展生本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讲清道理。
2.落实措施、多种形式加以引导。
(1)刚开始以点名和自主上台相结合,统计个人上台次数等形式,迫使其去尝试。
(2)适当调控:点名上台一段时间,让学生主动上台。
(3)榜样引领:以做的好的、成绩进步快的学生为榜样,激发其他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3.与学生做真心朋友。
第二,从家长层面来讲:不用担心家长不支持。
学生是家长的“开关”,因为家长是听学生的,如果学生觉得生本教育好,家长肯定会支持的,所以先不要急于做家长的工作,还是让学生感受快乐,有了进步,借学生之口,让学生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讲实施生本教学的好处,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从教师层面来讲:我们教师该怎么做。
1.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要学会逐步实现“以学定教”到“不教而教”的转变。
3.实施生本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的要求。
第四,从学校层面来讲:走生本教育道路,勇敢进行教学方式改革。
1.开展生本教育需要学校校长和领导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远见卓识。
2.开展生本教育还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
3.做好生本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营造宽松的者是评价机制。
4.作为学校既应培植丰厚的生本教育土壤,也要有必要的制度保证。
(1)在生本教育的起始阶段,需要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让教师认同生本教学理念。
(2)学校需要对生本教育进行必要的推进工作。
荆老师的书中还提到,在实行生本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六个心:一是爱心——把爱赋给学生;二是创造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等心——与学生*等相待;四是细心——细节;五是耐心——克服烦燥情绪;六是关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工作中处处体现生本。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2
拜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荆志强老师所倡导的生本教育以激发人的学习欲望、潜能、创造力为起点,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改革,从书中我感受到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他不仅成就了学生、也发展了自己。我不禁感叹:原来教学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生本教育,说到底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邢老师的课堂,学生比老师讲得多,发现的问题比讲授的知识多,学生得到的实际锻炼也多。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为老师,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落后的学生,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为师,共同进步。再这样和谐的氛围中,生本教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如书中所说: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潜能库一旦被打开,潜能就会像滔滔江水一样涌出,生命的神奇也将不断展现,让人叹为观止。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自学至关重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生本教学原则的体现,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生本教学注重小组合作,有了前置性作业,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多讨论,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教师在交流展示中只起点拨、调控作用,通过激励学生发挥自己最大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精彩!
总之,读了荆志强老师《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一书,我感受到生本教育强大的生命力。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生本教育带给孩子们的自信与成长、带给教育者的幸福,反观自己的课堂,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将不断反思与实践,力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成为课堂主角,让课堂中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心得3
近段时间,读了荆志强老师的读《幸福地做老师》一书,颇有收获。特别是荆志强在谈到“开展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一节讲道:老师是前置学习的精心设计者,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问题设计首先要浅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能学。根本就是重点问题化,要形成问题串,知识辨析,问题导学。结合我校开展的《教学内容问题化》课题研究,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计是开展良好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不是越简单越好,也不是越深奥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问题设计,那么问题设计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一、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举一反三有灵动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中能揭示矛盾,唤起联想,引起思考,使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一些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这种问题看上去学生能简单回答,实际上却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因而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之应启而发。
二、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贴近目标有实效
好的前置性问题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核心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学目标,收获既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要求。
例如在设计word《复制粘贴》一课的前置性问题时,可以这样设计:1.回忆学习《画图》软件时复制粘贴中学习过哪些方法?请写下来至少一种方法。2.在进行复制粘贴前必须要做的一个步骤是什么?3.复制与移动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有针对性,使通过复习《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方法一步步接近word中的同类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点,真正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前置性问题中就予以体现。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就学得轻松,学得简单,学得到位。
当然一个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前置性学习的问题,首先必须自己要对教材有深刻的分析,把握好知识点和教学的重难点,使问题导学有明确的学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3篇
——建设幸福*读书笔记3篇
建设幸福*读书笔记1
爷爷说幸福是吃饱穿暖后晒着暖暖的太阳,奶奶说幸福是饭桌上可口的饭菜,爸爸说幸福是越来越鼓的钱包和家里新盖的宽敞明亮的新房,妈妈说幸福是我能健健康康长大,顺利考上大学……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到底何为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个谜吗?
新学期开学,我认真品读了《建设幸福*》这本书,突然茅塞顿开,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当你静静地感受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受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就感受到了我们身边的幸福。
“两免一补”使我们的学习得到了保障;“校园建设”使我们的学习坏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这些柔嫩的幼苗在全社会的关心下茁壮成长着!爸爸妈妈不再为我们“吃不好”而担心,我们再也不为“无学上”而忧伤,贫穷再也不会折断我们寻梦的翅膀……
突然觉得,这就是幸福,这种幸福有来自于我们的国家、社会、亲人、朋友和周边所有爱我们的人!试想想,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没有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没有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没有老师的辛劳和努力,没有建筑工人的汗水和劳动……我们的幸福只是空中楼阁,我们的幸福只是心中那个美好而又遥远的梦想!
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更要学好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练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繁荣富强、更加幸福美好的的新*而添砖加瓦!
建设幸福*读书笔记2
寒假里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建设幸福*》,读完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分六篇,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感受到了:
—幸福是学生上学环境得到改善
—幸福是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幸福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
—幸福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幸福是小区里安装了健身器材……
幸福是什么?对父母来说,幸福是有个健康孝顺的孩子;对老师来说,幸福是自己的学生拿到好成绩;对社会来说,幸福是让每位成员生活的有保障。人们理解不同,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其实幸福很简单,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靠自己去创造的,“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只有你幸福了,国家才可以幸福。
建设幸福*读书笔记3
幸福是什么?这样的考题我也不知道做过多少遍了,每做一次,我都有不同的答案,《建设幸福*》读书笔记800字。以往的回答都是物质上拥有的,而读了《建设幸福*》我才知道幸福究竟是什么。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就我们青少年来说,建设我们周围的幸福是我们能做到也应该做到的,这需要我们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父母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在家里,父母劳累时我们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我们送上一张亲手制作的卡片,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表达一种轻柔的安慰,在他们成功时捧上一束鲜花……父母为我们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我们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何曾觉察到那缕缕银丝,根根白发。感恩需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报答。感恩老师,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校园。在学校,我们少犯一次错误,就可以让老师省心;少一个错字,就可以让老师舒心;少一次和同学打架,就可以让老师放心;少一次逃课,就可以让老师开心;少一次摩擦,就可以让老师安心……感恩老师的淳淳教导,感恩老师的循循善诱;感恩老师的语重心长;感恩老师的苦口婆心……
感恩他人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成长道路。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学会了思考;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强化了意志;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学会了独立;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增长了阅历;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让你磨砺了心智;感恩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坚定了信念……
感恩自然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花开是因为风儿笑了,下雨是因为云朵哭了,雪花飘零是因为太阳睡了,月亮圆了是因为星星醉了……大自然给了我们广大的胸怀,给了我们永不流逝的爱,风花雪月,春华秋实,我们在大自然中体会生活的多彩,感受生命的真谛。大自然总在默默地付出,给人类关爱和包容。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身边的幸福,是我们能感受到的幸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幸福的话,那么建设幸福*还会远吗?加油“幸福*”,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感恩之心,相信我们可以创造人间的奇迹,我们会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增添光彩!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5)
——《幸福是什么》读书笔记3篇
《幸福是什么》读书笔记1
我一直以为幸福是有父母的宠爱,朋友们的关心,老师的表扬,说也说不尽,直到读了《幸福是什么》,我才知道了幸福的真谛。
故事是这样的,三个牧童去放羊,看见了一口涌不出水的老井,于是他们便清理了一下,又在旁边挖了口小井。智慧女儿喝了三口,感谢他们,并祝他们幸福。牧童们奇怪地问幸福是什么,智慧女儿让他们自己去找。十年后,他们都变成了青年,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智慧女儿告诉了他们幸福真谛——幸福要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我从中知道了,幸福不是靠索取,而是靠付出。想想爸爸妈妈工作这么辛苦,而我却像个小公主似的,把他们吩咐得团团转。有时候他们忙,没法陪我,我就说我不幸福,其实我已经很幸福了,但我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读了《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太不应该了,*时索取的太多,自己付出的"又是那么少。于是,我每天就帮妈妈做家务,让家里干干净净。还给爸爸洗脚,让爸爸冰冷的脚变得暖和。看着爸爸妈妈的笑容,我明白了,这就是幸福。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6)
——幸福地图作文
幸福地图作文1
一天,我偶然得到一幅神秘的地图,上面烫着“幸福”两个字。我好奇地翻开它,顺着蜿蜒崎岖的路线,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寻找幸福宝藏的征途。
第一站:家
“叮铃铃!叮铃铃!”“啪。”我顶着浓重的睡意艰难地从被窝里爬出来。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穿过洁净的窗玻璃迅速照亮整个房间。走出房间,只见奶奶正忙碌地在厨房煮着美味的早餐,爷爷在厅里打理餐桌。不一会儿,迎着一股浓浓的香气,奶奶笑眯眯地端出营养可口的牛奶鸡蛋。我赶紧拉开椅子,屁股一坐,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生怕早餐被人抢走了。爷爷看到我滑稽的吃相,笑着说:“你好像非洲难民啊。”我笑得差点呛出来。三人边聊天,边享用食物。一切都那么和谐,温馨。
第二站:公交车
每天上学,我都要乘公交车。上班高峰期,车厢总是塞得满满的,大家摩肩接踵,空气都因此变得稀薄。一位老奶奶提着菜篮子上了车,美好的一幕上演了:一位年轻人看到体弱的老奶奶,赶忙站起来快步走到老奶奶身边,右手搂着老奶奶的腰,左手扶住她的手,护送她到自己的座位上。车内的人瞬间产生了共鸣,大家都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下了车,我的心情格外舒畅,鸟儿的歌声也显得动人悦耳。
第三站:学校
到了学校,同学们互相打招呼问好。瞧,小A正在位子上愁眉苦脸地找着自己的橡皮,小B看见了,用手拍了拍小A的肩膀,和气地说:“我借你吧。”说罢,递过自己的橡皮。小A的眸子一下灵动起来,头一偏,嘴角上扬,感激地说道:“谢谢你。”走廊上玩耍的小C看见手里抱满作业的语文老师,大步流星地上前接过重担。老师看着小C蹒跚的背影,会心笑了。我看到老师笑了,自己也不觉笑起来。
……
走完了地图,我耷拉着脑袋,因为我并没有在终点找到宝藏。可是回头一想,不禁释然,原来我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已经收获了宝贵的幸福!家里、公交车、学校……这些看似*凡的地方都充满了幸福的元素。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每时每刻都令人感慨与激动。这些幸福的元素都是来自人们内心世界最真挚的情感。它们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生活的点点滴滴。
好了,我的寻宝之旅就告一段落,如果你急着想要我手中的幸福地图,不要着急,告诉你一个秘诀——那就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纯洁的心。
《幸福地做老师》读书笔记3篇(扩展7)
——执子之手,幸福地与花偕老演讲稿
执子之手,幸福地与花偕老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休息时在手机上看到了一句苏轼的诗,“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念到这儿,不禁怀念起上海的阳澄湖大闸蟹来了。
阳澄湖大闸蟹,我每年就吃那么几次,大闸蟹到九月份才上市,那时的雌蟹最为鲜美。每年一到大闸蟹上市的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家人:“什么时候吃大闸蟹?”每次问完,过不多久就能在餐桌上见着大闸蟹了。
冬秋换季的时候,天黑的还没现在这么早。晚霞的余晖还未消失殆尽,全家人围桌而坐。瞄一眼,见我心爱的大闸蟹还没上桌,我便*了一会儿。母亲端着菜走向餐桌,一盘大闸蟹,一碟醋,这大闸蟹的壳,红而且硬,被绿白色的棉绳捆绑着,同被俘虏的将军一样,气红了脸。
家人帮我把大闸蟹的两边的蟹腿掰下来,递给我,我右手接过蟹腿,对奶奶笑着道声“谢谢”,然后握着蟹腿,蘸些醋,醋顺着蟹肉的纹路,纵着渗透进去,鱼肚白的蟹肉霎时染上了淡棕黄。这卖相是极好的,看得我垂涎三尺。
满怀期待的一口咬下去,味道不要太赞:蟹肉的香味刺激着味蕾,蟹味与醋香充斥着整个口腔,别的蟹的鲜是道的"出的,这阳澄湖大闸蟹的好是道不出的,我唯有竖起大拇指在那啧啧称赞。
奶奶见此也模仿我竖起大拇指,道:“好赞啊。”奶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这盘大闸蟹是她的杰作。妈妈把蟹肉剥给我,奶奶把蟹黄递给我,一旁的父亲看到她们这样,对着我说:“你也要学着自己吃蟹啊。”
“我不会。”我笑嘻嘻地对父亲说。乖孩子偶尔也是要任性一把的。
大闸蟹得和家人一起吃才有味,与家人吃大闸蟹对我而言,大概就是所谓的”小确幸“——一种微小而又确切的幸福。
在人们眼里,幸福是一种无形无味的事物,但我不这么认为,诺,大闸蟹就是一种可以品尝到的幸福。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