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心得体会
在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系列报道后,习近平同志提到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的理念使人印象深刻。新时代大学生正应积极践行此理念,通过主动地社会实践,褪去过往的“稚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清楚地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与发展社会。而青年学生又将如何达成“志存高远,行循自然”的目标?结合新时代背景,想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粗浅的认识。
首先,青年学生应明确自身目标,将“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做到“志存高远”。大学生不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人,应珍惜在校时光,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第一课堂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与科学的实践模式,而第二课堂的亲身实践给予学子亲身探索社会发展现状的途径,它帮助学子跳出“舒适圈”,培养成熟与独立的思维模式,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发展社会,有效地帮助学子清晰了解何谓个人梦与中国梦,并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领导能力与责任意识,青年人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当在不断地探索中,提升自身贡献意识,明白个体对于整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将自身培养为有意识、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其次,青年学生应“知行合一,勇于实践”,在生活中探寻自然的规律与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同志通过讲述自身在梁家河学习时“闯五关”的经历,鼓励当时身为本科生的张宏樑扎根基层、联系群众。通过社会实践挤掉知识的“水分”,明白理论学习的本质,将学校所学真正运用到社会发展之中,正如张宏樑提到他在校主修的旅游经济学经过习近平同志建议,在正定发展旅游产业生动实践中有了思考和应用;后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也是通过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和探讨,从而有了优异的收获。
因此,学子应在众多的实践机会与多元的成长空间下,探索提升为人处事、辩证逻辑与理论应用等方面。当一些学子在学习成长中缺乏动力而迷茫时,正是因为自身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系统性与逻辑性不足,不清楚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与怎么应用,而社会实践恰好帮助学子解决此类问题,为学子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第三点是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注重细节。青年人做事要放低姿态,从实际做起,不要急于求成,不可是“没学会走,就模仿他人跑”,正如建房一般,初期的根基不实不直,万丈高楼也会顷刻而散。同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青年人应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以踏实稳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物,力争做好每一处细节,追求卓越。在行进中契合自然、感悟自然,达到“行循自然”的目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的责任与使命,“志存高远,行循自然”是成长的方向与要求。青年学生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