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
歌德,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如雷贯耳。对他的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大概也同样熟悉。但是,我猜可能许多人没有读过此书。
记得,1986年买书后阅读过一遍,后来也认真读过几遍。再后来就忘记了她。半年前,偶然在书堆里意外见到她,便拿出来放在外面,想有时间要么再读读?于是,2022.05—06又阅读一遍,读了整一个月,这次阅读最仔细,是一字一句精读——以我58岁阅历经验之后的状态,阅读感受体验与年轻时读的几遍,似乎差异不少。
32年来,总共阅读了6遍。至今,许多细节,概貌,还在我的脑子里。不断地激动着我(维特与绿蒂的深情等),感动着我(绿蒂、维特或歌德的纯洁、热情、友善、高贵等)。这一次,阅读到大半时,那天突然有个念头:哎,写个评论如何?
一
本书有男女一号两位主要角色:维特和绿蒂。维特是领衔主演。故事发生在1771年的德国乡村韦茨拉尔。
毕业不久的23岁年轻法学博士维特,能诗擅文爱画。1771年春天,他来到鲜花盛开的乡村韦茨拉尔游玩赏景。一次舞会上偶遇美丽优雅迷人的19岁姑娘绿蒂,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她而不能自拔。遗憾的是,这段旷世热恋,因为女方已经订婚在先,只能是男方的一个残缺的单相思。绿蒂其实也很爱他,但忠贞不渝的绿蒂只能选择信守婚约忠实于未婚夫。维特带着满心伤痕,痛苦地离开心爱的绿蒂,来到城里一家公使馆当秘书。后来毅然辞掉工作。绿蒂结婚了,维特的爱情终于成了泡影。加之工作事业的挫折,社交场上和生活中的失意等等使他抑郁寡欢,后用手枪结束了生命。
小说以书信/日记体写成。用倒述的手法,以写给好友“威廉”书信的形式次第展开故事,后面则是顺叙、倒叙、插叙并用。但,同时又很像一本自言自语的“日记”。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部带有部分甚至大部分“自传”性质的小说。因为,其中含有许多歌德本人的东西,而且是真实地原样再现,记载了歌德很多个人生活事件,特别是嵌入、渗透了很多歌德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价值观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本书在很大意义、很大程度上概括、代表了歌德本人的较多、较典型的思想、观念。
小说分为前后两篇。
第一篇,几乎是完全真实的,这里的“维特”基本就是作者“歌德”本人,现实中的歌德最深切地爱上了“夏绿蒂”。书中的故事就是歌德,绿蒂的真实原型“夏绿蒂”及其未婚夫三个人的真实生活。
第二篇里,几乎多为歌德虚构的,主要是借来作者的同事好友“耶路撒冷”的生平事迹及失恋自杀经历等,辅以虚构演绎、艺术加工而成。此处的内容,便与夏绿蒂及其未婚夫没有任何关联了。
全书,两部分内容的真伪,有夏绿蒂和丈夫与友人的书信和评价为证。
二
比较一下现实中的歌德,与小说里的人物维特,是有一些意味的。
脆弱的维特失恋后,从此消沉一蹶不振、最终选择了自杀。而成熟顽强的歌德失恋后,却从爱情废墟上站了起来、获得新生,走出了一条光明辉煌的人生大路。并且毕生辛勤耕耘,用60年时间创作完成了旷世巨著——诗体小说或诗剧《浮士德》,于歌德晚年出版,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而《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不朽杰作。
该书是歌德的心血之作,可以说倾注了他的全部爱心与情感,还有对“夏绿蒂”的全部爱——炽烈、深沉而高贵的爱情。当他知道最热爱的恋人夏绿蒂已经订婚,经过艰难的考虑抉择、思想斗争,他最终含着热泪背负痛苦,毅然离开了夏绿蒂,成全了原有的这对鸳鸯。表现出高尚的节操、伟大的人性与高贵的情感。
本书不仅热情赞颂了真正的伟大的爱情。其一大功绩在于,还竭力讴歌了“真善美”,无情揭露了现实社会的“假丑恶”。包括美的人、美的事,如绿蒂、维特、绿蒂的未婚夫和家人、维特的同事朋友,都是一些“好人”,又各有特点;以及大自然的美,万事万物的美。书中对自然风光、环境等描写非常逼真又诗情画意,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刻画,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语言简洁凝炼、颇富表现力和艺术美。
由此可见,歌德的一颗“真善美”的崇高灵魂,以及过人的文学、艺术素养和语言表现力。所以,此书的“人文价值”“文学艺术价值”都很高。
作者歌德,有着纯洁的心灵,崇高的品质,高尚的人格,伟大的思想。这一切,从侧面、从字里行间不断地自然而然飘逸而出。时时激动着读者的心,处处散发出感人的魅力!令人由衷敬佩、仰慕!他至高至圣的人格魅力,实在是超凡脱俗。这一切,都有意无意、无形中在书中得以充分体现。
这亦为此书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其光彩夺目的一个方面。
三
此书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德国现实之关系密切,联系千丝万缕密不可分。
当时,18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处于封建分裂、经济落后时期,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濒临土崩瓦解的前夜,国家分裂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整个社会如一潭死水,封建贵族阶级与不断觉醒的市民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不可调和。平民阶层普遍强烈要求社会改革、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呼唤个性解放,崇尚自然、回归本真等。全民掀起了一场社会革新运动,这就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
就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少年维特的烦恼》应运而生,她生逢其时。加之此书巨大的思想蕴涵,使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她深刻地、高度概括总结了德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向我们隆重推出了几位充满活力、富有新意的年轻男女;既切中现实毒瘤的要害,又代言了大多数平民阶层的心声与希望,以及对灰暗现实的愤怒和批判。
这双重的契合与和谐统一,正是此书红遍全世界的内在、深层次机缘。
换言之,如果此书没有内在超凡的魅力,没有思想价值,没有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概括并对其艺术地表达,没有对真善美的倾心追求,没有许多美好的人与事的呈现。仅靠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是远远不能达此崇高神圣的境界的!
书中,歌德记录了政府机构的官僚腐朽,官场的虚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还有封建社会的权贵等级观念,使他处处受到歧视。善良纯真的维特陷入一次次新的挫折痛苦中。人格高贵的维特,由衷厌恶这黑暗庸俗的社会现实。歌德犀利的笔触锋芒,对之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阅读此书,我们会时时被作者或维特所感染,他是那么地热爱自然,一草一木、万事万物在他眼里都是美的;他是那么地热爱他人、与人为善,处处同情下层人民,有一颗菩萨心肠;他是那么古道热肠,时常资助他人,施舍穷人,怀有悲悯、同情、爱心;更有他那澎湃的激情、对(夏)绿蒂火热而高贵的爱情!因此,使我们无法不为他深深地陶醉(高尚的灵魂)、深深地感动(炽烈的情感)、深深地惋惜和压抑(失恋悲苦)、以及深深地震撼(高贵神圣的人格、品位)!
也正是因为歌德深厚的文学素养,伟大的品位人格,纯洁友善的品质,加上其生花妙笔,使建立在此般不凡基础之上的男女主人翁,才显得格外动人、光芒万丈!闪烁着灿烂的、炫目的人性美之光辉。
因此,他笔下的绿蒂才那么魅力四射、妩媚动人。
也许可以说,绿蒂是世界文学中最美妙、最成功的恋人形象之一。
四
歌德与夏绿蒂及其丈夫,毕生始终保持着纯洁高尚、深挚的友情。三个人的深厚友谊,极其美妙感人,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其友谊长盛不衰,是因为三人都有着博大的胸襟、深沉浑厚的爱心、过人的理智、崇高的格调和尊贵的人格与情感。
虽然他们时有书信来往,但一直是天各一方、从不见面。直至44年后,63岁的夏绿蒂带着未婚的小女儿,才在德国小城魏玛市,即歌德毕生中长期居住的地方,会见了她少女时代的挚友兼疯狂的恋人、伟大的世界文坛泰斗——歌德。这远隔44年的第二次见面,称得上是世纪聚会,毕生仅有的相见与再见!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根据这一段久别重逢的传奇故事,创作了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记录演绎这一幕人间喜剧,一时成为美谈。
也正是因为,歌德有此纯洁炽烈的爱情,加上两个人的过人的理智与冷静,以及高洁神圣的人品境界,他笔下的维特和绿蒂,才会如此感人、动人、迷人!
这是人品与人格,加上纯粹高尚的情感——的伟大力量!
此书,不仅是一本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对丑恶腐朽的封建社会、对污浊现实的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的杰作。人物形象描写和心理刻画都极为成功。绿蒂因而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人物,称得上是完美无瑕最为动人的“情人”形象!至今依然,“她的名字被成千上万个敬慕的嘴唇崇敬地念叨着!”
此书最为感人、震撼人心之处在于,一面是维特怀着纯真、滚烫的爱情,含泪默默离开;一边是也深爱着他的绿蒂,信守婚约忠贞不二。从而凸显了真正纯洁、伟大高贵的旷世爱情!这也正是其爱情故事格外光彩照人的深层原因。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中译本约9万字。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歌德的早期代表作。此书一经出版,立时在德国引起轰动,产生了巨大反响,继而震撼了整整一代德国青年的心灵。并很快震动整个欧洲。几年里,又很快译成多国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很快风靡全球,成为广大文学人或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挚爱。此作在我国也备受欢迎,1922年就出版了郭沫若的中译本,亦反响强烈轰动一时,成为国人十分喜爱的文学杰作。
纵观全书,首先,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或恋爱小说;再者,因为歌德写到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事,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画面,所以,便不再是单薄的肤浅的、卿卿我我的爱情小说;三、因为歌德的思想观念,及他与现实的深度互动和影响等,在书中有诸多呈示,使得此书成为一部深刻表现现实、批判黑暗社会的力作;四、高度概括了德国的社会现状,既切中现实要害,又代言了平民阶层的心声;五、书中许多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内容,以及歌德本人、恋人、朋友等人美好的素质人品道德与人性的记述,使之成为一部非常感人的、歌颂真善美的杰作。六、全书最为动人、迷人之处,就是火热的爱情,高贵的情感,美丽的心灵,尊贵的人格,与崇高的人性。
可见,一部《少年维特的烦恼》,一部恋爱小说,同时兼有多方面的、立体的“文学艺术属性”,以及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的多侧面呈现!换言之,该书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可谓一本“多样化”的小说,而不仅仅是写爱情与情感。正是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现实意义、社会意义,使之成为一部风靡全球的世界文学名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