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下面爱学网小编整理了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
童年时读《论语》,不知其意,体会不到妙处;少年时读《论语》,觉得蛮值得荒.唐言,认为它早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而今我再次捧起《论语》的时候,对千年古人的智慧油然起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反复品味着这句话,说不出的意蕴在心中环旋。一直以来,我认为学习是功利的,学习就是为了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我把学习当做任务一样完成,久而久之,觉得学习很累,很有负担。但是当我几天没有学习之后,莫名的空虚感围绕在我身旁,感觉自己已经退化成动物,没有了思想。于是我读了一些书,读完之后,内心无名的欣慰。是啊!时常学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读来五味杂陈,孔子告诫了人们几千年的“诚信无价”,现在我们仍然陷在诚信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告诫了我们几千年,我们还是处在诚信的危机之中呢?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是行走不了的。在我从小的学习中早已熟知这样的道理,可一旦出现了要舍我利益而维护诚信时,我们犹豫了,我们想到了如果舍掉我们的利益,那么我们会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之中生活,最后我们选择了舍信求利。但是我们却在这一过程中的得到了很多痛苦和惩罚:朋友的疏远,亲人的离开,社会的混乱,我们自身的健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句份量何其重的警告啊!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读到这句话时,只是慨叹古代的外交辞令要经过多少人的心血和付出!当再读这句话时,心中更是敬佩:治理一个国家需要有一整套严谨的系统流程,需要有严密的制度和人们各司其职,这样,国家才能顺利运行进而国泰民安。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是不会因为这个人的言论好就荐举他,也不会因为这个人言论不好就全盘否定他。我想,世间能有几人做到这样的公正不阿,我们习惯性崇拜有才能的人而忘记了他品德的好坏,也常常因为这个人品德不好而否定了他的才能,我们难以做到对一个人的客观公正,君子恰恰就做到了这一公正判断,所以君子的身边常常芝兰芳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做起来很难,可能是人的天性使然吧!我们常常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事情等费尽心机地丢给别人,然后轻轻松松地在一旁看那个人的笑话,更有甚者还戴着一副为别人好的虚伪面具。《论语》中,孔子把这句话尊为人生最高境界之一“恕”的本义,可想而知,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然是一位宽容大量的胸襟之士。社会中若有这些胸襟之士,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和谐安康。
我突然感慨——《论语》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品读的,那短短的只字片语,蕴含着说不尽,道不穷的智慧。读《论语》,有如在天地见遨游,畅快淋漓!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
对孔老夫子一直怀有一种十分温暖的感情,虽被后世尊为“圣人”,却全然没有遥不可及的感觉。他仿佛就是一位朴素可亲的老者,跨越两千年的时空陪在心灵左右,时时给予贴心的关怀。
孔老夫子留下的精华集合成了《论语》的经典,这部“东方的圣经”,虽然不似《圣经》在西方那般高高在上,受人顶礼膜拜,却静静的渗进生活角角落落的细微处。用心一点,就会发现。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它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老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后世,他把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在孔老夫子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浮躁长草的年代,这种无言的教育化解了郁闷将溢的泪。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就是告诉我们,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遗憾。我们都要做勇敢的人,努力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我们常常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要尽力避免的。“忍”字是种技巧,刃悬于心,退一寸则不成忍,进一寸则不成仁。我们静静思索忍的度。君子必仁,且能忍,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的力量是来自于人格与内心的。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此不为君子,何为君子?
君子的精神光芒闪闪,而翻开《论语》,我们看到,朴素的字句后面常常闪耀着一种理想之光。“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志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常常与他的弟子讨论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自己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论语》教给我们的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淡定的起点,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论语》传递出的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我们对内心的关照。
一直都记得,在于丹的《论语》心得的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浮躁的走过一程,又忍不住捧起了《论语.》,静享那朴素的温暖。
我不知道于丹在参读《论语》,在登上百家讲坛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当她用浅显的语言把孔老夫子的精神传承下来,又印在书页上,在我面前缓缓展开的时候,我还是被暖暖的触动了。孔老夫子的智慧穿过两千年的路途尘埃,化作带着馨香的和风细雨,扫去了氤氲心头的浮躁和压抑,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喜欢这种淡淡温馨的味道,简单安静却也久远。
第n次品读《论语》,说不出它到底何种魅力,我只是着迷。浮躁长草的年代,我会郁闷到流泪,而《论语》会是一剂治愈我苦闷的良药,它如常言般的话语流淌过心间,心房便敞亮了。再次落笔,算作是我n+1次第的思量……
论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
真正关注《论语》,是因为于丹。
还记得她的论语心得,在百家讲坛一播出,就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学习之道,……每一讲,都如甘霖,滋润着人们干渴的心,于丹,如一股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点醒了无数迷茫的心灵。于丹和《论语》,一同走入了人们的心中。
《三字经》上说:“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语言,为什么对现代的人们,能有这么大的启迪,论语到底说了什么呢?带着疑问,我到书店买了一本。
读了《论语》,受益匪浅,感慨万千。最大的感触是:遗憾!这么经典的书籍,为什么我们小时常竟然没有看见,身为教育工作者,灵魂工程师,自己都没被塑造过,又拿什么塑造学生的灵魂?我们的社会道德滑坡,与大环境固然有关,但主要就是教育的失误。不要说《论语》,七八岁就应该学习的《弟子规》,成年人知道的有几个?家长不知,又怎么能教育孩子,老师不知,又怎么能教育学生?《论语》虽然只有二十篇,且都是语录体,记录的只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只言片语,但却是字字珠玑。论语在为人处事,个人修养,学习工作等诸多方面,对现在的我们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现举几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说,做为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言守信,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其它的了。“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真是一语中的,如果人们都这样做人,我们的社会会多么和谐。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短短几句,告诉了我们为人的根本,首先是孝顺,推而言之,不孝顺的人,就不配做人。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把这些都忽略了,家长只知一味地让孩子学习,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不知道怎么才是正确的教育,结果孩子不但不感恩,不领情,还越来越没人情,让父母寒心。更有那不孝子,对年迈的父母不赡养,虐待,甚至弑杀,让人觉得,这哪是儿女,这就是畜生。
对于不守信用的人,孔子批评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他说,人要不讲信用,就如车没有了车轮,怎么能行走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失信的危害性,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弄虚作假,尔虞我诈的例子彼彼皆是,信任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对于为政者,孔子的话对我们更有启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用政法来教导,用刑罚来整顿,老百姓只会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礼教来制约他们,老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老子《道德经》也指出:“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反观现在的社会,法令技巧不可谓不多,可事实呢,钻法律空子者,欺上瞒下者,偷税漏税者司空见惯,正不压邪,人们已经是“民免而无耻”了。
对于财富,孔子的态度更坚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斯滥矣”。孔子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论是富也好,贵也罢,如果不是由正道而来,就视为浮云。而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为了富贵,不择手段,早就成了唯利是图的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们干着缺德事,发着缺德财。清澈的河水变红,变黑,变臭,连地下水都大多变成劣质的了,真是不给子孙留活路了,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钱。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我想,这不是危言耸听,当权者,始作甬者,应该警醒了。不然,我们怎么面对后人。
每个人都想当君子,那么,论语对君子是怎么定义的呢?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是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就是让我们不要说的比做的多。子曰:“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是说,君子对人对事不满意,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则总是怪罪他人,还有君子的“三愆”,“三畏”,“三戒”等等。论语中对君子的描述可谓俯首皆是,这些都可当做我们做人的标尺,行事的准则。如果人人都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人与人之间相处会多么融洽,会减少多少矛盾,自己的心情又会多么的愉快呢?
一部《论语》,佳句箴言数不胜数,无论是个人的修身,齐家,还是当政者的治国平天下,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宝典。《论语》,能开启我们的人生智慧,解决诸多的人生困惑。传说北宋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们普通人,哪用半部,哪怕只记住一两句,并终身行之,就会是一个坦荡荡的君子了。比如,“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仅这一句,还不够我们学一辈子吗?
《论语》,如大海中的灯塔,给我们迷茫的人生导航,有论语指路,我们才会少弯路,少遇坎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对于所有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更应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部圣贤经典,让圣贤的智慧陪伴他们漫长的人生旅程。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