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重视基础理论教学
农林经济管理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课程,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经济和管理方面的专业功底是比较完善。无论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方面,各高校都是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基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1.2强化专业特色
农林经济管理根据我国农林经济的需求,村镇农林技术的特点,各高校制定了相关比较全面的课程体系,其中也健全了特色课程和教学环节。比如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实务、工商管理、外贸英语等课程也进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并形成了一定的专业特色。
1.3摸索实践教学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逐步建立了六大专业实践体系,其中包括:课程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践平台、跨专业实训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创业就业实践平台、企业实践平台,形成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实践为基础,并全面提升学科竞赛质量,以创业和就业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的全面打造,有效的实现了理论教学和技能教育的结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农林经济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管理的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4积极深化教学研究
教研是推动农林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农林经济管理的自身优势,将专业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纳入教学改革和研究的范畴,有目的有计划的景象课题研究,为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目前也是多所院校人才培养思路的重要理论基础。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健全
由于对市场调研不够,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不健全。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行业、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准则,在对人才市场、技术市场、生产现场、产品市场开展广泛的、深层次的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行弹性学分制,合理分配课时,增加课外活动学分,将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纳入教学计划。
2.2师资队伍质量和结构不合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源分析方面相对合理,但是在专业分布和年龄结构方面不是很合理,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教师相对稀少,教师结构趋向年轻,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2.3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实习基地的数目众多,但是要真正发挥实习作用的基地还不够,在专业教学和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实习基地基础建设不够,场地和师资都不能全面保障大规模学生的实习要求,专业对口不高,导致用人单位和学校都达不到期望值。
2.4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力度不够
很多学校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都还在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国家级精品课程,示范专业基本为零。学院投入不够,教师意识淡薄是导致此情况的重要原因。
2.5创新教育意识淡薄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是课程的改革,因为课程观主导因素,课程观决议教学观,它决议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所以要打破课堂的封闭和专断状况。努力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气氛,采用启发,探究,讨论,互教互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泼起来,促使学活泼脑,动口,动手,真正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己探究独立思考的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及建议
3.1健全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教学适应社会需求的观念,树立教学服务师生的观念,树立教学培养人才的观念。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想办法办出特色,研究社会需求,适应农林经济管理行业的市场需求,在教育理念,教学背景等方面全面创新,力争创办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的创新型专业。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增加高级职称教师的招聘和培养,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专业人才等。同时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建立专业信息化管理,学科信息化建设等,创造各类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导师团队的建设。
3.3明确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以“厚基础,种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专业特色,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4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该努力使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比例分布合理,是农林经济管理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具备科学性和系统性,参考今年来农林院校专业建设的经验,主要将专业课程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部分。课程体系的调整还要解决了各门课程间的内容交叉,课程结构的科学性等。
3.5加强实践教学体系
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的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3.6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教学的个性特色,既要有统一的标准,又要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而灵活机动,为师生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构筑弹性的指标,留出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学质量评价决策部门在建构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师生群体、不同教学环节分别制定相应的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教学质量、师生教与学的质量、课程、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提升一个层次。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