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至理名言。的确,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即使看上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仍是各具特点的两片树叶。由此引申,如何使每个幼儿各具特点,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应是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那天,我在上海某幼儿园观摩了一个中班的美术教学活动,引发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活动现场,教师把从户外捡来的两片一大一小的树叶贴在演示板上,我当时心头一喜,以为教师会借此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大小叶子的不同颜色和形状。不料,活动过程与我的以为大相径庭。只见教师又贴了张自己画的范画,紧接着贴出一张早已画好轮廓的树叶图,演示起自上而下的涂色方法来,这个过程持续了约10分钟时间。接着,教师让幼儿上来涂色,然后点评。点评时还对幼儿从左到右的涂色顺序作了否定性评价,要求幼儿按教师示范的自上而下的顺序涂色。
我不禁愕然。难道幼儿在最能汪洋恣肆的艺术学习领域也难逃被“教”的命运吗?
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是否具有能力以他们自己的感受来描画树叶,我在上海银锄湖幼儿园的帮助下,请该园中班的幼儿画画他们心目中的树叶。
从图2我们看到,孩子们心目中的树叶是干姿百态的。尽管他们的涂色并不均匀,形状并不逼真,但他们描画的树叶外形各异,在一片叶子中就有褐、蓝、红、绿等多种颜色。在他们描画的树叶中,甚至手与树叶也可巧妙组合,真是异想天开。
幼儿既然有能力自主表现,为何我们有些教师仍习惯于手把手地教,要幼儿一点一点地临摹呢?究其原因,或许仍与教师尚无改变的美术教育观念有关,他们仍在关注幼儿画得“像不像”,他们仍在把美术看成是一个技能,所以仍要求幼儿机械模仿,希望活动易掌控、“成果”见效快,教师教得省心,家长看得开心。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其《创造性与心理成长》一书中将学前儿童的绘画发展阶段表述为“涂鸦期”和“前图式期”,他认为,学前儿童的绘画创作能自然地反映出他们在情感、认知、动作、社会性、美感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据此,他认为,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不应只是简单地让幼儿看“范画”、临摹画画,而应让他们通过绘画自主、自由地表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促使其想象力、创造性等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如果我们能调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相信幼儿的美术作品一定会各具特色,而不会干篇一律。在艺术教育领域里,不会有也不应该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2)
——当孩子说“我不会”时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示范讲解完手指点画“穿珠子”让孩子练习时,孩子们便接二连三地大叫着“老师,我不会”,很自然我便挨个地去帮助这些孩子一个活动,我光指导这些孩子忙得不亦乐乎,其余孩子跟本无法顾及。指导得多了,心情和烦躁,想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了……活动结束后,我反复思考:是我的示范讲解不够清楚呢?还是孩子不感兴趣?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说“我不会”?孩子说“我不会”时我应该怎样做?……一连串的问题令我整夜辗转反侧:孩子不会时敢对老师说,他们没有错。可是讲解得那么清楚还是不会,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呢?其实孩子对手指点画是感兴趣的,孩子也不仅是在这次的美术活动叫不会,以前的美术活动也经常这样。于是,我对这些叫“不会”的孩子进行逐个分析,这些孩子中有:(1)真正不会的(2)缺乏信心不敢动手的(3)不假思索有惰性的(4)想引起老师注意的。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我改变了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和指导方法,我运用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注重“玩中学、学中玩”的尝试教学法。在语言上我更多的是用“谁来玩玩?”“谁想来试试?”“谁来教大家?”等商量、激励的语气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这样做让老师了解到哪些孩子是真正不会的,需要老师启发诱导和帮助的,也让老师下一步的示范讲解的重点把握得更准确;对不敢动手的孩子,因为没有老师完美的范例和作画前的约束而放下了思想包袱;对不假思索有惰性的孩子无机可乘;那些想引起老师注意的孩子有了表现的机会。同时使孩子有体验、尝试、探索的机会,为孩子营造了积极、轻松的活动氛围,让孩子体验到平等、尊重,更多地感受到自主、愉快,从而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参与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们的美术活动中“我不会”的声音逐渐被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氛围所取代,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动手尝试的乐趣。在工作中我也意识到要使孩子在美术活动中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很重要一点就是选择的活动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并是孩子们感兴趣的。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3)
——教师的参与不可少
中班的孩子喜欢观察,但没有坚持性。因此,连续性观察往往半途而废,没有结果。如何引导孩子们做连续性观察并获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们一起做观察记录的方法试一试,因为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做事情的时候兴趣是最高的。
我找来绿豆和芸豆来做“比一比谁先发芽”的试验。在把绿豆、芸豆分别泡在小盘子里的同时,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一张记录表:用小绿点表示绿豆,用棕色的椭圆形表示芸豆,在绿豆和芸豆的下边分别画出一周五天的记录空格立在自然角中。我鼓励孩子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谁先发现它们的变化,谁就来做观察记录。
第一天一早,松松来到幼儿园就直奔自然角,拉过泡豆豆的小盘子仔细地看起来。不一会儿,松松兴奋地告诉我:“老师,小豆豆变了!快看小绿豆的绿皮破了,上边还有个小白点。”听他这么一说,我和其他小朋友赶紧围过来仔细地观察,还真的有三四个小绿豆破了皮儿,上边的小白点是绿豆发的芽儿。但是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而想听一听他们的说法,了解一下他们有没有关于种子发芽的经验。这时,乐乐问:“那个小白点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吗?”明明说:“不像,妈妈买来的绿豆芽可比它长。”“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哎,你看芸豆怎么起了好多皱纹呀,真难看。”“是水泡的吧,像个老头,嘻嘻……”孩子们捂着嘴笑了起来。为了鼓励孩子们的发现,特别是第一位发现者——松松,我让他把小绿豆的变化画在记录表中,让明明把芸豆的变化也记录在表中,用他们明白的符号做记录,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了直接肯定他们的行为,鼓励其坚持连续性观察并激起大家的观察兴趣,我则把他们的话记录在与之相对应的符号下面,帮助其表达得更清楚。从此,每天都会有四五位小朋友热心地关注着绿豆、芸豆的变化过程,争着做记录,结果原定五天的观察记录表格已远远不够使用。干是,我们又增加了一张表格,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连续性观察活动当中。
由此可以看出,要培养孩子某种兴趣并能够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老师的积极参与对孩子们来说是最佳的鼓励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表现与展示的机会,是孩子们拥有成功感受、增强自信的最佳途径;同时成功与自信又会促进孩子自主发展并保持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性,使之不断探索再获成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4)
——对教学的热忱,让课堂更精彩
在盒子里呆的很无聊的小蜡笔们碰上了大大的图画纸,尽情施展浑身解数,而一开始不受欢迎的蜡笔小黑,最后关头扭转乾坤,对挽救大家的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最后,所有小蜡笔都对他刮目相看。这样一个绘本故事,如果你拿到手上,会怎样运用,怎样设计一个有效的活动呢?日前,园里就以绘本《蜡笔小黑》为基础,开展了一次以“整合艺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这次的活动让我们大家受益匪浅。
活动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先是集体观摩李睿老师的第一次教学,然后根据预设问题分组研讨。第二部分是观摩李老师经过修改完善后的第二次教学。并请另一位张老师跟李老师一起“同课异构”,还邀请专业美术老师孙老师分析点评课堂。
记得第一次观摩李老师的课后,我们教研组进行分组研讨时,都觉得,这个绘本和刮画的结合相当完美,也很有新意。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作为一个绘本与美术的整合活动,在内容上是否也应该有所取舍,应该有一个侧重点。还有在目标的制定上重点不够突出,比较泛泛而谈等。
在提出问题,再次修改后,我们抱着期待,再一次观摩了李老师和张老师两位截然不同的绘本美术活动《蜡笔小黑》。
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李老师的课堂在经过上一次的研讨修改后,显得更加紧凑了。截图的运用避免了欣赏绘本时在时间上的拖沓。在目标的提出上更为明确了,在提问、语言上也更偏向于美术,使整个活动在美术方面的比重更大了,给幼儿操作的时间更充分了,是完全绘本为美术服务。
而张老师的课则更关注于幼儿情感上的体验。对绘本的解读比较详细、到位,使幼儿有更多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对各种烟花的刮画技巧做了很详细的演示和讲解。是让美术为绘本添色。
两个完全不同的课堂,同样精彩、同样令人佩服。因为它们体现的是老师们的智慧以及对教学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最后点评的孙老师说得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两个课堂在美术元素的挖掘和技能指导上都做得很好,老师非常注重孩子情感的引发,绘画需要感情作支撑,在入情入境的状态下绘画才是有意义的。他还指出,孩子画烟火,要是能画出烟火绽放时的动感就更好了。”
是啊,不管是再精彩的课堂,总是会留下遗憾,课堂的魅力之处,就是它永远会让你觉得不完美,永远有让你再完善的愿望,永远会让你期待更多的精彩。所以说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要我们都抱着一颗热忱的心,我们的课堂也会越来越精彩。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5)
——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
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老师尽心的看护,有的孩子有时还是为争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会碰到别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林烨的妈妈来幼儿园问我最近,:“老师,谁是戴君清?昨天我的林烨说戴君清打他了,今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戴君清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师早”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戴君清早”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戴君清?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儿子说。戴君清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说“我没有打他”。戴君清说“戴君清,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戴君清很委屈的说“我没有打他”。看到这,我觉得戴君清被冤枉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来上学,再就是平时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会说以后我不敢了、我听话;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据理力争。
针对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多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乱跑,学会正确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块分享。再就是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的冤枉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