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屹屹岳阳楼,襟长江浩浩荡荡,集五岭郁郁葱葱。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望蘧楚东南,吞云梦八九。登斯楼,顿觉气势非凡,长天一览,纳江河湖海,展万顷风月。
此刻列位眼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老师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岳阳楼高21.35米,宽17.24米,进深14.56米。三层三檐,盔顶式木布局,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构筑的突出特色,各人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富丽,配以飞檐,曲线流通,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快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构筑更精细、庄重、调和。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佳构。因此,岳阳楼的构筑在美学、力学、构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绩。
进入主楼,起首映入眼帘的是各人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由12块紫檀木构成。前面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其时,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能横溢的风骚名人、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诗中是这样描写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冷风起,吹人舞袖回。”晚唐墨客李商隐也写有《岳阳楼》诗:“欲为一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这些语工意新的名章丽句,使岳阳楼逐渐有名起来。
可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全国,照旧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文著,雄踞“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被誉为“千古第一名楼”,一篇《岳阳楼记》近1000年来无人可以超越,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令人赞叹,让历代的多少文人骚客赞誉有加高山仰止。
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预备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下修筑堰虹堤,防止洞庭湖的波澜;二是兴办郡学,培育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滕子京文才武略兼备,他以为“楼观非有笔墨称记者不为久,笔墨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于是,他想到了与本身同中进士的挚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先容岳阳楼修葺后的布局友善势,倾诉了哀求范仲淹作记的急切神色,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缮写了历代名土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其时被贬的住所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闻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由于主张刷新政治,受到排出和进攻。他接到滕子京寄来的信件后,重复阅读,全心构想,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全文固然仅368个字,可是内容博大,哲理博识,气魄磅礴,说话铿锵,字字珠玑,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全国之忧而忧,后全国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越常识分子崇高人品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头脑内容和艺术魅力,传播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垡外,连忙就请大书法家苏子美誊写,并谐闻名镌刻家邵竦将它镌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镌刻合称“四绝”。痛惜镌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此刻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闻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誊写的。
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环绕以20根木柱,互相管束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布局,找不到一颗铁钉。在一楼悬挂着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楼堂正中的这幅,是楹联中最长的一幅。上联以“一楼何奇”首先,罗列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说,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应;下联先容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诸位记下了这副春联,就对岳阳楼有了大抵的相识。
二楼正面悬挂了一幅《岳阳楼记》雕屏。这里传播着一个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行贿一个民间艺雕好手,全心仿制了另一块雕屏。吴知县趁调离岳阳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船被风波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沉入湖底,被内地渔民打捞上来,由内地文士吴敏树保藏。后以120块银元从吴氏儿女手中将屏赎回。文化大革命时代,红卫兵要将这幅封建期间的雕屏砸毁,职工为了掩护它,便用石膏将笔迹掩去,上书毛主席诗词,这样,雕屏才逃过了又一灾害。这幅和一楼那幅一真一假,正像功罪表,明示着儿女。
三楼为岳阳楼的顶层。凭窗远眺,可明确“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魄,浏览“朝晖夕阴,情景万千”的湖光山色,真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长庚李白书”。当我们站在岳阳楼的最高处,凭栏极目,正烟雾蒙蒙,水鸟翩翩,一碧万顷的潇湘显现出与世无争的宁静。一抹缥缈的轻纱笼罩着青黛色的君山,来往的船只传递着人间烟火,凉风吹过,带来一丝秋的爽朗。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机关严谨,笔意旷达,铁画银钩,雄健挺秀,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可贵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前身,乃三国时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的“军楼”,两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称为“南楼”,开元四年张说驻守岳州,将斯楼大加修葺,因贾至诗“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始定名“岳阳楼”。
出了岳阳楼即是三醉亭,它是供奉吕仙的处所。吕洞宾施药救人,广积德事,深受人们恭顺,加之他被元朝天子封为“孚佑帝君”,是玄门北五祖之一,岳阳楼才盖上了封建期间帝王家专用的黄色琉璃瓦,作为吕仙的停云地。吕仙为安在岳阳的职位云云显赫呢?原本岳阳历代府州县志,收录有吕仙的妙闻轶事,称他与滕子京饮过酒,与弈棋国手王太守下过棋,酒醉后拦过乔太守的轿。出格是知州李观,不只记录了吕仙亭故事的由来,还收录了吕仙的两首诗,其时就用巨石刻立在岳阳楼前,个中一首就是“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 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三醉亭名就源于此诗。
天色渐晚,凉风袭来,月儿将至。最后是旅行岳阳楼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既有历代书法名家米芾、祝允明、董其昌、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雕屏,又有宋元明清岳阳楼浓缩景观的形象展示,尚有大量以岳阳楼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品、工艺品和各类先容岳阳楼的书刊,各人在品赏之余,可以选购本身中意的眷念品,留作眷念。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