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

标签:时间: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那么关于珍惜粮食的建议书应该怎么写呢?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欢迎大家参阅。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篇1

同学们,我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为此,我想学院学生提出以下倡议

1. 打饭要适量,打多少吃多少,做到不随便剩菜剩饭。

2.不偏食、不挑食。

3.积极监督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的现象。

4.对垃圾做出分类,尽量减少垃圾的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更是责任,让节约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时尚风气,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篇2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建国以来,我们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粮食浪费却与日俱增,作为社会公民,我们应当自觉担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时值“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来临,横山县粮食局、农业局、妇联、共青团县委联合向全县城乡居民、粮食生产和消费者倡导开展“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的群众性活动,并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学习节粮爱粮知识,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二、争做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践行者。从我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费;到食堂饭店就餐,提倡打包剩余饭菜,以“光盘”为荣,以剩饭剩菜为耻,坚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争做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

三、争做节粮增收的示范者。积极改善粮食储存、运输条件,减少产后损失,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建设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全面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大文章,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争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广泛宣传爱粮节粮的相关知识和减少浪费的措施,增强节约意识,影响和带动生产和消费者及全社会加入到爱粮节粮的实际行动中来,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新风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凝心聚力,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共创节约型家庭、节约型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篇3

各位同学:

你们好!

我是来自六年(1)班的同学_,我已经在这个四季成阴的美丽地方生活了六年了,我喜爱这个校园的景色。但美中不足的是洗碗处。有人将吃剩的饭菜倒入垃圾盆,不一会儿,两个大大的垃圾盆都装得满满的,甚至都溢了出来。如果一直这么浪费下去的话,中国就会像非洲那样缺粮了。你们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浪费几口饭,全校几百人,就要浪费多少米饭?全广州人呢?全中国人呢?如果把浪费的粮食给非洲人,不知可以让多少人吃饱?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想浪费就浪费,要能吃多少就装多少,最好不要多出来浪费掉。

我向大家提出建议,请大家接受,这不仅是为了我们大家着想,也为着每一个在地球母亲里的人,节约粮食。

以后,大家不要浪费粮食,为那些因为天天挨饿,瘦得皮包骨的人,留一些粮食,让他们不要再被挨饿困扰,让我们珍惜每一口饭,让挨饿的人能像我们一样吃上饭。不要浪费粮食,节约粮食,共同保护地球上的粮食资源。我们可以建立以下制度

1、饭堂可以不摆出垃圾盆,要加强风纪队巡逻,不能乱倒饭浪费粮食。

2、饭堂要先知道大概做多少,不要做太多,剩下几大盆粮食。

3、学校定量分发粮食给饭堂,只要够,不要多。节约粮食不只是喊口号,要从实际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节约粮食。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篇4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在忍受饥饿。

作为在校的师生,我们也许没有增产的农业技术,也不具统计规划粮食的能力,但每个人可以做到的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自己做起。

饮食管理中心在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到来之际,向大家发出倡议:

1、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

2、以剩饭打包为荣,随意丢弃为耻,

3、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4、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多少点多少,减少奢侈浪费。

5、大家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和宣传者。提醒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亲爱的朋友,现在就开始加入“光盘行动”吧!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篇5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也许我们并未意识到那是在浪费,或许我们会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在每天中午打饭的时候,你是否有过将只吃几口的饭菜就倒掉的现象呢?是否不吃就倒掉呢?……我们发现,每天中午打饭不一会儿,撞翻的桶就装满了饭菜。看这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难道同学们不感到可惜吗?

知道大家也许会想,浪费一点点算的了什么呢?然而,你知道吗?全球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乱占耕地、土质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当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5年丰收,但供需总量仍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

从我市的供需平衡状况看,20_年总产量为18万吨,总需求为38万吨,粮食缺口约为20万吨,缺口率高达53%。现实绝对不容乐观!!

听了这些,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呢?难道不浪费粮食、少打一些多余的饭菜就这么难吗?打多少吃多少、不倒剩饭剩菜就这么难吗?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也是一个人的品质,节约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粮食,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并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下去,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借此,我们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5、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6、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7、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成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建议书》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国庆集体婚礼主持词男:珠联璧合黄道日女:鸳鸯佳偶美景时男:金秋喜迎八方客女:丽月笑迎粉佳人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合:上午好!女:我是xx电视台主持人李x男:我

    农村信用社如何参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 农村信用社如何参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 农村信用社如何参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

    篇一:如何写一份好的总结和计划?工作总结概述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

    事迹材料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大家创业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表主要事迹(合集四篇),仅供参考,希

    1关于2023年高中生期末评语合集2高中生期末评语样本锦集32023年高中生期末评语4高中生期末评语范文合集52023年高中生期末评语6高中生期末评语范本精华7关于高中生期末评语82023年高中生期末

    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15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快递,又称快递或快运,是指物流企业包括货运代理通过自己的独立网络或联合合作即网络,将用户委托的文件或包裹从发送方快速、安全地送到接收方的门到门手拉手的一种新的运

    关于新学期关于安全的广播稿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a,我是主持人b。今天我们为同学们准备的栏目有《安全之声》《世界拾零》《你点我播》。a:同学们,安全重于泰山

    各位老师,仅有一个星期时间,我们就要完成高一学年的工作任务,这是对我们这个团对的一次考验,也是决定我们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成功目标,级部特提出下面的要求:1.所有任课教师需对学生进行一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三联欢会常用闭幕词3篇,供大家参考。高三联欢会常用闭幕词(精选3篇)高三联欢会常用闭幕词篇1男:过去的一年,我们有泪水更有欢乐;女:过去的一年,我们有汗水更有掌声;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