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我国住宅产业 现代 化建设的 问题 分析 着手,提出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住宅 产业 住宅产业现代化
长期以来,我国住宅建设一直处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 发展 阶段,劳动强度大, 工业 化水平低,技术含量低。为此,国务院于1999年7月转发了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将住宅产业现代化确定为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以住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 科技 进步为依托,以成型的住宅建筑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住宅部品为基础,以 科学 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为手段,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一、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发展流水平不高,存在问题较多。 目前 我国的住宅建设呈现出“四低两高”的特点:工业化水平低,成套技术集成度低,劳动生产率,住宅综合质量低;资源消耗高,住宅生产造成的污染程度高。
1.推进住宅产业现化的工作力度不够。缺乏统筹全局、统一协调的领导决策机制和有效的工和机制。不少地方还没有建立开展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机制,缺乏具体的目标、步骤和措施。
2.缺乏一整套技术、 经济 和 法律 上的保障措施。建筑工程技术现代化固然十分重要,但要最终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需要经济、法律、 社会 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由于我国住宅产业起步较晚,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对形成现代化的住宅体系、建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和调控手段,难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4.工业化水平和劳动率水平低。我国建筑材料、部品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系列化、规模化配套生产体系,缺乏有效的技术集成和整合。部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阻碍了标准化、通用化部品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国住宅施工生产方式原始,效率低,施工周期长。发达国家建筑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可达到150平方米/人·年左右,我国才30平方/人·年,仅为美国和日本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5.产业集中度低,未形成规模效应。2022年美国最大开发商市场占有率为4.5%,美国前十强的市场占有率为27%。而国内第一名万科2022年仅有2%左右, 中国 前十大房地产 企业 市场占有率仅为7.52%。而且企业之间、产业上下游之间缺少实质性纽带,难以形成技术先进、规模生产、系列化配套的社会化生产和供应体系,不利于住宅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推进住宅产业 现代 化的若干对策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住宅质量,加快 科技 进步,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开发和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以住宅产业的整体进步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 。
1.政府积极参与,构建完善的住宅产业现代化配套体系。包括:促进住宅产业化的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并实施促进住宅产业化的 经济 政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和公众参与能力建设等。 3.大力发展住宅产业集团。住宅产业集团是以住宅为最终目标产品的多专业协作、多层次联合、多元化经营的大型 企业 集团。住宅产业集团将纵向产业链和横向产业链有关企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住宅产业集团的组建与发展,可以保障住宅建设的质量,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在工程中使用。住宅产业集团不但要完成住宅的建造,同时也具备技术完善和研发的功能,将会提高住宅的技术含量,确保住宅的建造质量。住宅产业集团的良好运营将是住宅产业化成功的标志。
4.进行产业组织模式创新。住宅产业化必然是组织和技术的结合,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不可分割的,技术的发展要求有配套组织与之相适。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住宅产业组织创新带来了契机。虚拟组织是一种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动态 网络 组织,为住宅产业组织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组织模式中,参与住宅开发建设的各方往往更多地关注各自目标的实现程度,很少从住宅产业化的全局出发考虑 问题 ,而且在全过程中由于沟通不够、信息不灵,导致各方之间缺少协调与合作,不利于产业化目标的实现。而住宅产业化虚拟组织能通过有效的协作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实现各成员企业的共赢,而且有利于产业化整体利益的实现。
5.对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开展试点工作。如万科地产一直致力于住宅产业化的 研究 和实施,并取得不少成就。政府可以和这样的企业进行合作,对其进行扶持,在行业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参考 文献 : [2]姜薪萍:关于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思考[J].江苏商论,2022
[3]王玲刘美霞: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建筑经济,2022
(1)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