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广泛传播,并被我国的经济管理人员逐步转化为经营管理实践的今天,传统经济管思想当中的一些内容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当代主流经济学以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作为假设前提,以价格机制作为分析的核心,对制度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缺乏关注。而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将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和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系统,将国家所面临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环境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这些重要的内容都能够发挥对主流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弥补作用。本文通过制度、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关系以及经济系统自身三个层面,探讨传统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具有借鉴意义。
一、注重制度和政治因素是传统经管思想的重要优势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制度和法律、政治等因素的侧重是目前主流经济管理理论所欠缺的。而事实上,主流西方经济理论把制度因素和法律政治因素作为一种外生变量的模式,在西方经济学界也深受各方垢病,这一缺憾也直接影响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制约了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能力。在这一背景之下,发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中对制度等因素的分析内容,能够对目前的经济管理理论产生重要的弥补作用。
1.传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改革家往往比较关注各种生产要素的产权问题
孟子在探讨产权关系对社会治理所产生的影响时,强调有恒产者有恒心的观念。他事实上提出了产权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发现了产权能够激励和约束产权所有者的行为的现象。我国在春秋战国之后就开始了一种以土地私有权和自由买卖制度为依托的封建社会。土地的私有产权和自由买卖制度极大的发展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我国的小农经济高度发展,也使我国的封建社会可以长时间延续。这启示着我国的经济管理人员和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产权制度所具有的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跨文化、跨种族的普遍规律,私有财产的保护制度不仅仅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自身的历史和实践当中所孕育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东方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制度框架。并且结合孟子的相关学说的最终目标是向君王提出一整套管理方案的特点,现代的经济学者和经济管理人员应当明确产权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套经济领域的社会治理制度。产权制度应当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的一项支柱,而不仅仅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起一种以公有制主体,但是又能够充分的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框架,这应当成为我国目前经济管理人员的思考对象。
2.传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看待经济管理问题时,并不将相关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事物,将经济管理行为转化为整个社会的有机整体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法家、儒家的经济主张,事实上都是整个治国方略的一个部分,不同的经济主张的背后是不同的经管理目标和社会治理目标。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事实上就是一种能够带来一种非常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的专制主义制度的经济延伸。商业本身不易被控制,商业也具有波动性大的特点。商人追逐利润,因而难以形成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忠诚,发展商业对于古代的君主和官僚机制而言是具有挑战性的。
为了实现建立起稳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标,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分散的经济活动机制,使社会成员组织松散,缺乏对外联系,就成为了必要的手段。而小农经济又能够保证国家能够比较稳定的获得财政收入和兵员,对于正在处于统一战争阶段的诸侯国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一种经济发展策略。这启示着我国的经济管理学者和工作者应当将自己的视角拓展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上来,发现不同的经济理论背后的一种政策目的,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进行经济建设时,管理人员所使用的理论应当与我国的基本情况相吻合,盲目借鉴成熟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经验必然产生一种水土不服的问题。
3.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经济思想的转变也提示着我国的经济管理人员应当发现不同时期的不同客观条件,抓住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主要矛盾
在我国封建制度形成之初,国家统一战争和封建势力兼并战争的残酷和剧烈,决定了封建国家需要动员其全部的力量进行对抗。而在两宋时期为了能够保持一种稳定的外交关系,减弱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给中央政府带来的生存危机,封建国家鼓励发展商业,希望通过经济联系加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对南方中央政府的依赖,进而削弱这些民族的攻击能力。这体现出了国际关系和政治因素对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模式的巨大影响。这提示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人员不能以一种简单的经济逻辑看待和分析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问题,应当考虑到当今世界的竞争一是一种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综合国力固然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但是也应当注意到经济实力和其他实力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单纯以市场的逻辑分析问题,而忽略掉了国家间在政治和军事上存在的相互关系,往往会使经济实力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一种次要实力。
在政治和制度层面,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中体现着经济管理行为是国家治理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理念,启示着当代研究人员和经济管理工作者应注重不同经济理论背后的政策目标。相关工作者也应当注意到经济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发现东西方传统经济思想当中的共同之处,而不应当对一些同我国目前的相关理论并不一致的内容简单排斥。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中的理财观念和启示
传统的理财观念是我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的传统社会,由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因此决定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国家的财政收支。如何在保证民生的同时解决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这是摆在历代统治者面前的大问题。
1.我国古代的理财观念主要包括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即开源和节流
所谓开源即指国家应当努力的发现新的税源,在既定的税收制度之下,努力的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额,最终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而节流的财政观念则认为一定时期的税源是有限的,应当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最终实现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和盈余。在我国古代的经济实践当中,开源的措施往往被转化为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两汉时期的盐铁官营,两宋的盐引和茶引制度,直到明朝中后期的矿监制度都是开源的表现,而在传统的农业税领域,黄宗羲定律更是揭示出了我国历史上农业税改革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增加的必然结果。历史上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思想也是增加税收的来源,而不用去改变税基和税率。但是由于缺乏约束和监督机制以及古代社会生产技术的有限性,开源政策往往会转变成一种增加民众负担的形式。对于目前的国民经济管理工作而言,注意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过鼓励经济总量的提高增加税收,应当成为增加税收的重要措施,但是也应当注重增加税源的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种种败德行为的防治。
2.我国古代的税收管理制度当中缺乏对税收征收成本的控制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控制税收成本的手段主要包括对官员的道德约束,行政监察制度和不断调整的税率等手段。而每一次税收体系的变动和改革,都在将一些原来地方政府控制的计划外收入转化为国家可以控制的计划内收入。而地方政府最终也在不断的通过自己的违规操作扩大自己的计划外收入,税收成本从米降低,而税收负担则与日俱增。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当中,这种现象可以被近似的理解为只注重通过要素的追加来增加产量,而没有注意到改进生产函数,减少生产过程的损耗来实现收益的增加也是可行的。这同我国古代社会当中缺乏对实用技术的关注,在管理选拔的过程当中仅仅重视道德教育的水平有关。
在现代社会当中,如何降低国家的征税成本,减少税收征管过程当中的不必要支出,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税收征管的效率的提升,应当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在黄仁宇先生的历史学论著当中,直到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税收征管体制依旧是杂乱无章的。国家对自己的课税对象并没有详尽的统计,国家预算的概念并没有被建立起来。国家能够掌握多少财政资源,最高统治者往往并不明确。这使得所谓的火耗问题成为了影响整个明代财税问题。国家并没有详尽的预算制度,也就必然导致大量的税收处于一种失控状态。短途的运输和地方政府的自行税收转运成为了当时的税收管理特色。贪污问题和运输工具的低效率所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形成了巨大的税收成本,这提示着现代经济管理决策人员应当注重税收征管过程当中的监控。现代财政体系之下税收已经实现货币化,但是对应税对象的统计和调查依旧有待提高,国家预算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度尚待加强。
3.我国古代的财政管理体系当中始终包含着一种重等级不重事权的内在矛盾
这体现着我国古代的一种用财政资源作为控制地方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财政资源在此时发挥着一种政治方面的杠杆作用,是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优势的手段。这事实上体现着我国的经济管理机制和政治权利之间紧密结合的传统特征。自汉代开始设立的均输制度,到宋代的转运使制度,乃至于明代不设立地方财政预算的管理制度,都始终强调中央对国家财政的控制能力,但是地方政府需要履行自身职能而产生的支出往往得不到中央的重视。
时至今日,事权和财权相互匹配的问题依旧是我国财政体制当中的矛盾问题。事权和财权不匹配事实上产生于对国家财政的认识不清的问题。现代国家财政体系是保证国家能够有效的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种制度安排。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本身是相一致的,各级政府应当按照自身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多少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并划分财政资源。我国现阶段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着大量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工作,但是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却主要依赖地方政府的非专项收入维持。中央政府具有巨大的财政资源,但是很多的公共产品却并不是依靠中央政府来提供的。这事实上给地方政府造成了潜在的财政破产的风险,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最终通过土地出让金的形式加以纾解,这也就形成了房价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的推手,即土地财政问题。
综上所述,传统的国家财政观念当中,开源和节流之间的平衡和选择的难题始终存在。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对开源的选择,封建国家往往采用一种审慎的态度。这事实上提示着现代国家应当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刺激社会财富的增加,并在此基础之上扩大税基,在不增加经济个体的税务负担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我国目前应当借鉴传统国家财政制度的缺陷所在,加强对税收征收成本的控制,编制更为合理的国家预算,减少财政资源的浪费。保证财权和事权的统,转变对财政本身的认识,构建起能够适应服务型政府职能需要的财政管理制度应当成为今后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
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国传统经济管理理念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民以时,尊重自然规律办事的观念是我国传统管理理念的特色。在《尚书》等典籍当中,古人都曾经根据季节的变化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政策的主张。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最为原始的理解和体会。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对自然环境往往缺乏重视,先污染后治理是西方众多发达国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所普遍走过的道路。西方经济管理思想当中主要关注的是价格机制的作用,可以说价格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而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往往作为一些外生变量,被整个经济理论所忽略。即使在现代公共部门经济学当中所提到的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措施,也往往依靠价格机制的作用。对自然环境所受到的破坏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和理解,对于现代经济管理人员来说依旧是一个知之甚少的问题。很多环境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很多年才能够显现出来。因此,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当中所具有的关注自然环境的理念应当被现代人所重视。
在传统的经济理念当中,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事实上并不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外的独立整体,而仅仅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会反作用于人类的经济系统的理念,贯穿着整个中国传统经济理念当中。这同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用一种人和自然相互对立,人作为一种主体改变自然的状态的理念具有显著的差别。我国目前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管理活动当中所突出强调的内容。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资源环境所受到的破坏和浪费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发现和应用传统经济理念当中的有效成分,改变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策略当中的一些偏颇之处,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目标。
传统经济思想侧重分析经济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等行为间的一种互动关系,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秩序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的联系,也是传统经济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经济关系当中,国家财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处理好财政收支、财政需求和财政资源之间的矛盾,古代经济思想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灌顶,与此同时也为今天的经济管理学者提供了实践意义上的经验教训。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