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提出求解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难题的基本思路在于:准确界定生态产业园区概念及发展重心,正确处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的五大关系,慎重选择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突破秦巴经济走廊创建生态产业园区的技术力量的缺憾、市场机制的缺失、执法管理的缺陷、增长模式的缺点、资金投入的缺口、公德意识的缺损六大障碍;文章最后还根据问题解决的难度系数和紧迫性等指标来定量分析轻重缓急,对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时序进行统筹安排。 关键词 生态产业园区 发展类型 时序安排 引 言 秦巴经济走廊是衔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纽带,目前,“孔雀(笔者注:此处指人才)东南飞、政策西部行”的现状,使得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陷入窘境;而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力量的缺憾、市场机制的缺失、执法管理的缺陷、增长模式的缺点、资金投入的缺口、公德意识的缺损等原因,造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问题又比较突出的区域,当务之急是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无疑,生态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本文提出求解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难题的基本思路。
1、准确界定生态产业园区概念及发展重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特殊经济区域相继设立,尤其到了90年代,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出现了遍地开发的态势,从类型学及发展时序角度看,继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代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目前出现了第三代的生态产业园区,而且生态产业园区中大部分为工业园区。当前学术界对生态产业园区概念还没有完全从学理层面厘清之时,对其加以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生态产业园区是一个复合概念,因此,对这一概念界定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从理论依托的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从生态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从产业集聚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是生态产业的集聚场所。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产业园区是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产业园区。 从产业发展模式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它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可以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从发展目标角度看,生态产业园区的目标是废物减量化、资源循环化、生产清洁化,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或减量排放。
从管理角度看,由于生态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是按生态链和闭路循环形成的,因此可以实现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生态管理。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将生态产业园区界定为:一个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将众多能够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地域”综合体,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在各成员之间通过共生组合达到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来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它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具有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 从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看,生态产业园区正成为许多国家园区改造的方向。
研究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九十二年代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美国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生态产业园区特别工作组”;生态产业园区也是中国第三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我国从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并在“十五”期间准备确立一批国家级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内外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表明,生态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秦巴经济走廊经济欠发达而生态环境问题又比较突出的现状,要求这一区域发展第三代的生态产业园区势在必行。
2、正确处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的五大关系 国内外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的进程中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第一,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关系。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要从企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及园区整体效益发展多方面综合考虑,并着眼于产业生态关系的连接,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活动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第二,企业之间的共生组合关系。生态产业园区要遵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新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第三,动态平衡与静态发展关系。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从整体看是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立在生态的良性循环基础上,追求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但同时也不能以完全忽视局部的静态发展为代价,否则就使得微观层面缺乏动力。
因此要处理好动态平衡与静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以获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 第四,园区内外资源整合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生态产业园区不可能集聚一条产业链所有的企业,从经济理性角度看这也有悖于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因此不能不顾整体效益而强调生产全过程都在一个区内循环,比较好的选择是“拆除围墙”,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 第五,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照搬照套其它生态产业园区的做法,而要以借鉴为主,结合实际情况来规划建设,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慎重选择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 确定了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应处理好五大关系之后,选择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类型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类型学角度分析国内外现有的生态产业园区,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旧区改造型、新区开发型和虚拟设计型三种。
第一,旧区改造型。旧区改造型生态产业园区主要是现已存在的产业园区,对园区内的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内成员间建立起废物和能量的转换关系。
美国恰塔努加生态产业园区就属于这种类型,它曾是一个以污染严重闻名全美的制造中心,后来杜邦公司以尼龙线头回收为核心推行企业零排放,既减少污染又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在老工业园区拓展了新的产业空间。其突出特征是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减少污染和增进效益。
旧废钢铁铸造车间变成太阳能处理废水的生态车间,循环废水为旁边的肥皂厂所使用,临近的肥皂厂是以其副产物为原料的另一家工厂。总之,各子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形成一个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
第二,新区开发型。新区开发型生态产业园区则要求在新建产业园区进行开发建设之初,就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将园区设计为开放式结构,便于园区生态产业链网络在园内产业不断集聚过程中逐渐丰富,尽可能让区内企业间可以进行废物、废热等的交换。
如美国乔克托生态产业园区采用交混分解技术将当地大量的废轮胎资源化得到碳黑、塑化剂等产品,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品链,这些产品链与辅助的废水处理系统一起构成工业生态网。 第三,虚拟设计型。
虚拟设计型生态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因其建立在虚拟设计基础上而得名。具体而言,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首先凭借园区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上模拟各成员间物、能交换联系,然后进行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如果论证的结果表明切实可行再付诸实施。
很显然,通过计算机的虚拟设计可节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同时也可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园区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效率,降低系统风险。不仅如此,通过虚拟设计还能突破园区的藩篱,不仅使得区内企业可彼此交换、循环利用资源,而且也可与区外企业建立起这种联系。
秦巴地区各地市在创建生态产业园区时,应慎重选择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类型。具体而言,对于现有的各种类型产业园区,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生态学原理,依托现代技术,加快旧区改造进程;对于要新建的生态产业园区,要注意搞好前期调研和总体规划,提高园区内科技含量。
无论是旧区改造还是新区开发,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尽可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模拟设计和运行,将系统风险降到最小。整个过程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职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突破秦巴地区创建生态产业园区的主要障碍 从当前的总体情况来看,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在规划建设中 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第一,相关技术的缺憾 要真正实现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必须有生态产业园区的特定技术作为支持,然而,秦巴地区这些方面的技术相对都不能达到生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秦巴地区生态产业技术水平偏低,相关技术开发周期长,科技成果转化难,园区企业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运行可靠性差等,都是秦巴地区当前普遍的技术缺憾,导致秦巴地区要实现生态产业园区的物质循环和废物最小化碰到了技术瓶颈。 第二,市场机制的缺失 生态产业园区内的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会在回收与循环利用副产品及废物发生的费用,以及购买新原料和简单处置废物发生的费用之间权衡,即使废物的再利用和循环技术可行,企业也可能不会这样做,除非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
当产品被生产出来及废物被处置时,为了再循环,必须把物质分离成各组成部分,而分离需要付出劳动和费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往往会放弃循环利用方式而增加园区的环境负担,因为他们很清楚,对环境这种典型公共物品的污染是一种外部效应,其内化包含高交易费用,治理污染不能由自由市场提供而是由政府提供,此时就出现了市场机制的缺失而导致市场不能正常工作,它是阻碍生态产业园区发展进程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三,执法管理的缺陷 秦巴地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最大的障碍来自于目前的环境法规,其次是有关工业园区的管理办法,这些政策都是严格限制污染性项目的引入或进入。而按照生态工业理念,通常被限制的污染性项目的废物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可能是中间产品或副产品,因此,所谓污染性项目在生态产业园区内外以及不同生态产业园区内的生态内涵可能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界定。
废物减量化是指局域或区域总体效果的废物减量化,而不是指单个企业或者少数几个企业的孤立效果,是面而非点,是结果而非过程。另外,现有的环境政策如排污收费、污染物配额分配等可能适用于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初期,由于对构建工业生态链产生障碍而不太适用于园区的成熟时期。
第四,增长模式的缺点 长期以来,秦巴地区的工业化、园区化选择的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效率、低技术”为特征的增长模式,在环境治理方面则表现为“只污染不治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等末端治理、责任治理甚至无责任治理等,而没有贯穿“源头治理”、“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这种增长模式有着重大的缺陷。综观秦巴地区环境污染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区域造成严重污染的杀手主要就是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电镀等15类小企业(即“十五小”),这些小企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在这种忽略环境的掠夺式发展思路下而萌生,它们的出现为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
第五,资金投入的缺口 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这是解决当前各类产业园区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各产业园区在建设初期,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尚且不足,更何况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生态环境。环保投资严重不足、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成为制约的秦巴地区又一主要原因。
尽管从80年代初以来,秦巴地区环保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占GDP的比例一直偏低,与污染相比治理投入还远远不够。秦巴地区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资金缺口太大,捉襟见肘,致使生态产业园区建设举步维艰。
第六,公德意识的缺损 在上述各项都遭遇阻力的情况下,道德力量是最后一道防线,尤其对于涉及产业园区环境安全这样一种公共物品,道德力量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园区内经济主体的公德意识普遍缺损,使得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在有些园区,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再好的环保法规在公德意识缺损面前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如“九五”期间,各地市的产业园区应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取缔和关停了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又无治理价值的一批小企业。
然而近几年,一些园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放松了环境保护这根弦,致使众多早已关停的“十五小”、“新五小”等一些重污染工业群又出现反弹,有些园区甚至还违法新建了一些消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它们长期危害人类身心健康,都是由于社会公德意识缺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必须明确的是,解决这些障碍是一个很长久的过程,而且也并非单方面因素得到解决就大功告成,鉴于生态产业园区这种多因素组合形成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地域”综合体,必须多管齐下,当前的工作重心应该是找准突破口,根据解决的难度和紧迫性等指标来分清轻重缓急,对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时序进行统筹安排。
第一,技术层面,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并举。要找准技术突破口,目前技术突破口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等。
要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秦巴地区周围有大小百余所高等学府,还有30多所中科院及各部委的科研机构,这为该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研发支持和条件。 第二,市场机制层面,建立并健全生态产业市场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来弥补市场机制缺失问题。
发达的生态产业要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主要包括成熟的市场本身和完善的市场外部环境。就成熟的市场本身而言,作为竞争主体的环保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并健全适合市场主体运行的生态产业市场机制成为突破口。从德国的经济生态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界和政府积极合作,加快环境技术尽快进入市场,政府帮助技术开发者寻找试验和示范场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对技术改进提供支持。
第三,管理层面,根据国外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现状,可以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分为三个渐进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以现有环境政策为核心的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第二阶段是对园区实施区域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三阶段是建立基于生态工业的环境管理体系。 第四,增长模式层面,实现增长模式的转换。
摈弃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的增长模式,采用“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也就是说,在园区内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循环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或减量排放。
秦巴地区要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产业园区,各个园区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废物零排放和减量排放的时间表。 第五,资金投入层面,引进BOT方式,设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生态产业园区。
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和政府共同对环保技术投资,使环保产业投资多元化,减少了企业单独投资新技术带来的高风险,促进了环保技术由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如1994年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政府和私营企业用于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投资达到277亿美元。
第六,公德意识层面,自律与他律并行。企业作为园区内的经营主体,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虽然无可厚非,但深入分析目前世界各产业园区内成功企业的“秘密武器”,可知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放弃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财模式,转而追求“均衡利益的满足”,回归到西方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首倡的“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思想。
某些现代经济自由主义者不断误读斯密,将其自由市场理论中的道德价值抽离,并“逐渐淡化经济自由主义的道德承诺,但不可否认的是,斯密却是一个鲜明的、道德化的经济自由主义者。”其社会理想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在《道德情操论》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无论我们设想一个人有多大程度的利己主义,他的本性却显然是见他人有遭遇便动心。
”书中他还呼吁建立一种正义的道德规范。斯密的突出贡献在于试图说明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关系,其关于经济人的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的思想,应该作为生态园区企业的行动指南。
这就要求我们在倡导园区企业自律的同时,建立园区生态环境披露制度,通过他律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达到“自律与他律并行,利己与利他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孙自法.环保官员称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势在必行[J].中新社北京2022-10-9(电) 赵永新.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J].人民日报,2022-09-05,www.gzii.gov.cn 杨明奕.生态产业园区的原则及分类[J].中国环境报,2022-07-18
(3) 孟伟,罗宏.论生态产业园区的进展与障碍[J].中国环境报,2022-04-04
(3) 范斌.经济自由主义的道德承诺[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5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