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西藏作为西部的一个自治区,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腾飞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呢?本文从转变观念、立足区情、转变作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了开发西部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面临一个改革开放大突破、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也为东部、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和动能。西藏作为祖国西部的一个自治区,如何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西藏经济的腾飞和西藏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一个西藏人都应该认真思
一、转变观念是实现西藏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转变重抓收入、轻培植的观念 果不彻底转变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财政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比如财政在履行自身职能方面,就存在侧重抓收入,忽视培植新型财源的现象。
西藏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各项税收,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未抵亏损额)的85%左右。税源少、征收绝对额小是西藏税收的一大特点。
西藏的企业亏损面较大,目前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处于亏损,乡镇企业后劲不足,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又因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些企业的税收远不能满足财政的发展需求。
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藏的财政如何发展如何培植新的财源,增加财政收入是我们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西藏的财政活力在西藏的资源开发上,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营造适应西部开发的环境,吸引东部和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到西藏来,为开发西藏的特色资源服务。
西藏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管家”就要充分利用政策为吸引外来资金创造条件,要以开明的思想、让利的精神、优质的服务,促进西藏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具备“你发财、我发展”的良好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为西藏财政的发展增添后劲。
2、转变重抓收入、轻优化支出结构的观念 西藏的财政可谓是吃饭财政,财政无所不包,财政的钱谁都可以享用,以至于财政重不堪负。新形势的发展已经给财政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的职能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认真研究财政政策和财政收支结构,按照公共支出原则,大力调整支出范围,递减那些不属于财政职能范围的支出。
过去西藏企业的亏损,全部由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要切实改变。目前,要解决好财政资金从生产性基建项目或竞争性领域退出的问题,否则,还将继续加大财政负担,不利于公共财政的实施。
西藏财力紧张,更要把好支出这一关口。财政资金的支出应当重点放在保障政府机构运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扶持农牧业生产、扶贫和搞好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方面。
在规范支出范围和顺序的基础上,坚决把以前投放到生产性、竞争性行业的资金逐步收回,从而规范财政资金的运作程序,缓解财政压力,腾出更多的资金营造综合环境,迎接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
3、转变重收入预算、轻收入监督的观念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实现财政收入的全过程管理,一直是财政工作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还需各级财政部门和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西藏近年来的预算外资金增长很快,对预算外资金的收入、上缴、管理等方面财政部门都能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进行管理,但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等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每年的财务、物价、税收大检查都程度不同的查出违纪资金,有的违纪资金数目还较大,这就充分说明财政监管力度不够。
财政部门要转变轻监督的观念,应当主动参与国税部门的收入解库和收入退库管理,认真加强到国库对帐、查帐等措施,加大财务、物价、税收的检查力度,加强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切实解决财政资金被挪用、在途滞留时间过长等问题。也只有加大财政监管的力度,才能做到应收尽收,减少流失,提高支出效益,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4、转变重分配、轻效益的观念 在财政管理方面,改变重分配、轻效益的倾向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80年代以前,财政盲目投资建厂、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有限的资金分配以后,变,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财政管理当中,政府采购制度在沿海一带都有成功的范例,在节约财政资金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它可以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和调控作用,是对实现科学理财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也是今后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的努力方向。
西藏财政资金紧缺,财政供给矛盾相当突出,仅有的财力只能用于人头费,财政回旋余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讲究生财、聚财、理财、用财之道,就要具备改革创新精神,用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学会科学理财。
只有这样,才能寻求解决财政困难的新方法,才能提高我们管理财政的水平。
二、立足区情,大力发展地方财政,找准投入西部开发工作的重点 税收是西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西藏的税制还很不完善,税收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国家对西藏实行的是轻税政策,西藏的税种不及全国的一半,税赋负担也远低于全国。要实现西藏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裕的财力作后盾就要增加地方财政实力,培植新的财源。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立足区情,把着眼点放到西部大开发的话题上。 西藏地处边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藏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是西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西藏一定要找准自己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位置,而且有所作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座谈会、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抓住这次区域性、综合性、竞争性的机遇,做好开局工作,立足区情,大力发展地方财政,振兴西藏经济。
1、大力发展农牧业 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支柱。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培育稳定财源根本所在。
财政部门要通过政策实施和适当的财政投入,支持发展农牧业。目前,西藏农业生产的关键是要解决粮食的产量问题。
西藏的粮食产量远不能满足区内消费的需要,每年都要从内地购进大批粮油食品,财政补贴负担十分沉重。西藏要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上来。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改变单纯种植小麦的单一局面。西藏的农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搞多种经营,大力发展适应西藏生长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品、食用菌、药材等。
畜牧业是西藏经济的支柱,其总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60%左右。除传统的养牛业、养羊业外,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应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养猪业、养鱼业以及其它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畜牧业的大发展势必拉动农业及加工业的发展,由此,既满足了人们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牧业的综合发展,又加强了西藏地方财政的增收能力和渠道。 总之,西藏农牧业要大发展,就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拳头产品。
必须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多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促进农牧业的综合发展,产生良势,也就很难为财政做贡献。
2、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有神秘的世界第一女神——珠穆朗玛峰,有终年不化的雪山,有众多的名山圣寺,圣地拉萨,不仅是世界著名的日光城,还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名胜古迹。独特的地理环境,纯朴的民风,特有的生活习俗,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都为西藏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发展旅游业,不仅能改变人们的观念,还可以搞活经济,促进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食品加工、宾馆以及酿酒业等行业的发展。因此 ,培育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财政部门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财政在旅游业方面,首先要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的投入;其次要采取扶持政策,调动旅游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给予适当倾斜,如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大力吸引民间资金、海外资金在藏兴办旅游业。这样,既能开发景区景点,又能增加财政收入。
3、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业、藏医藏药产业 西藏要壮大财政实力,就要振兴支柱产业等优势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西藏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矿业开发、森林工业、藏医藏药、民族手工业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大多数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主导作用不明显,需要在投资和政策方面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财政部门要充分运用财政的调节职能,即政府有意识的通过变动政府开支、税收和公债等政策工具的量值,以达到对经济的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
西藏由于税收规模有限,财政自给率很低,中央财政的补助占总支出的90%以上,每年扣除必须开支的庞大的行政事业费用之后,能用于调节经济的资金不多。因此,西藏财政政策调控的重点不是总量调节,而以结构性调节为主。
在全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环境下,充分利用中央对西藏的关税、消费税的优惠政策和运用财政补贴、快速折旧以及直接投资等结构性工具,鼓励支持战略性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大力培植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增强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发挥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
4、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西藏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拉萨、林芝等地市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财政创收增添了活力。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因势利导,通过兼并、租赁、拍卖、承包、托管等形式大胆地将国有小企业、亏损企业转变为私营、合作或股份制合作企业,从而盘活存量资产,减轻财政补贴,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在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空间。
要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等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的领域,调整其不合理的结构,除自然垄断行业以外,任何竞争性行业都应当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提倡和鼓励这些企业走出西藏,寻找合作伙伴,与科技企业结亲联姻,同时吸引东部人才、资金到西藏投资办厂,为西藏财政收入增添后劲。
三、转变作风,做好西部大开发的组织准备工作 西部大开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们理清思路,找准定位之后,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西藏能否在西部大开发中受益,关键要看我们自己,看我们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既是财政新形势的需要,更是推进财政改革的根本保证。
我们只有切实转变作风,才能做好西部大开发的组织准备工作。当前,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1、建立新型的财政干部队伍,提高职工的素质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财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财税工作的质量和财税政策的落实,也关系到党和国家其他政策措施的落实,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队伍建设。”[2]为此,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四条要求。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努力学习,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通过不断学习,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通过学习,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转变过去就财政论财政的传统工作方法,着重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思考财政工作,苦练内功,提高工作效率,使广大财政干部成为西藏大开发的主力军。
2、加强财政政策法规建设,树立依法理财的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有序的财税法规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3]在西部开发中,西藏要发展,就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财政法律法规体系,使一切财税活动都能有法可依。
当前,西藏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法行为还时有发生,偷税、欠税、骗税等现象还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西藏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就可能动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而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靠法制,通过法制建设实行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严肃查处失职行为,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广大财政干部要认真学习财政政策和财政业务法规。
通过学习,增强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依法为人民当家理财的思想。
3、加强业务技能的训练,提高财政工作效率 加强业务技能的训练,培养财政干部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是财政工作的需要,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我们要把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干部管理结合起来,把竞争机制纳入财政干部管理,打破固定岗位制,实行竞争上岗、轮流换岗,优才组合,量能司职。
这种做法既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又能避免以财谋私等不正之风,有利于维护财政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我们要鼓励财政干部专职专责,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专业生财、聚财、理财,而且有利于目标考核,特别是乡镇一级财政工作面向千家万户,财政人员更应该专司其职。
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业务技能训练,加强职业道德和执法水平,才能为西藏投入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财政环境。 西部大开发,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历史机遇。
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发挥财政在西藏改革、发展、稳定中的调节和支撑作用,在壮大地方经济的同时,逐步振兴西藏财政。我们相信,在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创业,就一定能保持西藏经济的持续发展,新世纪的西藏在全国的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中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