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我国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以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来自于区域内乡镇企业的崛起。
今天,西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东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共同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东西部乡镇企业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要想提升乡镇企业对西部大开发的贡献率,首先必须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作出科学的目标定位。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既定的大前提下,乡镇企业的战略定位,包括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社会责任定位。
论文关键词:乡镇企业;西部大开发;战略定位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以邓小平同志“实现共同富裕分两步走”的大战略为理论依据,选择了一条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到有重点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转型时期,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造成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
因此,在新一轮的西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中,应充分重视乡镇企业对区域内农民收入提高的贡献率及对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正确界定乡镇企业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目标。
一、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据统计,1997年我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022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在农村社会增加值中来自乡镇企业的增加值近60%,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38%来自于乡镇农业。
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乡镇企业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据测算,全国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增加或减少3.7%,就会影响GDP增加或减少1%;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每增加或减少2.7%,就会带动整个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增加或减少1%。
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新增从业人员减少,从而进入了分化、改组的结构性调整阶段。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时期,适逢西部大开发正式启动,因而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乡镇企业如何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的贡献率。
由于国家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倾斜政策效应以及其它历史的原因,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与西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80年到199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差距扩大了近100倍。
这一期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平均为48%,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9%和16.5%。90年代初,东部地区(12省市)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的66%,中部地区(9省市)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的24.7%,而西部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省区)产值只占全国的9.3%。
造成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有:第一,自“六五”计划时期以来,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给予了政策倾斜,从而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如“六五”到”八五”计划时期,国家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从而使得这一区域内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同西部相比,能够享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优惠条件,尤其是区域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关联效应,无论从管理、技术、资金还是观念、意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大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二,东部沿海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技术与人力资源的良好禀赋。再加之东部国有企业力量雄厚,其先进的技术和产业链形成向周边乡村辐射、发散的格局,带动了区域内乡镇企业的崛起。
第三,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尽管从“六五”到“九五”期间,国家持续增加对西部地区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投资,但这些产业的关联度不强,加之企业大都为中央直属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因而难以为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分工协作的机会,限制了乡镇企业的拓展空间。 2.农村劳动力中乡镇企业从业人数的差异。
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八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50%来自乡镇企业。
从1978年到1996年,我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从2827万人增加到1.3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从区域间配置状况看,1996年,东部地区乡镇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62.2%,西部地区乡镇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17.5%,东西部地区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比例上的差异,可用表显示出来。
表1 1995年我国东西部部分非农劳动力及乡镇企业工人平均工资 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平均工资(元) 非农劳动力(万人) 劳动力(万人) 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占劳动力比重 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 江苏 413.84 353 1349 0.162 0.262 浙江 503.37 242 1035 0.158 0.234 山东 347.14 215 1877 0.059 0.115 广东 549.33 239 1383 0.065 0.173 陕西 313.82 61 730 0.015 0.0894 甘肃 370.00 34 872 0.002 0.039 贵州 250.00 31 841 0.001 0.037 云南 300.00 16 930 0.001 0.017 3.结构差异。首先表现在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快。
目前,东部乡镇企业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产业和两高一低产品(即高技术起点、高附加值、低能源一原材料消耗)。产业结构已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方向转化。
而西部地区,本着发挥劳动力、土地筹资源优势,加之发展起点低,因而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次表现为,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大部分已进入集体产权改革的制度创新时期,新的产权制度、经营者激励约束制度和新的政企关系初见端倪,从而为东部乡镇企业新一轮增长打下了制度基础。
而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制于区域内人才、资金的短缺和观念意识的保守,多元化产权的主体严重缺位,因而在乡镇企业的财产制度上以及经营管理机制上,保留着传统的形式,成为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二、乡镇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订和实施,为东西部地区乡镇的大发展提供了千载一逢的历史机遇。对东部乡镇企业发展而言,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为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解决普遍存在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生产成本相对上升的困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利用东西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上的差距,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可以向西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为自身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实施降低制度成本。
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从西部地区的角度看,可以充分利用中央政府为西部大开发制订的各种优惠政策,大量引进东部地区乃至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促进区域内乡镇企业的大发展。
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势必形成乡镇企业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成份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有利于强化西部乡镇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总局来看,中央政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了对西部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并组织实施了科技大行动和人才大战略,所有这些都为乡镇企业在西部的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制度环境。
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确定,决定了乡镇企业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大开发目标定位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该目标作为一个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经济增长率目标。它是衡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指标,确定一个稳健可行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西部大开发的题中应有之意。
第二,收入公平分配目标。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只有和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西部经济得到收入分配得以改善的增长。
西部大开发应以富民开发为基点,并在开发过程中努力实现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同东部地区在增长速度上同步。第三,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深层次地体现在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素质、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等制度上的差异。因此,西部大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重在提高人民的知识吸收、交流和应用能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增强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第四,生态建设与保护目标。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位置,再造秀美山川,是实现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上目标的确立,决定了乡镇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 1.乡镇企业发展的空间定位。
即要把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推进西部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同农村城镇化进程严重脱节,表现为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非农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之间差距过大。
1997年,我国非农产业产值占CDP的比重为81.7%,而城镇人口比重仅仅为29.9%,二者之间的差距大大高于5%一20%左右的一般值。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分散化程度过高。
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建制镇镇区的乡镇企业只有538428家,从业人数为2022.3万人,分别只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7%和从业人员总数的15.4%,大部分的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在自然村一级。从地区分布看,在全国16126个建制镇中,东部地区占46.4%,西部地区占24.6%。
乡镇企业过分分散化布局,不利于乡镇企业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企业信息不灵,交通运输不便,投资环境极差,资产运作不畅;同时亦造成占有土地过多,环境污染严重等不良的社会效果。借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经验和教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必须走城镇集中化发展的道路。
首先,乡镇企业城镇集中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小城镇具有供水、电力、管道、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以及交通运输、信息沟通、技术交流、市场体系和人力资源等软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从而能够使乡镇企业降低创业“门槛”,减少成本支出,得到规模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乡镇企业通过自身的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又会拉动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独立于社区政府的企业主体的产生,相应要求能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各种市场关系和市场中介组织的配套发展。
随着乡镇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发展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更多地依靠规模的扩张,更多地依靠聚集效应,从而更有力地拉动城镇化发展。 2.乡镇企业发展的产业定位。
从宏观整体上看,西部大开发中乡镇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应重点放在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这样,一可以避免与城市工业同构,二可以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
但由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即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和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二者在制度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上的差异,东西部乡镇企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应各有侧重,同时亦应相互支持,协调发展。首先,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东部乡镇企业的投资方向来看,应用足用好国家为支持西部大开发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有利条件,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外向型发展方面的优势,重心倾斜于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在与西部乡镇企业共同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时充分运用资本重组手段,共同组建企业集团等各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
而对于西部地区本土发展的乡镇企业来说,应大力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增加西部地区农民的纯收入。 3.乡镇企业发展的环境保护定位。
从我国乡镇企业(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乡镇企业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最大的负效应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统计,从80年代以来,我国污染源中乡镇企业的数量及其占乡镇工业产值的比重均有上升趋势(参见表2)。
表2 全国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状况变动情况 单位 1984年 1989年 1995年 有污染的企业 万个 18.16 57.15 121.60 占乡镇企业总数的份额 % 11.00 3.00 5.50 占乡镇工业企业的份额 % 20.20 7.80 16.90 污染企业工业总产值 亿元 / 10004.00 19260.00 占乡镇工业总产值份额 % / 35.50 37.60 此外,从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最为集中,西部地区从污染排放总量上看,不是很严重,但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局偏重污染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资源采集和资源初加工企业为主),故其从万元产值污染排放量来看,污染又较为严重。所以,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从矿产品采掘及初加工的行业退出,集中发展清洁生产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有选择地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江大河源头和上游地区,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带,西部生态的建设和保护,对于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我们应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明确界定乡镇企业的环保责任,并予以制度化的监督、控制,这应该而且必须列入到西部大开发中乡镇企业发展的首要议程。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