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的开发与加工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大约有150多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
资源型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证;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资源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然而,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由于大部分资源是不可再生或者再生周期漫长,同时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上对资源的长期开采利用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源枯竭、接续产业弱小、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和就业压力大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因此,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而解决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出路在于实施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要以资源为基础,通过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其它资源的消耗,拉长产业链条,使废料和余能多次回收复用,物质合理循环,价值逐级增值,形成互为资源、协同高效发展的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一方面在生产大量资源,同时也在大量消耗其他资源,如石油城市,一方面生产大量的原油,同时也在消耗大量的钢材、水泥、土地和水资源。
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2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
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煤炭、石油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 当前,从世界能源消费趋势来看,世界油气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增长将快于发达国家,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进程中,石油消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目前国内石油后备资源不充足、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不断提升的现实条件下,我国石油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仍存在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据测算,我国煤炭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煤炭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产出率低、利用效率低、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利用水平,已经成为煤炭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有近一半已进入资源枯竭期。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的枯竭带来了“资源型城市综合症”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这归根到底还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结果。因此,资源型城市,特别是处于资源衰竭期的资源型城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因素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概念,其早期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开始受到人们重视的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地球如同太空中飞行的一只宇宙飞船,需要不断消耗资源而生存,如果无节制地开发资源以及破坏自身环境,地球就会走向毁灭。
国际经济学界许多专家认为,鲍尔丁的这一理论可以视为循环经济的早期思想代表。 20世纪70年代,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治理以及减少其危害,即后来人们常说的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对于如何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仍然缺少成熟的理念和相关的措施。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资源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逐步成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主流思想,强调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开始形成。
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要求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重在合理地、持久地利用物质和能源,节约各类能源和资源,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预防浪费和再生利用各种材料,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特别是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联系与作用。
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状况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包括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数量。实际情况表明,国家或区域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状态,而产业结构的安排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总效果。
因此,如果产业结构恰当并能及时地实现合理地转换,将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否则将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萎缩。同时,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是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国家实施产业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 产业创新的核心是发展新产业。
传统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源于人类将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于直接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需要。在自然环境严重破坏与人类生产能力异常巨大的今天,为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必须进行以下两种经济活动:一是维持或改善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建设行为,二是减少废物排放的废物再资源化行为。
从产业角度看,这两种经济活动可以分别称为环境建设产业和废物再资源化产业。由于环境建设产业是其它所有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传统第
一、第二与第三产业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可以将环境建设产业称为第零产业。发展废物再资源化产业是为了降低第
一、第二与第三产业所排放的废物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从物质的流动方向来看,它位于传统的三次产业之后,将其称为第四产业。 第零产业是指环境建设产业,它以维持环境可持续性为目标,通过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自然环境状况或增加其产出过程。
第四产业是指广义的废物再资源化产业,它将人类生产与生活所排放的废物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继续利用的经济资源,或将其变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过程。因此,第四产业包括废物再资源化产业与废物无害化产业两大产业部门。
显然,第四产业的内涵比传统意义上的废物再资源化产业丰富,后者的再资源化方向针对着经济系统,而前者还包括再资源化或无害化于自然环境系统。总之,第四产业的作用对象为“废物”,生产目的是为了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创新的另一方面就是将采掘业从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将其纳入第一产业,像农业一样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实施保护政策。
传统的三次产业与第零、第四产业组成的五次产业结构体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条件。五大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
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不但直接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服务,同时也为第零产业与第四产业的建设提供物质产品与支持;而第零产业和第四产业则通过维持环境系统的稳定与处理人类排放的废物,不但直接为人类提供环境产品和生态服务,同时还为保证第
一、
二、三产业的顺利发展服务。 制度创新 制度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度创新。首先是政府立法。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法律规章作为保障,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国民履行循环型社会义务,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财税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政府要建立衰退产业援助制度,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本文以大庆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油城”大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庆油田稳产、高产40年,累计生产原油19亿吨。
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油田所遵循的自然规律难以逆转。截至2022年,油田的可采储量只有5.68亿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
而xxx的石油化学工业是上个世纪依托大庆的油田开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以大庆为核心,遍布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其他地区的石化产业。xxx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中,将石化产业列为全省支柱产业。
但是,目前石油产量的递减对于城市和区域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也直接波及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大庆目前的原油销售产值约为1049亿元,炼油和石化产业的销售产值约为520亿元,与石油化工相关联的产业年产值在100亿元左右。
炼油和石油化工是大庆仅次于油田的第二支柱产业。2022年,大庆原油加工量为1100万吨,占全国原油加工量近5%,居全国第七位。
2022年,大庆乙烯的产量为50.8万吨,生产能力占全国比重由上世纪90年代的15%下降到8%。由于xxx石化产业下游产品的产量、品种生产能力相对较低,所以进一步发展石化工业有一定难度。
在资源逐步衰竭的同时,大庆面临着资源、环境、社会诸多方面的问题。 据统计,由于产业结构失衡、石油产量下降,“十五”期间大庆仅由于石油产量下降就导致工业增加值减少20亿元以上;由于资源开发与环保脱节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区域降落漏斗,地下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对居民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于产业衰退,产量下降,企业富余人员、下岗职工增多、新生劳动力得不到妥善安置,造成经济、社会问题相互交叠,甚至出现矛盾激化、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xxx作全国最大的石油产业基地,其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直接波及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在东北振兴战略给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重大机遇的同时,产业援助制度的建立将为大庆等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建立原油开采企业反哺制度 从处于高产、稳产期油田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石油生产补偿基金,用于大庆油田的转产补贴;对于面临资源枯竭的大庆,要集中力量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培育石化产业和其他非油产业,促进城市转型。设立替代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国家转移支付力度,扶持资源衰竭地区发展替代产业;从上缴国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提取部分返还给资源衰竭地区。
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 建议国家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增加对衰退产业集中地区再就业资金的拨付额度,建立政府再就业资金。在开发公益性岗位、再就业培训、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尽快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提高发展活力和后劲。 建立资源衰退地区环保与土地复垦保证制度 由于以往很长时期内的资源开采,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坏。
以资源衰竭的油田为例,国家应当将不适宜耕种的土地纳入退耕还林、还湿、还草规划,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重点支持;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应尽早实施绿色油田、绿色油城制度,落实“开发与保护并重”和“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等有关政策。 减轻资源衰退地区开采企业的负担 国家应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参照国际惯例和一般工业企业水平,对于资源衰竭地区统筹合理税赋,切实减轻相关产业的开采负担,并扶持其下游产品加工企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以实现衰退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资源型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资源型企业在生产大量资源的同时也在消耗大量的其他资源。
因此,资源型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开发并采用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同时也可减少对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正是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本文以石油资源开采企业为例来说明。
石油开采企业一方面在生产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气,同时也在大量的消耗钢材、水泥、电力、土地和水资源等。因此,石油开采企业首先要在提高采收率技术、减少其他资源消耗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钻井是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最直接的手段,是油气田建设的基础,也是大量消耗钢材、水泥、能源的环节。为了节能降耗,钻井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实施套管钻井技术和泥浆固井技术,减少钢材和水泥的消耗。
套管钻井将建井过程中的钻井和下套管作业结合在一起,大幅度提高了钻进效率。1999年以来,Tesco公司的套管钻井系统已在140口井中使用,进尺近23万米。
套管钻井技术可用于直井和定向井中,套管层数可达3层,尺寸为41/2~133/8英寸。套管钻井最大的优势是在钻穿压力变化带时,可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率。
在一些需要下入衬管堵漏的漏失带,采用套管钻井可以继续钻进。对于低压产层来说,减少钻井的液漏能明显提高油井产量。
套管钻井可以降低钻机的作业费用,减少井下复杂情况的处理时间,并可避免采用一些故障预防措施。套管钻井可以有效防止漏失和井控事故。
常规钻井作业时,在下套管之前要进行一次短起下钻以防止发生井下事故,而采用套管钻井后就可以不再进行短起下钻作业。泥浆固井技术就是将钻井过程中用的泥浆转变成固井用的水泥浆,减少泥浆的浪费和水泥的消耗量。
即可以减少固井时间,可以节约固井成本。由此可见,钻井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就可以减少资源消耗。
资源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发展循环经济初期,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通过产业创新促进制度创新,并最终诱导相应的技术创新,导致技术发展方向的调整,加速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从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甲主编.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克鲁蒂拉,费舍尔.汤川龙等译.自然环境经济学[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3.牛文元,毛志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4.叶文虎,陈国谦.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7 5.马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人民日报,2022.11.11 6.韩青民.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大众日报,2022.4.13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