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某大国去年出台了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新条例,该国商务部长声称新条例的出台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内各利益方的经济利益。本文论证了此举并不能达到以上目的,而该国实施这一条例的真正原因是维护出于维护本国霸权地位的考虑和冷战思维的延续。
【论文关键词】 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 冷战思维
一、引言 2022年6月19日,某大国出台了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新条例,规定该国将加强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限制,主要受禁产品包括:飞机和飞机发动机、水下照相和动力系统、航空电子设备、导航系统、特定复合材料、激光、贫铀、用于太空通信或空军的通信设备等共20项,该国商务部长于15号声称,新条例的出台是出于保障“国家安全”的考虑,以及该大国出口商和就业者的利益,尤其是防止该国向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被中国用于军事用途。
该大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政策是该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实在新条例出台之前的长时期里,该国一直对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实行非常严格的限制,限制政策随着中国与该大国关系战略态势而变化,始终以所谓的国际安全和出口商利益为目的,主要通过出口许可证来实施,并采用限制技术货物物品清单和输出国分组限制方式进行限制。作为高科技出口贸易的龙头老大,该国在对华出口上却居欧洲和日本之后。而在整个对华出口贸易中,该大国敏感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出口量也是少得可怜。 然而,真的如该国商务部长所说,其国的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限制政策的真正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内出口商和就业者的利益吗?即便其目的果真如此,通过高科技对华出口限制的措施真的能达到这一目的吗?还是恰恰事与愿违呢? 二、对于某大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新条例的影响分析 1.新条例对中国的影响 该国商务部长提到,严格的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限制是为了保障本国的国家安全,也就是防止该国向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没中国民用转军用,发展军事力量,推进军事现代化。该国认为一旦中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的话,会对本国的国家安全形成威胁。
因此,该国一直都很严格控制民用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实行许可证的管理办法,要求进口方承诺从该国进口的产品和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并要求中国的商务部进行担保。尤其是一些敏感性很强的高科技产品,更是实施极严格的出口限制。维护国家安全,这确实是该国实施严格出口限制的目的之一,但是真的如其国所愿,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就可以的达到保障该国家安全的目的吗?事实上,一方面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发展的很快,军事实力也不断提升,许多军事和新技术和关键产品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而且中国与俄罗斯、欧盟等很多国家在军事上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因此,该国单方面的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是否真的能抑制、阻碍中国军事现代化值得质疑。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强调和平发展,军事上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国家安全,而非对别国造成威胁。
中国的崛起并非是以削弱其国为前提的。同时,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使中国逐渐在军事上有了可以和一些军事大国抗衡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各国军事力量的相互制约,从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2.新条例对该大国出口商和就业者的影响 该国商务部长声称其国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限制是为了维护本国出口商和就业者的利益,但实际上却会使该国出口商和就业之乃至中国与该大国贸易关系处于一个十分窘迫的地位。对华贸易逆差一直是该国政府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尽管该方试图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寻求缩小对华贸易逆差的解决方法,如今人民币升值了,只是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也在进行中,但是却受益甚微。实际上,中国与该国贸易的不平衡是结构性问题,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该国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严格的出口限制。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根据比较优势的不同,中国向该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用品,或是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中国希望从该国进口的主要是高科技产品,也就是自己尚无能力生产的产品,以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同时也可以借此引进和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
然而该国却严格控制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一般来说,高科技产品出口所涉及的资金数额巨大,而该国进出口银行是其国政府制定的担保机构。如果该国政府认为某种产品出于一些问题的考虑而不宜出口到中国,担保银行就会拒绝为进口企业提供担保,最终使出口项目流产。因此,该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长时期以来对话贸易的巨额 逆差。 该大国出口企业承受着本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最大之痛。全球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市场已经出现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性和越来越明显的替代性。一方面,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中国现在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产业都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正是对高科技产品和技术非常渴求并能够快速消化吸收的阶段,在其国严格限制高科技对华出口的情况下,中国必然会转向国际市场上的其他国家,寻求高科技产品的进口,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从该国的角度看,由于竞争性与替代性,如果其企业放弃中国市场,日本、欧盟等国企业就会占领市场,填补空白。该国现行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只能是使其国企业将中国这块大市场拱手让人,并非像该国商务部长所说那样从中受益。
同样,对于该国国内就业者来说,出口的减少也自然不会使其从中得到利益。 相反,如果该国对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放行,其将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处于一个更有利的地位。一方面,该国毒化贸易逆差将得到大幅度的缩小,2022年该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达到120亿美元,而进一步开放后还将有数以亿计的产品在中国找到市场。利益方面,未来15年内,中国高科技市场增长率将达20%~40%,中国高科技市场将在中国与其国合作中为该国公司带来巨大的商机。简言之,对中国而言,意味着进口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的可选择范围扩大,能够争取更好的市场条件,而对该国而言,意味着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利益的机会增多,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某大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新条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既然某大国实施严格的高科技对华出口限制之一措施对其所谓的几大目的的事实均无裨益,有的甚至起反面作用,该国国防部长声称的那极大目的不过是表面现象。
那么,该国实施严格的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的真正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呢?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政策就是政治”。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意图的体现,也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该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政策正是体现了背后其国的政治态度与意图。 首先,根据霸权稳定理论,霸权国具有经济上的明显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该国一直都积极倡导建立一个全球的自由贸易体制。而现在该国正越来越步入霸权衰落期,一方面霸权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剩余经济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从自由贸易中获益的经济伙伴,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却不断崛起,成为世界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根据霸权稳定理论,一旦霸权国认为对方形成对自己霸权的挑战,霸权国就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而实施适当的贸易政策显然是第一个优化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口实的高科技出口限制便显得“合情合理”。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且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由于该国霸权实力的下降,它越来越注意抵制新兴国家,使世界格局变得对自己有利,从而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可以说,该国对中国实施严格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很大程度上就是担心这些技术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和壮大,防止中国崛起挑战它的霸权地位。据悉,有的该国议员甚至认为“一个非民主、工业现代化的、拥有尖端洲际弹道导弹的新成员出现在世界舞台对其国意味着一个噩兆。”现任某国总统是风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人士,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本质是保守的,就是尽全力维持该国的单一霸权地位,建立该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中国的强大和崛起,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日益加强,使得该国感到了来自中国的压力,害怕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动摇该国的霸权地位。 其次,冷战思维在作怪。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引起了以该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担忧,出现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崛起会改变世界力量的格局和均衡趋势,威胁到一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利益,而且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满足人民物质文化要求的实例。
该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一直都心存戒心,有很强的防范意识和对抗意识。这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差异使中国与该国关系势必是复杂的。正如该国曾威胁欧盟若欧盟恢复对华军售,该国将限制对欧洲的技术出口。 四、结束语 总之,该国一贯实施的严格的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的政策以及不时的条例修改,并非单纯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内各利益方的经济利益。相反,这些目的并不能通过高技术的出口限制这一措施来实施,甚至具有相反的作用。而该国实施这一贸易措施的真正目的是出 于政治层面的考虑,即抑制、阻碍中国的经济军事发展,维护本国的霸权统治地位。并写由于冷战思维的延续,控制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李仲周:中国成为第三大贸易国解析.《WTO经济导报》,2022年第4期第22页 张 锐:对华高科技出口 美松绑不减压.经济导报,2022年第2974期32页~33页 Comsky Noam(美),霸权还是生存.美国对全球统治的追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