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一)公司的经营
1、公司的类型: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③作用: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④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
(注:现代企业制度从财产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结构来说,就是公司制。公司制改革,就是将传统的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规范的逐步改造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注意: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见课本p42)
(1)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依法成立,有必要的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②法律性质:
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除国有独资公司外,公司应是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出资设立的经济组织,出资者作为公司股东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不得少于两人,否则公司即宣告解散。
③特殊形式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种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④公司的组织结构:
A决策机构:
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b执行机构:
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c监督机构: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⑤公司制的优点: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相同点、不同点:
公司
异同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不同点公司的
资本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的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转让出资较困难。
股东
人数不得少于法定最低人数,应当有5人以上为发起人。必须由2人以上50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股东
责任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
股东的
表决权一股一票原则按出资比例形式表决权。
公司
财务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规模
大小注册资本额比较高,不低于1000万元。最低资本限额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
设立
程序设立程序较为复杂。设立程序简单。
适应性适应于大中型企业。适应于中小型企业。
出资
形式发行股票筹资,资本必须是货币。出资证明,出资除货币外,还可以为技术、厂房、土地等。
相同点(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股东负有限责任;(3)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4)公司组织机构均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总经理;
(5)公司均有名称、章程等;
(6)共同的特征是“有限”和“合股”。
2、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含义及公司经营的目的:
(2)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包括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3、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1)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的含义:
(注意:企业的兼并与破产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竞争的结果。兼并与破产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2)企业兼并的意义:
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企业破产的意义: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4)兼并与破产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劳动含义、重要性:
(2)劳动者的含义、地位:
(3)就业的意义:
(4)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5)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②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
(6)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择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首先,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其次,要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第三,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正当途径解决,不能采取非法、过激的行为。
(3)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⑥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4)劳动者权利和义务关系:劳动者享有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5)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定劳动合同。
(6)劳动者维权途径: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①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要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③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正当途径解决,不能采取非法、过激的行为。
重点、考点:
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点、不同点:2、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
3、就业的意义,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以及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4、正确的择业观念5、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