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爱学范文网小编整理了高三政治复习学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复习学案
【最新考纲】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基础整理】
1.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通力合
作的友
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首要前
提和根
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
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要
机构:
人民
政协
性质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主题
团结和民主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优越性
(1)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
(3)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重难点解析】
1.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
区
别
性质
两个“先锋队”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区
别
性质
两个“先锋队”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基础
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现阶段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地位
执政党,领导核心
参政党
联
系
政治上
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领导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组织上
相互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
法律上
地位平等,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事业上
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监督上
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
2.区分人民政协与民主党派
人民政协
民主党派
地位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参政党
主体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等
民主党派党员
性质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点拨 我国实行多党合作,但并不意味着实行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并不意味着实行一党制;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但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但并不意味着民主党派没有独立性。
【知识运用】
命题角度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典例3】 2022年8月,66名高中生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经过调研和论证,撰写并提交了11份“提案”。其中,《关于完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完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于2022年3月由政协委员正式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
B.上述过程能增进中学生对我国协商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C.由政协委员提交正式提案表明其代替公民行使建议权
D.向政协会议提交正式提案说明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质询权WWW.
撰写“提案”不属于公民的政治义务,A错误;“代替公民行使建议权”的说法错误,公民权利不能被“代替”,排除C;政协委员不具有质询权,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所以D错误;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B
►变式训练3 2022年10月9日,由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主办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与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会议认真研究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
①应坚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②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④有助于丰富民主的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有效政治参与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②观点不符合题意;基层民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③观点不符合题意;①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B项应选。
高三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学案
【最新考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基础整理】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含义
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基石
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组织和活
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2.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含义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主要
表现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重难点解析】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原因
①国体决定政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体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资源库③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④优越性
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资源库(2)要求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②坚定制度自信,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中国共产党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资源库2.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几种关系$来&源:
(1)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3)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区分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资源库(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这是从广义上来说的,狭义的国家制度是指国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命题预测】
命题角度一 民主集中制原则
【典例3】 2022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 761票赞成、81票反对、33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说明( )
资源库①全国人大代表有决定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④符
合题意。全国人大修改立法法,说明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②符合题意。全国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①错误。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③错误。故选C。
C
►变式训练3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三审”。此过程表明( )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决定权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并且经过“三审”环节,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材料中人大和人民的关系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③④正确。材料中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是政府,因此排除①。立法权、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权——立法权,②错误。故选D。
答案:D
命题角度二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公正司法
【典例4】 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2022年12月,xxx第三中级人民法院、xxx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负责管辖审理跨行政区划的民商事、行政和资源诉讼案件。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旨在( )
①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②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③提升司法公信力 ④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目的在于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提升司法公信力,②③符合题意。这一做法与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均无关联,排除①④。故选C。
C
►变式训练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列表述符合法治精神的是( )
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②“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④“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的说法属于“人治”,而非法治;③“良法”“善治”、④“公正”符合法治精神。故选D。
高三政治《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代表》复习学案
【最新考纲】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人大代表的产生
(4)人大代表的职责
【基础整理】
1.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1)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④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3)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③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
2.人大代表
(1)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权利:主要有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
(4)义务
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重难点解析】
1.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职权
内容
备注
立法
权
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区分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立法
权
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区分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决定
权
各级人大xxx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
任免
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监督
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
2.人大代表的权利和职责(义务)
角度
内容
权利
在人大代表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
①总述: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内容:审议(各项议案)权、表决(各项决定)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
在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上
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3.区分人大代表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和公民的政治权利
主体
权利(权力)
人大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公民: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知识运用】
命题角度一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典例1】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每年安排1至2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制定法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②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③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④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意见》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因此①不选;《意见》中的内容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监督,不涉及行政管理方式的改变,③不选。《意见》要求国务院工作人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体现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②符合题意;《意见》中“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等内容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意见》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④符合题意。故选C。
C
►变式训练1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 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 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后,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以依法治国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中人大常委会、公民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中,人大常委会的活动体现了人民的地位和人大常委会的权力,“向公众征求意见”表明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民主决策,这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提高公民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答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
命题角度二 人大代表
【典例2】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写给代表委员的几句话。其中直接反映人大代表与人民关系的是( )
①今天,你来到这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②少些空话套话,多些诤言良言;少些雷人雷语,多些常识之论 ③你来北京,是来监督政府、参政议政的,不是来聆听指示、汇报心得的 ④“赞成”是你的权力,“反对”也是你的权力。这权力,来自委托于你的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大代表与人民关系的理解能力。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①中的“责任”、④中“这权力,来自委托于你的人民”的提法是指人大代表要对人民负责,直接反映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故①④正确。②③观点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故选B。
B
►变式训练2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过程。
材料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的许多现实问题受到广泛关注。M省2022年对1 460户被征地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被征地农民户均失地2.1亩,99%的家庭得到各种形式的补偿,每户平均获得政府货币补偿76 271元;与土地被征前相比,34%的家庭年收入增加,户均增加7 125元,37%的家庭年收入下降,户均减少10 409元,其余家庭收入变化不明显;69%的农民拥有固定职业,31%的农民没有固定职业;在有固定职业的农民中,10%的农民是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的;70%的农民拥有医疗保险,17%的农民拥有养老保险,3%的农民拥有失业保险。
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本题从人大代表角度考查,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坚持“措施从问题中来的原则”。首先从材料中寻找被征地的农民面临哪些问题,即补偿标准低、就业困难、收入减少、社会保障不健全、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等问题,其次针对上述问题采取解决办法,同时要强调主体是人大代表,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即要从政策层面上提出建议,而不是具体措施;最后组织答案,坚持一个措施解决一个问题的模式。
答案: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偏低,应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应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部分被征地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应扩大保障体系覆盖面,并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监督,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