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115页选择题:应选A(《海国图志》)。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2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西方传入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等,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
2、你能说出以下各时期兴办的刊物名称吗?(组织学生“对号入座”:A、洋务运动时期:《申报》;B、维新变法时期:《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C、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D、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每周评论》;E、五四运动期间:《京报》、《晨报》等)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报刊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其实,比这些报刊更早研究西方文化的思想家魏源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已经出现了。近代,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布置学生阅读112——116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3《海国图志》
译著《天演论》
京张铁路
《制碱》
钱塘江大桥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上述思想家科学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学成材后,归来报效祖国的知识界精英人物。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人物?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4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5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6了 解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史实和文学艺术巨匠的成就
掌 握
教育改革的艰难,中国近代后期时代特征对文艺的巨大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7范例教学
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
挖掘教材比较概括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
讨论探索
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8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9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创建京师大学堂与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对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xxx文艺工作者的锻造
对比鉴别
文艺巨匠的姓名和主要成就(要求“对号入座”)
讨论探索
清末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与今天学校教学内容异同之处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0爱国情感
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是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需继承发扬
唯物史观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1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
1、怎样学习有关魏源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启发学生从生活时代、代表作[或创造发明]、主要内容、成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解:A、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期间;B、代表作:《海国图志》;C、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
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2、有关严复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生活时代: 戊戌变法时期;B、代表作:译著《天演论》;C、主要内容:“物进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主张救亡图存];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既学军事,也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说];强烈的创新意识[为译著加按语,叙述己见,警醒世人,宣传变法]。)
教师小结、过渡:向西方学习,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基本走向;爱国主义则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以这些思想为支撑,科学家们在各自领域内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你知道当年建立这项伟业的人物事迹吗?(组织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人物姓名:詹天佑;重要贡献:自行设计和建成京张铁路[干线];年代:1905——1909年;
突出成就: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本领,报效祖国];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强烈的创新意识[设计“人”字形路轨]。)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侯德榜的贡献是什么?(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
A、成功时间: 20世纪20年代
B、代表作:《制碱》
C、主要成就:比欧洲制碱成本低40%
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归来,投身实践,报效祖国];
良好的道德品质[刻苦钻研,意志坚强];强烈的创新意识[挑战外国垄断,探索新工艺,敢于超越西方]。)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2了 解
我国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掌 握
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31、梳捋本课知识线索和知识要素。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120页连线搭配题(指出此类题目只要前几项连对了,最后一项必然是正确的。如果最后一项有问题,就应检查前面内容)。
3、提醒学生作好期末复习的准备——补足、订正所有的作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4新式教育的开端
1、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A、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B、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27页]。C、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学府:京师大学堂[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
2、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2、请你根据下表,找出字母所示的内容。(先找到标明之,后组织“接龙回答”)
类 别
姓名
代表作
文 学
A
a
B
b
C
c
D
d
艺术
美术
E
e
音乐
F
f
G
g
A. 鲁迅 B. 郭沫若 C. 赵树理 D. 丁玲 E. 徐悲鸿 F. 聂耳 G. 冼星海
a.《狂人日记》、《孔乙己》b.《屈原》c.《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e.《愚公移山》 f.《义勇军进行曲》 g.《黄河大合唱》
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xxx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这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5爱国情感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思想意识
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只要谁先进,就要向谁学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人教版八年级历册教学设计: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篇16魏源
严复
詹天佑
侯德榜
茅以昇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