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书】
提升金融服务 优化金融环境
务企业方面1.认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需求,努力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2.积极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全市新增股份制企业100家、上市挂牌企业100家。
3.实施“融资畅通工程”,设立民营企业稳健发展支持基金,调增应急周转资金至30亿;推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计划,努力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4.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化还款方式创新,提高抵押率,减少不合理收费。
5.建立金融顾问制度,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咨询服务。
服务群众方面
1.着力解决群众信访投诉、反映强烈的非法集资、P2P网络借贷等问题,确保信访100%回应。
2.加强普惠金融建设,推动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加大金融网点建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便利群众生产生活。
3.推动金融知识宣传进社区,提升群众对金融的认识以及对违法金融行为的防范能力。
服务基层方面
1.完善领导联系点制度,每月赴基层调研不少于1次,加大对县(市、区)金融办的工作指导。
2.抓好金融人才培训,培训企业600家、金融人才2022人,加快引进金融高端人才。
坚持问题导向 深入开展体育“三服务”
服务企业方面
1.走访服务体育企业50家以上,指导10家以上体育企业进入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争取省级补助资金900万元以上。
2.扶持社会力量办赛20个以上,扶持资金200万以上。
服务群众方面
1.开展太极拳、健身气功、游泳等社会体育指导员“五进”(进企业、进部队、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100场。
2.推进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市本级公共体育场馆平均收费项目低于市区平均水平,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3小时,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全民健身日(8月8日)等节日免费开放。
服务基层方面
1.新建省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或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8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5个、足球场(含笼式)9个、游泳池(含拆装式)12个,建成休闲健身场所36处以上、增设休闲健身设施70处以上,创建休闲运动品牌项目市级5个、省级3个以上。
2.推动训竞主体和社会力量积极备战省运会,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布局1310人,注册青少年运动员1557人。
“真”情“数”说新发展
服务企业方面
1.深入企业开展蹲点调研,确保规上企业、当年小升规企业和存在数据波动大、增长缓慢、利润下滑严重等情况的企业走访率达到100%,辅导指导率达到100%。
2.建立企业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双评”(企业评星、统计人员评优评先)机制,引导企业加强统计基础建设,规范统计行为。
3.组织开展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提升行动。
服务群众方面
1.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精准监测经济运行“稳”的状态和“进”的趋势。
2.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及时丰富的统计产品,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服务基层方面
1.建立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等专业的“2+X”统计工作会商协调机制,深入分析落后指标数据背后的原因,提出问题和对策建议,精准挖掘金华经济新的增长点。
2.构建市、县、乡镇、村社、企业“五位一体”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体系。
3.建立完善统计数据市、县、镇三级联审预警机制,保障源头数据质量。
用心用情服务 打赢医保惠民持久战
服务企业方面
1.开展“两定”单位走访活动,涉及企业的7个大项12个子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2.出台市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控费、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大型医用仪器检查等费用,适当提高劳务型医疗服务价格。
3.选择10个左右临床路径明确、病组稳定的典型病组,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从源头上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切实减轻患者的医药负担。
服务群众方面
1.推进医保精准扩面,本市户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5%以上。
2.适当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新增10种群众大病治疗亟需的高值特殊药品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目录。
3.建立全市统一的慢性病门诊保障制度,将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12种群众常见慢性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保障范围。
4.推动跨地区就医直接结算,市区范围内“无异地”就医报销结算落地,实现赴上海就医门诊刷卡结算。
5.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医“一站式”结算。
6.开展困难参保人员走访活动,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
服务基层方面
1.组织业务骨干专题培训班,帮助区县做好相关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2.及时协调解决医保基金市级统筹推进过程中县市之间筹资和待遇政策方面的不公平问题,全力做好政策指导和相关服务。
奏响“执法服务”最强音
服务企业方面
1.聚焦“餐厨垃圾处理”难题,指导垃圾收运企业完善收运流程、制定垃圾处置标准,帮助企业完成提标改造,提高垃圾收运效率和处置水平。
2.设立项目审批基层中队代办点,落实专职代办员,方便企业办事。
服务群众方面
1.全面取消符合6个“凡是”的证明材料,优化市区广告设置审批、犬只登记、人行道违停处罚流程,实行网上审批制度和“淘宝式”业务办理模式,通过邮寄服务送达许可文书、公共平台线上支付,实现百姓“零跑腿”、服务“零距离”。
2.设立民情民访代办站,通过全程代理机制,实现简单事项当场办,一般事项限时办,复杂事项联合办,力争办理结果群众满意率达100%。
3.打造火车站xxx域“家服务”式568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在进出站口、候车厅等处增设5个服务驿站,大力拓展“社团+社工+义工”志愿模式,为游客提供交通问询、指引路线、取票帮扶等服务。
4.牵头对市区现有的5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的设施和系统进行升级,年内实现一卡通全市“通借通还”。
服务基层方面
1.打造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的“金华标准”,推进151个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确保行政执法立案率、按时查处率、投诉举报处置率、上级督办回复率、本级稽查办结率、本级督办办结率“六个100%”,行政复议被撤销、行政诉讼败诉“两个零”。
2.积极开展结对村、社区服务活动,提供帮扶资金10万元,每周深入联系社区开展服务20人次。
数据多跑路 提升企业群众基层获得感
服务企业方面
1.全市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可办,60%以上实现掌上办;70%以上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网上申报办件超过50%。
2.强化数据支撑,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不动产交易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分别压减至4个和2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90天”。
3.全面推广“互联网+监管”试点工作。
服务群众方面
1.完成省数字化转型首批“8+13”重大项目全贯通,探索本地化特色应用。
2.力争在“无证明城市”数据支撑、“零见面”审批、“逝者平台”等领域成为新的省级试点,继续领先全省。
3.加快“信义金华”建设,信用体系多场景应用创出金华特色。
服务基层方面
1.推动部门之间、市县之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破解纵向和横向之间多次跑、多头跑、签字多、环节多等难题;“浙政钉”实现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应用全覆盖。
2.建设一流的大数据中心,按大数据、大集中理念推进部门各应用系统上云,解决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实现集约化建设、降低行政成本。
3.建设“最多跑一次”分析展现系统,展现各地各部门和各事项办理情况,分析“最多跑一次”工作在全省排名、存在短板、追赶目标等情况。
4.扩大360终端安全防护软件安装率,保持全省第一。
5.进一步完善推广风暴中心统一运维经验。
6.发挥地理中心优势,争取省级数据容灾备份中心落户金华。
问需于民 服务为民
服务企业方面
1.对“市县一体”网上中介超市进行全面改版升级,推行一表入驻、一键选择、一份合同、一套模板、一网运行、一规管理的 “六个一”模式,全面实现中介服务全域数字化、全程“零见面”。
2.成立项目审批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全程项目审批落地服务。
3.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涉企便利化服务,市本级政府采购项目全面取消现金方式的投标保证金,大幅缩减省、市重点项目及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招标采购时间;广泛吸引非依法必须招标项目运用电子化交易系统进行招标采购。
服务群众方面
1.打造“三无+智慧”办事大厅,实现办事群众和企业证明材料免提交、证件原件免携带、申报材料免复印。
2.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倒逼创新服务、提升效能。
3.深化不重跑延时服务、无午休连续服务、免等待预约服务、零跑腿上门服务、不打烊自助服务、零距离贴心服务等“六项便民服务举措”。
4.推进6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70%以上的民生事项“一证通办”。
5.提升“一站式”公共服务功能,将水电、燃气、通信、邮政等公共服务事项集中进驻市政府办事大厅,将与工程建设审批相关的市政公用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方便项目“一站式”联动办理。
服务基层方面
1.夯实“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基础,大力推行“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便民服务模式。
2.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加强乡级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的综合便民服务作用。
3.建立综合窗+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自助办、掌上办“一窗六办”便民服务模式,实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100%全覆盖,自助服务终端乡镇(街道)100%全覆盖。
抓项目解难题 助企业推发展
服务企业方面
1.出台市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管理办法,实施项目首报流转、落地推进制度;开展重大项目“清障”行动,跟踪服务2022年以来签约引进投资额超20亿元以上项目企业60家,推动加快形成新产能。
2.开展集中招商引才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赴北上广深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引才活动4次以上,谋划盯引3亿元以上项目100个,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
3.制作招商全资源要素地图,开展标准地招商推介活动3次以上,引进标准地招商项目30个以上。
4.谋划设立驻沪招商总部,使之成为在沪资本延伸投资我市的“桥头堡”和我市企业接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平台。
服务群众方面
1.联系帮扶结对村(社区)3个,帮助困难群众10户以上。
2.联系重大招商项目企业,协调解决企业招工、职工子女入学、技能培训等实际困难。
服务基层方面
1.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系统应用。实现全市项目对接洽谈、统筹流转、签约引进、落地开工等全过程的可视化、流程化。当好各园区平台联络员、信息员,重点抓好招商信息汇集筛选和招商项目跟踪协调工作,落实项目信息精准推荐、招商项目精准管理,力求在全生命周期全程参与项目管理和招引、信息化创新上有新突破。
2.发挥北上杭深四个招商引才中心作用,为各县(市、区)招商平台提供招商有效信息30条以上。
3.落实项目流转制度,推荐在首谈园区平台无法落地的洽谈意向项目到市内其他适合园区平台,避免大好项目流失。
服务如水至周 真情助推发展
服务企业方面
1.以“政策制定要实、简明操作要实、宣传辅导要实、优化服务要实”和“信息系统要硬、数据账本要硬、检查问责要硬、改进完善要硬”的工作要求,确保税收政策红利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2.主动服务“十百千万工程”和“市县长工程”,为全市大平台、大产业、大投入的提质、增量、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
3.开展“万名党员进万企、领导干部下基层”专项活动,送政策、问需求、优服务、解难题,落实落细普惠性税费减免政策。
服务群众方面
1.实现146项涉税业务“最多跑一次”和网上办理全覆盖,其中133项达到“零上门”;纳税人报送资料再精简25%。
2.全面清理17项证明事项。
3.提供新办企业税务端“套餐式”服务,实现企业开办税务端“过程零见面、资料零报送、一次也不跑”,确保网上综合办税率达到85%。
服务基层方面
1.大力精简文件简报、统筹压缩各类会议,统筹规范各类监督考核内容,简并和清理基层报送资料,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专项活动,深入走访基层一线,了解基层所思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