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库】
高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
全册教案
目 录
1.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一) .............. 11.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二) .............. 81.2 正弦型函数(一) ................................................... 151.2 正弦型函数(二) ................................................... 201.2 正弦型函数(三) ................................................... 291.3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一) ................................... 351.3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二) ................................... 411.3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三) ................................... 462.1椭圆(一) ............................................................... 512.1椭圆(二) ............................................................... 582.2双曲线(一) ........................................................... 662.2双曲线(二) ........................................................... 732.3抛物线(一) ........................................................... 812.3抛物线(二) ........................................................... 893.1排列与组合(一) ................................................... 953.1 排列与组合(二) .............................................. 1023.1排列与组合(三) ................................................. 1083.2 二项式定理 .......................................................... 113
I
3.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 ....................... 1193.3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 ....................... 1263.4二项分布(一) ..................................................... 1323.4二项分布(二) ..................................................... 1373.5正态分布 ................................................................. 144
II
1.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能正确运用各个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计算和化简.
能力目标:
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及灵活选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
【教学难点】
难点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设计】
在介绍新知识之前,首先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让学生认识到
cos(60??30?)?cos60??cos30?,
然后提出如何计算cos(???)的问题.利用矢量论证cos(???)的公式,使得公式推导过程简捷.教学重点放在对公式形式特点的认识和对公式正向与反向的应用上.例1和例2
π都是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应用,教学中要强调公式的特点.推广sin(??)?cos?时,
2用到了换元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变换的思维.公式sin(???)的推导过程是,首
π先反向应用例3中的结论cos(??)?sin?,然后再利用公式cos(???),最后整理得到公
2π式.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将(???)看做整体,这样才能应用公式cos(??).逆向使用公式,
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同的例题和不同知识层面的教学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得到这些公式后,要强调公式cos(???)是最基本的公式,要求学生理解其他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将公式sin(???)和公式cos(???)相对比进行记忆.要帮助学生总结公式中角?和角?以及函数名称排列的特点和符号的特点,教会学生利用这些特点记忆公式.抓住特点进行强化记忆的记忆能力培养是数学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例4利用15??60??45?求解,还可以利用15??45??30?求解.例5通过逆向使用公式来巩固知识,
这种方法在三角式的变形中经常使用.例6是三角证明题.教材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体现了正向与逆向使用公式的思路.教学中要强调这两种使用方法,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使得学生明白正向和反向应用公式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1页 共156页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过 程 *揭示课题 1.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与余弦公式.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13cos30??,问题我们知道,cos60??,显然 22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介绍 播放 课件质疑了解 观看 课件思考思考 引导 启发学生得出结果 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解决 0 5 cos?60??30???cos60?-cos30?. 由此可知cos??????cos?-cos?.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在单位圆(如图1?1)中,设向量OA、OB与x轴正半轴 的夹角分别为?和?,则点A(cos?,sin?),点B(cos?,sin?).总结 归纳 ????????因此向量OA?(cos?,sin?),向量OB?(cos?,sin?),且????????OA?1,OB?1. ????????????????于是OA?OB?OA?OB?cos(???)?cos(???), ????????又OA?OB?cos??cos??sin??sin?, 所以cos(???)?cos??cos??sin??sin?. (1)
第2页 共156页
教 学过 程 又cos(???)?cos???(??)? ?cos??cos(??)?sin??sin(??) ?cos??cos??sin??sin?.(2)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行为 行为 意图 间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理解 记忆引领 讲解 说明 引领分析说明 观察 思考主动 求解 观察思考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问题的方法 15 利用诱导公式可以证明,(1)、(2)两式对任意角都成立(证明略).由此得到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cos(???)?cos??cos??sin??sin? (1.1) cos(???)?cos??cos??sin??sin?, (1.2) 公式(1.1)反映了???的余弦函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公式(1.2)反映了???的余弦函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求cos75?的值. 分析可利用公式(1.1),将75°角看作45°角与30°角之和. 解 cos75??cos(45??30?) ?cos45?cos30??sin45?sin30? ??2321??? 22226?2. 434例2 设cos??,并且?和?都是锐角,求cos??,55cos(???)的值. 分析可以利用公式(1.1),但是需要首先求出sin?与sin?的值. 34解 因为cos??,cos??,并且?和?都是锐角, 55
第3页 共156页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