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库】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1:心理定势
实验2:他人信息对判断的影响 实验3: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实验4:冲突方式分等评定
实验1:心理定势
思维定势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目的:验证问题解决的心理定势效应。 方法: 材料与仪器
印制清晰的陆钦斯量水问题的题单,见表1。
表1用给予的水罐A、B、C量出一定的水量 给予的水罐(毫升) 要量得的水量 问题的序数 列出算式 A BC (毫升) 1 21 1273 100 B-A-2C 2 14 16325 99 B-A-2C 3 18 43 10 5 B-A-2C 4 942 6 21 B-A-2C 5 20 59 4 31 B-A-2C 6 23 49 3 20 B-A-2C 7 15 39 3 18 A+C 8 28 76 3 25 A-C 9 18 48 4 22 A+C 程序: 实验在全班进行。仔细看表1,这张表的第2列是给予的水罐A、B、C,它们的大小见这列的数据。请你用这三个水罐量出该表第三列所要求的水量。表的第一列是解题的顺序。请按此顺序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表的第四列的相应地方。要做得愈快愈好。 全班同学做完后,收回题单。
1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序列1-9的实验,由于被形成了利用B-A-2C这个公式的定式,结果对于序列8,也大都用同样的方式加以解决,竟然没有发现原本应该显而易见的简单办法(A-C)和(A+C)。 结果:
表2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 受定势影响的人数(%) 未受定势影响的人数(%) 97.62% 2.38% 01班,42人参加实验,1人未受影响 结论:
定势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刻板化。 讨论:
1、在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中是否包含知觉定势和反应定势?为什么?
答: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中包含知觉定势和反应定势。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社会态度方面的倾向。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和日常生活中的定势现象。 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了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之前,向第一组说,将出示的照片上的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向另一组说他是位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被试用文字描绘照片上的人的相貌。 分析:
第一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沿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等等,第二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知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等。这个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定势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的定时现象:
服装购买行为中的思维定势包括: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经验定势;非理性定势。
实验2:他人信息对判断的影响 目的:
2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在某种程度上采用定量的方式,检查在个人就同一对象进行难度较大的判断之际,其他人的判断一旦作为信息以匿名形式提供进来将对诸个人的判断产生什么影响。
实验工具:在透明的玻璃瓶中装入相当数量的豆类(或其他类似物)。按一个小组的人数准备好单人桌和椅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判断值的记录纸各一份为一套以及笔记用品。
实验程序:让第一组进入实验室坐定,各桌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使相邻二人相互看不见桌上笔记的内容。
(1)实验者给予以下指示:“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准确判断事物数量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根据车流量判断公路的拥护状况、对集会的参加人数作出推测以及根据顾客人数来决定商品的进货量,等。今天我们想使用装入大豆的瓶子来测验大家的这种能力,请各位给予合作。首先,请大家用5秒钟时间仔细观察这个瓶子,然后尽可能正确地对瓶子中的大豆数量作出判断。不要与周围的人作任何商量,安静地决定自己的判断值。” (2)实验者将装有大豆的瓶子向实验对象呈现5秒钟,然后收回,接着,要求实验对象将各自的判断值记在桌上第一次判断值的记录用纸上,交给实验者。
(3)在将全体实验对象填写完毕的记录纸回收以后,实验者指示实验对象:“不要说话,安静地等待片刻”,在此期间算出判断值的算术平均值,接着向全体对象口头传达每个人的判断值和全体的平均值,进而给予以下指示:“以上是各位的第一次判断值与平均值,请以此为参考重新考虑一遍,做出第二次判断。请大家再看一遍刚才的瓶子,时间同样为5秒种。”这时候,实验者应算出第一判断完了至第二次呈现瓶子开始之前所需时间,为随后进行的第二小组测验作参考。
(4)实验者再次将装有大豆的瓶子呈现5秒种,收回后请实验对象填写第二次判断值的记录用纸并交上来。
(5)对第二小组用与上述(1)、(2)相同的方法让其填写第一次判断值并回收记录纸。第一次判断终了至第二次判断开始,让实验对象不要说话,安静地等待片刻,等待时间与前一个小组相同。省略上述程序(3),用程序(4)的方法要求实验对象作第二次判断,然后结束实验。
结论:第一欠判断时的自信、希望知道别人判断的心情及程度;第二次判断时的自信、以及你是否受到第一次判断后的影响。
3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结论: 第一次平均值 65.3 第二次平均值 60.8 实际数目 100
讨论:
1、两组在第一次判断后得到或没有得到数值的平均值,对判断有什么影响?他人信息对判断有无影响?
答:有,因为在没有得到数值的平均值时,同学的猜测会没有比较明确的上下限,但是当知道平均值的时候,同学们的判断就会受到平均值的影响。
他人信息对判断有影响,因为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他人的影响。
2、思考在瓶子中大豆极多或极少的两种情况下,判断的变化将如何发生?
答:在瓶子中大豆极多或极少的两种情况下,判断会朝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实验3: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目的:
思维的灵活性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操作速度和对外界刺激的速度及正确性;思维的独立性则代表了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抵御外界与思维内容相近的刺激的干扰以及某些暗示的影响,独立而有效地进行思维的特点。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被试在思维灵活性与思维独立性这两方面的思维品质以及其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思维品质测验用表、思维品质练习用表、思维能力测验用表、秒表。
实验过程:先请一位同伴帮忙做练习,被试打开思维品质练习用表,自左至右依次将每个字的颜色念出来,(不要念字)。要求念得又快又准确。万一念错了也不要纠正,可继续念下一个字的颜色。同伴根据练习答案,核对被试所念的颜色是否正确。遇到念错的地方,就在那里做一个记号,同时,要由同伴控制时间,在发出开始的命令后,应记下开始时间;当被试念完时,再记下结束时间,最后计算出被试在实验中所花费的时间。做完练习,完全明白怎么做之后,再打开思维品质测验用表,在同伴的帮助下进行正式测验。
4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做完思维品质测验之后,再进行思维能力测验,打开思维能力测验用表,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全部测题。 结果:
1、统计被试在思维品质中念错的次数,每念错一个字的颜色记为一次,将念错的次数乘以所花费的时间(以秒为单位),然后根据算出的结果查对评价表,可以看出被试思维独立性水平。 2、根据思维能力计算,可以大致了解被试的思维能力,共80分。每错一题扣5分。然后根据分数等级换算表,得知被试处于哪一等级。
数值:66.15/78=0.85
实验4:冲突方式分等评定目的:
1.找出对付组织或群体冲突的方法;
2.讨论什么样的解决冲突的方法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 3.提供群体决定的经验。 方法:
群体的规模:群体的数目不限,每一群体,5人至7人。 材料:1.给每人发一张冲突方式工作记录单,给每组发一份;
场所:大房间,为每组配备桌椅。 程序:
1. 把成员分成小组,每组5人至7人;给成员发冲突方式工作记录单,要求他们于15分钟内填好。
2.小组成员先各自填写自己的选择,再综合提出全组的意见。 案例1
老王是生产造型机器组组长。最近,他发现另一台机器的一个工人经常到他跟前和他组中的一个人谈话,即在工作时间内闲聊。老王看到组员的效率在下降。由于工作时心不在焉,出了一些废品。老王还看出其他一些人有不满情绪。假如你是老王,你将 ——A. 告诉那个人,不要在工作时间内过来闲聊。 ——B. 请领班告诉其他机器组组长管一管他那一伙人。
——C. 下一次你看到他俩在一起时,面对着这两个人,问一下他
们要干什么并告诉他们你组内的工人必须做出什么 样的工作。
——D. 现在什么都不说,小题大做,何必呢? ——E. 让其余人安心工作,他们很好地一道工作,这一点很重要。
5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