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库】
第一章教案文本的构成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间是2022年。(√ )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22年进行了修订。(√)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有时会是一致的。(√)
4. 教学重点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应着重指导的内容,它多受教学目标的制约。(√)
5.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它主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6.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
7.教学方法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不必考虑师生的特点。(×)
8.教学目标应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但这三方面不必分列。( √). 9. 片断教学就是将40分钟的课的教学内容浓缩成短课(×) 10. 片断教学时间短,故不必设置导入与结课环节。(×)
第二章:识字写字教学
1.小学拼音教学不需教的韵母是( ) A.enB.iuC.enɡ D. iɑo正确答案:D
3.关于拼音教学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示范模仿法、口诀法、手势演示法、局限法等,都是常见的拼读教学方法
B.歌谣是辨记声母、韵母的常用方法 C.应要求所有的小学生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 D.动画演示法一般用于学习单韵母 正确答案:B
4.“书写规范”中“规范”二字的意思是( ) A.笔画、笔顺正确,不写错字、别字、异体字等 B.握笔的姿势
C.整篇中每个字的大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和距离 D.写字的坐姿、站姿 正确答案:A
5.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资源,一般不包括( ) A.插图与注释 B.语文园地 C.单元导读与目录 D.课文 正确答案:C
6.标对了调号的音节是( ) A.qiūB.bīeC.tūiD.dūo 正确答案:A
7.“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
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A.第三学段B.第四学段C.第一学段D.第二学段 正确答案:D
8.关于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边笔画对称,先两边后中间。如:“水” B.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如“国” C.左下包围,先里后外。如:“延” D.横竖交叉,先横后竖。如:“丰” 正确答案:A
9.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不包括() A.yun B.er C.yuɑnD.zi 正确答案:B
10.关于识字教学方法,解析正确的一项是()
A.“‘眯’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目字旁,右边是米字。”这是运用了数笔画的方法。
B.“‘冒’是古代的‘帽’字,眉眼之上有一顶大大的帽子。”这是运用了联系语境法。
C.“教学‘松’字,老师用‘木旁一个老公公,好像黄山不老松’来促进记忆和理解。”这运用了讲解字理法。 D.“教学‘锋利’和‘砍’字,老师画了一把斧头。”这是运用了直观演示法。 正确答案:D
12.识字课文的生字教学,通常( ) A.属于分散识字
B.结合课文插图教学生字 C.只教生字,不讲课文内容
D.通常把生字按形或义或音归类,放在一起教 正确答案:D
第三章 阅读教学设计
1下列不属于薛法根老师提出的“三不教”内容的是( )。 A.教了暂时也不懂的 B.学生自学能弄懂的 C.教了就能懂的 D.学生已知已懂的 正确答案:C
2引导学生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五光十色”一词的词义,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结合课文B.联系生活C.分析词素D.联系已知 正确答案:A
3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基本要求的是()。 A.有感情B.正确C.流利D.出声 正确答案:D
4小学阶段进行说明性文章的教学中不必让学生明晰( )。 A.复杂的专业科学知识
B.文章的说明顺序
C.运用的说明方法好在哪里 D.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正确答案:A
5诗歌教学中,通常会通过相似对比、扩展延伸的方式拓展学生视野。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拓展要掌握好度,不能变成学习负担 B.拓展越广越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 C.应紧紧围绕原作品本身的主题、情感 D.诗歌拓展目的在加深对原诗的理解 正确答案:B
6.以下关于自然段教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中心句的自然段我们通常采用摘句概括法概括段意 B.品味语言通常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鉴赏,这是段落教学的重点
C.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总分、因果、转折、并列、顺承等
D.自然段都是由若干句话组成的,有明显的换行标志 正确答案:D
7.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B.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言语实践训练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