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统计。
应考人数
实考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总分
人平均分
综合指数
1072
1072
999
0.932
858
0.8004
92192
86
0.8641
二、命题思路
在本次期末考试题是襄州区统一命题,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绘图、应用四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客观的反映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体现出《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题型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并且图文并茂,题量也非常合适小学四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不多、不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下面我根据本镇本次考试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试卷分析
这次试卷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填空(23分),第二部分为判断(5分),第三部分为选择(5分),第四部分为计算(30分),第五部分为动手操作(7分),第六部分为解决问题(30分),这次试卷题目类型多,范围广,容量大,并且分值分配比较合理,紧扣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考出了学生的水平与能力,但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这次试卷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差,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底子薄。有些简单的乘除算式都没掌握好。
2、审题能力太差。少数学生对于审题有困难。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审题训练,学生读题时弄不清题意。
3.综合运用知识和灵活转换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填空题和应用题。学困生在应用题失分较严重。
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书写不规范、抄错题、漏做题等低级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答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等。
四、学生答题情况及成因分析
(一)填空题。、2、3、4、5、8、9题正确率较高。对于一些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理解不到位,原因在于:
(1)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如第3小题12022500000里面有( )个亿和( )个万,是考核学生对数级的理解。但由于学生经常接触的是数位的含义,数级与数位的含义区别,训练的次数过少,学生没能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说明了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有待培养。
(2)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如:第5小题39口800≈40万,口里可以填( ),口60÷48,要使商是两位数,口里最小填( )。前半句是让学生把符合条件的所有答案,全部找出来。而后半句是让学生从所有答案里,找出最小的填上,前后问题有所变化。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目就轻易去做。把平常的训练题和本题混淆,没有关注重点词语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可以填"和"最小"这两个词语含义的理解。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
(3)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待培养与提高。如:第7小题是角的度量,主要是对平角、直角、锐角组合与拆分的理解,其中角1与角2构成直角,知道角1的度数,可以求角2的度数,角2和角3构成平角,知道角2的度数,可以求角3的度数,角3和角4构成平角,知道角3的度数,可以求角4的度数。学生在观察的过和中区分不清。思维的灵活度不够。
(4)对于烙饼问题,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拓展一点就理解不了,思维的灵活度不够。如:三位同学要去量身高,验视力,每项检查都要三分钟,他们至少要用多少分钟能做完( )检查。这是一个标准的烙饼问题。但学生就是不理解。他们总认为。只有出现烙饼,煎鱼这类题才是烙饼问题。而没有真正理解烙饼问题的核心,从方法上出现错误,说明学生思维需要培养。
(二)判断题,没有明显的问题,对概念的掌握比较牢固,失误较多的是4、5小题,主要是角的度量单位没真正理解,乘法的算理算法不能灵活运用。
(三)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除法的应用、垂直与平行、读数等方面的知识,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重点的掌握情况,只有少数人做错,其中失分较多的是第3、4、5小题。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原长方形的周长相比。学生普遍认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周长是无法比较的。关键是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没有真正弄懂。而第4小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C、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D、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失分原因有两点:一、由于题目要求说法错误的是,而在平时,同学们接触到的大多都是说法正确的是,所以在这里同学们都选了正确的答案,第二点原因是学生没有看清题,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这句话,理解成了具有不稳定性而出现错误。第5题:在计算234x65的时候,2x6表示( )。A、2x6,B、20x6 ,C、200x6,D、200x60。由于平时都是列竖式计算多位数的乘法,在用竖式计算乘法时,学生对每一步的算理都能理解。换成横式的时候。学生不能理解:2在百位上表示的是200,6在十位上表示的是60。而2x6表示的就是200x60。主要是对用这种形式表示乘法算理,不理解,思维的灵活度不够。学生学不能致用,部分学生在这一点上失分较多。说明学生思维存在严重问题,今后要多关注。
(四)计算题。口算、用竖式计算题,平时练习较多,正确率都较高。失误主要在
1、口算题主要错误均在计算时粗心所致。如:89×31≈、360÷40≈,144÷20≈,有的学生错把估算当实际算,有的学生把x当成了÷等等。
2、根据规律写积或商。一部分学生把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混在一起,弄不清,而导致计算错误。
3、由于粗心,用竖式计算时,在写横式上的结果有错误,要么少写一个0,要么中间的0相乘时,进位的数忘加。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不能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答题,如要求验算的没有验算。今后要重视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五)动手操作:
第1小题画一个75度的角,个别学生画的不准确,可以看出虽然掌握了方法但缺乏练习,导致误差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区分内、外刻度线导画错。
第2小题学生作图不规范,如:长方形没标出长度和宽度,或者不画直角标记,以及直角画的不准,导致失分。
第3小题,两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什么角,请举例说明。答案应该有三种情况:1、2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锐角,如:20度+20度=40度,还是一个锐角,2、两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直角,如:45度+45度=90度,是直角,3、两个锐角还可以拼成一个钝角,如45+75度=120度,是钝角。只有个别同学写了三种答案。其他的同学有的写了一种,有的写了两种,答案不完整而导致失分。操作题平常学生也练得少,大部分学生掌握不是很好,今后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六)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失分较多, 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思考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缴水电费,更为逊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应用题第1题主要考查除法计算的准确性,少数学生计算错误,第2题,主要考查总价=单价×数量,只有几个学生计算马虎导致丢分;第3、4小题得分较好,个别同学因为计算马虎而失分。第6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几个学生在提问题方面还有所欠缺。第5题是生活化的问题,童童家今年前四个月的水电费是312元,平均每个月的水电费是多少元?照这样计算,他家一年的水电费是多少元?
第一个问题,80%的同学都做对了。第二问,求一年的水电费是多少元。很多孩子用每个月的水电费乘以365。没有弄清一年和每个月之间的关系,把月和日弄搅了。还有个别学生用312x12个月,这类学生就是没有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而导致方法上的错误。 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后在这方面加强培养。
五、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来说,一对教材的深浅把握的不是十分的恰当,有些内容教材知识昙花一现,还需再往深讲,还需探讨。二因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的双重因素,课堂只注重了基本题从教师来说,一对教材的深浅把握的不是十分的恰当,有些内容教材知识昙花一现,还需再往深讲,还需探讨。二因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的双重因素,课堂只注重了基本题型的训练,有创新的题型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一看没做过的题型就不去动脑筋想。
2、从学生来说,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分析、比较、审题阅读能力都还很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习惯是整个教学中占劣势,不去学习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而是蒙头做题,为了做题而做题。大部分学生对口算、计算等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书写规范,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3、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提高。
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的彼岸,关键是从小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很差,他们认为数学书是用来做题时才用得,不会阅读数学书,不会自主的看书,数学的学习不光是做题,更重要的是复习已学知识,口算说得数,说算式。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能写出来不一定能说出来。预习准备要学的新知识,这样提前看书,课堂上就顺理成章。
4、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
遇到解决问题不去读题,不去审题,分析题,而是提起笔来乱猜,自己不明白每一步是在求什么,三番五次的改,这是造成优生少的原因之一。
5、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差
六、改进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