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高中物理学科要求
高中物理学科要求
第一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
内容:
1、质点 物理模型
2、路程 位移
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4、加速度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自由落体运动
7、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8、学生实验: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
9、学生实验:用DIS测定位移加速度。
要求:
1、理解质点,理解物理模型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条件下物体可视为质点,知道建立物理模型的条件和作用,知道物理模型与实际物体的区别。
2、理解路程,理解位移理解路程和位移的概念,知道路程与位移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理解矢量的概念,知道矢量与标量的区别,知道DIS的含义及基本组成,学会用DIS测位移。
3、理解平均速度,理解瞬时速度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和区别,能用速度计读取瞬时速度的数值,学用会DIS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认识物理量的比值定义和研究瞬时速度时所采用的无限逼近的思想方法。
4.理解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与联系,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即速度变化的方向,学会用DIS测加速度。感悟加速度概念在社会生活实际中的意义。
5、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它运动规律,包括公式和速度-时间图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导出位移公式时,明白用图象“微元累积求和”的思想方法,感悟初速为零的直线运动在社会生活和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6、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值,知道这个量在地球上同一地点相同,在不同纬度、不同高度略有不同,能通过探究过程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能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7、知道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通过学习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情况,了解伽利略研究落体的概况,了解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的基本方法和重要贡献,感悟科学发展的曲折与艰辛。
第二单元 力和物体的平衡
内容
1、形变。弹力
2、互成角度两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分解
4、共点力的平衡
5、学生实验:研究共点力的合成
要求:
1、知道形变、知道弹力 知道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知道弹力与弹性形变有关,能判断弹力的方向。
2、理解互成角度两个力的合成,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合力和分力,理解互成角度两力的合成的概念,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一般法则,学会用橡皮筋、测力计等器材“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有关实验技能,认识力的合成的一种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
3。、理解力的分解 知道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方法,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用作图法或解直角三角形方法求分力,感悟力的分解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4、理解共点力的平衡 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能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解决简单的与共点力平衡有关的实际问题。 说明:关于形变和弹力的学习,不要求学习胡克定律及相关的计算。
关于滑动摩擦力,仅限于初中的学要求,不要求用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4、国际单位制
5、牛顿对科学的贡献
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7、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
8、学生实验: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要求: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惯性,知道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知道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认识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感悟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对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现象。
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 在理解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的基础上,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运用控制变量等方法,设计用DIS完成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探究方案,完成实验,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通过“牛顿定律与交通”等专题的学习,激发社会责任感。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定有反作用力;在较简单的相互作用中能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画出示意图;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及其表达式,包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线、作用点的关系等;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通过观察DIS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等关系的过程,感受从图象中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DIS动态显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图线,感受物理图象的美感。
4、知道国际单位制 知道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能规范地表达物理量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5、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知道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领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
6、知道牛顿对科学的贡献 知道牛顿的生平和他在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牛顿三定律的建立,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7、知道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 知道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他在物理学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和,领略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说明: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时,只要求研究单个物体,且物体质量和合外力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
第四单元 周期运动
内容:
1、匀速圆周运动
2、线速度 角速度 周期
3、振动
4、振幅 周期 频率
5、机械波的形成
6、横波 横波的图象
7、波速和波长、频率的关系
要求: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知道做匀速圆周的质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知道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知道向心
力是根据其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其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通过联系实际问题的讨论,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物理意义,记住它们的符号和单位,理解它们的定义式和相互关系,能用这些定义式和相互关系进行一些简单计算,明白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是从不同角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知道振动知道振动的特征和产生条件,知道机械运动的一种形式,能定性说明回复力的作用,知道全振动的含义,知道地震常识,能通过上网或其他信息渠道收集有关地震、海啸等资料,了解物理与地理学科的横向联系,增强减灾、防灾意识,提高对环境的认识,激发社会责任感。
4、理解振幅 周期 频率 知道振幅 周期 频率是描述振动特征的物理量,记住它们的符号和单位,理解它们的定义式和相互关系,能用这些定义式和相互关系进行一些有关周期与频率的简单计算。
5、知道机械波的形成 知道机械波的产生过程和形成条件,知道机械波的本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知道机械波传递的是能量和运动形式,通过对身边机械波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激发对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乐于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6、理解横波 横波的图象 理解横波的概念,理解横波的图象,能根据波的产生过程画出不同时刻横波的波形图,能根据波的图象确定波长和振幅及进行相关简单计算。
7、理解波速和波长、频率的关系理解波速、波长以及波的频率等概念,知道波速公式v=ƒλ,能用波速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机械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而波速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能运用机械波的知识联系实际,解释和说明一些关于机械波的物理现象。 说明: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学习,应知道向心力的作用效果,但不要求知道向心力。 关于“机械波的形成”的学习,不要求用横波图象进行复杂的计算或讨论。
第五单元 机械能内容:
1、功
2、功率
3、动能
4、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5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6、机械能守恒定律
7、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机械守恒定律
要求:理解功和物体有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知道功的符号和单位;学会计算恒力做功;理解功是标量以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会计算几个力做功的代数总和;知道在F-s图中,可以用F与s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功的大小,在已知W=Fs的基础上建立W=Fscosθ的过程中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在用F-s关系计算功的大小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经过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做功机械,激发民
第六单元 分子 气体定律内能
第七单元 电场
内容:
1、电荷量 基元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电场
4、电场强度 电场线
5、静电的利用与防范
要求:
1、知道电荷量,知道基元电荷 知道电荷量的概念,知道基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
-19e=1.6*10C。知道电荷量的总量是守恒的。
2、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两种电荷,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与电荷量之间的定性关系,知道点电荷的概念,通过对点电荷的学习感受建立理想模型科学方法。
3、知道电场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荷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物质,知道电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和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4、理解电场强度知道电场线知道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电场的方向与强弱,从而感悟建立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认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
5、知道静电的利用与防范通过具体事例的学习,增强崇尚科学,造福人类的信念。 说明:(1)本单元不涉及电场力做功和电场的能量
(2)在讨论电场力时不要求学习库仑定律
(3)在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时,不要求运用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也不要求运用电场的叠加性。
第八单元 电路内容:(1)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2)电功 电功率
(3)电能的利用
(4)多用表的使用
(5)简单的逻辑电路
(6)简单的模块式电路
(7)学生实验: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电压和电流
(8)学生实验:设计、组装简单的模块电路
要求(1)掌握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2)理解电功、电功率
(3)知道电能的利用
(4)知道简单的逻辑电路
(5)知道简单的模块电路
说明:串并联电路的运用,只限于串并联关系易于分析的电路;
在解决电路问题时,不涉及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电压表的内阻视为无穷大,而电流表的内阻视为零)
可以练习测量220V的电压,但测量要保障绝对安全。
第九单元 磁场
内容:
1、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左手定则
3、磁感应强度、磁通量
4、学生实验: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
5、直流电动机
6、学生实验: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要求
1、知道磁场,知道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知道磁体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的分布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知道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的疏密反映磁场的强弱,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知道右手螺旋定则的内容,能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在学会用形象的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过程中,感受建立科学模型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研究过程,感悟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从生命与磁的关系了解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紧密联系。
2、理解左手定则理解左手定则的内容,知道磁场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所在的平面,能运用左手定则判断磁场力的方向,通过实验探究磁场方向,电流方向和导体受力方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磁场力的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方向,通过学习磁场力的实际应用,体验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理解磁感应强度,理解磁通量 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知道磁感应强度的符号B和单位特斯拉(T),知道磁通量是描述穿过某一平面磁感线多少的物理量,记住磁通量的符号Φ和单位韦伯(Wb),理解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B=Φ/s,知道磁感应强度B也可用Wb/m2作单位,通过与电场强度的类比,学习磁感应强度,认识类比的科学方法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学会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能按照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并运用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得出影响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因素,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使用磁传感器测量磁感应强度,感悟现代技术在物理测量中的优越性。
4、知道直流电动机 知道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知道直流电动机的主要构成部件,知道电动机的效率概念,知道电动机效率等于电动机的输出电功率与输入电功率之比,知道电动机在工业交通家用电器等生活和技术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认识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在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了解能量守恒和转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能按照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测量,还要通过测量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动机效率,分析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的因素,感受实验探究方法的应用。
第十单元 电磁感应 电磁波
第十一单元 原子和宇宙
第2篇:学科主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学科主任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
学科主任在学部教研室领导下开展工作,带领所辖组别成员践行
学部教改方略,促进教师理念更新,推动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对所辖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承担一定的责任。具体履行如下职责,并 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1、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教学的领导职责:(1)学年(学期)工作开启之前制定好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和新学期开学的一周内要召开一次学科组教学质量分析会。
2、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教研活动的管理职责:(1)针对学科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要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研活动常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2)积极参加所辖学科的教研活动,并通过组员了解教研活动的组织效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3)负责学科组外出参训参研的组织和管理。
3、学科主任履行好教学常规的督导职责:(1)间周调研一次(一个)所辖学科教师的教案(导学案),定时进行查阅,并做好记录。(2)间周调研一次所辖学科的一个学科或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业(抽样调研),并做好记录。(3)做好教辅资料的甄选和教师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教育组员科学使用,认真批阅,跟进改错。
4、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的课堂指导职责:(1)每周坚持听课4节(每学期不少于60节),并要有听必评,且要求评课简约,重点突出,侧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2)每周要坚持对自己所辖学科教师的课堂秩序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室外走动性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5、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过程性教学的评价职责:(1)负责年级抽测(或月考)测试题的命制和阅卷工作,确保试题质量和阅卷的规范。(2)及时根据教导处提供的测试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方式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实现班级之间教学成绩的均衡化。(3)每学期初,要利用xxx期末成绩的统计信息,比对性分析所辖学科的教学宏观位次,对所辖学科的教学实施目标管理。
6、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教学的考核职责:(1)每学期末,要对所辖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用书面形式呈现。(2)每学期末,要及时获取所辖学科教学成绩的详细数据,从中析得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后续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同时,对问题教师进行帮助性分析。
7、学科主任履行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职责:(1)以身作则,善于学习,自费订阅有利于提升自己学科素养的报刊杂志。(2)教育组员多获取学科前沿的新闻、科技和时政信息,做具有新时代思维意识的教师。
8、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职责:(1)教育组员做学生喜欢的老师。(2)注意检点和优化教师不良的教学情绪。(3)培养组员科学处理师生关系,协助组员处理好“学困生”衍生出来的突出矛盾或纠纷,杜绝所管辖的教师团队发生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事件。
初中部
2022.9.15.
第3篇:学科主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学科主任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
学科主任在学部教研室领导下开展工作,带领所辖组别成员践行
学部教改方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推动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对所辖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承担一定的责任。具体履行如下职责,并
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1、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教学的领导职责:(1)学年(学期)工作开启之前制定好学科教学工作计划。(2)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和新学期开学的一周内要召开一次学科组教学质量分析会。
2、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教研活动的管理职责:(1)针对学科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要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教研活动常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2)积极参加所辖学科的教研活动,并通过组员了解教研活动的组织效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3)负责学科组外出参训参研的组织和管理。
3、学科主任履行好教学常规的督导职责:(1)间周调研一次(一个)所辖学科教师的教案(导学案),定时进行查阅,并做好记录。(2)间周调研一次所辖学科的一个学科或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业(抽样调研),并做好记录。(3)做好教辅资料的甄选和教师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教育组员科学使用,认真批阅,跟进改错。
4、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的课堂指导职责:(1)每周坚持听课4节(每学期不少于60节),并要有听必评,且要求评课简约,重点突出,侧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2)每周要坚持对自己所辖学科教师的课堂秩序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室外走动性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5、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过程性教学的评价职责:(1)负责年级抽测(或月考)测试题的命制和阅卷工作,确保试题质量和阅卷的规范。(2)及时根据教导处提供的测试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方式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实现班级之间教学成绩的均衡化。(3)每学期初,要利用xxx期末成绩的统计信息,比对性分析所辖学科的教学宏观位次,对所辖学科的教学实施目标管理。
6、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学科教学的总结考核职责:(1)每学期末,要对所辖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用书面形式呈现。(2)每学期末,要及时获取所辖学科提炼出后续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从中析得有价值的信息,教学成绩的详细数据, 同时,对问题教师进行帮助性分析。
7、学科主任履行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职责:(1)以身作则,善于学习,自费订阅有利于提升自己学科素养的报刊杂志。(2)教育组员多获取学科前沿的新闻、科技和时政信息,做具有新时代思维意识的教师。
8、学科主任履行好所辖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职责:(1)教育组员做学生喜欢的老师。(2)注意检点和优化教师不良的教学情绪。(3)培养组员科学处理师生关系,协助组员处理好“学困生”衍生出来的突出矛盾或纠纷,杜绝所管辖的教师团队发生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事件。 初中部
2022.9.15.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