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相关】
篇一:对于时间的感想
对于时间的感想
曾经我对时间是没有多大感觉的,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张纸上写下我的出生日,然后是我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等等的生日。不经意间,发现笔头下写的数字竟然是我一百岁时的公元年月日。就在那短短的几秒钟内,像一个小孩子数数一样报出了自己未来的年龄。这时,我的心像触电一下感悟到:人生短暂,人一生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此后一段时间里,我要么回味着刚刚逝去的童年,要么想着未来,那物是人非的悲哀场景,只因为感觉时间过得实在太快!正因为如此,我在内心里拒绝长大,拒绝青春期的到来。好在有一天,我像被电棍棒击一般感觉到:一味沉浸于过去与未来,还不如珍惜现在的时间,在过去的时间上与不确定的未来上再花时间是不值得的。这恐怕是我第一次比较清醒地认识到关于时间的感想。珍惜现在的时间,把握住现在。
这以后,我对“时间”这个词总是很敏感,因此也接触到了不少关于时间的文章,曾经有一名科学家在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到为何每天工作的时间长达十九个小时时,科学家答到:人的一生中时间本身就很少,在这极其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干事的时间少得更惊人,仅仅只有三天!我的心一紧,难道人的一生中,干实事的时间而且是纯时间就真的是这么少吗?难道我的一生绝大部分就在:“凭白无故”的浪费中渡过吗?我开始急了。但就在这时,我捕捉到了一丝感悟:不仅仅要珍惜现在的时间,而且要在这即将逝去的时间里多干实事,讲求效率,而不是仅停留在给别人自己是在珍惜时间而效率很低的表现层次与知道惜时却不知时时惜时的认识层面上。因此,我援引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时间赛跑定义我对时间的另一感想。
与时间赛跑突出一个“抢”字,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时我也想,为何非要这样,为何非要将自己弄得心身疲惫呢?------为了自己一生充实、不无所作为,为了自己今后不会因为青春、激情的逝去而后悔当初没有惜时,不会因为自己的一味沉浸而让一生充满沉浸。我对时间的感想将持续我的一生。
篇二:时间感悟
时间感悟
一、 我的时间哪去了?
在准备进行时间记录之前,我曾经思考过:我的时间哪去了?
有时是领导突然吩咐:“小X,你今天去把B做了。”有时我就不情愿的直接答应了。偶尔我还会委婉的拒绝道:“我今天准备完成A。”领导停了一下仍旧说:“你的事先放一放,先去把B做了。”
有时是我在工作的时候,同事过来说:“小X,你和我一起做C吧。/小X,领导让你来和我一起做C。/小X,你开车送我出去一下。”
有时是我已经安排好晚上的事物,可下午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小X,晚上一起吃饭吧。”我一想,好久没和Ta一起吃饭了,平时关系也比较好,为了社交,还是得去一下。
有时是我在专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电话响了,可能是亲人、朋友、同事,甚至打广告的……在电话中不知不觉又说了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有时是我还没想好今天工作做什么事,在办公室东看看,西瞧瞧,看看小Q在做什么,看看小W在做什么,过去闲聊两句,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在单位上蹿下跳,或是做些杂七杂八的事,等着下班。 有时是下班后回到家里,无聊但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看看网页、看看新闻、看看微博、看看淘宝、看看电影、看看电视剧……然后感觉都好无聊啊,看看时间,哎呀,12点了,终于可以睡觉了。 想到这些种种,我突然感觉到背脊发凉,这些还是“我的”时间吗?
忘了在哪看到过一句话:最奢望长生不老的人,往往还不知道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下午该怎么度过。
二、时间管理的价值不是什么?
终于,有一天,我在网上看见了有时间管理这样的事物存在,我憧憬着时间管理带给我的各种价值,改变我的生活。
可惜,当时我能想到的都是错的。
我曾以为,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整理无序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清晰而又有目标。可惜,这是规划的价值,不是时间管理的价值。
我曾以为,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克服拖拉,完成既定任务,还因此获得满足感。可惜,这是执行力的价值,不是时间管理的价值。
我曾以为,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从生活中提炼感悟,促进成长。可惜,这是回顾的价值,不是时间管理的价值。
我曾以为,时间管理可以让我提高效率,从以前1小时做2件事变成1小时可以做7件事。可惜,这是规划、执行的价值,不是时间管理的价值。
这些,都是时间管理的认识误区。规划、执行、回顾,可以算作是GTD的三个核心环节,这些都可以说是GTD的价值,但都不是时间管理的价值。那么,时间管理对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有且只有在我持续地记录过自己的时间之后,我才从时间记录这个行为中领悟到了时间管理对我的价值。
三、 我是如何记录自己的时间的?
(一)工具篇:
我使用的是iPhone手机,用的APP是iTimeLog。我还知道有一个APP是aTimeLogger,这款APP我没用过,不知道二者的优劣势。
为什么我要用手机软件记录时间?
【即时】 手机几乎随时伴随着我,需要记录的时候可以立刻拿出来。
【便捷】 相对于纸笔or文档中自己打字记录,手机程序通过几下,甚至一下的点击操作就能完成,这大大减少记录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统计】 软件可以自动统计各项时间,极大的减少了统计时间所需的时间、精力成本。统计结果还可以用饼状图、列表等方式展现出来。
【云】 软件记录不怕丢失,可以云端备份、同步。
【导出】 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导出时间记录的数据。
上述都是对时间记录的基础要求,在我时间记录的实务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困惑,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加深了我对时间的理解。
(二)模式篇:
1. 只记录自己关注的部分时间。
比如柳比谢夫,他只记录有效时间,例如研究、阅读、写作、沟通……(延伸阅读:《奇特的一生》。 柳比谢夫的时间记录模式:
学习1000小时,看书500小时,专业知识300小时,专业书籍100小时,XX书籍20小时;
研究500小时;生物研究300小时;跳蚤研究200小时;XX品种跳蚤研究100小时;XX品种跳蚤XX行为研究30小时;
柳比谢夫日均纯有效工作时间:4-5小时。)
当时我看到柳比歇夫的年总结、月总结、周总结,每日记录,由下而上的对时间完全的统计、掌控、回顾。这种完全能寻找的时间轨迹的回顾、统计方法带给我非常大的震撼。
2. 完整的记录自己一整天的时间。(我使用的这种模式)
(三)实务篇:
1. 起步
最困难的阶段是我刚开始记录的那几天,因为要完整地记录自己一天的所有时间,那时我觉得这样记录时间是一件极其困难并且痛苦的事,屡次想放弃。(没有记录过自己时间的人完全无法理解刚开始记录时间过程中所带来的痛苦。)在最黑暗的时期,我想到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一句话
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记录时间,只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而已,它也是时间管理的基石。我想,既然德鲁克都说了要记录时间,那么我就无条件的执行就好了(这个很重要)。于是我就忍着痛苦,依旧把每日时间都记录了下来。坚持记录自己的时间,这带了给我巨大的回报。如果我不曾记录过我的时间,我永远不会知晓时间价值的奥秘。
PS:相信我,只要你开始记录了,就比绝大多数人要做的要好,并且好的多。(很多人想做时间管理,但是不去记录自己的时间,这是我难以想象的。就如同一个想学游泳的人拒绝下水练习一样。)
2. 分类
我认为这是时间记录中最常见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基本分类:我刚开始依照时间的性质把时间基本分为: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影视、睡觉、社交、沟通、运动……
子分类:按照底板的细分(不完全列举)
因为我使用的iTimeLog限制了分类的层级,只能至多2曾分类:类型和事件。所以我使用@符号来表示第三层分类。理想状态:专业-书籍-XXX;专业-视频-XXX。但是因为只能2层分类,在分类上我就只能使用专业@书籍来表示,事件中填写具体的书籍名称。
其他的:
生活@成本,比如吃饭、洗澡、洗衣、出行……;
生活@琐事,比如短暂的上网浏览资讯、短时间的电话、外出购物……
工作@开会;工作@XX项目;工作@加班……
学习@书籍;学习@视频;学习@文献;学习@资讯……
社交@好友;社交@朋友;社交@同事……
………………………
这样的分类方式看上去很美好,但在我的实务中,几乎让我崩溃。因为有很多模糊时间和多重利用时间难以归于哪一类。
3. 集中时间
因为在处理不同的事物之间转换,会有非常巨大的隐形转换成本:时间和精力。从开始做一件事到专心做它会有一个过程,但是如果做了没几分钟就转而去做其他事,就会打断这个专注的过程,增加了隐形的转化成本。例如我以前的30分钟在电脑上看个资料,就有可能去上个厕所、打个电话、摸一下身边的其他东西、回复一句QQ、微博、突然想起了去淘宝买个东西……这样主动的把时间给碎片化了,完成事物的效率极低。所以我现在主动的把时间集中成块状,并且专注一件事物时,把手机调至飞行模式、QQ离线、关闭网页……关注于这项事物至少>20分钟,把零碎的小事放在一个20分钟内去完成它。这样集中时间后,专注得到了很高的提升,也减少了转化事物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尽量主动利用碎片化时间,但绝不要主动把时间碎片化。
4.模糊时间
我在外区工作,一月只能回家1、2次,我就想把陪伴家人的时间单独统计出来,就形成了家庭@父母、家庭@爷爷、家庭@外公、家庭@亲人……但在家庭@父母中,有很多日常的生活比如吃饭,完全可以归于生活@成本中去。我现在是把这类时间归入了生活@家庭中去。
5. 社交vs沟通
我把有效的沟通单独列于社交外,我视社交也是另外一种生活@成本,比如少有价值的饭局、少有价值的交流……
但这个沟通的价值又很难判断,比如我向别人分享GTD,Ta听了觉得有用,那么可以算作是有价值的沟通;如果Ta听后根本无档一回事儿,那我的精力和时间不是白费了吗?你也许会说你说了再次加深了理解,但如果我重复给10个人说同样的东西,到后来7、8、9、10次我说后自己不能得到提升,并且对方也没有运用或者根本就没听进去,那么我认为这可以算作一种浪费。
6. 多重利用
有些多重利用时间容易分类,比如我可以在部分的生活@成本时间里【听资讯】来提高时间利用的有效性,比如在起床、出行的时候听视频讲座……这明显优于生活@成本,那么我可以用学习@视频来覆盖生活@成本。
但有时候难以偏向于哪方面。比如我运动的时候也可以用【听资讯】的方式来学习,但是我对运动的关注度和学习的关注度一样的,这样的时间便不好归类了。
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成本占了我时间的非常大的一部分。对已经工作的我来说,假如我每日6时30分起床,8时30分上班,18时下班,假设23时睡觉,理论上每日除工作外的毛时间就只有早上的2小时+晚上的4小时30分=7小时。记住,这只是理论时间罢了,如果除开早晚洗漱、吃饭、上下班等的生活成本、生活琐事、休息时间等等时间,更不要说如果晚上要出去进行社交活动,平均下来每日可用于我自我提升的纯有效利用时间能有3小时以上就极为难的了。
所以,为了减少非生产性事物所占的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的有效性,我思考要怎么才能提高我时间的利用有效性呢?无意中看到了李公子的博客《解放眼睛,用耳朵学习》,从此带领我步入另一个层次。把我部分的生活成本时间(我每日的起床睡觉洗漱时间、上下班时间、运动时间、洗澡时间、打扫卫生的时间……)利用【听资讯】的方式来学习,这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对时间利用的有效性这么执着的话,粗略估算:早晚起床睡觉洗漱时间30分钟+上下班出行30分钟+其他零零碎碎时间>1小时30分是很平常的事。不要忘了之前的分析,每日有效纯利用时间也才3、4小时而已,这夺回来的90分钟甚至可以让我的时间利用有效性提升37.5%-50%!特别还有时开车出去办事,来回开车的时间就有可能长达1、2、甚至几个小时,不要让这几个小时白白的浪费!用听来学习,把垃圾时间变为学习时间,持续的利用这个方式来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我时间利用的有效性,并且带给我极为客观的学习成果回报。
PS:可以在上网下载各种资源,视频、音频、电子书都可以。甚至还可以自己事先录制好需要回顾or学习的录音,自己读自己听,吸收更好。
7. 解决时间分类问题的办法
目前我的解决办法是:想清楚自己更关注于哪方面。比如在起床时用听来学习,在记录时我就更倾向于学习@视频,而不是生活@成本;在运动中也在用听来学习的话,如果我目前更关注运动的话,就记录运动@XX,而不是学习@视频。
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是:在时间记录软件中可以加入标签Tag。对一个事物可以有多个Tag,然后还可以按Tag来统计,可以在现有的时间记录软件中我尚未发现由此功能,遗憾。希望在将来能够在时间管理的软件中加入此功能。
PS:特别谨记,绝不要因为时间的难以归类,而选择不去做一件有益的事!
8. 统计
目前我使用的iTimeLog只提供了日、周、月统计,没有季度和年度的统计,希望下个版本能加上。
9. 休息时间
(1)休息时间的必要性
我曾极大化多重利用时间,让我的生活@成本时间处于极低的状态,大约每日只有30分钟(午饭、晚饭时不听资讯),如此这样贪婪的吸收资讯的结果是:这让我的大脑一直处于接受资讯的状态,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这其实极大的消耗精力并且我没有了时间去消化和吸收资讯,就像一个健身的人不间断地锻炼,但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一样,这是非常不好的。我现在认为:休息时间一定是必须的!休息的作用非同小可。不能完全用多重利用来榨干时间,要留一部分只用于生活@成本,给大脑一个休息、思考的时间。荀子劝学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但我实务后认为,必须给大脑一个休息、思考的时间,用来调整精力,吸收信息转化成知识。这些必要的休息时间,用我的实务经验来说就是:吾尝终日而学矣,不如须臾之所思也。不能只忙手脚,不忙心脑。没有检视的人生,不值得活。
(2)休息时间如何高效利用?
使用GTD一段时间后,我从最开始的有时间有精力“无事项”,转变为无时间有精力有事项,在可以集中时间并且把时间多重利用时间后,我再变为了有时间无精力有事项。这是最难的阶段,在我通过GTD系统规划处理事物时,通过对时间的管理集中了时间,但是到了需要做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比如有时工作了一天非常疲惫,晚上回到家后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执行计划;另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自己生病了,就会毫无精力去完成已计划好的行动。目前我还尚未找到极为有效的休息方法。只能通过睡觉、转去做精力消耗相对较低的事。或许可能通过冥想、日常锻炼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精力。
四、 时间管理对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有心的朋友或许注意到我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有且只有在我持续地记录过自己的时间之后,我才从时间记录这个行为中领悟到了时间管理对我的价值。”
2022年01月29日,我从记录时间的行为中获得了最强的一句感悟:把别人从我这里夺走的时间给抢回来!
上文一开始也提到过,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是“我的时间”,但实质上已经被别人给夺去了,成为了“别人的时间”。如果我没有有意识的完整去记录时间,我也无法获得这么强烈的感悟,我不仅要从“别人”手中抢回我的时间,我更还要从“我的”手中抢回我的时间。我以前有很多时间都白白地溜走了、浪费了,事后回顾的时候,我总发现有一个时间黑洞,在时间黑洞里的那部分“我的时间”无迹可寻,太吓人了。
这时才可以说出时间管理对我的核心价值:感悟到时间的流逝!
在我记录自己的时间之后,对我的时间有所不同的感悟:就仅仅拿休息这一项事物来说,从以前随性的休息,到没有休息,最后是有规划的休息。虽然同样都是休息,但因为能感悟到时间的流逝,有规划的休息时,理解这项事物的层次不一样了。如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五、 为什么是时间记录而不是时间管理?
篇三:感悟时间
感悟时间
时间让我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青少年,时间把我变得懂事,时间把我变得成熟,可时间也夺走我的青春,虽然我还只是一个青少年,可时间来无影去无踪不知什么时候我就在不知不觉中变老了。只留下了走过的脚印,和一个背影给我。一生时间太短了,感受不出什么,看到那么多的人死去觉得时间太脆弱了。
现在时间一晃,六年的学习时光就过去了,六年人生有多是个六年啊!那六年的时光是快乐的是幼稚的,是最有奇怪想法的时候,就这样溜走了。光阴似剑,他总会在你不留意时从你身边走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从古至今人们对时间都有许多许多的感悟。从耳熟能详的到深刻的“未觉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又秋声”,古人对时间早已参禅悟透了,可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感悟。近几年来总有一个感觉,好像自己总是被时间牵着走,在时间的面前总是措手不及。在我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它时,它就已经扑面而来了,总感觉时间过的可真快。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时间的列车都毫不迟疑地将你带到了下一个站点,没有谁能留住时光。时间是最让人高兴也最让人无奈的:小孩子盼着时光的流逝,好快快地长大;青春已逝的人们感叹时光的流逝,带走了美妙的青春,让人渐渐老去。时间是最无情也最多情的:畅游在爱河里的人们唯恐时光的流逝“春霄一刻值千金”可终会过去的。
时间像一只飞翔的小鸟,一去不回头,所以就好好爱惜时间吧!
初一:熊露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