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传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有个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位知名学者,就凭他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关注钱学森。高考结束后,我首先阅读的就是美籍作家张纯如编着的《钱学森传》,事实上我和他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的渊源,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儿童时代是在杭州长大的,他的祖先还重建了西湖边上的保俶山上的保俶塔。我的整个童年(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也是在杭州度过的,是喝着杭州西湖的水长大的,而且当时我们家就住在的保俶山脚的保俶路上,儿时的我也常常爬上保俶山眺望西湖,或围绕着保俶塔玩耍。
钱学森在大学学习阶段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闲暇时光大半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喜欢阅读科学期刊,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读书非常的专注,而且擅长数学演算。上课的时候,他也在读书,而且通常坐在最后一排,看他的学术论文,因为课堂学习的内容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通过,这样他就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他喜欢的科目。同时,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敏感,他的专业选择是从铁路工程到航空工程,从当时全国工科最好的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到当时全世界顶级的飞行技术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之后的加州理工学院,有机缘师从航空学领域的学术巨擘冯卡门,雄厚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能够选择当时科学技术最顶尖的领域以及能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是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看过一段描写钱学森的视频,其上叙述了钱学森将新婚的妻子蒋英女士(一位着名的歌唱家)带到了美国的波士顿住所后,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把新婚的妻子孤零零地留在了住处;吃完晚饭,他泡了杯茶,和妻子道别后,又将自己反锁在书房里,开始了专注的读书生活,而且这种晚读成为了他多年的读书习惯,当然这也为让他成为世界着名的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对钱学森的崇拜最主要就是他的读书习惯,我渴望自己也能够在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中,静静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读书,旁边只有一杯淡淡的清茶,我渴望成为钱学森式的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不需要知名)。现在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令自己在学识上和精神上真正强大起来!这将是我未来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在积极锻炼、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多看一些自己喜爱的、能提升自我的、有教育意义的生物、教育、历史、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做一位爱读书、有思想同时又有一定生活情趣的人!
在阅读《钱学森传》的过程中,对过去的中国教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庚子赔款在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留学生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还有对二战之后的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的发展以及钱学森在其中的作用等内容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钱学森在治学方面外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地方,比如,他的爱好广泛,擅长画动物、流水和花朵;能拉一手小提琴;喜欢听交响音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
钱学森传读后感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躲过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跟踪,来到一家咖啡店。在那里,他撕下了香烟盒上的硬纸板,匆匆地写下了一张便条,随后迅速塞进了寄往将英的姐姐的信里,此时她正在比利时,并请求其把这张便条转交给陈叔通。这是一张请求祖国救援的秘密便条。此时的钱学森受到美国“麦卡锡主义”运动的影响,被认为是一个同情共产主义的人,被美国当局软禁监视已经长达5年之久,而他在美国的生活也已日渐沮丧和悲凉。
上个世纪50年代,中美因为朝鲜战争陷入对立,美苏两国冷战正酣。1950年7月,来自威斯康辛州新当选的参议员麦卡锡写信给当时的总统,“今天,美国小伙子们躺在朝鲜山谷中死去,还有一些人双手被反绑着,他们的脸被共产党的机关枪打得血肉模糊”。这位参议员自信满满得指出,国会关于朝鲜的计划一定被某种阴谋“蓄意破坏了”,尽管他其实并不清楚这些计划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内容。这种阴谋论随后被各种似有非有的“证据”给无限扩大,一时间人心惶惶。当时的美国司法部长H•麦格拉斯巡游全国,公开指责那些信仰可疑的、“头脑被污染”的大学教授,说“在工厂、办公室、肉食店、街道的角落里”到处都是为数众多的共产党分子。当时身处美国的中国学者钱学森此时正在申请美国的永久居住权,但是依然未能摆脱这股歇斯底里的运动的影响。
在《蚕丝:钱学森》一书中,作者张纯如说,有三种身份使得钱学森在当时的环境中成为受迫害对象:一个同情共产主义的人、一个中国人、一个尖端科学家,“按照美国移民局的说法,他是三个圈子的交集”。在这本传记中,钱学森是一个优秀而骄傲的科学家,但也是一个受时代政治裹挟,而偶然或必然成为伟大中国科技领导人的幸运人物。在这本没有直接采访作者的传记里,作者张纯如不得不通过大量的历史背景素材以充实故事的完整性。同时,也依靠提出众多发人深思的假设和问题,一路成功地穿引着整本书的叙述。而且很难能可贵的或许也还在于,这本传记摆脱了国内把传主神话的传记模式,笔调客观而冷静。比如,关于钱学森如何面对“麦卡锡主义”运动的这件事,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以单纯的爱国之类的语言解释。那就是,在被美国当局质疑时,为什么钱学森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依然决然地决定返回中国?因为在当时的美国意识形态氛围中,类似钱学森这样在美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科学家,被怀疑的人大有人在,他周围的那些教授和朋友,受到的迫害甚至比他更严重。比如,他的朋友威因鲍姆,不仅失去了工作,而且深陷牢狱长达4年,期间妻子也因为不堪重负精神失常。另外还有大名鼎鼎的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弟弟佛兰克•奥本海默也因此,失去了大学教职,最终被迫成为了一名牧场主。
张纯如没有给出一个类似“超人格的样板戏式”的回答,他反而总结了众多复杂而相互交织的,并符合情理和人性的因素。比如钱学森一贯的骄傲和脾气,在美国,钱学森是出了名的苛刻和难以接近,他的学生纷纷反应说,钱学森甚至觉得“愚蠢是一种耻辱”,他喜欢与高智商的人对话,从来也不屑于去回答学生稍显幼稚的问题。这种骄傲一方面来自一贯的成功和较好的家庭环境,同时或许也还因为一个习惯理论和数学计算的典型中国知识分子的羞涩。这也导致了他一方面拒绝指证自己的朋友威因鲍姆为共产党,另一方面也拒绝了他的导师冯•卡门的救助,他害怕连累任何人,甚至一度拒绝与同事走的太近。另外,在家里一直催促其回国的老父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就一直靠钱学森赡养,如果在美国一旦停止工作,那就必然无法尽孝,这对他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当然在书中,张纯如也给出了另一个她一直关注的视角,那就是亚裔人口在美国社会所遭受到的种族和法律歧视,正如她在《在美国的华人:一部叙述史》所揭示的那样。
事后证明,钱学森的回国,对美国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正如格兰特•库珀所言,“政府居然允许这个科学天才回到中国手中,让他的智慧为中国所用,这实在是一个世纪悲剧”。1965年随着“东方2号”的发射成功,以及核武器试射,以及“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钱学森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科学巨人,成为了具备爱国与科学双重优秀品质的典范,当然也成为了美国《时代》、《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所遗憾的对象 。在威廉•莱恩和苏墨林的《中国的蘑菇云》一书中,作者不无感慨地说,“回首往事,钱学森或许会带着满意的冷笑”。
1992年,戈尔巴乔夫访问密苏里州富尔顿市,象征着冷战的彻底结束,20xx年,钱学森也走完了他辉煌而极富戏剧性的一生。在前言中,作者这样说道,“钱学森的一生是冷战的一个绝佳反讽”。这或许是中国人最为骄傲的一刻吧?不过,这种骄傲不是因为中国成功地发射了原子弹和卫星,而是因为在对待优秀的科学家这件事情上,此时的中国似乎表现的更加成熟和富有远见——这或许也是张纯如想要通过《蚕丝:钱学森》一书给予人们最重要的启示。我不清楚作者对于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理论性意见,因为整本书,作者都始终保持一个历史学家的客观、克制和理性。但是,整个故事,它依然还是绝佳地反讽了冷战中人们,陷入意识形态斗争时,必然导致的疯狂和幻象。
钱学森传读后感
对于钱老,可能有的人会很了解他,有的人可能只听过他的名字,对于他的贡献毫不清楚。之前我只是知道中国有一位被称为“航天之父”的科学家叫钱学森,知道他的回国路充满艰辛,知道他被美国称为“抵得上五个师”的人,知道他对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发展的贡献很大,我以为我很了解他了,等到读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我知道的只是九牛一毛,他太令人佩服了! 他的出生是“踏莲而降”,或许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来必定为人中龙,他逝世的某一天清晨,气温骤降,是不是连上天也为他的离开伤心?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他逝世后,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不是“学霸”的科学家。他没有过人的天份,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书中提到了一件事:有一天,是个假日,那是个没有人工作、学习的日子,有个犹太人去教室复习功课,他想,大过节的,除了他肯定没人学习了,于是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得很大,没想到吵到了同样在学习的钱学森。 钱老的一生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爱国精神以及他对工作、学习的严谨态度。他为了祖国能有更多的火车,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了上海交大,大学毕业后,为了祖国的科技不在落后,他毅然选择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回国报效,他经历了五年艰辛的回国路,为了研制出导弹、原子弹、卫星,他日日夜夜的工作,有时埋首在工作室中,有时奋战在实验室里,有时穿行在荒芜人烟的沙漠戈壁上。
为了培养优秀的下一代科学家,他开讲座,解答学生疑惑,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啊! 在工作上,他是一个强人,在爱情和生活上,他又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虽然很多时候为了工作而暂时忘了家,但他是爱他的妻子孩子的。他和蒋英携手走过钻石婚,他的家庭美满幸福,这些都能证明他事业家庭双丰收,他是一个“牛人”! 他不幕名利,在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他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原本主席安排他站在主席旁边与他共同分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他却默默的退到了最后一排。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