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xx年度政府督查工作要点》部署要求,市经信委发挥牵头单位责任主体作用,围绕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目标,细化责任分工、把握关键节点、强化督查指导,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情况
一是产业升级成效初显。出台《XX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XX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等,着力推进8.5代TFT-LCD玻璃基板、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1-6月,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等优势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完成产值221.4亿元、324.02亿元、265.49亿元,同比增长25.2%、27.6%、20.2%。支持安徽柳工、意义环保等已退市进园企业“二次创业”,5户重点化工企业全部签订退市进园(框架)协议。中粮生化燃料乙醇及热电、泰格生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品迁建、天润化工聚丙烯酰胺等项目加快建设。丰原集团年产60万吨淀粉糖、年产3万KW热电联产、年产3万吨L-丙氨酸等一批项目建成或即将建成。加快推进16户商品混凝土企业退市进郊,中环线内12家企业全部实现关停。编制《XX市工业设计“十三五”发展规划》,累计创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2家、省级8家。规划18万平方米工业设计产业园,推进工业设计特色小镇建设。
二是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编制《XX市20xx年重点工业项目库》,谋划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9个,计划总投资1330亿元。鸿路钢结构绿色生态建筑、214所集成电路微电子科技园等项目签约落地。建立重点工业项目调度机制,实行周调度分析、月督查推进,对十大工业项目重点调度。全力推进353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续建、新开工项目建设,国电XX电厂二期、XX春搬迁技改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实施。列入省重点调度的17个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项目,15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进一步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华光光电太阳能玻璃生产基地等14个项目通过联审,保障工业用地2344亩。推荐177个项目申报制造强省等政策支持。
三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摸排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兴光服装等7家企业完成淘汰出清。支持凯盛集团、豪威科技等企业整合发展,和鼎轮胎实现招商重组、泰富重装成功收购神舟机械。及时拆除旭升铸造“地条钢”生产设施,强化对52户高能耗企业跟踪监测,支持和平乳业等企业建设绿色工厂。积极创建玻璃设计院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玻璃设计院进入国家级创新型示范企业评审,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推荐中航三鑫、行星工程等13家企业挂牌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块。出台鼓励采购名优特新产品实施办法,建立XX市名优产品目录库。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中科电力光伏用组合功能变压器、江淮粮油营养稻米油等7个产品通过省新产品认定。
(二)“行走企业”、“千干扶千企”措施落实情况
深化“行走企业”活动,牵头组织制定《XX市“千干扶千企”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市级“千干扶千企”活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在市、县区选派千名领导干部分别挂点帮扶1000户“四上企业”,市、县(区)两级联动,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坚持线下、线上互动,在线下,每月市政府领导集中走访1次包保县区,每周挂点干部走访1次挂点帮扶企业;在线上,搭建“千干扶千企”手机APP服务平台,时时收集企业诉求和问题。建立问题分办和销号制度,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建议,限期解决落实,及时跟踪推进;并及时梳理研究融资、用工、用地、市场开拓等共性问题,不断优化“1+2+N”等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点、面结合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止目前,市级200名挂点干部全部深入走访企业并建立挂点关系,累计走访企业450余次,收集企业问题建议101个;同时,手机APP服务平台收集问题117个,已协调解决问题97个。市活动办先后召开推进会9次,推进问题解决落实,切实变企业“找服务”为政府“送服务”。
(三)“降成本”工作推进情况
印发《关于贯彻落实xxx人民政府办公厅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通知》,推进降成本“省20条”、“新10条”、“ 市35条”等政策落实。上半年,“减、免、抵、退”各项税费31亿元,同比增长26.7%;取消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20项,预计年减轻企业负担3200万元;26家企业纳入20xx年度电力直接交易,预计年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超亿元。1-5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23.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2.8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连续48个月居全省前2位、皖北第1位。研究出台《XX市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2017-20xx年)》,配套制定10条支持制造强市若干政策。联合有关部门开展20xx年重点帮扶企业的审核认定,兑现“援企稳岗”补贴资金3928.11万元,惠及企业44户。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取得较好成绩,主要指标在全省排名普遍考前,但是在督查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一是“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工业发展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仍存在下行压力,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已经位居全省第一,但仍距离年度目标仍有差距;二是“促发展”的后劲还不足。大企业少、带动不足和大项目储备不够、支撑不足问题突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较年度目标仍有差距;三是“降成本”的压力还很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原辅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仍然突出,经营依然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强化运行服务,着力降低企业成本。继续深化开展“千干扶千企”活动,完善 “千干扶千企”手机APP服务平台,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强化督查督办,加快推进收集问题的分办办理,切实帮助企业和项目解难题、促发展。制定出台《XX市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省支持制造强省、市支持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抓好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强化政策帮扶,全力帮助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二)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提升国家硅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中粮生化、丰原药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实力,加速创新资源集聚,全力构建工业创新体系;实施工业精品、新产品“双品”培育计划,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突破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共性技术瓶颈。
(三)深化两化融合,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对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省智能制造产业专项等政策,以两化深度融合贯标试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创建为抓手,深化两化融合专家组诊断服务,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力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积极争取国家、省工业机器人专项支持,改造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全面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等重点行业和产业领域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
(四)促进有效投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落实“四督四保”,坚持新开工项目月督查制度,全力推进计划年内新开工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133个市重点调度工业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围绕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等两类项目,倒排工期,强力推进,尽快实质性开工建设凯盛年产1.5万吨高性能玻璃微珠、凤凰年产4500万只高端滤清器、至善微电子产业园、日丰电缆生产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强化项目调度,对十大工业项目以及国电XX电厂二期、XX卷烟厂易地技改等重大技改项目实行周分析、月通报,加快退市进园项目园区配套保障,确保按计划竣工投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