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采取网络直播教学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网上直播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规划、调整、优化,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式、翻转多途径学习模式。
关键词:网上直播课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065-03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在线教育技术发展已经由MOOC和公开课发展到了社交化学习、评分式教学和神经网络教学,移动端更加普及。网络直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势头在20xx年初起完全盖过了传统的点播式学习。腾讯会议、钉钉、学习通等APP等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近3个月网上直播教学过程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和探究,结合对同专业的一些教师进行访谈和调研,得出了一些感悟与建议。
一、网上直播课堂在高职旅游管理中应用的趋势和可行性
网上直播课堂模式是教育+互联网创新型融合的模式,是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学生进行交互式探究性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受实体教室限制,可多空间、多维度利用网络平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时间上更自由、更有兴趣,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更多。这种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间应用广泛,好评度高。有教育专家指出,“网络直播课堂模式将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最有力的互补模式”。
在高职教育中,教学可以分为教师的“知识传递”和学生的“吸收内化”两个层面。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知识传递”和学生的“吸收内化”是在学校完成的。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讲解多个知识点,学生吸收内化相应课程内容。但学生吸收内化的程度则因人而异,这就导致了学习效果差异特别大。网络直播课堂通过优化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灌输式”、“照本宣科式”授课模式,对网络课堂直播的课程过程进行了重新规划,由先教后学变成了先探究后交互式讨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促进和深化直播课堂前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消费升级转型,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态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践性强、升级更新快。旅游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学习旅游业相关知识不光是要达到记忆和理解层次,而且要更进一步结合实际案例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非常适合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互联网网络技术平台。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移动智能手机普遍使用,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查询和获取各种知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储存知识已经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旅游业态变化迅猛,新的知识、新的模式层出不穷,想要学生在课堂就掌握所有以后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背景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案,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具有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网络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世界观,培养道德,发展个性的过程。旅游管理专业网络教学过程就是结合旅游特性,把培养“素质高、技能硬”的旅游人为目的,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点,结合旅游业态发展变革,把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教师在网上直播课程前要把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课件、参考书目等提前放入学习通等爱学范文中,并通过学习通、钉钉群、微信群等渠道发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学生要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同学要在教师启发下明确学习目的,了解相应的学习责任并提升学习积极性。老师和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学习。
网上直播教学是网络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涉及前期师生各项准备工作的检验。教师在网上直播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大胆创新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三、网上直播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来自学生方面的难题
1.无法避免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的存在。一部分高职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是客观事实。网上直播课程的理念其实是全过程交互式探究式学习方式,而高职学生中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跟上或者有兴趣接受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挑战。因为在线网络教学的缘故,我们也很难跟踪每一个学生的上课情况。例如,在《休闲活动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网上直播课程中,每次点名某学生回答问题时,该生总会提出类似“网络不好”、“没有听清楚”、“刚去洗手間了”、“刚去吃饭”等各种避答的理由。在问卷星上对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做的调查问卷中:对于网络直播课程中滥竽充数的学生的回答基本涵盖了前面罗列的几项理由,根据测算,这部分学生的在班级总学生数量中占比数量在10%左右。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不强。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被动学习,高职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变成一个自主学习者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如果学生真心不愿意改变学习方式、不愿意主动参与,也没有办法强迫他“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在网上直播课程前不去探究教师在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平台上传的视频、课件、参考书目、相应案例等资料,就很难跟上教师在网上直播的节奏。《现场导游实务》教学班级的近1/4学生不会在课前进行探究性学习,由于缺少对上海都市型景观了解,同时也没有查看相关资料链接,学生在网络直播课堂上会陷入同教室学习一样的困境。近一半的学生还是停留在对相关景点死记硬背的层面上,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3.学生水平高低不等。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高低不等,不同的学校招生规模和总体教学理念差异,大多数非专业旅游类院校由于班级数少、学生总体基数小,因此较难做好学生分层教学。在专业类旅游高职院校中,班级结构还是传统设置形式,师生比例较不合理,或者班级结构需要改变,这个会对学校提出难度较大的要求。在对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沈莉老师的访谈中,沈老师就指出,由于同一门课网络直播授课班级较多,无法兼顾到全部学生的水平差异,从而无法对所有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教学引导。
4.学生差距拉大。在旅游管理网上直播教学过程中,比较有自主能动性的学生,一般能够独立、较快地完成当天布置的任务;比较拖拉的学生,课堂上无法完成任务,课后又没有自主性,不会继续学习,导致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过将近三个月的《导游业务》网络直播课程下来,30%的学生对于学习通上的课件资料、视頻内容等都已经很熟悉,对导游业务全流程以及导游业务特殊问题等内容已经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但还有30%的学生经过摸底考察下来还是在各方面有所欠缺。这个数据的整理和统计也正符合历年经过学习训练后参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通过比率(近三年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生参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合格比率为60%左右)。
(二)来自自身的难题
1.网络直播教学平台单一化。在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上海高职院校教师一般使用学习通、钉钉、腾讯会议、微信群等几种形式进行网上课程直播。学习通在疫情期间由于访问人数激增,服务器承压能力较弱,造成学习通泛雅平台系统较不稳定,给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同时,学习通无法实行实时交互型的课堂直播模式,因此也给直播教学过程带来一定消极影响。钉钉和腾讯会议由于操作较便捷、稳定性较好,因此较受学生和老师欢迎。但从整个信息技术平台以及互联网+教育融合度来讲,网络直播教学平台还是呈现单一化、功能不完善、交互性不强等缺点。
2.场地安排受限。在旅游管理网络教学全过程中,对专业课程的简单认知、理解、运用被放到网络直播课程前,而高层次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则可以在直播课程中进行。因旅游管理专科课涉及到实际案例和现场场景模拟等,一部分课程内容会受限于直播课程而无法进行演绎。例如,《旅游礼仪》课程中教师需要现场示范,学生需要不断演练,教师需要随时更正指出学生的不当之处。这些场景授课会受到网络平台的影响。
3.技术欠缺。在网上直播课程前,需要教师完成微课制作、教学视频剪辑、PPT课件制作、教学平台软件调试操作等任务。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和熟练运用这些操作。特别是旅游类的微课视频,有的还要到现场实地拍摄,需要不菲的资金和一定的技术。几乎所有的微课视频都涉及到后期制作和剪辑,想要微课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枯燥的平铺直叙是不行的,要多种手段和技术相结合才行。在《导游业务》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导游带团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处理,需要通过一段段案例视频进行演绎,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相应技术,并熟悉相应的操作。
四、解决思路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在旅游管理专业网上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感知、理解课程内容,根据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直观的演示、语言描述等,并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旅游行业实践与认知》的网络教学课程中,作为教师,笔者通过旅游微课程平台学习获得了泰国目的地大师、以色利目的地专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专家等电子证书。为了增强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把旅游微课堂的课程内容按照流程图的范式给学生提供了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后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2.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育专家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知识。并且广泛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问题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在旅游管理专业网上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协作、优秀旅游人才案例、旅游业态发展等方向培养学生兴趣。
3.设计好的网上直播课程内容。在旅游管理网络课程直播中,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教学课程内容,还要摆脱讲读PPT、机械阅读书本等传统形式。通过问卷星对150位旅游管理高职学生的进行了问卷调研,分析问卷后得出学生较喜欢或者更喜欢“懂实践、明理论、多互动、善引导”的老师。因此,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极其重要。在直播课程中,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结合旅游业态实践案例来更好引起学生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重视互联网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作用。在网上直播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多种网络教学平台融合式使用。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学习通”软件进行课前探究和学习,利用腾讯会议进行听课和直播交互探讨,利用旅游平台比如携程旅行网、穷游网、马蜂窝等进行实践性认知。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模式,把握各项信息技术使用技能,更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自身素养
1.转化身份。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室里接受教育按照学校的培养计划分步骤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往往是被动的参与者。教师教学也停留在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师生双方都中规中矩完成教学任务。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师生双方的身份呈现多元化交融发展。教学相长,利用“活化教学模式”去带动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更多地把教学工作转移到设计教学上,分析每一个学生,设计各个环节,从而更加透彻地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根据每个人的需要制定相应教学内容。
2.学习新技能。无论是网上直播课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制作微课、剪辑视频等,还是网上直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交互性探究等方式,都需要教师的深入学习和适应。
未来的旅游业态也将是互联网科技化的旅游形式,而旅游管理的教学也将快速走向“互联网+教育+旅游”的多元化融化发展方向。教师只有不断适应网络教学和提升网络教学水平,结合网上直播平台特性设计更多有特色、交互式的多元化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更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參考文献:
[1]易云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2):234,247.
[2]郑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时代农机,2017,(10):247.
[3]李洪涛,王海萍.“互联网+”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222-223.
[4]杨君.基于双创教育的直播教学改革初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3):42-43,53.
[5]伍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翻转课堂实践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230-23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策略【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也越来越关注精神的追求。在节假日,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出去旅游,这已成为当下十分常见的现象。这一现象正在慢慢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旅游行业内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越来越备受重视,而且正在呈现出需求扩大化的状况。因此,在高职院校内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高职高专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21-02
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但其取得的成效已经昭然若揭:社会上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而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高专的一大特色,也是其被社会需要的根本所在。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对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给他们一定的实践机会,不仅能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也保证了学校的就业率,是当下高职高专学校所需要重点进行的教学改革。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所学的专业就是他们毕业后吃饭的饭碗。而高校的教育不同于中学时代,若只是对其进行理论教学,不仅无法提升实践能力,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更有可能让他们毕业后直接失业。因此,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构建实践性的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旅游管理专业更是如此,单纯进行知识的传递使其理解记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是没有帮助的,多组织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进行专业实习,让他们对旅游行业构成要素进行现场的充分了解,远远胜过在课堂上给他们讲解书本知识。因此,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将教材理论与现实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旅游专业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当下旅游管理专业的问题与现状
2.1教学环境现状
当下,不仅学校的实践教学意识落后,而且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应试教育一直在教育界独占鳌头,学校的教育思维永远都是课本知识是最重要的,老师将课本知识一字不差地教给学生,却忽视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当下新兴行业,身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他们多数都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班出身。也许这些跨行转行的老师对理论的教学方法独特,但是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永远都只能对专业理论知识认识深入,而对实际的旅游工作充满茫然。
2.2应用型人才匮乏
根据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反馈,高职高专的学生虽然总体素质胜于中专的学生,但其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远远不如中专型人才。这些学生大多都眼高手低,理论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工作能力却很差。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由于多数旅游院校并没有将专业实践作为教学重点,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仍然没有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这样带出来的学生必然是“高分低能儿”,在找工作的时候到处碰壁,甚至还不如培训机构的学生受欢迎和认可。
3.新时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方案
3.1加强实践意识,建立师资队伍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应首先从学校的实践意识抓起。此外,实践教学才是老师教学水平的有力检验方式。理论知识的讲解是每一个合格的老师都具备的素养,而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而且能够带领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研发。因此,为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也应当从师资队伍的建立抓起。这就需要教师进入实际的行业当中进行实际考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为学生讲课的时候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其实践意识。为此,学校应当给予老师实践的机会,为他们实践创立一定的条件,并且不能遵规倒矩,应有惜才的观念意识,哪怕是新人,只要他们能力強,都应该予以重任,破格提拔。
3.2进行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创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学校应当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制度。学校要加强实习方面的管理,比如强制规定学生必须要有实习经历,否则不予毕业。但也应当帮助学生认真选择实训基地,以保证其实习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学校是大量人才输出的地方,社会企业也对其的认可度很高,因此学校应当抓住这样的机会,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学校稳定的实习基地。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合格检验。这样一来,学校负责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企业人员负责操作实践的引导,就能够完善教育体系,保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4.结语
当前的时代下,旅游管理专业有着无限的生机,而实践教学符合当今潮流,学校应当充分给予充分重视。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学校应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为学生创造出有利的实训环境。
参考文献:
[1]佚名.高职旅行社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39):99-100.
[2]佚名.探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J].智库时代,2018(41):266+27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策略摘要:在国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仍存在人才培养体系与自身特色及市场需求脱节、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较低及国际知名度较低等问题。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与英国切斯特大学合作,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科研合作等方面探索国际共建的专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专业共建;国际合作;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7-0040-02
我国快速发展的国际旅游市场,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及研究国际前沿问题的实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提出的专业国际共建是指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共同进行专业建设,是国际合作办学更深层次的合作形式。专业共建是由合作方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色,与中外办学实体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打造课程体系、共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共同参与科研及社会服务的系统化、多层次合作项目,是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合作现状
根据《20xx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有608所。截止至20xx年末,在教育部备案的旅游管理类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共21家,总体来看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占比较低,已开设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主,中外专业共建项目并不多见。
目前常见的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合作办学有两种类型:一是全面移植型,通过全面移植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包括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教学方法等;二是组合合作型,比较普遍的有“2+2”“3+1”等形式[1],学生在国内学习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课程,第三或第四年在合作高校学习专业课程。
我国目前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人才培养体系与自身特色及市场需求脱节。
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合作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时,大多是模仿、套用或是照搬国外方案,缺乏与自身办学条件与优势学科相结合,缺少與国内旅游市场特征相结合,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模糊、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2)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较低。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专业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多数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多为从事语言方面的教学工作,较少涉及旅游学科教学及科研等工作;国际化教育对中方教师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师队伍不仅需要有留学背景或国外访学经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目前国内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很难达到这一要求[2]。(3)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不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偏少、级别较低,参加国际会议频度也偏低,更缺少在国际知名企业工作、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毕业生。(4)国际实习实训条件较弱。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大多依托的是国内的企事业单位及模拟实训实验室完成,与国际知名企业联系不多,能提供的国际旅游企业实习岗位及实习工种都非常少。国际实习实训基地匮乏、实习岗位单一、实训条件不足,制约了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共建模式探索
中南民族大学与英国切斯特大学有多年合作基础,近年来,两校以旅游管理专业为试点,探索国际专业共建模式,打造既符合国际标准,又有学校办学特色,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中外共建工作主要从共建培养模式、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及共建科研团队四个方面推进。
(一)共建培养模式
1.通过合作办学,构建专业共建平台。合作办学是专业共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课程和教育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在合作办学中,两校组成专业共建工作团队,在工作中增进相互了解,搭建起两校间交流与联系的桥梁。
2.通过学分互认,共建多层次培养模式。两校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对接,确认了学分互认、互通的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本科弹性培养、本硕实验班培养与短期专项培养三种模式。(1)弹性本科联合培养模式。采取
“2+2”或“3+1”的弹性培养模式,即用两年或者三年时间在中南民族大学完成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共建课程及部分专业课程,用一年或两年时间在切斯特大学学习专业课程。(2)本硕实验班培养模式。在本科合作的基础上,两校还探索尝试“3+1.5”本硕合作项目,即用三年时间在中南民族大学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在切斯特大学完成硕士阶段学习,通过打通两校本科、硕士阶段的课程体系,做到了知识体系的无缝衔接与过渡。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学习周期,降低了学生出国留学的时间及费用。(3)短期专项培养模式。邀请国外专家参与中方的导游培训、旅行社经理人培训、民族地区旅游高管培训工作,快速提升中方社会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将师生的实践交流合作、学生短期实习项目或交换项目、教师的访学、培训做成常态化的合作项目。
(二)共建课程体系
本着“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在充分吸收外方在课程模块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共同打造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充分体现中南民族大学办学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共建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英语扩展课程平台、共建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及实践教学平台六个模块,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共同开发课程。结合两校优势与特色,从教材选择、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方面着手,共同开发了“国际旅游概论”“管理研究方法”“旅游服务营销”“旅游目的地管理”“饭店管理原理”及“旅游规划”六门共建课程。
2.强化外语学习比重。通过与学校外国语学院及英语培训机构合作,开发英语听、说、读、写专项训练课程,开设IELTS考试培训班。在为学生创造良好英语学习条件的同时,还定期组织中方教师出国培训,培养能进行双语教学及全英语教学的教师团队,30%专业课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国际实验班80%专业课全英语授课。
3.创造国际实践机会。结合共建的专业课程设置对应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共享外方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假期为学生提供境外实习实训条件。
4.优化教学形式。专业课教学充分融入外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采用模块化教学、小班教学,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主动自学。共建课程授课均由双方教师共同完成授课,采取邀请外国教师进入课堂、远程直播授课与线上互动讨论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进行,有效解决外方教师授课时间不灵活,来访费用高、时间短等问题。
(三)共建师资队伍
通过送出去培训、请进来交流及共同举办专业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共建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优质师资队伍。
1.积极将中方教师分批派遣到切斯特大学去进行
培训,加深中方教师对西方文化、教育制度与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保障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中方教师对国际先进的科研理论和科研方法的了解,提升教师科研实力。选送中方教师到国外知名的旅游企业挂职,聘请国外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授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
2.邀請外方教师进行讲学、示范课、观摩课,并开展教学法讲座、教学经验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活动,介绍国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帮助中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3.共同举办旅游管理相关的国际教育交流会、科研研讨会、专业建设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四)共建科研团队
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围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旅游产业的现代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凝练科研方向,共同申报国家基金及各部委基金项目。共同参与民族地区旅游规划、旅游文化创新、旅游企业管理等课题,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五)其他共建内容
1.共享实习基地。同享外方实习实训基地,结合课程需要安排学生到境外基地进行实训实践或毕业实习。
2.本科三导师制。在践行本科导师制基础上,中外共同实行导师制度改革,每名学生均配有中方导师、企业家导师以及外方导师。通过与外方导师接触,学生不但在学业上有所收获,还能了解外国人的思维和处事方式,积累大量的国际法规及文化知识。
三、旅游管理专业共建的保障措施
基于国际合作的专业共建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到两个学校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需要人力、资金及制度等多方面保障。
(一)设立专业共建的工作组
由切斯特大学商学院、中国中心及中南民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管理学院主要领导组建专业共建的工作小组,分别领导两校的共建工作。
(二)设立专业共建的专项资金
中南民族大学为推进国际化办学,设置了国际教育专项资金,为本校学生出国交换、外国专家引进、教师外出考察访问及培训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设立专业共建的协议及制度
在两校签订的旅游管理专业共建协议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协商,共同设置了共建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办法、旅游管理国际实验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章程,以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善风,程静静,沈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四位一体”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4).
[2]陈炜,程芸燕.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研究——基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的视野[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5).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策略】相关文章:
1、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荐信|旅游管理专业自荐信
3、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荐信|旅游管理自荐信范文
4、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荐信_旅游管理专业应聘自荐信
5、【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荐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自荐信范文
6、【旅游管理专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简历范文
7、[旅游管理专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简历范文精选
8、【旅游监督管理局电话】旅游管理局党组关于展开“五型”机关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正文
9、[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生求职信范文
10、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_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自我鉴定
11、旅游管理专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求职信范文
12、[20xx年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排名]20xx年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