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习主席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成长之路上,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断警醒自己、检视自己,才能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的前行动力和精神支撑。正是怀揣入党初心,焦裕禄才能坚定“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价值追求,杨善洲才能书写“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的人生新篇,廖俊波才能践行“背石头上山”“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责任担当。强调党员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就是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不越法纪“红线”,不闯道德“红灯”,在一些小事小节上坚守党性原则、做到廉洁自律。然而,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不注重保持敬畏之心,有的在群众面前耍威风、摆架子,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有的经不起名利诱惑,触碰了纪律“红线”,忘记了清正廉洁的初心,最终导致初心失守,迷失方向,跌入贪婪腐化、损党祸民的深渊,党员干部都应当以此为戒。
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是党员干部砥砺党性、锤炼操守的重要途径。每名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党纪“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对表”,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坚持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担当干事创业,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自觉做新时代的实干家。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带头尊崇党章,牢记入党誓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加强思想淬炼、精神陶冶,自重自省、慎独慎微,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做道德上的放心人。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唯有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正确看待和处理公与私、得与失、名与利的关系,自觉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断自我净化、修身律己,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才能始终确保人生航船方向正确、行稳致远。(作者单位:武警宁夏总队固原支队)
常怀敬畏之心2小时候,看见闪电,妈妈会把我们揽在怀里,温柔地说:“孩子,做好人,就不用怕打雷!”那时,我们对雷鸣闪电心怀敬畏,它教人反省:不要做坏事——这是民间最质朴本能的敬畏,若剔去迷信成分,它不失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可以约束矫正我们参差不一的心灵。
人,不可以没有敬畏的心。因为没有敬畏,所以恶搞经典成风。因为没有敬畏,所以洞房花烛也能笑场。因为没有敬畏,所以崇高贬值。因为没有敬畏,我们的人生不再神圣……
现在,据说最流行最广泛的新骂人“三字经”是“鄙视你”。第一回合就“鄙视”,所以不用开战;内心、表情写满“鄙视”,所以没有仰望,也没有尊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面带鄙夷,内心一定会慢慢卑俗黯淡。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敬畏,在他墓碑上刻着: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以此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孔子强调的是要“知天命”,就是心存敬畏,并要躬身行之而不可有丝毫懈怠与侮慢之心……
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平凡之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些正气、庄严与崇高。人很渺小,因为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反而让我们内心清澄而庄严。
万物众生,都值得我们敬畏。从一朵向阳的花、一棵跳舞的草,到一只蚂蚁的力量、一位母亲在产房里挂满汗珠与泪珠的笑容……听课的学生如果对老师没有敬畏,就容易打瞌睡;拿俸禄的官员如果对人民没有敬畏,就容易贪污腐化;袁隆平因为敬畏水稻,在稻田里梦想成真;黑人阿里因为敬畏每一个对手,成长为一代拳王……而你我,如果对自然对生命缺乏虔诚和敬畏之情,就不会真正体味到生命的美善与生活的幸福。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先生,在北京大学20xx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谈到对老师的敬畏,让人动容!
他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因为敬畏,而爱;也因为敬畏,看见爱;更因为敬畏,才有真正的感动。
一生,不长。一生,是一条谋生的路,也是一趟朝圣的路。谋生,让我们热爱手里的粮食,常怀平常心;朝圣,让我们看见高度,常怀敬畏心。
常怀敬畏之心3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事物心怀尊重的态度,以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规范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使自我心灵宁静、满足,同时也使世界逐渐失去丑陋得一面。
在这注重物质与消费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常怀敬畏之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常怀敬畏之心,就要始终地敬畏自然。
在社会文明不发达的的过去,我们用“天人合一”的观念看待自然。这是一种敬畏的心理,于是我们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是,如今,当我们忽视自然规律,不停向自然索求更多,排放更多时我们可有想过,这种漠视自然的态度会让我们自吃恶果吗?还记得因砍伐红树林而减弱了自然对人们的保护作用而使苏门答腊的大海啸酿成逾十万人的死亡的惨痛教训吗?
因此,我们面对自然时要时刻抱着敬畏之心,节制自己的生产、生活的行为与欲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常怀敬畏之心,还要始终地尊重生命。
特蕾莎修女对贫苦人们的爱就是处于她对生命的尊重,哪怕这个生命如此卑微。她曾把一个濒临死亡的老人带回救护所,他躺在床上,紧紧地握住修女的手,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如今我活得像个人,谢谢你!”尊重人的生命,视他人与自我生命平等,看到每个人的价值与尊严,而不因他的种族、财富、地位、学识等而鄙视他、漠视他。特蕾莎修女用敬畏生命的准则使自己成为“上帝的沉思者”,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
这个准则,用“用伟大的爱做小小的事”的理念唤起全世界的良知。这就是常怀敬畏之心的最高体现了。
因此,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每一个生命,平等地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常怀敬畏之心,还应该对文化有一种敬畏的态度。
季羡林回忆自己的梵文老师西克先生时,说他虽然年过八十,但仍然认真地指导他唯一的学生,并把传承自己毕生之学给一个异国学生看作他余生神圣的使命。我想,这就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态度:负责任地研究、谨慎地传承。这与当今一些对传统文化毫不怀抱敬畏态度,戏说历史的“学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知识与学问、文化与传统,这也是学问的生命所在。无论是对自然、对生命,还是对知识,我们都要常怀敬畏的心理,不要纵容自己逾越那条道德准线,让自己的行为始终与起码的道德操守、人的良知相一致。否则,我们不仅背叛了自己,也造成世界的混乱、无序。
人啊,还是要常怀敬畏之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能使自己的内在与外在和谐,使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