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宏观经济理论研究3篇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3篇

标签:时间:

宏观经济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1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国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理论,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和增长与发展理论,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对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但由于我国学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颇多,且各子部分交叉关联度较高.所以本文以梳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为重点.

   关键词:中国特色;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增长与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57-03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背景

  经济理论是人们对于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制度和规律的探索.对规律的探索成果,又反过来应用于实践生活中,指导经济更好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想经济的追寻,另一方面是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强民富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生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其内涵是:改革开放后,以市场为取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制度和规律的探讨.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突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悖的教条,不改变国家的政体,市场经济只是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中国特色”.一是分析思路,是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选择性的继承与突破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批判式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支,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过程中,强调制度与结构的调整,认可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非均衡,且宏观经济控制上强调有扩有收的中庸之道.二是政策方案上,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政府在经济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在渐进化的指导思路下,制度的政策具有明显的导向,且追求多目标的协调适度.三是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强调公平正义的取向,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同时,对于计划经济不足之处,进行了不断反思,确立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指导思想.

  2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理论

  国内学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多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在参考凯恩斯或新古典的框架下,来进行相关的研究.注重从国情出发,把真实发生在中国的经济事件,进行整理分类,形成典型化事实,再到一般理论模型的研究轨迹.[1]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宏观经济调控本身的比较分析研究.其比较所得出的差异在于,中国的宏观调控,多是结构性调节,包括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同时,宏观调控还具有多目标性,认为宏观调控中要兼顾稳定、发展与平等.[2]在实际的调控中,要有保有压,压长补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而近期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中,更加明确的提出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3]以扩大就业作为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部署安排,[4]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发展,把控全局,立足于中长期的稳定发展的格局.

  中国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主流理论体系中难以见到的宏观经济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规律.中国社会因其特殊性,存在在巨大的包容性,因此会出现很多在主流经济理论中,难以见到的经济规律.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国际收支中的“双顺差”的出现研究,认为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的“创汇经济”中所形成的.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一直鼓励出口,甚至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进行出口,产生了出口退税的政策.使得中国的出口大幅提升,进口则相应的减少了.进而出来独具中国特色的“双顺差”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从公共品供求来分析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认为中国需发挥大国的作用,提高对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5]这样使得中国的出口不断的增加,但是也存在的问题,就是出口到国外的公共产品,多是缺少技术含量的,使得中国成为了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廉价市场.从国内经济的角度来看,产能过剩的研究中,认为其是由地区政府扭曲市场机制而造成的.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过度投资,是得资源浪费严重,很多投资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是选择继续投资,造成产能进一步的过剩.

  2.1财政理论

  自1993年中央提出分税制改革后,分税制改革确立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基本模式.学术界根据对前期试点情况的归纳总结和比较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国内经济研究有着较强的导向性,同时也认为分税制是建国以来规模范围最大的一次制度创新.[6]但其也存在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对称的现象,权责不明确的现象,政府层级过多,财政支出标准决策过度集中与规则絮乱并存的问题.[7]同时,地方政府也存在的财政困难,如地方债务的问题,地方政府权力争夺等.但不管怎样,中央政府最终都要为地方财政风险,承担最终的责任.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虽然在税收来征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自由,可以进行自主控制.但是对对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最终的承担者还是中央政府.在分税制种种不足之下,有相关学者认为要对财政制度进行全局性的优化设计,[8]并进行渐进性的改革,实现财政民主化的建设.[9]

  财政分权与公共财政也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财政分权一方面地方政府间的分权竞争使得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与人民福利的目标相统一,利于改革的有效推进,加速中国市场现代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分权会加剧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尤其是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公共财政对应于市场经济,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调节收入分配.国内学者,更加倾向于支持制度性公共品的概念的研究,认为稳定经济的内容也是公共财政之一,[10]强调提供公共财政的多目标性协调性和顺序性.

  2.2金融理论

  在对于金融理论的研究中,学术界更关注于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怎样的金融结构,才适合我国宏观经济的要求,不同的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把其它的专业性银行改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进而建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级体系.[11]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应在建立金融结构之前,要对银行的呆账进行处理.[12]在中国金融结构改进上,由于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故其一直都存在着滞后性的问题,而此将会带来更大风险的积累.[13]且政府的金融调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允许并接受金融市场的某种非均衡,进而有学者提出,金融制度应向市场配置转型,渐进性的将利率市场化.[14]

  直接市场金融与证券市场发展方面,在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一直是较低的.有的学者认为直接融资可以有效的分散于控制金融风险,利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也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15]但也有可能造成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和功能的失衡.[16]证券市场是虚拟经济的代表之一,它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虚拟资产价值的积累,但虚拟资产与所对应的事物资产的价值却越发脱离.特别是在经历20xx年次贷危机后,学者认为虚拟价值的存在,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创新,完善金融体制.

  2.3增长与发展理论

  中国经济的增长呈现着一种非均衡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要素与资本的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高投资推动高增长的事实,已被国内学者普遍的认同.但是有学者认为目前投资过度,并带来了投资效益恶化的效果,[17]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同时,靠资本投入来引进技术,可能会导致结构性的失衡,过度依赖于进口技术,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甚至有学者察觉到我国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反效率配置”.总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非均衡”也凸显得越来越明显.

  中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投资的作用,即投资推动型增长,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引致劳动力结构转化,可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根据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6,2007)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则是在赶超阶段利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赶超快速发展.二则是中国正处于从低价的工业化向高成本的城市化的转向过程中.也正是在这种转向的过程中,工业化解决了“吃、穿、用”之后,那剩下的“住、行、学”则应由城镇化来解决.[18]总体上来看,中国现处于发展转变的阶段,即转型升级阶段,存在着四个中国化的特征,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政府的控制性、强调多目标的协调性和强调公平取向的落实性.在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条件是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而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则依赖与制度的创新.[19]两着相互促进,但制度创新时根本.强调政府的控制性上,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资产与政策导向,会促进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快速发展.政府需要扶持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强调多目标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统筹兼顾上,既要经济快速的发展,也要自然环境得以保护.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利用外资与经济安全的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发展相统一.[19]强调公平取向的落实性,主要体现为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要落实好收入再分配的公平.为促进就业稳定,就需要落实就业与公平的相统一.

  3结语

  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进行了相关的梳理分析,通过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理论、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和增长与发展理论四个方面,来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多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研究中秉承着中庸的思想,对于在中国出现的极端例子较少的研究,多是从普遍典型事件中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的结论.

  本文只是粗略地梳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具有不足之处自不必多说.其目的也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概括性的梳理,望更多学者在道路上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诚.从零散事实到典型化事实再到规律发现——兼论经济研究的层次划分[J].经济研究,2007(2).

  〔2〕刘溶沧,马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定位分析[J].财贸经济,2001(3).

  〔3〕王诚.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2).

  〔5〕裴长洪.中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量化估算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14(4).

  〔6〕胡鞍钢.分税制改革:评价与建议[J].中国软科学,1996(5).

  〔7〕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经济研究,2002(3).

  〔8〕贾康.中国财政改革:政府层级、事权、支出与税收安排的思路[J].G改革,2005(2).

  〔9〕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3).

  〔10〕高培勇.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R].人民出版社,2000.

  〔11〕董辅礽.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兼谈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问题[J].经济研究,1994(3).

  〔12〕刘遵义,钱颖一.关于中国银行与企业财务重组的建议[J].改革,1994(2).

  〔13〕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1998(4).

  〔14〕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3).

  〔15〕刘鸿儒,李志玲.中国融资体系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重新评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J].经济研究,1999(2).

  〔16〕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原因[J].经济学,2002(3).

  〔18〕王国钢.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2).

  〔19〕周业安.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0(5).

  〔20〕卫兴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红旗文稿,2010(3).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2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及其后果,包括经济活动的需求和供给两端,需求端的消费者如何购买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供给端的厂商如何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机制又如何把百千万个个体决策者的经济活动协调起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研究如何使国民经济收入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因此,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物价水平问题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以价格为核心,可以叫做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为核心,可以叫做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科学,因此不考虑个体经济的差异,只把经济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并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多种多样。然而宏观经济学在宏观层面上研究市场活动时,只把各种市场归结为三大类: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在产品市场上,无数有形和无形的产品形成供给、需求和交易价格、交易量;在货币市场上,所有金融资产在这里形成供给、需求和交易价格、交易量;在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方和作为劳动需求方的企业、政府在进行交易中形成劳动价格和就业量。

  正是家庭、企业和政府三大经济部门在三大类市场的交互作用的研究,构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模型,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的最简单理论模型,即国民收入的收入—支出模型;在上述模型中加入货币市场供求关系来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模式,成为国民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在IS—LM模型中再加入劳动市场供求关系来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成为国民收入决定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即AD—AS模型。前两个模型只是研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第三个模型研究的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一起决定国民收入。以上为封闭的经济体。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因而不能用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是用总量分析方法,即从个量分析的加总中引出总量的分析方法。

  总量分析运用加总方法时需要谨慎,要区分能否加总的不同情况,以及弄清楚加总能否达到研究宏观经济行为的目的。

  四、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即体现在经济理论上,也体现在经济政策上。

  经济理论方面,宏观和微观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微观和宏观主要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区别在于,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经济政策上,两者都是政府运用一定经济手段引导和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使之趋向有利于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区别在于微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是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纠正“市场失灵”,比如反垄断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也是通过微观主体实现,只是目标不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是资源利用问题。例如,经济出现萧条,表明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引导居民和企业增加消费和投资,以克服资源闲置和浪费。相反经济过热,产生了通货膨胀,表明社会对资源的需求超过资源的供给能力,政府就应当用经济政策来给经济降温,引导合理的消费和投资。

  五、宏观经济学框架

  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所谓稳定增长系指既无失业也无通货膨胀的增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第一,学者必须探寻哪些市场上的哪些经济变量决定国民收入的大小。第二,在得知这些变量以后,人们就可以进一步制定政策来控制这些变量,以使国民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长。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3

  一、理性预期假设理论(REH)

   (一)理论简史

   要想对理性预期假设理论的历史重要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货币主义,它给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冲击要大于对于理性预期假设出现给予的帮助。货币主义理论几乎是由弗里德曼(1968)一人单独创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理论促进了现代新古典主义流派的复苏。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供给的重要性,并认为对于政府而言,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刺激更有效。而凯恩斯主义者们则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有效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流动性陷阱)财政政策反而更有效。货币主义者们提出货币政策对于实际产出会有个短期效应,但是由于从长期预期来看,期望利率和现实利率相等,所以货币政策不会对实体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变化产生的效应会被价格水平的增加而抵消掉。

   在弗里德曼完成他的理论以前,费尔普斯曲线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用来解决名义收入分成价格层面和实际产出层面。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并不是永远都能够划等号的。自然率假说理论(NRH)粉碎了现有的最佳稳定政策理论框架,决策者们再也不会去菲利普斯曲线上寻找最佳稳定点了,因为菲利普斯曲线已经不再适用了。自然率假说理论(NRH)指出,如果没有持续加速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货币增长不会导致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存在误差。

   (二)对于理性预期假设的质疑

   尽管理性预期假设说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但是对他的批判也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理性预期假设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经济主体要能够合理、充分的利用好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相关信息,从而形成对通膨的预期。但是,一些质疑者们,比如弗里德曼(1979),他就提出了理性预期假设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信息是如何收集并充分使用的,也没有明确说明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形成预测的。理性预期假设认定在形成预测时,所有的信息都是可用的,这也就要求所有人对于经济结构和运行过程都必须十分了解。

   对此理论第二大质疑就是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可能性。Shiller(1978)就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如果模型改变了,从而连带着原有的理性预期机制也就不再理性了,这样的话新的预期机制还能找到吗?另外,当这个新的机制出现时,他还会是理性的吗?如果是的话,它能够在短期内就发挥出作用吗?理性预期假设所提出的那种价格和工资的完美弹性,暗示着在瓦尔拉斯试验中的均衡价格下,会有短瞬的价格调整,然而这又与现实世界是相背离的。Modigliani(1977)宣称理性预期假设最大的缺陷就是通过实际案例证明了他的不协调性,这些案例揭示了该假说所产生的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频繁的、持续性的误差。①总结大全/html/zongjie/

   二、非均衡状态理论

   (一)背景介绍

   在宏观经济学的后凯恩斯主义中,有一项发展就是试图去融合凯恩斯模型和新古典主义模型,这种流派就叫做新古典-凯恩斯综合体。该综合体也是在尝试对一个宏观经济学行为提供一个微观经济学基础。首先,它揭示了流动性偏好和消费行为都来源于个体利用最大化原则,投资行为可以来源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其次,他通过把庇古效应引入凯恩斯模型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也就是说,价格弹性加上财富效应会确保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第三,关于价格弹性轮流出现的假设引出了货币中性概念——新古典学派的理论,与凯恩斯主义者的结论正好相反。可以看出,这种把凯恩斯主义模型和新古典主义假设结合起来的特殊方法很完善,美中不足就是剥夺了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原本特征,并强迫模型以瓦尔拉斯实验过程为根基。

   新古典—凯恩斯综合体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均衡的系统,但是凯恩斯主义系统则是一个非均衡系统,系统内部会广泛传播非主观性的失业,这些失业有时也会被偶然的抵制掉,但是整体上不会产生趋向恢复的内部倾向。他们尝试通过非均衡模型来解释失业,而不是用瓦尔拉斯试验过程来解释。

   (二)最新发展成果

   该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突破都是指向了对原有模型的缺陷的调整。他们特定的目标之一就是解释为什么价格没有改变,而不是当价格保持稳定时,会发生什么。同时,他们也尝试证明在不存在价格-工资刚性外生的假设下,不均衡状态也是可能出现的。与早先的固定价格模型形成对比的是,Benassy(1975)、Hahn(1978)和其他学者都尝试去解释失业和萧条价格内生是同时的。而在Dreze(1975)和Benassy(1975)研究的价格设定的非瓦尔拉斯试验计划中,机构在阶梯变化的市场价格下,无法购买或出售所有他们想要的。在这种完全竞争形势下,政府只要是处在垄断竞争环境中,就能够成为价格的操控者。Benassy的研究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个形成了一般非瓦尔拉斯试验模型,把价格行为内生化。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结论

   最近关于非均衡方法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工资和价格的缺乏弹性使得他们对于系统而言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结论。同样,价格设定行为的理性化也在限制定量模型中得到了发展。因此,非均衡模型也会获得与理性预期假设同样的信用,而他们都是以某些经济主体的理性最优行为为基础的,从而缩小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差距。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宏观经济理论研究3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新的学期开始了,2022年是任重道远的一年,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这届学生,我带了三年,彼此之间非常了解和熟悉,与往届毕业生相比,他们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一是没有拔尖生,考试成绩优秀率不高。其二

    刻度上的百年征程从1.6毫米到4亿千米,从毫厘之微到万里之遥,刻度丈量百年,征途惟有奋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刻度上的百年征程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刻度上的百年征程演讲稿  坚如磐石的信

    一、20xx年3月份工作情况(一)环卫督查指导:一是按网格化管理开展环卫督查指导和市政管理综合巡查,及时发现和上报问题;二是指导城区环卫所按照“干净、整齐、不露土”要求做好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我们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那么知道怎么写好工作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收银员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是来自XX物业浦发银行项目的一名普通员工,三个月工作中感受颇深,让我学会了好多业务知识,也让我改变了陈旧的思想观念,更让我懂得的了一个人是否有所作为不在于她从事何种职业,而在于她是否尽心尽力把工作做

    抗击疫情是一场硬仗,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理性认知,认真防护,与前方“战士”比肩同行,共命运、心连心,就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疫情期间志愿者

    员工个人月度工作总结报告5篇通过总结报告,深知过去工作的成绩与失误及其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使今后少犯错误,取得更大的成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员工个人月度工作总结报告,欢迎阅读!员工个人月

    做好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避免出现错误,是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范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1: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范文幼儿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

    素材:作者搜集的原始材料素材:乐童音乐家演唱的歌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素材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素材1平凡中的伟大生命是一种奇迹,没有人是平凡无奇的。跳蚤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做守法小公民作文五年级,供大家参考。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