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xx年以至20xx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xx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2020—20xx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xx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
2018—20xx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趋势是基本确定的,就是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但会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产业结构模式的新特点。这主要是反映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趋势,反映了作为特殊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反映了中国体制改革和产业政策主导的特点,使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有所变化。从这个角度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动模式可以直接对中国具有参照作用。例如,从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看,同样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持续上升,各类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城乡关系基本格局的影响,服务业比重的上升与现代国家相比将比较缓慢;同样是第二产业的比重会进入逐步降低的阶段,但受经济大国发展需要和中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的影响,工业的比重将相对高于其他同等收入国家;同样是农业生产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现代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但受人口大国粮食地位和内需主导作用的影响,农业在相当一段时期将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与产出结构的调整变化相比,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推动下,简单化、重复性、重体力的劳动会更多被机器所取代,就业服务化的趋势可能明显更快,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将较快向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趋势是: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新经济从内容到形式快速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界限将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模糊,两者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使新经济的类型和比重持续增加。在新经济日益带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条件下,将出现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发展的新局面、新趋势。这使传统的产业结构统计和分析框架面临挑战,实践发展可能要求一些新经济部门从原有产业分类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些新的产业部门,也许会出现一个“第四(次)产业”。第四产业可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既包含了制造因素也包含了服务因素,两类产业的特征难以截然分开;二是体现了绿色发展的方式和理念,包含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内容;三是体现了综合运行平台的性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一体化;四是反映了新技术革命的趋势,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新业态融合和跨领域发展。
2018—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产业结构变动的预测只有一个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的预期目标。可以从这个指标推测其他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规划纲要”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xx年的50.5%①上升到20xx年的56%,年平均提高1.1个百分点。这大概与“十二五”期间的变化值有关,2010—20xx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44.1%提高到50.2%,年平均上升1.2个百分点。一般来说,以过去5年的经验作为参考依据是可行的,这段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应该是大体相同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各个产业增速的变动,还取决于产业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十二五”时期,工业价格水平大幅下行,而第三产业的价格水平大幅上升,20xx年与20xx年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5%,工业增加值的平减指数为-2.4%,第二产业的平减指数为-0.4%,而第三产业的平减指数为27.3%,把以当年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拉高了5.1个百分点②。也就是说,如果以20xx年不变价格计算,“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的实际增加值比重只上升1个百分点,年平均只上升0.2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的产业价格结构变动可能与“十二五”时期有较大差别,由于去产能等政策的作用,工业及第二产业的价格水平将有所回升,而第三产业在加快发展中竞争逐步加强,价格水平上涨的趋势将得到一定遏制,从而使产业价格结构的变动幅度减小。这将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趋势明显放缓。这种情况已经出现,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在20xx年上升1.4个百分点(提高到51.6%),但20xx年没有变化,20xx年提高到52.2%,也只上升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工业品价格(PPI)回升幅度较大的影响。例如,虽然20xx年第二产业增速与上一年相同(都增长6.1%),第三产业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增长8.0%),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3%,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平减指数为5.4%,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减指数为
6.0%,产业价格水平变动差别缩小使第二、三产业的当年价格比重变化不大。
综上,“十三五”时期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幅度可能没有“规划纲要”所预测的那么大,不是提高5.5个百分点而是只提高3—4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0.6—0.8个百分点,到20xx年提高到54%左右。以此为基础,本文再分析其他产业变动的趋势。先看工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化。
“十二五”时期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0%下降到34.3%,降低5.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变化实际下降3.3
①实际统计数据是50.2%,见《中国统计年鉴》(2017)。
②以20xx年不变价格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45.1%。
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将处于后期阶段,工业增速虽已进入持续低于服务业增速的时期,但仍有6%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潜力,价格水平也将转为相对平稳或小幅上涨,因此工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速度将放缓,预计下降2—3个百分点。同时,建筑业的比重也会小幅下降,整个第二产业的比重预计降低约3个百分点,大概从20xx年的40.9%下降到20xx年不足38%。再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有逐步放缓趋势,“十二五”时期从9.5%下降为8.8%,降低0.7个百分点,而“十一五”、“十五”时期分别下降了2.1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由于推进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幅度将继续减小,预计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到20xx年比重仍在8%多一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2020—20xx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也将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快速推进的时期。主要表现是: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新经济的比重和带动作用快速上升,绿色经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产业获得空前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全面发展,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从而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高的产业基础。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目标要努力实现和深化,世界经济也可能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在新的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要加快融入全球中高端价值链,才能向制造业强国进军。到了2035—20xx年,中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在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工业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达到后期阶段水平(70%左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进入相对稳定期。可以初步预见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出现服务化趋势,服务业中高端化、优质化、细分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占较大比重,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已融合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收入大国,中国的人均GDP仍较低,制造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依然不可或缺,产业对外投资将快速发展,由创新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决定着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发展的未来趋势。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趋势与“十四五”时期政策思路【摘要】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需求之下,我国国民经济结构需要不断进行产业调整。本文主要以中国各产业合理有序发展的关键要素为基础,分析产业调整的基本思路,同时为十四五时期的正确道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之下,产业发展逐渐趋于均衡。自20xx年直到20xx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从起步发展、突飞猛进到最终的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针对“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应该重视补足工业发展减慢的短板,贯彻高质量发展原则,促进我国的产业调整更加高效、科学。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趋势“十四五”时期
面临着“十四五”时期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国应从找准战略、简政放权、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我国应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之下,进行轻重工业、农业、服務业等的上升式调整过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以20xx年为开端,进行初步产业类型改善与调整。自20xx年后的十五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飞猛进阶段。直至20xx年之后,产业结构发展逐渐出现平稳运行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长期趋势的特征
自20xx年之后的三十年,我国将长期处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在这一时期,农业、渔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需要进行转变,这类产业中的待业人员在逐年减少,而且这类传统产业对于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也在逐年的下降。再者,如采矿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员的数量占比也在不断下降中。高科技信息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大量吸纳核心技术,引进高端人才,大力推动人民收入的增长,且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传统工业逐渐失去优势,更多占据最佳位置的是第三产业。我国正在以科学合理的手段逐渐转变产业发展的重心,实现由重视重工业到重视现代科技的转变。
在新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之下,我国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合理利用原本优势,淘汰原有的劣势。汽车、电子、金融等行业逐渐崛起,占据我国市场的一席之地。这类第三产业,着重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重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企业管控经营措施到位。而且,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之下,仍旧蓬勃发展的产业,大多就已经形成较为专业化的产业链,注重配套生产。同时,企业会互相带动生产,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生存。
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因素
(一)工业改革与技术创新并行发展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结合改革将会成为有效促进产业调整的核心要素,来适应现有的形势。工业改革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工业改革中也涌现出一批高学历且拥有较高的技术和素质水平,兢兢业业的为我国的智能化、信息化产业发展道路收集经验的杰出人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正是一批敢为人先的高端人才和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业革命时代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在平稳中前进,我国应重视起工业的转型与改革。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应坚持以提高生产力为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同时,我国实现从基础的人工到智能制造的转变,工业的实例空前增强20xx年工业增加值已经接近28万亿元。由于工业长期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中的份额开始逐渐扩大,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造就了中国经济总量名次稳居前列的优秀成果。
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力变革,也在逐渐改变我国的三类产业的资源配置比重。由最初的移动通信、大数据延伸到现在的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等生产生活方式变革,这些新生活方式都是技术主导环境下的最佳表现成果。
(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我国始终围绕加强资源优化、提高国民收入、调整经济结构,坚持向着高质量制造业方向发展。国家已及时调整各类产业的战略导向和政策实施方式。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深度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扶植下,老工业基地变迁改造,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民营钻机制造业逐步发展起来,为我国人才就业和增强创新能力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不断引进外商投资,优化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利于我国产业的总体生产水平的大力提高,为企业节约大量生产成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主要的第二产业带动转换为信息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带动。自1978年直至今日,依靠高科技的信息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服务业等行业对于我国经济收入的贡献在逐年增大。如煤矿企业转型成为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工人重新获得更高效的工作岗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的工业产量。部分制造企业已经实现自动化生产,且工厂机器设备和各部门人员都以优质资源为主。
三、“十四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期内,我国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经济和民生挑战。因此政府应正确处理好自身与市场、人民之间的关系,重点克服内部矛盾和外部困难,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更加平稳的拉动经济收入的增长,保障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坚持技术至上,走向创新驱动
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政府应重视起技术至上的理念,创造一批高技术层次的企业。“十四五”时期,为优化产业发展状态,应以创新技术作为基石,来重点突出产能优势,增长经济效益。我国长期处在供给力不足、创新能力差的状况下,这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同时,我国应坚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以此来营造出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而不是将产业发展陷入到结构混乱的困境中来。
产业的优化应着重发挥技术的力量,不论是管理经营,或是生产制造,都应依靠技术作为运营的支撑和判断标准。如智能机器人、VR技术、智能化城市等,都有技术作为基本支柱。倘若不考虑技术的优势,各类产业发展都会因此停滞不前。企业在缺少创新意识的前提之下,是不利于后期进行行业的改善与升级准备的。产业处在较快节奏的发展状态之下,应多吸取外部技术与经验,进一步总结出自身的发展潜能,从而专注创新,提高技术力量。同时,我国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也应保持自信心,但不可过度自信。目前,全球有128个国家与我国建立起科技合作。
(二)解决生产能力过剩,划分好政府与市场的分界线
生产能力过剩,是由价格、市场需求、政策实施等多方原因共同构成的。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成本的变化以及未来的企业发展方向是否变化等,都与生产能力的多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像一些监测不到位、非法包庇企业、低价供地等行为,都会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经济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来源于旺盛的需求和质量约束。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应积极重视起群众的需求,在市场准入环境下,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多样化产品为主要目标。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而定而不是盲目学习西方。
我国不可大量削减重工业,而是应该促进此类行业的转型,保证国民经济收入不再下降,保证就业岗位不再缺少以此来释放第一产业的能力,结合第三产业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对于一些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国家不可强制要求其关门,应该考虑该企业自身的优势,給与一些机器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以促进后期的转型调整为主。最后,政府与企业应该自觉明确自身的职能,政府不可过度干预市场,市场也不可随意变化,以防止形成不良的产业结构,埋下产业后期升级的隐患。
(三)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
随着5G技术、卫星导航等技术的逐步运行,将为社会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先进制造业重视产业运行的生命周期,坚持智能化、自动化原则的新型制造业。我国应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活跃、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制造业。我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发展绿色生态、智能生态、创新生态为主要标准,对于一些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要及早的推行开来。同时,我国的产业应重视发展共享平台,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提高总的集成水平、总生命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除此之外,我国应大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新旧产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针对大型制造工厂的生产线,可向着智能化方向进展,解决人力成本上升、订单总量下滑的基本问题。我国目前的先进制造业包括海洋工程设备、航空装备、微纳制造等。
四、结束语
中国应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地位,不断突破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利用高科技技术来转变产业结构。同时,我国也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十四五”时期,更应积极的去优化创新环境,坚持发展信息技术,坚持走深、走实,以高技术水平优势带动各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达到为人民谋福利的目的。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趋势与“十四五”时期政策思路从国内外对产业结构政策实施结果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同样的例子,既可证明产业政策的成功,也可证明产业政策的失败。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实施产业政策的初期或过程可能是有效的,鼓励发展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而结果则可能是不成功的,政策导向的产业很快发展过头,转为出现过剩的结局。如新能源产业政策就是一个案例。主要原因包括:产业政策实施中缺乏阶段性评估;其他因素影响了产业政策的效果;政策实施过程没有进行动态调整;产业政策没有适时或合理退出。从中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情况看,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政策涉及范围明显过宽;许多政策手段运用不当;政策配套措施相对不足;政策环境受非经济因素影响;缺乏有效的政策退出机制。其中的根本性原因是:在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过程的条件下,由于市场体系和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尤其是缺乏有效执法机制,很多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过度相信政府干预的作用,过度依靠产业政策实施中的行政手段,因而不注重市场机制对产业政策实施过程的检验,最终导致产业政策的实施结果背离了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的产业政策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的进步而变化的。判断中国产业政策演变趋势的基本依据: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发展水平的上升,经济进入高收入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动放缓,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降低。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增强,政府职能转变过程逐步完成,产业政策的体制基础将发生变化。三是国际竞争力的增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不断推进,产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国际差距和赶超压力减小,多数选择性产业政策可逐步退出。完成了以上进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进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
可以指出,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还谈不上要不要产业政策的问题。从理论上讨论这个问题,需要限定时间、背景和条件,否则就会陷入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和矛盾。这就是:中国还要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规划中还要有产业政策的框架内容,理论上说放弃产业政策只能是未来某个时间条件成熟后的事情,实践中主要是如何在深化改革中推进产业政策转型并限制其负面效应的问题。这就像在没有找到新的更合适更有效的工具之前,不能轻易抛弃家里一件半新不旧的常用工具一样。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或新阶段,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实施产业政策特别是产业结构政策,同时积极推进产业政策的调整转型,完善产业政策的实施条件和机制。在经济运行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把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看,推行产业结构政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就是应对未来一段时期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过程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产业发展的预期管理,通过适当的政策导向,调控市场波动,弥补市场不足,引导资源有效配置。但要强调的是,必须坚持依靠深化改革来完善产业政策,在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的条件下推动产业政策改革、转型和优化。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逐步缩小产业政策的内容和范围,设计和建立产业政策退出的机制,改革和完善产业政策应用的手段,深化与产业政策相关的体制改革。
“十四五”时期实施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比“十三五”时期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是产业结构的基础性调整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是政府部门对实施好产业结构政策的理论认识明显提高,有助于继续推进产业政策实施内容、手段和方法的调整转变。三是推行产业结构政策的体制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因此,在编制“十四五”规划中产业结构政策基本框架内容、制定针对经济运行突出矛盾的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推进任务时,要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政策的有益经验成果,继承“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政策调整转型的良好趋势,特别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反复强调的精神,坚持更多地采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
“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取向,要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十三五”时期的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服务于缓解结构矛盾、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基本政策取向是:以推进结构调整为重点,支持产业升级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而“十四五”时期的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服务于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政策取向应转向:以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带动结构调整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围绕这个主要目标,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结构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降成本、补短板、促进创新、培育新动能,这将引领未来一段时期产业政策的基本方向。要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方法、手段和路径,推进产业政策设计、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提高产业政策对降成本、补短板、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的促进作用,并形成可持续、可调整、可完善、可退出的机制。
(2)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深入研究确定“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产业政策内容,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为基础,继续缩小产业政策的范围,突出产业政策的重点,完善产业政策的机制。特别是,改变地方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动机和行为,扭转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本地产业发展的状况。通过深化财税体制、用地制度等改革,调整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关系,使地方政府跳出依靠卖地、投资的利益陷阱,减少和消除地方政府部门对市场的不适当干预,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功能。
(3)坚持把加快产业升级与推进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重点是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反映新一轮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依托发展前景广阔的先进制造业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加强新时期产业结构政策在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综合作用,加强推进制造业升级与发展振兴服务业的政策联动效应。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