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实重大事项决定权,需要建立以重大事项清单为主、各类单一事项决定制度为补充的点面结合的制度体系。
(一)建立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清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四件事:一是按领域列举出的重大事项。分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工作等领域,列举重大事项,并标明每个重大事项列举的依据。列举内容应该细化至事项,而非类别。列举时,应尽量减少兜底条款的使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二是给出每个列举出的重大事项的决定流程。明确重大事项由谁提出,以什么形式提出,是否须经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同意)或讨论决定,或是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三是明确人大常委会及主任会议、党委书记办公会和常委会、政府市长办公会和常务会议在某个重大事项决定中的作用及其召开会议的先后次序。四是约定人大常委会对决定实施情况的监督及问责。
(二)探索建立若干单一事项决定制度。事实上,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必然是针对某一具体事项进行,也会因某个具体问题的亟待解决而寻求点的突破。因此,在建立完善重大事项清单的同时,还应强化对决定某个单一事项的探索,进而形成点面结合的制度体系。从xxx人大常委会的实践来看,针对决定单一事项所形成的制度,往往内容非常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强,与重大事项清单形成点与面的呼应,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质量。
(三)实行年度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计划制度。清单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就此做实,清单在一定程度上讲只是纸上谈兵,关键还得看实践。年度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计划就是让清单“活起来”,使之真正与人大常委会工作实践相融合。
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一、需要报告的事项:
1、上级有关部门来街道检查指导工作;
2、参加上级召开的有关重要会议状况;
3、有关部门部署或涉及全街道工作;
4、涉及到公共财产变更、转移、外借和帐号借用的;
5、部门单位理解有关部门赞助或长期借用外单位通讯工具、车辆及其他财物的;
6、部门单位使用的公共设施遭受较大损失或出现交通事故的;
7、非正常渠道索取有关案件资料或统计数字的;
8、新闻部门来人来函采访案件或全街道工作的;
9、涉及机关形象或全街道工作的突出事件;
10、发生泄露机秘文件或综治保卫出现问题的;
11、其他应报告的重大事项。
二、报告方式:
重大事项发生后,实行逐级呈报制度。直接职责人应当立即将状况向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报告。状况紧急的,可直接向主要领导报告(外出时应先报告主持工作的)。
在逐级报告的同时,直接职责人所在单位对涉及到的有关单位要及时告知。
三、奖励与处罚:
重大事项的直接职责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知情人及时报告并妥善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事态扩大的,由党委研究决定,视状况给予表彰和奖励。
重大事项的直接职责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知情人有义务及时呈报主要领导,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区别状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和党纪政纪处分。
1、隐瞒不报的;
2、扩大或缩小事态进行谎报的;
3、有意拖延报告期限的;
4、设置障碍、阻止知情人上报或对期限打击报复的。
以上问题由主要领导责令有关部门查处,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处罚。
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一、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我司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三、报告人应报告下列重大事项:
(一)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和参加集资建房的状况;
(二)本人参与操办的本人及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状况(不含仅在近亲属范围内办理的上述事宜);:
(三)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以及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的状况;
(四)本人因私出国(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状况;
(五)配偶、子女受到执法执纪机关查处或涉嫌犯罪的状况;本资料权属爱学范文网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爱学范文网写作网更多资料
(六)配偶、子女经营个体、私营工商业,或承包、租赁国有、群众工商企业的状况,受聘于三资企业担任企业主管人员或受聘于外国企业驻华、港澳台企业驻境内代办机构担任主管人员的状况。本人认为应当向组织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也能够报告。
四、报告的重大事项,应由报告人在事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按照有关规定需要事前请示批准的,应按规定办理。本人认为需要事前请示的事项,也能够事前请示。
五、公司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受理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的报告。
六、对于需要答复的请示,受理报告的部门应认真研究,及时答复报告人。报告人应根据答复意见办理。
七、对报告的资料,一般应保密。组织认为应公开或本人要求予以公开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在必须范围内公开。
八、领导干部不按本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由公司党委、行政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在必须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处理。
九、公司党委、行政及纪委要加强对本规定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组织部门要把领导干部执行本规定的状况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资料。负责受理领导干部报告的组织部门每年须将执行本规定的状况向公司党委、纪委报告一次。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查看全文
false